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依据宁夏环境地质、气候条件、水含量、营养状况等诸多因素,分析了地方性中毒的流行特征。在回顾地方性病防治研究进展基础上,指出只探求毒理剂量的引起机体微观变化,缺乏多学科间交叉印证,难以进一步阐明发病机理。应遵循生态学原理,从环境与人类关系的作用、反作用和相互作用出发,采取相应的治本、干预、抗的防治措施,可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

  • 标签: 生态学 环境 地方性氟中毒
  • 简介:黄勇在2007年5月15日《中国环境报》撰文介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三份气候变化报告指出,通过在能源供应、建筑、交通、工业、农业、林业、废物处理大关键领域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世界能够减缓并扭转排放趋势,最终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

  • 标签: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减排 中国环境 能源供应 废物处理 气体含量
  • 简介:“紫香号”晚糯特种米是近年我省拳头产品,深受城乡人民欢迎.本文以大田试验资料为基础,与同期常规晚稻种植比较,提出其气象条件分析和适应性.

  • 标签: 气象条件 晚稻种植 齐穗 功能叶 秀水 常规稻
  • 简介:届全国气溶胶学术会议于1999年9月6~10日在西安召开。会议由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专业委员会发起,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西安306项目共同承办。会议主题为:气溶胶、环境、气候。

  • 标签: 第七届全国气溶胶学术会议 西安市 学术交流 大气环境
  • 简介:2016年10月制定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将三甲烷(HFC-23)纳入了其附件F第二类管控物质名单,并要求缔约国自2020年1月1日起以缔约方核准的技术对HFC-23进行销毁。伴随中国二一氯甲烷(HCFC-22)原料用途需求增长,其副产物HFC-23的产生量呈上升趋势,尽管HCFC-22生产工艺不断优化,HFC-23的副产率逐步下降,预测2050年HFC-23产生量将达到2.47万t(或365.56MtCO2-eq),2020—2050年HFC-23累计产生量约56.3万t,折合约8332.40MtCO2-eq。截至2015年,通过清洁发展机制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减排专项的资助,中国以焚烧分解技术销毁HFC-23累计54585t,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这一减排也花费了巨额资金投资焚烧设备和支付焚烧运行费用,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浪费了资源。研究显示,HFC-23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是可行的且中国相关技术专利正在逐步增加,鼓励和推进HFC-23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是消除HFC-23排放可行的技术途径,也是未来中国加入并履行《基加利修正案》关键的技术路线选择。

  • 标签: 基加利修正案 三氟甲烷 减排技术 对策建议
  • 简介:1引言海北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特殊。这里是我省小油菜的主要产地之一,也是我省畜牧业生产的基地之一。受地形的影响,南部地区(海晏、刚察)农作物的生长期比北部(祁连、门源)较短,而且经常受到秋季连阴雨天气影响,不仅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及品质,对牧草枯黄、畜群转场也有直接影响。据了解,1985年秋季连阴雨影响了青海湖农场、三角城羊场收割进度,造成

  • 标签: 秋季连阴雨 滑动平均值 直接影响 气压变化 天气系统 南部地区
  • 简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8—9月内蒙主着陆场区强对流天气频发和降水异常偏多现象,研究其形成的气候背景和大尺度环流特征。结果表明:前期赤道西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低、欧亚和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偏深是其前期气候背景。极涡中心8月位于东半球和9月位于西半球。是场区前期降水偏多和后期气温偏高的原因之一。欧亚经向环流的偏强,有利于南北方冷暖空气的交汇。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及活跃的印缅槽为场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强对流天气必要的扰动能量。中低层偏南风和偏北风在淮河以北地区汇合与维持,是场区降水异常和强对流偏多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气候背景 欧亚及青藏高原积雪 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 大气环流特征
  • 简介: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六大刚刚胜利闭幕,在全国上下学习十六大精神的热潮中,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研讨为农业服务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 标签: 三农服务 交流会讲话 做好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