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杏花影》是一首宋代词曲风格的古典艺术歌曲,该首乐曲是由宋代词人姜夔所创作的一首自度曲,收录于《白石道人歌曲》六卷中,该曲有较强的古典韵味。本文首先基于“戏曲演唱技巧”与“民族演唱技巧”相关理论进行简单阐述,同时与古典艺术歌曲相结合做简要综述,其次选取我国老一辈民歌代表人单秀荣老师的演唱版本与新一代民歌手雷佳演唱版本进行风格、技巧及情感表现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归纳出它们各自的演唱特点,就如何演绎好一首古典艺术歌曲等问题提出一些见解,从而更好地将古典艺术歌曲演唱与传承下去。

  • 标签: 《杏花天影》 对比分析 单秀荣 雷佳
  • 简介:人物,仪祉,男,30至57岁,著名水利家。郭希仁,男,40岁,陕西建设厅厅长。刘镇华,男,40余岁,陕西督军兼省主席。张孟淑,女,25至50岁,仪祉妻。张母,女,69余岁,难民,水来母亲。陈靖,男,25至40岁,仪祉学生。

  • 标签: 郭希仁 建设厅 刘镇华 陕西
  • 简介:唐代開元、寶時期,書壇善八分書者競起,集賢院、翰林院、弘文館等機構中,培養了不少善八分書之士,他們的書法活動,成爲唐代書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以新發現的張懷瓌書《登墓志》爲對象,討論張懷瓌生平、他的八分書水準、以及張懷瓘與張懷瓌兄弟在翰林院的供奉工作。他們兄弟二人的侍書生涯,可看作玄宗時期翰林書待詔群體的典型個案。

  • 标签: 唐八分書 張懷瓌 張懷瓘 翰林院供奉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4-10
  • 简介:劫夫歌曲作品中,劫夫歌曲创作特点    劫夫(1913—1976),劫夫最善于把握音乐语言的特点

  • 标签: 作品创作 创作特点 劫夫
  • 简介:铁夫是中国油画先驱,但其艺术在中国近代艺术进程中的遭遇极其耐人寻味,特别是被边缘化的路程,值得深究。本文重点从现代艺术运作机制对铁夫艺术的疏离,铁夫与徐悲鸿两人之间的互动与沉浮,生存环境和和生态困局对艺术家的艺术价值的影响,特定的艺术生态,特别是西方现代艺术对铁夫古典油画的冲击等方面进行基于史料的剖析。希望本论文的撰写,能够为世人理解铁夫艺术积淀一种同情的理解视角。

  • 标签: 李铁夫 徐悲鸿 边缘 现代艺术 艺术环境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11-14
  • 简介:劫夫歌曲作品中,劫夫歌曲创作特点    劫夫(1913—1976),《歌唱二小放牛郎》《王禾小唱》《忘不了》等运用北方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的艺术手法于歌曲创作之中

  • 标签: 作品创作 创作特点 劫夫
  • 简介:瑞清是近代書畫商業文化人中頗具代表性的一位。辛亥革命後,他拒絶國民政府徵聘,避居海上,自號"清道人",鬻書自活。然滬上鬻藝保全了志節却使得家口衆多的瑞清生活上捉襟見肘。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他的政治堅守不無迂腐,但這的確反映了不少遺民内心的時代焦慮。同時,瑞清的鬻藝生涯是與商業文化的博弈、磨合和妥協,他已經認識到商業文化和"市廛"的價值,傳統意義上"不齒言利"的榮辱觀到了近代被逐漸顛覆。

  • 标签: 李瑞清 鬻書 志節 商業文化
  • 简介:电视剧《黄土高》以一种改革创新的历史情怀和艺术视野,全景式、多层次、有深度地呈现了中国农村四十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历程。该剧视听语言饱蘸深情,画面风格沉稳平实,秉承了陕派电视剧一贯坚持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在陕派电视剧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 标签: 《黄土高天》 中国农村 改革发展
  • 简介:时而热烈、时而舒缓的音乐,自由、动感的演奏……26日晚,2019新年爵士音乐会存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举行。随着高阳原创作品《长城》的奏响,一支由中国萨克斯大师高阳、美国钢琴大师里奇。巴瑞克、美国“鼓神”亚当·努斯鲍姆、瑞典小号大师安德斯·伯恪克朗茨、中国顶圾贝斯演奏家胡浩组成的高阳中美欧全明星爵士乐队,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万余名师生带来了爵士乐演出。

  • 标签: 改革开放 科技学院 爵士乐 高阳 工业 四川
  • 简介:自古以來版画就肩负着复制自然的功能,继而达到传播的目的。为了迎合社会的发展,版画的侧重点已由复制转化为创作,形成了以艺术家构思、创作、制版、印刷等程序产生的艺术作品,我们称之为“当代版画”。那么,作为当代版画家,如何运用资源来创作独具个性的艺术作品就成为艺术家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版画创作 《种子》 当代 精神 艺术作品 艺术家
  • 简介:1947年桦及中国木刻艺术创作生态,除了视觉语言上的跨媒介实践,艺术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也已经产生更为复杂的面貌。如何用艺术唤起民众、捍卫民主,如何让艺术具有推进社会政治议程的积极效应,已经成为艺术家们首先要考虑的事情,由此,关于现实主义的艺术价值观也衍生出新的内涵。

  • 标签: 李桦 1947年 木刻 社会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