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期精神分裂症脑影像异常的临床特征。方法:把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50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部CT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21例(脑影像异常)和对比组29例(脑影像正常),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脑影像异常的检出率为42.00%;在观察组中,存在阳性家族史和发生行为障碍的人数多于对比组,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急性期精神分裂症脑影像异常检出率较高,几乎占据一半,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脑影像异常中更容易发生行为障碍和存在阳性家族史。

  • 标签: 急性期 精神分裂症 脑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剂量多层螺旋CT对健康体检的肺结节筛查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来我院进行低剂量多层螺旋CT筛查肺结节的140例健康体检,与本院同时间段采用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筛查肺结节的140例健康体检做对比,分别表示为低剂量组和常规组,对两组的检出率和辐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低剂量组与常规组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低剂量组的辐射剂量低于常规组,即低剂量组的剂量长度乘积、有效管球剂量和CT容积剂量指数均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多层螺旋CT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对健康的肺结节检出率相当,低剂量多层螺旋CT的辐射小,更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提出应对策略,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发生 方法:选择本中心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发生的103例无偿献血不良反应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献血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针对原因进行总结。结果:献血不良反应发生主要与精神紧张、环境因素、、空腹、晕血、疲劳、穿刺不顺、睡眠不足、采血时间长、饱腹、群体效应、长时间未补充水分有关,其中最主要因素为紧张和环境因素。结论:在无偿献血过程中,血站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献血献血前的知识普及,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消除献血紧张心理,献血场所布置应温馨舒适,减少与医院等医疗场所相似度,减轻献血心理压力,征询时加强对饮食休息等情况的问询并及时干预,从而进一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献血的安全。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献血 不良反应发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血医学科采血人员才采血过程中对献血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了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之间在我院进行无偿献血的志愿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献血分为了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献血进行常规的采血护理,试验组献血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在献血的焦虑评分上,试验组的焦虑评分为(30.24±1.35),对照组的焦虑评分为(38.17±1.46),试验组献血明显低于对照组献血,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献血者 心理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老年体检肺功能检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100例接受肺功能检查的老年体检作为研究对象,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体检,观察组则总结出检查中常见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 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检查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体检者 肺功能检查 问题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部肿瘤患者陪护人员采用个体化综合干预后心理负担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肺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5例、研究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展开个体化综合干预,对比干预情况。结果:研究组采用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后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细菌培养检验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老年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均进行病原体细菌培养检验,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不同病原菌耐药情况。结果:细菌培养检出病原菌1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是主要致病菌株,革兰阴性菌68株、革兰阳性菌33株、真菌9株。革兰阴性菌占比高于革兰阳性菌、真菌(P

  • 标签: 老年患者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革兰阴性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体检护理在健康和亚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6例健康和亚健康体检纳入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体检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体检护理,比较两组不同项目体检检查使用时间以及体检对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各项体检指标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时间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5.35%)高于对照组(79.07%),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健康体检护理应用于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利于缩短各个检查项目使用时间,同时可促使体检更加认可体检中心各项护理服务。

  • 标签: 健康体检护理 健康 亚健康 体检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纳为参照对象,利用电脑随机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实验组运用循证护理,给予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数据。结果: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低于对照组,有意义(P

  • 标签: 循证护理 脑梗死伴发高血压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舒适护理对首次无偿献血情绪状态的改善和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样本选自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进行首次无偿献血共500例,此间,结合献血期间实行护理干预措施的差异进行分组,常规组与观察组各250例,依次予以首次无偿献血常规护理及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献血人员情绪改善情况以及献血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结果:结果显示,在舒适护理的应用下,情绪改善情况:观察组比常规组改善效果更佳,P<0.05;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较低于常规组,P<0.05 ,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在首次无偿献血工作开展期间,通过舒适护理的实施,能够根据患者心理变化情况来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首次 无偿献血者 舒适护理 情绪状态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临床及病理资料的分析,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的抗病毒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59例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慢性HBV感染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性别、年龄、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状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水平、HBV DNA载量、FIB-4(Fibrosis 4 Score, FIB-4)指数、肝脏弹性测定值与肝组织病理的相关性。结果259例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慢性HBV感染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G)≥2共79例(30.50%),纤维化分期(S)≥2共67例(25.87%),G≥2或S≥2共99例(38.22%)。不同性别、年龄、HBeAg状态、ALT水平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纤维化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19 U/L组与AST≤19 U/L组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P<0.01),FIB-4指数、肝弹性硬度值与肝脏纤维化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ST>19 U/L对于判断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的慢性HBV感染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测反应性献血归队的方法及策略,以关爱献血,保留和稳定献血队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筛选顺德区既往参加无偿献血,对经血液传播疾病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标志物血清学单项且单试剂检测反应性被屏敝,且符合相应屏蔽项目归队检测间隔时间,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自愿提出归队检测申请的256例献血,其中2019年申请归队检测132例,男性86例,女性46例,年龄(38.41±5.59)岁;2020申请归队检测124例,男性79例,女性45例,年龄(38.95±6.28)岁。采用2种不同厂家生产的酶联免疫法试剂进行归队检测,根据2019年和2020年申请归队检测献血结果,比较2019年和2020年符合归队要求的献血再次献血情况以及永久屏蔽、符合归队情况。结果2019年自愿提出归队检测的献血双试剂反应性为35例(26.12%)、单试剂反应性为27例(20.45%)、无反应性为70例(53.03%),2020年分别为22例(17.74%)、33例(26.61%)、69例(55.65%),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843、0.176、1.351,均P>0.05)。2019年和2020年自愿提出归队检测的献血试验血清学检测结果双试剂反应性永久屏蔽、无反应性且符合归队的献血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843、2.087,均P>0.05),但2020年符合归队的献血归队后成功献血的比例(72.83%,67/92)明显高于2019年(50.57%,44/87),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98,P<0.05)。结论将献血屏蔽归队措施应用于检测反应性献血是十分必要的,对检测反应性献血的有效跟踪,极大地提高了成功归队比例,并有效保留了血液资源。

  • 标签: 反应性 献血者 屏蔽归队策略 跟踪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截肢患者家庭照顾负担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相应解决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截肢患者的家庭照顾68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表、负担水平量表对研究对象负担水平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收集汇总。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创伤性截肢患者家庭照顾负担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研究相应解决措施。结果创伤性截肢患者家庭照顾的身体负担维度平均分为(21.35±5.06)分,经济负担维度平均分为(13.12±2.26)分,心理负担维度平均分为(9.46±2.12)分,社会负担维度平均分(14.05±2.33)分,疾病观负担平均分(6.46±0.87)分,负担总平均分为(64.44±12.54)分,整体负担呈中度水平;截肢部位、家庭年均收入、患者自理能力、患者心理状态、治疗费用来源、社会支持度、照顾心理一致感均为创伤性截肢患者家庭照顾负担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患者自理能力、患者心理状况、照顾心理一致感均为创伤性截肢患者家庭照顾负担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患者自理能力、患者心理状况、照顾心理一致感均为创伤性截肢患者家庭照顾负担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应对相关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而有效提高照顾的负担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创伤性截肢患者 家庭照顾者 负担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耐受期(IT)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肝组织病理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就诊的273例接受肝脏穿刺活检术的IT期慢性HB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肝脏病理学改变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肝组织学 ≥炎症分级2级(G2)、≥ 纤维化分期2期(S2)及肝组织学明显异常(≥ G2和/或 ≥ S2)分别为43例(15.75%)、30例(10.99%)及55例(20.15%)。17.95%患者存在肝脂肪变,98.17%肝组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染色阳性,而肝组织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染色阳性仅为79.49%。不同性别组肝组织病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HBsAg不同染色程度间炎症分级(G)和纤维化分期(S)的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肝组织HBcAg不同染色程度间G和S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肝组织病理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肝组织HBcAg染色强度(负相关)、HBeAg水平(负相关)、年龄(正相关)等;但 ≤ 30岁组与 > 30岁组、≤ 40岁组与 > 40岁组的肝组织G和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虽然诊断模型肝脏炎症和纤维化5项指数(LIF-5)的判断价值优于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计数比率指数(APRI)及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但三判断肝组病理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均不高(<0.8),只有LIF-5判断 ≥ G2、≥ G2和/或 ≥ S2的特异度在80%以上。结论约20%的IT期慢性HBV感染存在明显肝组织炎症活动或纤维化进展,肝组织HBcAg染色强度和HBeAg水平与其严重程度负相关,诊断模型或多数临床指标对该类人群的评估价值均不高。

  • 标签: 肝炎,乙型,慢性 免疫耐受 病理学 活组织检查,针吸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烟台地区RhD阴性无偿献血C、c、E、e抗原分布规律及表型,为献血招募提供思路,同时为临床精准输血提供保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月烟台地区经初筛RhD阴性无偿献血1314例,共获取外周血样本2243例,通过抗球蛋白试验对样本进行RhD阴性确认,同时对经确认为RhD阴性的样本进行C、c、E、e抗原检测。统计分析烟台地区RhD阴性无偿献血C、c、E、e抗原、表型及ABO血型分布频率。结果2243例经初筛为RhD阴性无偿献血阴性确认率为99.06%(2222/2243);1314例确认为RhD阴性无偿献血中献血1次914人,2次204人,3次72人,4次47人,5次26人,6次18人,7次16人,8次10人,9次5人,10次1人,11次1人;1314名RhD阴性献血Rh血型C、c、E、e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3.49%(440/1314)、95.36%(1253/1314)、7.69%(101/1314)和99.39%(1306/1314);Rh血型表型分布频率为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RhD阴性无偿献血ABO血型A∶B∶AB∶O为1.073∶1.590∶0.355∶1。结论获得烟台地区RhD阴性无偿献血Rh血型C、c、E、e抗原及表型分布规律,建立RhD阴性血型库,为RhD阴性献血招募及临床精准输血一定的提供依据。

  • 标签: RhD阴性 无偿献血者 ABO血型 表型 单倍型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的技术,分析尼古丁依赖在静息状态下小脑-皮层间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异常改变。材料与方法通过网络平台招募117例尼古丁依赖和52名年龄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不吸烟志愿者并采集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通过回顾性研究,选取双侧小脑CruspⅠ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计算ROI与全脑的功能连接,探究两组小脑-皮层间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尼古丁依赖左侧小脑CrusⅠ与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运动协调和感觉相关的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显著增高(t=3.56,团块体素≥20)。尼古丁依赖右侧小脑CrusⅠ与皮层的功能连接较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尼古丁依赖存在多个小脑-皮层间功能连接的异常,强调了小脑的非运动功能,说明小脑参与尼古丁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并发挥了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尼古丁依赖自动吸烟行为和认知、注意的缺陷。

  • 标签: 尼古丁依赖 功能连接 小脑 默认网络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肿瘤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现状,以及与照护应对方式和家庭亲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和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在郑州市5家三甲医院血液科住院的血液肿瘤患儿照护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长处与困难问卷(父母版)、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家庭亲密度量表及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37份,回收有效问卷214份。血液肿瘤患儿困难总分、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问题、亲社会行为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7.8%、22.9%、10.7%、8.4%、39.7%、13.6%。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照护积极应对与患儿的困难总分、多动和同伴交往问题得分均呈负相关(r=-0.186,-0.153,-0.174,均P<0.05),与亲社会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214,P<0.05);照护消极应对与困难总分、情绪症状和多动的得分均呈正相关(r=0.203,0.204,0.170,均P<0.05);家庭亲密度则与困难总分、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和同伴交往问题得分均呈负相关(r=-0.254,-0.225,-0.183,-0.137,-0.195,均P<0.05),与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r=0.23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照护积极应对是患儿良好同伴交往的保护性因素(β=-0.050,OR=0.951, 95%CI=0.907~0.996),而家庭亲密度则是患儿亲社会行为的保护性因素(β=-0.045,OR=0.956, 95%CI=0.923~0.991)。结论血液肿瘤患儿的情绪行为问题较为严重,且照护积极应对和家庭亲密度对患儿发生不良情绪行为问题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患儿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

  • 标签: 情绪行为问题 应对方式 家庭亲密度 儿童 照护者 血液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整合颅内肿瘤患者非正式照顾的体验和感受。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有关颅内肿瘤患者家庭非正式照顾的真实体验和内心需求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自数据库建立至2021年5月31日。筛选和分析后,采用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卫生保健中心针对质性研究的质量评价标准(2017)对文献进行评价并将结果进行Meta整合。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4篇,共提炼出48个完整的研究主题,归纳组合形成3个综合的Meta整合结果和4个新的类别,3个Meta整合结果分别是照顾经历了从确诊初期的震惊、悲伤、难以置信到心存希望,开始承担责任,学习成为照顾的心理情感转变;照顾的家庭角色和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影响照顾的生活质量;照顾缺乏信息和照顾经验,缺乏社会支持。结论颅内肿瘤患者非正式照顾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功能的改变等问题应引起关注,社会及医疗工作者应结合我国文化背景,对这一特殊人群面对的困境和挑战制定有效干预策略和相关卫生政策。

  • 标签: 脑肿瘤 非正式照顾者 质性研究 系统评价 Meta整合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心肺复苏知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10月在某三级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96例冠心病患者的主要照顾为研究对象。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心肺复苏知识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196名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的心肺复苏知识及格率为18.37%,得分为(9.60±6.85)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的职业、与患者关系、是否遇到过患者心脏骤停紧急抢救、居住地、是否参加过心肺复苏培训是其心肺复苏知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心肺复苏总体知识水平较低,照顾职业、居住地、与患者关系、是否遇到过患者心脏骤停紧急抢救、是否参加过心肺复苏培训为照顾心肺复苏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冠心病 照顾者 心肺复苏 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痴呆患者及其照顾幸福感的因素,为提高其幸福感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入住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痴呆的患者及其照顾共94对,记录每例患者及其照顾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记录痴呆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照顾的角色负荷量表(ROS)评分,两的二元压力量表(DRS)评分,两的痴呆患者生命质量量表评分(QOL-D)及抑郁自评量表(CES-D)评分。用分层线性模型做各个层面的影响因子与痴呆患者-照顾的QOL-D及CES-D评分回归分析。结果固定效应模型中未控制变量多层线性模型分析:QOL-D的结果提示,痴呆患者的评分为β1j=(31.01 ± 0.77)分,照顾的评分为β2j=(35.15 ± 0.88)分,CES-D的结果提示,痴呆患者和照顾的评分分别为β1j=(14.55 ± 1.03)分和β2j=(13.11 ± 1.44)分。随机效应模型提示对于痴呆患者及照顾的QOL-D评分及CES-D评分方差成分的异质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98.94~168.06,P<0.01)。调整2级模型,调整后回归分析中最终结果提示:照顾的关系压力(DRS),痴呆患者的自我意识评估(MMSE),照顾护理相关的压力(ROS),痴呆患者关系压力(DRS)显著影响二幸福感中的生命质量评分(QOL-D)(β值为-3.22~0.43,P<0.05)。痴呆患者关系压力(DRS),照顾护理相关的压力(ROS),照顾关系压力(DRS)显著影响二幸福感中的抑郁症状(β值为5.34、3.26、1.62,P<0.05)。结论需要对痴呆患者及照顾进行全面评估,合并家庭关系紧张,照顾护理相关的压力大需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 标签: 生活质量 抑郁 家庭护理 二元分析 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