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提出了中药个体品质及群体品质鉴别的概念。建立了相同品质中药群体的系统理论判别方法。方法:根据描述生物体系遗传与变异信息的双指标信息理论方程,建立生物体系个体同品质的定量标准,由此构建每个样品的初级同品质特征序列。构建了中药群体同品质优化判别方法:群体特征序列最大有效样本数法,变化Pg=x~100%,58%≤x≤64%,在整体上优化每个样品的同品质特征序列,使群体样本的核心特征序列中的总样本数与关联序列中的总样本数差值Y=ΣMi=1(Nci-Nri)最大,实现中药群体同品质的优化判别。该理论系统基于生物系统内禀性质,可以实现相同品质中药群体的严格理论判别。结果:3种组成非常相似的中药复方红外指纹图谱的分析结果很好地证明了该理论预测。结论: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判别相同品质中药的可行理论方法。

  • 标签: 中药群体 相同品质 鉴别理论 生物信息理论 指纹图谱 模式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疗法配合中药封包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熏蒸疗法配合中药封包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中医症候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疗法配合中药封包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中药熏蒸疗法 中药封包 湿热痹阻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简介:本课题尝试将辽宁文化放在辽代契丹历史文化和地理的大背景中进行审视和考察,目的是为了更全面、深入地认知理解辽沈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在细致调查辽代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辽沈文化拓展的可行性措施,从而揭示整合利用这些资源在提升我省辽代文化知名度,促进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 标签: 辽宁 辽代文化认知 文化拓展
  • 简介:一、古代歌诀与计算方法、工具的产生从古至今,畴人账房先生(会计)在长期的记账算账和管理财务工作实践中。有大量的计算工作。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发明了多种计算方法和工具。在我国古代算术书中.用歌诀提出的算题算法很多.如《李白沽酒》:

  • 标签: 会计文化 珠算文化 渊源 财务工作 计算工作 歌诀
  • 简介:近年来很多学者研究表明中药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中药治疗高血压及其相关病症的相关情况,探讨高血压患者采用中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关键词高血压;中药;治疗研究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5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者自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剥脱性皮炎34例,采用中药煎剂泡浴治疗,6-14天全愈光滑收到满意效果。

  • 标签: 中药 泡浴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辅助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大量的中药处方用药对比、分析。结论扶正固本法是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法则,可以长期配合临床应用。扶正固本方剂可以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系统,与祛邪抑瘤方药协助,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 标签: 恶性肿瘤 中药处方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于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护理质量。方法将100例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一个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工作,即对照组,另一个组在结合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本院设计的优质护理服务,即为研究组,待护理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病人在接受护理之后的满意度,比较两组遵医行为、焦虑抑郁程度以及临床指标。结果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50例研究组患者,满意度好于对照组(P<0.05)、更加积极配合治疗、临床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结论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的常规护理中融入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高医院整体工作水平以及保证护患关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还是值得肯定的,对保证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治疗起到了良好效果。

  • 标签: 结肠炎 优质护理服务 中药直肠滴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不同影响并研究其参考价值,以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3月各科室收治的患者,共213例,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106例,并给予未炮制的中药进行治疗,而治疗组患者有107例,且给予已炮制过的中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最后的临床疗效及其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①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得出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得出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9%,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2%,且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经过炮制后,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即中药炮制有其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中药炮制 药物用法 作用分析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中药的存在和发展,需要有传统文化的氛围,而传统文化知识在现今的基础教育系统不断被弱化,优势发挥不够,中药治疗率偏低,居民选择中药治疗意向偏低,中医院对当地医疗市场占有份额不高,综合效益欠佳等,这些问题不但直接制约着中医药行业的持续发展,也影响着政府和社会对中医药事业的看法。本文分析了当前医院中药人才队伍的现状和造成中药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医院中药人才短缺矛盾的主要途径。

  • 标签: 中药 人才 队伍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12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采用中药荆防四物汤治疗,对照组61例采用西药扑尔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复发率、副作用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6.7%,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1.4%,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8.9%,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出现副作用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良好疗效,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 荆防四物汤 慢性荨麻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临床治疗中采用药学监护的合理用药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行中药临床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合理药学监护用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对临床中药治疗患者采用临床合理药学监护措施后,中药临床使用的合理性较实施前相比明显提升(P<0.05),且在服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中药临床使用过程中实施合理药学监护用药措施可明显提升中药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并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中药临床 合理用药 药学监护
  • 简介:目的:综述中药对多种抗肿瘤免疫细胞的促进作用及机制,为中药联合多细胞免疫疗法临床运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及PubMed中查阅关于中药抗肿瘤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述.结果:中药对DC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γδT细胞、CD3AK细胞等抗肿瘤免疫细胞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中药对肿瘤多细胞免疫疗法具有一定增强作用,二者联合治疗肿瘤具有协同效应,对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药 多细胞免疫疗法 肿瘤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3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片口服,含1.5g碳酸钙/片,1次1片,每天2次,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辨证治疗,水煎服,日1剂,服30天后隔日1剂,继续服用5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0.9200±0.0264)、(0.9203±0.0259)g/cm2相比,两组治疗后骨密度(0.9215±0.0439)、(0.9211±0.0406)g/cm2均有增加,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 辨证论治 骨质疏松症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肠梗阻(不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观察,探讨中药灌肠治疗肠梗阻的护理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结合理论知识、临床经验及中医理论知识根据辨证施治,使用大承气汤加减对肠梗阻患者进行中药灌肠,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根据中医理论辩证中药大承气汤加减灌肠临床效果满意。讨论中药灌肠大承气汤加减对肠梗阻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充分发挥其药效。

  • 标签: 肠梗阻 中药灌肠疗效观察及评价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预防对策,为实现合理用药提供有效借鉴。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发生的118例中药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不良反应表现、给药途径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60岁者所占比例为34.75%,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P<0.05;静脉注射给药所占比例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给药方式,P<0.05;。本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受累居多,分别占42.37%、33.05%,均显著高于累及神经、心血管、呼吸、骨骼肌肉、血液系统所占比例,P<0.05。结论中药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附件及消化系统,且好发于老年人群和静脉给药患者,临床上应充分了解各类中药的药理特性、配伍禁忌,谨慎用药,以降低不良反应风险,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