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基督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五届、中国基督协会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第四次联席会议,于1994年11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参加常委及列席人员共89人。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加强教会自身建设,更好地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讨论重点为:“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如何坚持三自爱国原则,独立自主,办好教会。”

  • 标签: 中国基督教 三自爱国运动 常务委员会会议 第三届委员会 独立自主 基督教道德
  • 简介:中国传统文化是有多条河流的,但是,作光作盐的基督期望和传福音的大使命,都要求所有基督徒必须采取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故而佛道的整体出世性倾向就不足以令基督徒过多亲近。而发源于上古一直未曾中断的数千年儒学具有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性,具有积极入世的精神倾向,存在着大量可以和基督信仰相呼应的具有普世价值的宝贵文化内涵。'基督儒家化'这个概念不是外在形式上或体制上的耶儒混合,而只可能是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的批判性比较和批判性融合。'基督儒家化'决不是基督被儒家化掉而是耶儒两家在批判性的对话和融合的基础上在追求真理的大方向上的共同更新。对于耶儒两家它是双向批判,最后凝结的一定是两家的精华而非糟粕。以'基督儒家化'为精神方向的基督中国化,特别是神学思想的中国化,其存在和展开的最根本理由就在于西方传统主流神学内部具有严重问题。追求'内圣外王'的中国儒家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启发性地帮助解决基督中国化所面临的很多神学思想难题。'基督儒家化'对于基督徒而言最主要的内涵就是借助于儒学的真理性文化内涵来追求基督真理、解读基督真理、传播基督真理。这不仅包含'怎么传'的问题,也包含'传什么'的问题。'基督儒家化'的关注点并非是复古好古的回头看,而是指向现实和未来的传福音事业,尤其是神学思想上的'纠偏'。

  • 标签: 基督教中国化 基督教儒家化 耶儒 利玛窦 儒家基督徒神学
  • 简介:马金鹏先生(1915-2001)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伊斯兰学者、阿拉伯语专家、翻译家,是民国年问成达师范学校的首批毕业生和该校派往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深造的留学生之一,是该校“三长教育”成果的典型,是“成达精神”的传人,一生中在教学、翻译与研究、学术传承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标签: 马金鹏 伊斯兰 爱国爱教 学者 纪念 道路
  • 简介:《一千零一夜》是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高尔基称其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一千零一夜》内容丰富、情节跌宕起伏,充满美妙的幻想,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宗教特色,描述了阿拉伯色彩斑斓的风土人情,反映了阿拉伯人的生活、风尚、习俗和宗教信仰。蕴含其间的丰富美学思想,是人们打开通往伊斯兰文化宝库的钥匙。

  • 标签: 《一千零一夜》 伊斯兰文化 阿拉伯人 古典名著 民间故事集 生活气息
  • 简介:壮族麽是以布麽为其神职人员、以司麽为其主要经典、以古麽为其主要宗教活动的壮族原生性民族民间宗教.当前壮族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壮族 麽教 现状
  • 简介:基督,英文为Christianity,公元一世纪源于巴勒斯坦,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及一些小的教派。《圣经》是基督的经典。早期的《圣经》包括《圣经旧约》、《圣经后典》和《圣经新约》。1520年后,基督分为基督新教和天主教。新教的《圣经》只包括《圣经旧约》和《新约》,天主教《圣经》除此之外,还包括《后典》。《圣经》的前一部分为希伯来文,后一部分为希腊文。及至公元5世纪才有了统一的拉丁文译本。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前后,《圣经》在欧洲逐渐被译成各国文字。

  • 标签: 基督教 《圣经》 西方文学 宗教改革运动 文学规模
  • 简介: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译不下三十余种。净土思想,早已发生。东晋时代道安(312-385)的弟子慧远(334-416)在江西庐山,与刘遗民、周续之等123人,在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结社念佛,共期往生西方。东魏昙鸾(476-542)修习净土法门,昼夜专诵《观无量寿经》,并作《往生论注》二卷,阐明净土教义,奠定了后世净土宗的基础。念佛一法,普摄群机,全收利钝。古德称念佛法门:“城径中之径路,方便中之方便,圆顿中最极圆顿。”明代蕅益大师赞扬《大乘无量寿经》说:“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印光大师亦说:“九界众生离此法,上

  • 标签: 圆融 往生 圆顿 大乘无量寿经 念佛法门 慧远
  • 简介:第一次去兴寺,是在2004年的夏天。那一年盛夏,我在终南山度过了七天的禅修时光。荫翳蔽日的山林里,来自四面八方的同修们凌晨课诵,拜忏礼佛,经行打坐……仿佛是荡涤长久以来的昏昧,皈依三宝21年后,我再次行皈依礼:愿以深心奉三宝。七天后下山,去的第一站,就是兴寺。

  • 标签: 终南山 皈依 禅修 打坐
  • 简介:998年12月27日对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乃至中国心理学界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为纪念已故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朱智贤教授90华诞,在我校英东学术会堂召开了“朱智贤学术思想研讨暨朱智贤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基金会成立大会”。出席大会的有北京师范...

  • 标签: 发展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朱智贤 学术思想 教育心理学研究 中国心理学会
  • 简介:面对现代数字化的办公设备,感到有点束手无策,于是打电话给一位搞电脑软件的朋友,想请她来演示指导一番。她满口答应来帮我,话锋一转,又谈及我遇到意外的车祸后仍然很乐观,心态还是那么好,要是她早就受不了了,所以要问我有什么密诀;并说“你是学心理的,提不提供心理咨询?”我说我不专业,但可以尽力而为。于是她就在电话里滔滔不绝地倾诉了她的心理问题,大有当下就要我解决之势。.

  • 标签: 修持 心理咨询 倾诉 朋友 心理问题 打电话
  • 简介:宗教界开展“风年”主题创建活动,必将在宗教界中掀起树立新形象,倡导新风尚的新高潮。对伊斯兰界而言,在“风年”活动中我们当然不甘落后,新的要求、高的标准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作为穆斯林和伊斯兰的教职人员,我们坚信要从强素质树形象,展现伊斯兰的崭新教风做起,就会在这场活动中创出佳绩,也会不断地完善自我。下面简谈自己的认识体会,愿与各位朵斯提共勉。

  • 标签: 穆斯林 教风 伊斯兰教 教职人员 完善自我 宗教界
  • 简介:“人间佛教”或“人生佛教”提出近百年来,成为主导当代中国佛教实践追求的新方向和中国佛教现代化的新道路。1981年,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撰《佛教常识答问》,第五章的最后部分为“发扬人间佛教的优越性”,这是大陆佛教在“文革”后对“人间佛教”的最早倡导。

  • 标签: “人间佛教” 中国佛教协会 圆教 佛教现代化 人生佛教 佛教常识
  • 简介:位于福建莆田,始建于1915年,融中西建筑艺术风格为一体,屋顶采用中国传统的挑檐与翘角的造型,瓦屋面、门窗则采用哥特式造型。教堂既有中国宫殿式的古朴典稚之庄重,又有哥特式的雄伟宽敞之壮观,是福建省近现代代表性建筑之一。

  • 标签: 福建省 莆田 基督教 中西建筑 中国传统 艺术风格
  • 简介:“神道设”学说滥觞于远古时代,殷周之际人们开始对宗教祭祀的教化功能进行思考。至春秋时代逐渐酝酿成熟,战国时期方提出了“神道设”这一命题。从而消解了敬天尊祖的传统宗教与自然哲学的紧张。它具有陶冶百姓,凝聚人心,纯洁风俗,稳定秩序。传承文明的重要作用,影响深远。

  • 标签: 周易 神道设教 宗法等级制 宗教
  • 简介:中西神性思想的相通之处使基督教得以在中国传播并为部分晚明学人所接受,而二者之间的差异则决定了基督东传的种种曲折与反复,决定了基督传教士与晚明学人之间的差异:前者旨在"学术传教"①,而后者则重在"以引实".

  • 标签: 天道观 西方神论 学术传教 以教引实
  • 简介:萨义德的《东方学》(Orientalism)对有着数百年历史、与殖民主义共久长的东方学作了一次彻底的清算,近年来在西方学术界引起巨大震撼。这一局限于伊斯兰研究的批判,到20世纪90年代在印度研究中也引发了回应。英国德尔比大学的亚洲哲学和比较宗教学教授理查德·金(R:chardKing)在前不久出版的《东方学与宗教》一书中,就印度中的东方学话语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反思和批判。这种反思是当今印度教研究的最新成果。

  • 标签: 印度教 东方学话语 历史发展 宗教信仰 文化批判
  • 简介:印度洋海啸,数十万人罹难,还有更多的人转眼间成为灾民,需要帮助。上海市道教协会获悉后急人之难,於1月5日由史孝进会长代表本市道教界向上海市红十字会捐赠人民币十万元,以尽绵薄之力,以表关爱之心。

  • 标签: 道教协会 帮助 爱心 关爱 会长 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