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藏族作家达真近年来创作了《康巴》《落日时分》《命定》等一系列表现藏地历史、文化的作品。《康巴》让读者领略了康巴这个杂居地区多个民族的秘史,表现率真、善良的人性和藏地家族的兴衰传奇;《落日时分》以汉族青年的视角来观察康巴地区的方方面面,边地人的纯真感染了成长在现代文明中的失意者。相较于这两部作品,《命定》的独特性在于引入了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大背景,以两位康巴藏区青年'逃离'自己的故乡,投身行伍参加抗战军队为主线,表现了边缘世界中的个体如何被一步

  • 标签: 书写评 历史书写 现代化隐喻
  • 简介:每次联,我都会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因为每副作品都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情怀,特别是应赛事主办方要求而撰的作品,在抒发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更要充分展示征联的主旨,挖掘赛事主题的深层内涵,

  • 标签: 获奖作品 妙语 综评 深层内涵 主办方 世界观
  • 简介:在王生铨小说《三岔塆》的诸项特质之中,因为书写姿态的内敛与谨严,其中包藏的讽刺性颇为隐晦,也较难识读。然而把《三岔塆》低调的讽刺放大后拿到台面上来看,带出的是个小说的戏剧化日益泛滥或粗劣化的现实问题。或许,这也正是《三岔塆》讥讽的锋芒所指吧。小说的戏剧化原本属于小说创作的方法论,意在化解现代小说日益深重的形式危机。

  • 标签: 短篇小说 戏剧化 焦虑 小说创作 现代小说 讽刺性
  • 简介:张爽的《打马西行》仿佛一个梦境,有着先锋小说的独特韵味。小说的开头,主人公“我”骑着白马一路向西而去,似乎是没有目的的游荡,他从何而来,要往何处去?小说中并没有具体地写,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只是一匹白马,一个人,一路向西骑去的身影。这就像一个巨大的人生隐喻,仿佛一个人独行在生死之间,陪伴着他的只有“自我”,以及那一声呼喊与召唤,不知是出自白马还是出自“自我”的内部。

  • 标签: 短篇小说 先锋小说 空中 故事 聊斋 “我”
  • 简介:脱离现实、无所作为的诗人喜欢梦游,最易陷入泛抒情的泥淖.凌空蹈高,虚无飘渺,没有确定的对象,指代模糊不明,所抒之情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流于空洞,失于浮躁,表面上是在提炼共性的东西,实际上缺乏可感可触的生活意蕴和个性特色,作品的概念化和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

  • 标签: 诗人 地域性 谢幕 写作 同质化现象 个性特色
  • 简介:刘震云是这个时代最具时代感和现实感的作家。自1987年他发表“新写实”系列小说以来,他目光所及,笔力所至,无不与当下生活有密切关系。这里所说的“当下生活”,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通过普通人日常生活折射出的世风世情和世道人心。一个作家反映了这样的生活,他就是这个时代生活的记录者。这是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对作家创作的基本要求。在这个意义上,刘震云是一位最坚定的现实主义作家。现实主义在不断建构过程中几乎完全被意识形态化的今天,对一个作家的评价,现实主义的标签似乎已经失效,起码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但是,当我们回到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狄更斯和鲁迅现实主义的时候,我们对现实主义的文学脉流和作家作品,仍然情有独钟。刘震云的小说创作,接续的是欧洲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和中国新文学启蒙的精神传统,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中国作家。

  • 标签: 刘震云 长篇小说 世风 现实主义作家 作家创作 儿女
  • 简介: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开篇就曾声明:"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确,离开乡村、农村,就无法理解传统中国社会、传统中国文化、传统中国人。但是当华夏大地近百年来不由自己地被卷入现代化大潮中,尤其是近三十多年来迅猛的市场化、城镇化浪潮冲击着华夏大地的每个角落时,乡村的沦陷不可避免,因之酝酿而成的文化悲剧、人生悲剧俯拾皆是。

  • 标签: 《乡土中国》 中篇小说 乡村 传统中国社会 曹多勇 白露
  • 简介:彝族是中华民族中历史文化悠久、深厚、奇特的民族之一,也是一个诗人、作家辈出的民族。仅当代在国内外影响巨大的作家、诗人就很多,如李乔、吉狄马加、李纳、吴琪拉达、张昆华、普飞、纳张元、杨佳富、李骞、李成生、黄玲、吕翼、周祖平、米切若张、木祥、李学智、段海珍、黄光平、柏叶、包倬、王红彬、阿卓务林等,他们用小说、诗歌、散文、文艺评论等作品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光添彩,为社会主义的文学繁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标签: 诗歌创作 诗人 艺术特色 别具一格 彝族 中华民族
  • 简介:"把爱撒落人间,为爱插上翅膀;我们正在路上,让爱放飞梦想;别怕!别怕!亲爱的人,听见爱在呼唤,梦不再遥远,我们在何方,梦就在何方,让我们的心,随风飞扬……"在优美抒清的歌声里,这部由本土导演阿于木牛,制片人甘建荣、彭文,执行制片人白龙,编剧甲拉曲比、黄安娜,由本土村民本色主演的反映凉山彝族脱贫攻坚的农村题材电视剧《西河故事》,2018年5月在凉山电视台播出,取得良好的反响。

  • 标签: 电视剧 故事 西河 风貌 凉山彝族 农村题材
  • 简介:如今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似乎正在失去公认的评价标准、评估体系,对作品进行直截了当的价值评估与文学史定位,是一件难以把握的事情。但是,对作品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的评估,却又是当代文学研究者不可推却的责任,即使是被认为文学价值不足乃至缺失的“十七年”文学及“文革”时期的“地上”(公开发表的)文学,也需要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评估体系,对之作出尽量客观公允、恰如其分的文学分析;对新时期以后的文学,同样有必要予以文学史定位-对当代文学的“经典化”,首先应依据其文学价值。

  • 标签: 价值评估体系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价值论 文学史地位 “十七年”文学 平等
  • 简介:在2017年末的中篇小说创作中,李云雷的《无神论者拜菩萨》(《大家》第5期)无论是在主题还是风格上,都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无神论者”和“拜菩萨”之间的巨大反差,给这个略显怪异的题目带来了莫名的“喜感”。

  • 标签: 当代小说创作 异质性 中篇 综评 冬季 意义
  • 简介:王新芳、孙微新著《杜诗文献学史研究》2018年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杜诗文献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创获,兹不揣谫陋,试对其成就及特色进行简要总结。

  • 标签: 杜诗学 文献学 疑难问题 郑善夫
  • 简介:备受瞩目的太原晋中第三届'天星杯'2016至2017年度诗人颁奖典礼和采风活动于1月15日,在人杰地灵的灵石县城举行,两市20位从事新诗和旧体诗创作的诗人分别获得4个奖项.太原晋中年度诗人评奖迄今为止进行了三届,推出了52位获奖诗人.笔者仅以本届获奖的20位诗人在《晋中日报》每人一首作品展示专版作.在这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当下,集中代表了太原晋中两市诗人的创作水平、风格和诗写向度,有一脉相承,稳步向前的特点,让我们读后耳目一新.

  • 标签: 传承突破 写作传承 地域写作
  • 简介:一、“第三世界”的丰富内涵英布草心新著《第三世界》,书名很新颖。“第三世界”,是指向整个中国大的历史发展进程来讲的。中国西南边陲高寒山区,彝族先民聚居的地方,对应于同一时间递进的强大的宋朝和西夏而言,是属于鲜为人知的“第三世界”。

  • 标签: 第三世界 凉山彝族 长篇小说 社会历史 观照 历史发展进程
  • 简介:德国德语文学研究专家沃尔夫冈·布劳恩加特教授的最新力作探讨文学与宗教从1765年至今的关联与流变,旨在为研究文学中的宗教美学开辟新路。全书主体的三部分分别题为“人类学转向:为人的艺术——同样为人的宗教”“艺术-宗教与宗教-艺术”“审美的合群性”。本文依次做一梳理评析,并指出这部德语文学专著的独创性及其为跨学科研究模式带来的启发。

  • 标签: 现代 文学 宗教 主体性 超验
  • 简介:三年前,当我收到李万武老师的《“泛文学化”与无门槛的文学繁荣》电子稿的时候,我的心是战栗的,我差不多眼含泪珠地提醒自己:不能错过文章的每一个字,这里的每一个字都包蕴着含辛茹苦。因为,当时万武老师是一位年近八十的半肢瘫痪的评论家。

  • 标签: 文学繁荣 文学化 文学评论 文学审美 记忆 评论家
  • 简介:最近,由黄开发、李今两位教授编著的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初版本图鉴》(以下简称《图鉴》)在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件惠泽学林的大好事。两位编者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朱金顺的受业弟子,朱先生是新文学史料方面的专家,著有《新文学资料引论》《新文学资料丛话》《新文学史料学》等。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 初版本 编著 新文学史料学 文艺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
  • 简介:在我们国家,中外文学关系一直是比较文学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之一。但是在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中美、中俄、中法、中英、中德、中日都有许多卓越的研究成果,而弱势民族的文学则被严重地忽视了"。在这一学术研究背景下,宋炳辉教授的专著《弱势民族文学在现代中国——以东欧文学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以下简称《弱势民族文学》)的问世,不仅填补了中国与弱势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空白,更进一步拓展了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范围,是中外文学关系研究领域的一次跃升。

  • 标签: 民族文学 现代中国 主体意识 东欧 文学关系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