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麻风腮是三种具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麻指的是麻疹,风指的的是风疹,腮指的是腮腺炎。初时出现发热、鼻塞、打喷嚏等症状,同时还会出现怕光、流泪、眼分泌物麻疹等症状,是麻疹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口腔颊部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特征。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腹泻、肺炎、脑炎、喉炎、心肌炎等,还可引起不孕或者不育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其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儿童和青少年是疾病的高发人群,一旦发病,可以引起群体爆发或者流行。国内外麻风腮疫苗的到了广泛应用,对控制麻风腮发病起到了很大作用。接种麻风腮疫苗后人体抗体对麻风腮病毒的免疫效果增强。

  • 标签: 麻风腮 易感人群 疫苗效果 预防麻风腮
  • 简介:摘要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今年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将持续,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而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占用。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3),IIV3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IIV4为裂解疫苗,LAIV为减毒疫苗。流感疫苗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属于非免疫规划类疫苗,实行自愿、自费接种。2018—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印发了当年度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一年来,新的研究证据在国内外发表,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2020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本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防控有关政策和措施;第三,更新了我国2021—2022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分;第五,更新了2021—2022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本指南建议:原则上,接种服务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提供接种服务。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的接种间隔应>14 d。对可接种不同类型、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结合今年新冠疫情形势,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推荐按照优先顺序对重点和高风险人群进行接种:①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②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③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④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⑤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妊娠的女性。首次接种或既往接种<2剂次流感疫苗的6月龄~8岁儿童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对IIV或LAIV均建议上述原则;2020—2021年度或以前接种过≥2剂次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剂次;≥9岁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次。建议各地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对10月底前未接种的对象,接种单位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IIV。本指南适用于从事流感防控相关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内科、感染科等医务人员,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指南今后亦将定期更新、完善。

  • 标签: 流感 疾病负担 疫苗 预防接种 技术指南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模式的变化,家禽产业,尤其是鸡肉和鸡蛋的生产,已成为重要的食品来源。然而,鸡病毒性疾病的流行严重威胁到了家禽业的可持续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疾病不仅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有效的疾病管理策略和疫苗的应用成为了保障鸡肉和鸡蛋供应安全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鸡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状况、疫苗应用的最新进展以及管理策略的实施情况,探讨了在不断变化的疾病谱和日益严峻的抗药性背景下,如何有效控制鸡病毒性疾病的扩散。

  • 标签: 鸡病毒性疾病 管理策略 疫苗应用 流行病学 免疫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了解全球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指南的制定现状和发展历程。方法以“乳头状瘤病毒疫苗”“HPV疫苗”“指南”“推荐意见”“共识”以及“papillomavirus vaccines”“wart virus vaccine”“guideline”“practice guideline”“health planning guidelines”“guidelines as topic”“practice guidelines as topic”“immunization programs”为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HPV疫苗接种指南文献,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截至2020年8月发表的文献共18篇,对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进行摘录和整理分析。结果18部指南包括1部全球性的WHO立场文件,6部国家或省级免疫规划指导文件及11部学术性机构推荐文件。在国家或省级免疫规划文件中,常规接种年龄多为11~13岁,补接种年龄上限为17~26岁。学术性机构的推荐意见基本与WHO立场文件一致:9~14岁女孩为主要推荐人群,资源充分时可扩大至男孩或更大年龄组女性。≥26岁成年女性群体接种的成本效益有限,推荐基于个体接种。仅3个国家检索到随免疫规划同步更新的指南文件,主要围绕扩展接种人群,开展阶段性补接种、更新疫苗种类、调整免疫程序四个方面进行。结论我国可充分借鉴全球指南文件中不同人群的推荐意见及发展历程,并结合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证据、资源与免疫规划现况,早日形成HPV疫苗接种的本土化推荐意见。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疫苗 指南 系统综述
  • 简介:摘要季节性流感(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与其他年龄人群相比,老年人罹患流感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更高,健康影响和经济负担更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干预措施。WHO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均推荐老年人为流感疫苗优先接种人群之一。然而,流感疫苗在我国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我国大部分地区为自愿、自费接种,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低。尽管流感疫苗在老年人中的效果不如年轻成年人,但疫苗接种仍是保护老年人免于罹患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建议我国采取系列综合措施(如加强政府财政支持、推动多方筹资模式、提高成人接种服务等)积极推动老年人群的现有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此外,针对我国现有的标准抗原含量灭活流感疫苗在老年人中所诱导的免疫保护不如其他健康成年人的问题,建议积极探索促进国外已上市的、在老年人中可产生更好保护效果的新型流感疫苗(高抗原含量灭活流感疫苗、重组流感疫苗以及佐剂疫苗)引入中国的模式,并鼓励和支持我国新型流感疫苗研发,让我国老年人尽早享受到与世界同步的新型疫苗

  • 标签: 流感疫苗 老年人 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流感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例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目前国内上市的流感疫苗均为传统鸡胚流感疫苗,其针对特殊人群和特定病毒株等的有效性尚待改善。近年来,国外已有一些新型流感疫苗陆续上市,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能进一步提高保护效果。本文主要讨论了现有流感疫苗在防控中存在的不足,国外常见新型流感疫苗保护效果,以及最新在研发的流感疫苗技术,期望能提高人们对新型流感疫苗的认识,鼓励和推动国内对新型流感疫苗的研发和引进。

  • 标签: 流感,人 流感疫苗 新型流感疫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5G技术普及的背景下,人们在疫苗冷链物流中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为疫苗的安全运输提供有力保障。为了进一步提升疫苗冷链物流的整体水平,有效防范物流造成疫苗质量风险,人们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其中,以此提升疫苗运输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稳定性。本文简要分析了疫苗冷链物流风险管理基本内容及其重要价值,对疫苗冷链物流风险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路径进行深入探究。

  • 标签: 疫苗冷链物流 风险 物联网技术
  • 作者: 来晓真 彭质斌 秦颖 冯录召 李中杰 冯子健 方海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26期
  • 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 10019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北京 102206,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北京 10073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2206,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经济学联合研究中心,北京 100191
  • 简介:摘要流感为我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疾病与经济负担,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的叠加风险为流感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老年人群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风险较高、接种疫苗的成本效益较好,且对资金支付更加敏感,应为其设置合理的流感疫苗接种筹资机制,提高疫苗接种率。本文提出了老年人群流感疫苗筹资的三类策略,分别探索在个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分担机制、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分担机制、地方财政支付机制下,老年人群接种成本在个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之间的分担比例及金额。策略一在短期内对多数地区而言可行性和可持续性较强,策略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群接种率,策略三鼓励地方财政支付,帮助缓解中央政府财政压力。从测算结果来看,老年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的经济负担较重,推荐采取有急有缓、循序渐进的办法,推动多方共付机制的发展。

  • 标签: 流感疫苗 老年人 免疫规划 财政 筹资
  • 简介:摘要秋冬季节气温低,为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生存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可能发生呼吸道病原的共同循环和叠加流行。为了更好地促进新冠病毒肺炎大流行下我国的流感防控和流感疫苗应用,本文从2021—2022季节流感流行风险研判和防控举措、新冠病毒肺炎大流行下的流感疫苗接种政策、从群医学视角促进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等三方面分析,呼吁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不能影响其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正常接种,促进流感疫苗接种政策,改进免疫服务便利性,提升流感疫苗接种率,保护公众健康,助力疫情防控。

  • 标签: 流感,人 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预防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四价流感疫苗(QIV)的成本效果。方法基于以往关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三价流感疫苗(TIV)成本效果分析研究的决策树模型,本研究拓展模型结构并更新人群患流感后的就医行为、疫苗成本、疫苗接种率、疫苗效力效果等关键参数,测量与不接种疫苗及免费接种TIV相比,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QIV接种对流感相关门诊、住院、呼吸道疾病超额死亡以及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的影响;并从全社会角度估算免费接种QIV的增量成本及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研究时间框为1年,所有成本均采用居民消费指数调整至2019年的价值。结果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QIV相比不接种疫苗或免费接种TIV,每年可分别减少流感相关流感样病例门诊45 070、2 718例,流感相关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21 451、1 294例,流感相关呼吸道疾病超额死亡19 346、1 167例,分别避免了155 234、9 363个QALY损失。从全社会角度分析,相比不接种疫苗,将QIV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每年需多花费117.10亿元,每获得1个QALY需多支付75 325元,高于意愿支付阈值(本研究采用我国1倍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 892元为意愿支付阈值),不具有成本效果。若QIV代替TIV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则每年需多花费79.77亿元,ICER为85.25万元/QALY,仍高于意愿支付阈值,同样不具有成本效果。若需以上两种比较方案均具有成本效果,则QIV的接种成本相比不接种或TIV的相对接种成本不应超过113.41、6.83元。结论在当前疫苗效果和疫苗成本条件下,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QIV相比不接种或免费接种TIV均不具有成本效果。

  • 标签: 流感 老年人 预防接种 中国 成本效果 四价流感疫苗
  • 作者: 王富珍 张伟 汤奋扬 吕华坤 孙立梅 漆琪 郝飞 王宏伟 尹遵栋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北京 100050,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南京 210009,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杭州 310009,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所,广州 511430,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成都 61004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整形美容中心,重庆 401120,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老年皮肤科,上海 200040
  • 简介:摘要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所致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带状疱疹疫苗为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从带状疱疹疫苗种类、免疫原性和持久性、安全性、免疫策略等部分对2018年美国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及加拿大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NACI)带状疱疹疫苗接种指南进行解读,为中国带状疱疹疫苗的预防接种及公共卫生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带状疱疹 疫苗 解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季节性流感疫苗免疫血清对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的交叉反应。方法9株人感染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株来自江苏、河北、山东、云南、湖南、福建和天津等省份的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通过深度测序分析其血凝素特性。于2019年10月在云南省安宁市接种2019-2020年度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儿童(2~5岁)、成人(24~57岁)和老年人(60~84岁)中各招募30名志愿者,采集其接种疫苗前和接种1个月后血清。通过血凝抑制试验评估免疫前后血清对2015年以来分离的4株人感染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的交叉反应。结果9株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基因同源性较一致,但与甲型流感病毒[A(H1N1)pdm09](以下简称“疫苗株”)的血凝素重链和轻链氨基酸基因的差异分别为90~101个和24~30个氨基酸。疫苗株抗血清对疫苗株的抗体滴度为2 560,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以及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抗血清对疫苗株的抗体滴度均为640。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儿童、成人和老年组人群针对疫苗株的抗体滴度≥40者占比分别为90.0%、70.0%和73.3%;而对4株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仅为46.7%、36.7%和33.3%~43.3%。结论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不能对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产生有效的交叉保护作用。

  • 标签: 流感病毒A型 流感疫苗 抗体 交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