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一、农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农机化的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农业的比重在下降,非农业比重在上升。在安徽省国民生产总值(GDP)中,一、二、三产业比例由1999年的25.5:41.9:32.6调为2001年的22.8:43:34.2。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例由1999年的69:31调整为2001年的64:36,优质的粮油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提高,2001年全省优质专用小麦面积41万hm~2,占小麦总面积的22%;优质“双低”油菜71.9万hm~2占75%;优质稻米面积60万hm~2,占30%。另外,大宗农作物种植区域也进行调整,农业部把安徽省列入重点生产的农作物有:淮河以北是小麦、长江流域是双低油菜、长江以南是棉花。农业结构调整,市场农业的发展给农机化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从安徽

  • 标签: 农业市场化 农业机械化 农业结构调整 生产技术
  • 简介:<正>山西省武乡县紧紧抓住太行山绿化全面启动的大好机遇,积极推行林业股份合作制。经过4年的实践,股份合作制逐步完善,日臻成熟。股份合作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集体、农产和社会部门造林的积极性,使全县荒山绿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3年以来,全县共造林38.2万亩,成活率、保存率均达到8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18.8%。1993年武乡县西部山区的故城镇信义村率先实行股份合作办林场。他们采取“以劳投工、以工折股、以股分红、股份合作”的办法,组织全村

  • 标签: 林业股份合作制 形式多样 股份合作经营 武乡县 荒山绿化 开发荒山
  • 简介:猪人工授精技术在国外一些畜牧业发达的国家使用率大都在80%以上,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养猪业的集约、标准程度高。我国养猪业的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以散养为主。我国供精站的理想模式是根据当地母猪存栏的分布特点,对种猪供精站点进行合理设计,引导投资人在最佳地点投资。现有的一些供精站,设备简单落后、精液产品质量极不稳定、配种效果不稳定,导致广大农户对猪人工授精技术的不信任,进而阻碍该项技术的有效推广。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日趋成熟的情况下,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使用网络管理与服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网络管理可以避免盲目投资,确保供精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其次,网络管理可以整合最优秀的种公猪基因,起到对本地区猪品种改良的作用,遏制劣质品种的泛滥;第三,网络管理有利于种猪精液的标准化生产、储存、运输、配种,保证精液产品质量稳定,配种效果稳定,树立群众接受人工授精技术的信心和积极性;第四,全国一体网络品牌有利于快速引进国外的优良基因,快速引进先进的标准技术生产理念、管理理念;第五,网络运营有利于推动农村市场经济与现代、国际模式快速接轨,推动地区经济的发...

  • 标签: 人工授精技术 技术网络化 猪人工授精
  • 简介: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是世界第二饲料生产大国,其中猪饲料占总量的40%以上,饲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质量和身体健康。但是,我国饲料工业整体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猪饲料生产的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广泛深入,配套技术系统性强。而这恰恰是制约我国饲料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由中国农大

  • 标签: 中国 饲料 产业化技术 生长指数 产品品质
  • 简介:通过对果园污染源的分析及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类不同清洁生产类型对产地环境质量的要求和农用投入物使用准则方面的异同,提出当今我国果品清洁生产发展的方向。文中并就农药、化肥的污染特性、危害和使用准则作了较为详细的阐明。最后对与果品质量安全保障密切相关的农业综合标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看法。

  • 标签: 果品 清洁生产 标准化体系 污染源 无公害食品 绿色食品
  • 简介:森林资源信息中有大量的数据、图件,要进行高效管理,应用计算机实现信息是一条必然之路.通过对温岭市森林资源实现信息管理各过程进行叙述,根据实际工作,给出了应用实例,并针对传统的工作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提供了一个县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实例,以供参考.

  • 标签: 温岭市 森林资源管理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
  • 简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也是新形势下做好农机化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当前,我国农业已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全面建设现代的新的发展阶段,

  • 标签: 农业机械化 城乡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 纽带 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
  • 简介:随着小麦联合收割机械技术的广泛应用,麦茬、麦秸杆的处理已成为影响下茬作物播种的突出问题。为了抢农时,不少农民采用焚烧秸杆播种法,但这种方法对生态环境和土壤有机质破坏很大,也极易引发火灾。而小麦秸茬作为重要的有机肥料,将其粉碎还田是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据专家测定秸杆还田量达到300—400公斤/亩即可稳定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保持水土。近年来,宿州市各级农机部门对小麦秸茬还田机械技术进行了反复试验、示范、推广,技术上取得了成功,但却一直不能大面积推开。据了解,这种情况在全国其它小麦、玉米(大豆)两茬平作地区普遍存在。

  • 标签: 机械化技术 技术推广 小麦秸 土壤有机质 现状 灭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