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肾癌患者围手术期时数量的变化及其与肿瘤病理分期(TNM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27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和26例腹腔镜下部分肾切除术患者数据。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周检测肾癌患者外周血CTCs,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结果53例肾癌患者中,术前1 d外周血CTCs阳性患者46例(86.8%),CTCs计数8.85±6.39。肾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TCs计数与临床病理分期(TNM分期)明显相关(Ⅰ期患者CTCs:5.34±4.73,Ⅱ期患者CTCs:9.75±4.20,Ⅲ期患者CTCs:14.38±3.11,Ⅳ期患者CTCs:20.50±5.26,F=19.383,P<0.05)。术前T1+T2组CTCs计数低于T3+T4组(7.09±5.15比17.44±4.80,t=-5.555,P<0.05)。术后1周外周血CTCs阳性患者41例(77.4%),CTCs计数5.17±7.55。术前术后CTCs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Ⅰ+Ⅱ组术后CTCs下降值高于Ⅲ+Ⅳ组(4.78±4.25比-0.08±5.63,t=3.235,P<0.05)。结论肾癌患者外周血中CTCs数量与其TNM分期具有明显相关性;手术治疗是肾癌患者外周血中CTC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

  • 标签: 肾细胞癌 循环肿瘤细胞 临床病理分期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部分垂体腺瘤在通过手术、常规药物和放射治疗后,仍因耐药或多次复发而导致治疗困难。随着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免疫细胞的浸润可能对垂体腺瘤的治疗和预后有积极的影响。而肠道菌群可以与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影响肿瘤的免疫微环境,并通过"脑肠轴"的双向信息交流影响大脑健康,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地用作监测全身疾病状态、预测疾病进展的生物标志物以及新兴的治疗手段中。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对肠道菌群与垂体腺瘤免疫微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部分垂体腺瘤在通过手术、常规药物和放射治疗后,仍因耐药或多次复发而导致治疗困难。随着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免疫细胞的浸润可能对垂体腺瘤的治疗和预后有积极的影响。而肠道菌群可以与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影响肿瘤的免疫微环境,并通过"脑肠轴"的双向信息交流影响大脑健康,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地用作监测全身疾病状态、预测疾病进展的生物标志物以及新兴的治疗手段中。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对肠道菌群与垂体腺瘤免疫微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气象学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9 13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沈阳市同期气象学资料,采用Pearson′s或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气温、风速、湿度等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共收治9 135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7 024例(76.89%)≤3岁,每年7月至8月发病率最高,约为59.50%。我院2014年1月始,共有4 611例患儿进行了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查,1 638例(35.52%)阳性,其中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阳性率最高,1 091例(66.60%)。手足口病发病例数与所有的气象因素均有显著相关性,与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17、0.365(P<0.01),与平均风速呈显著负相关性(r=-0.177,P<0.05)。因为气象因素之间相互影响,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后建立预测模型:手足口例数=-85.840+0.365×湿度+温度×0.517-0.177×风速,温度和湿度是危险因素,风速是保护因素。结论手足口病高发年龄为3岁以下幼儿,病原以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最多见。平均温度、平均湿度、风速均与手足口病的发病相关,可以根据手足口病与气象因素关系建立模型,根据模型进行手足口病预测,做到早期监控。

  • 标签: 手足口病 气象因素 肠道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损伤程度与心肌酶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5例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依照全国脾脏外科学术研讨会议定的分级标准,按照患者脾破裂损伤程度分为Ⅰ级16例,Ⅱ级17例,Ⅲ级15例,Ⅳ级17例,比较不同损伤程度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分析脾破裂损伤程度与心肌酶谱的关系。结果术后3、7 d外伤性脾破裂损伤患者CK、CK-MB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Ⅳ级损伤患者术前、术后2、12 h、术后1、3 d时的CK-MB水平高于Ⅲ级,Ⅲ级高于Ⅱ级,Ⅱ级高于Ⅰ级(P<0.05);外伤性脾破裂损伤程度与CK-MB水平呈正相关(r=0.585,P<0.05);外伤性脾破裂损伤程度与CK水平无相关性(P>0.05);CK-MB鉴别外伤性脾破裂损伤Ⅰ级与Ⅱ级、Ⅱ级与Ⅲ级、Ⅲ级与Ⅳ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0.826、0.820。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CK-MB水平随着损伤程度的升高而升高,CK-MB在脾破裂损伤程度的判断方面具有较高的效能。

  • 标签: 脾破裂 心肌酶谱 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异常纺锤体样小头畸形相关蛋白基因(human abnormal spindle-like microcephaly-associated,ASPM)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明确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及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符合杭州标准的2014年4月至2018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癌肝移植受者的72例肝癌组织标本和36例癌旁组织标本中ASPM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ASPM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肝癌肝移植术后的预后关系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72例肝癌肝移植受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9个月,其中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20例,死亡8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SPM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58.3%和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癌组织中ASPM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ASPM表达水平与受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肝炎史、术前AFP水平、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脉管癌栓均无相关性(P>0.05),而受者术后病理分化类型Ⅰ~Ⅱ级组和Ⅲ~Ⅳ级组ASPM高表达率分别为51.0%和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肝癌病理类型分化类型越差,ASPM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则越高。肝癌组织中ASPM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1年、3年、5年总体存活率分别为97.6%、80.6%、80.6%和93.3%、89.7%、8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年、3年、5年长期无瘤存活率分别为78.6%、55.5%、55.5%和86.3%、86.3%、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ASPM高表达组无瘤存活率较低,肝移植术后预后较差。结论肝癌组织中ASPM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肝癌组织中ASPM表达水平与肝癌病理分化类型相关,并对肝癌肝移植术后受者的无瘤生存产生影响。

  • 标签: 肝细胞癌 肝移植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高血糖的相关性。方法构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职工体检队列,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选取无高血糖的3 937例本院职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脂、血糖、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收集基线资料。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间,每年体检时进行随访,共随访7年。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尿酸<360 μmol/L、360≤尿酸<420 μmol/L、420≤尿酸<480 μmol/L、尿酸≥480 μmol/L四组,分别计算总体人群及不同性别四组间高血糖累积发病率。以是否发生高血糖作为结局指标,尿酸水平为观察指标,尿酸<360 μmol/L为参照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为混杂因素,调整混杂因素前后分别构建Cox回归模型,分析总人群、男性人群、女性人群不同尿酸水平与高血糖发病的关系。结果总人群中各组高血糖 7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5.7%、34.0%、38.8%、43.8%(Z=148.94,P<0.01),其中男性职工各组7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3.4%、29.9%、34.7%、35.8%(Z=11.17,P<0.01);女性职工各组7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4.2%、42.5%、52.2%、65.0%(Z=141.84,P<0.01)。以尿酸<360 μmol/L为参照,调整了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的影响后,总人群中,360≤尿酸<420 μmol/L、420≤尿酸<480 μmol/L、尿酸≥480 μmol/L三组高血糖的发病风险是参照组的1.73(1.39~2.15)、1.86(1.42~2.45)、1.95(1.34~2.85)倍(均P<0.05);女性职工中,360≤尿酸<420 μmol/L、420≤尿酸<480 μmol/L、尿酸≥480 μmol/L三组高血糖的发病风险是参照组的2.18(1.62~2.94)、3.41(2.24~5.20)、3.02(1.69~5.40)倍(均P<0.01)。结论随着血尿酸水平增高,医务人员高血糖发病风险增高,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女性医务人员中。

  • 标签: 尿酸 高血糖 队列研究 Cox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宿主后通过一系列机制参与胃肠外疾病的发生、发展,这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Hp感染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引起了普遍关注。研究证实,HIV阳性或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Hp感染率低于HIV阴性人群,而且与HIV感染/AIDS患者的免疫状况呈正相关。Hp已被证明是一种比早期研究发现更为复杂的病原体,HIV和Hp在人体内慢性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互相重叠。Hp感染对全身免疫反应的影响,以及随后对HIV疾病自然过程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螺杆菌,幽门 胃肠外疾病 HIV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是否为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6至2007年度于开滦集团所属11家医院参加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经12导联心电图证实为心房颤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队列中发生全因死亡的情况,末次随访时间为2013年12月31日。采用Kaplan-Meier曲线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并比较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心房颤动患者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结果共388例社区心房颤动患者纳入最终统计分析,在平均6.93年的随访期间,共发生全因死亡136例。高尿酸血症组及正常尿酸组心房颤动患者全因死亡的发生率每年分别为9.24%(36/390)、5.16%(100/1 937)。在单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中,高尿酸血症组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比(95%CI)是正常尿酸组的1.84(1.26~2.69)倍(P<0.01)。在校正潜在混杂变量的基础上,高尿酸血症组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校正风险比(95%CI)仍是正常尿酸组的1.94(1.32~2.85)倍(P<0.01)。在校正潜在的混杂变量情况下,尿酸每升高0.01 g/L(1 g/L=5 950 μmol/L),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1.15(1.05~1.26)倍(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是社区心房颤动患者全因死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心房颤动 高尿酸血症 全因死亡 危险因素 社区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小板体积相关指数(platelet volume indices, PVIs)、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以及这些参数的组合与接受静脉溶栓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符合AIS诊断标准的147例静脉溶栓患者。根据3个月后随访结果,将研究人群依据MRS评分(modified rank in scale,MRS),分为MRS≤2和MRS≥3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溶栓后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NLR(OR=1.045, 95%CI:1.032~2.350, P=0.032),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OR=4.212, 95%CI:1.074~16.513, P=0.039),MPV×NLR/血小板计数(PLT)(OR=5.711,95%CI:1.342~24.298, P=0.018),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OR=1.015, 95%CI:1.001~2.372, P=0.03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风量表(NIHSS)评分(OR=1.266, 95%CI:1.111~1.443, P<0.01)是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NLR、MPV、MPV×NLR/PLT、PDW、NIHSS评分是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MPV×NLR/PLT可以较好地预测3个月后AIS神经功能严重程度。

  • 标签: 血小板相关指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保门诊幼儿体格生长偏离与幼儿喂养困难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中心儿保门诊接受的600例婴幼儿为观察对象,观察测量其发育情况,并由家长填写婴幼儿养育问卷调查表,根据填表情况分析讨论幼儿体格发育情况与幼儿喂养之间的联系。结果:经调查发现,600例观察对象中有122例婴幼儿存在喂养困难的现象。有41例属于轻度喂养困难,45例属于中度喂养困难,36例属于重度喂养困难。并且在600例观察对象中还存在生长迟缓27例,39例体重较低,33例身体消瘦。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在养育幼儿存在喂养困难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幼儿体格生长偏离的问题。通过计算结果表明,幼儿体格生长偏离和幼儿喂养困难两者间的关系为正相关。结论:幼儿体格生长偏离的诱因之一是喂养困难。家长需要加强自身的幼儿喂养教育,学习相关知识,增强相关营养指导,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做好充分的准备。

  • 标签: 儿保门诊 幼儿体格生长偏离 幼儿喂养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癌行肝移植患者术后肿瘤复发与免疫抑制剂使用种类及剂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2007年9月至2019年1月因肝癌行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按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与否将患者分为病例组及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因、甲胎蛋白水平、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癌结节的数目、最大癌结节直径、微血管浸润(MVI)、大血管浸润、肿瘤分化Edmondson分级以及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他克莫司或环孢素血药谷浓度等。比较两组患者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暴露情况对肿瘤复发的影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Cox回归分析。按肝癌巴塞罗那(BCLC)分期标准对所有研究对象分层,进一步分析CNI暴露情况对肿瘤复发的影响。结果共纳入50例患者,病例组15例,年龄(45.8±8.2)岁,男性13例(86.7%)。对照组35例,年龄(45.4±12.0)岁,男性31例(88.6%)。病例组最大癌结节直径大于对照组[(5.9±3.0)cm比(3.5±1.8)cm,t=2.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术后14 d[(11.7±7.7)ng/ml比(5.9±3.0)ng/ml,t=2.48]、术后1个月[(12.2±4.5) ng/ml比(7.8±4.3) ng/ml,t=2.82]、术后9个月[(6.9±4.0) ng/ml比(4.7±2.0) ng/ml,t=2.21]及术后1年曲线下面积[(100.1±21.1)比(74.4±19.2),t=3.66]的他克莫司暴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CNI高暴露组的累积无瘤生存率低于CNI低暴露组(52.2%比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最大癌结节直径(RR=1.23,95%CI:1.01~1.60)、CNI高暴露(RR=4.02,95%CI:1.10~14.74)为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层分析显示,BCLC B期患者共17例,CNI高暴露下肿瘤复发6例(66.7%),CNI低暴露时肿瘤复发1例(12.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CNI高暴露患者累积无瘤生存率低于CNI低暴露(33.3%比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4,P<0.05);BCLC C期患者8例,CNI高暴露下肿瘤复发4例(100.0%),CNI低暴露时无肿瘤复发,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CNI高暴露累积无瘤生存率低于CNI低暴露(0比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0,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与免疫抑制剂使用种类无明显相关,CNI高暴露为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肝移植 肿瘤复发 免疫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儿童抑郁症患者家庭关系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180例儿童抑郁症患者家属。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80例患者家属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话随访的方法,观察组在实行电话随访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时长为一年。干预前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比两组患者家属的抑郁、焦虑、恐惧和躯体化的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细胞分泌的硫酸酯酶2是一种内源性硫酸酯酶,可水解细胞外基质中或细胞膜外表面硫酸乙酰肝素链上的硫酸基团,可使结合在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上的生长因子解离,提高局部生长因子浓度,激活下游信号。硫酸酯酶2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在肝细胞癌中硫酸酯酶2表达升高与不良预后有关。硫酸酯酶2可通过激活肝癌细胞内多条信号通路促进肿瘤进展。抑制肝癌细胞硫酸酯酶2的活性,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成瘤能力。本文就硫酸酯酶2与肝细胞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癌,肝细胞 硫酸酯酶2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RS波形态与其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100例AMI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根据入院时急诊十二导联心电图QRS波形态表现分为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RS)阳性的观察组和碎裂QRS波阴性的对照组,比较两组心功能及近期预后情况。结果 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事件)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心电图 fQRS波 心功能 MACCE事件
  • 简介:摘要青少年近视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呈现出高发病率、低龄化的特点。近视被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一类疾病。近年来,环境因素中的近距离工作已成为近视发生和发展危险因素的研究热点,但近距离工作与近视发生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本文对近距离工作的内容、近距离工作总时长、近距离工作强度与近视发生和发展的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包括横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以及相关机制研究(近视工作诱导的短暂性近视、调节滞后、巩膜缺氧学说)进行总结,为近视流行病学和近视形成病因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青少年 近视 发生 发展 近距离工作
  • 简介:摘要凝血-免疫-炎症三大系统既相互独立又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其功能失调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已有研究显示,凝血-免疫-炎症三大系统调节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早期或中晚期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凝血-免疫-炎症三大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在妊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进行介绍,并进一步阐述其在产后出血中发挥作用的证据,有助于深入理解凝血-免疫-炎症交互作用在妊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妊娠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线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气象学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9 13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沈阳市同期气象学资料,采用Pearson′s或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气温、风速、湿度等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共收治9 135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7 024例(76.89%)≤3岁,每年7月至8月发病率最高,约为59.50%。我院2014年1月始,共有4 611例患儿进行了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查,1 638例(35.52%)阳性,其中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阳性率最高,1 091例(66.60%)。手足口病发病例数与所有的气象因素均有显著相关性,与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17、0.365(P<0.01),与平均风速呈显著负相关性(r=-0.177,P<0.05)。因为气象因素之间相互影响,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后建立预测模型:手足口例数=-85.840+0.365×湿度+温度×0.517-0.177×风速,温度和湿度是危险因素,风速是保护因素。结论手足口病高发年龄为3岁以下幼儿,病原以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最多见。平均温度、平均湿度、风速均与手足口病的发病相关,可以根据手足口病与气象因素关系建立模型,根据模型进行手足口病预测,做到早期监控。

  • 标签: 手足口病 气象因素 肠道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在心内科患者中介入治疗护理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制定出更为具体的方案。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15.1-2017.1月份收治到的心脏介入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中对患者给予到较为常规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到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然后分析和对比了这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明显由于对照组,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