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2007年做出的各项气候预测进行了回顾,汛期预报中预测的西北大部、淮河流域和福建3块多雨区基本正确,它们都是根据地气图的基本原理预测得到。月降水预报取得平均70.5分的好成绩,这得益于地气系统的活动规律较单纯;年度预报则基本上失败了,这是因为2008年1月我国发生了6.9级强震,破坏了地气系统的正常运行规律,使预报准确率大为降低。最后还对2008年8月的月降水预测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地气图 气候预测 地气环流(地下气象)
  • 简介:采用FFT算法和PPP算法,对南京S波段双线偏振全相参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次实测回波时Ⅰ/Q信号进行谱宽估计,并对谱宽估计值及其偏差与信噪比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相对高信噪比数据,低信噪比回波的谱宽估计偏差更大,且随信噪比降低偏差呈指数增长.相对FFT算法,PPP算法的谱宽估计偏差更大,且随信噪比降低偏差增长速度更快.2)为提高谱宽估计精度必须要尽量消除噪声(主要是低信噪比回波信号)造成的影响,分别对FFT算法和PPP算法提出了改进方案,两种算法的谱宽估计质量都有了较大提升,尤其是低信噪比回波数据.修正后FFT算法处理得到的谱宽数据与RVP8偏差更小,而修正后PPP算法处理得到的谱宽数据偏差较大且比较离散,这表明FFT算法的估计精度更高,但实际处理过程中PPP算法的处理速度更快,两种谱矩估计算法各有优劣.

  • 标签: 天气雷达 谱宽 信号处理 数据质量
  • 简介:由于自然气候系统极端复杂,具有内在混沌的特性,并包括各种时间尺度的非线性反馈,因此,气候变化无论观测,还是预估都存在不确定性。一些不确定性可用某些数值范围来表述,而另一些不确定性则可表述为专家对某些科学发现认识的信度。每一种不确定性的评估都需要专家进行判断,后一种不确定性更是如此。

  • 标签: 不确定性处理 评估报告 IPCC 非线性反馈 气候系统 时间尺度
  • 简介:引言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气象常规业务工作用计算机处理已成为可能,前些年在气象业务中,推出了种种“专家系统”,它对日常业务预报提供了有用的“专家预报指导信息”,但这些系统提供的仅仅是一些重要天气(如暴雨、冰雹等)指导信息,作为常规预报方法,即预报员经天气总结,得出的预报指标,这些年一直处于手工套用,且经常由于管理不善造成指标材料丢失,造成不必要损失。为此,根据省局业务处要求,我

  • 标签: 预报指标 业务预报 气象业务 指导信息 计算机方法 专家系统
  • 简介:利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冬季水域结冰厚度观测资料和张掖观象台的气温、地温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水域结冰厚度预报方程。通过对不同的预报方法进行预报效果验证,该结冰厚度的预报模型能够对结冰厚度有比较理想的预报效果,流动水域结冰厚度预报历史拟合率分别为:80.6%(多元回归)、74.6%(逐步回归)、100%(BP神经网络);模型试报准确率分别为:72.7%(多元回归)、72.7%(逐步回归)、81.8%(BP神经网络)。静止水域结冰厚度预测历史拟合率分别为:76.9%(多元回归)、71.8%(逐步回归)、93.5%(BP神经网络);模型试报准确率分别为:76.0%(多元回归)、72.0%(逐步回归)、84.0%(BP神经网络)。结果表明:多元回归方法优于逐步回归方法,而BP神经网络又明显优于传统的统计学方法,数据显示该结冰厚度的预报模型能够对结冰厚度有较好的预报效果,预报模型能够对水域结冰厚度进行有效的短期预报,其性能指标符合实际要求,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水域 BP神经网络 统计预报 模型 结冰厚度
  • 简介:提出一种基于各省电力消费详细来源的消费端排放计算方法,该方法使用不同来源电力的特征化排放因子估算调入电力隐含排放.对2005年和2010年各省电力部门CO2排放量进行估算,并与生产端方法估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消费端方法计算后电力净调出省排放量下降,2010年内蒙古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差值高达1.09亿t,该差值相当于陕西发电排放或加拿大发电和供热总排放;相反,使用消费端方法计算后电力净调入省排放量上升,2010年河北排放量上升0.74亿t,北京上升0.60亿t,北京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差幅度高达320%.

  • 标签: 电力部门 CO2排放 消费端方法 生产端方法
  • 简介:本文在以滞后时间为权重的经典尺度化时间滞后法(SLAF)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将滞后预报与控制预报之间差值场的均方根误差(RMSE)作为尺度化因子,构成集合预报成员,对比分析经典SLAF和改进SLAF方法对2007年4月23—24日广东地区一次飑线过程集合预报试验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改进SLAF方法预报的各变量RMSE值有所降低,成员间离散度普遍增加;改进SLAF方法对强降水中心位置及降水强度的预报均优于经典SLAF方法。另外,多组加扰变量试验结果表明,对位温进行扰动的预报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变量;不同的扰动变量对预报结果的影响不同,正确地选择扰动变量可明显提高预报效果。

  • 标签: 飑线 SLAF 中尺度系统 集合预报
  • 简介:2009年7月新修订的《重要天气报告电码(GD-11Ⅱ)》投入业务以来,因观测员对其个别规定的理解不同,造成了多报、漏报和错报电码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台站的测报业务质量。本文就对工作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法归纳如下,供参考。

  • 标签: 气象 观测 电码 问题 探讨
  • 简介:利用小波变换法反演边界层高度时,不同小波母函数的选取可能得到不同的边界层高度。因此,对构造的白天及夜间激光雷达后向散射信号理想廓线进行Haar小波协方差变换,并对后向散射信号梯度廓线进行Morlet与MexicanHat小波变换反演边界层高度。结果表明,宜采用Haar函数与MexicanHat函数作为小波母函数,其中Haar函数准确性优于MexicanHat函数,而MexicanHat函数更易稳定。同时为了进一步检验3种小波变换法的反演结果对小波振幅的敏感性,通过改变小波母函数的小波振幅,发现无论是理想廓线还是叠加扰动的廓线,较大的小波振幅易得到比较稳定准确的白天边界层高度与夜间混合层高度。

  • 标签: 激光雷达 边界层高度 小波变换法 Haar函数 Morlet函数 MEXICAN
  • 简介:简要回顾了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可预报性研究的若干动力学方法,包括用于研究第一类可预报性问题的线性奇异向量(LSV)和条件非线性最优初始扰动(CNOP-I)方法,以及Lyapunov指数和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方法。前两种方法用于研究预报或预测的预报误差问题,可以用于估计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最大预报误差,而且根据导致最大预报误差的初始误差结构的信息,这两种方法可以用于确定预报或预测的初值敏感区。应该指出的是,LSV是基于线性化模式,对于描述非线性大气和海洋的运动具有局限性。因而,对于非线性模式,应该选择使用CNOP-I估计最大预报误差。Lyapunov指数和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可以用于研究第一类可预报性问题中的预报时限问题,前者是基于线性模式,不能解释非线性对预报时限的影响,而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方法则考虑了非线性的影响,能够较好地估计实际天气和气候的预报时限。第二类可预报性问题的研究方法相对较少,本文仅介绍了由我国科学家提出的关于模式参数扰动的条件非线性最优参数扰动(CNOP—P)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寻找到对预报有最大影响的参数扰动,并可以进一步确定哪些参数最应该利用观测资料进行校准。另一方面,通过对比CNOP—I和CNOP-P对预报误差的影响,可以判断导致预报不确定性的主要误差因子,进而指导人们着力改进模式或者初始场。

  • 标签: 天气 气候 可预报性 最优扰动 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
  • 简介:随着人们对于风险以及灾害严重性的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采取风险识别和定量评估的方式对灾害进行适当的防御已成为国际、国内抵御灾害的最科学、最普遍的做法之一。

  • 标签: 灾害风险评估 行政法规 雷电 定量评估 风险识别
  • 简介: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投入地面气象观测业务7年多来.极大地减轻了业务人员的劳动强度。但由于观测员对各类仪器的原理、操作、维护知识掌握不够.加之业务软件本身的功能不足.致使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观测资料的完整和台站测报业务质量。通过几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遇到的几个问题及处理方法.供参考。

  • 标签: 自动气象站 应用 地面气象观测 业务人员 劳动强度 业务质量
  • 简介:本文介绍了利用多媒体开发工具MacromediaAuthorware等制作《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思想及开发过程,重点叙述了课件开发过程中素材的采集方法、屏幕的设计、结构的设计及课件的特点等主要内容,并想通过课件的开发一方面提高课件制作技术,另一方面改进职工培训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资源。

  • 标签: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多媒体课件 设计 开发 设计与开发 生态环境监测
  • 简介:文章介绍了CINRAD/CD型新一代天气雷达伺服系统组成,分析总结了典型故障的排除方法,并指出了系统使用维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标签: 伺服系统 故障 排除
  • 简介:将时间滑动相关方法STC(slidingtemporalcorrelation)用于研究混沌系统和海洋环流模式的可信计算时间RCT(reliablecomputationtime),Lorenz混沌系统的数值试验表明用STC求得的可预报时间和可信计算时间,与使用传统误差限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证明了其有效性。对海洋环流模式LICOM和NEMO的研究发现:1.当海洋模式以非耦合的方式运行时,试验的结果表明其海表温度SST的可信计算时间较长,平均达到6个月以上,这主要是由于海洋模式的运行过程中,采用恢复性边界条件使模拟结果不会太过偏离观测值。对于强迫场从1月开始的试验,LICOM模式的SST可信计算时间在赤道东太平洋和西北太平洋地区存在RCT低值区,其数值不超过2个月。而NEMO模式在赤道太平洋地区全是RCT高值区,NEMO模式的RCT低值区域出现在赤道外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中纬度地区,强迫场从7月开始的试验,RCT纬向平均分布与1月有相反的形式。2.海洋模式以耦合方式运行时,由于去掉了恢复边界条件作用,海洋模式预报的SST可信计算时间明显减小,年平均RCT为1个月左右。按季节平均得到的RCT变化不大,在30~40天之间,RCT的大值区春季位于南半球,而秋季位于北半球,可达2个月以上。耦合模式中所模拟的500hPa高度场的RCT与单独运行的大气模式所得结果相差不大,仍在2周以内。3.无论是按季节平均还是按海区平均所得到的RCT分布,都在30~60天左右,只有极少数区域在特定季节可以达到80天以上,这说明在海气耦合模式中,由于计算不确定造成的可预报上限一般不超过2~3个月,这比使用资料分析得到可预报期限短很多,因此根据木桶原理,RCT可能是制约海气耦合模式SST预报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可信计算时间 木桶原理 混沌动力系统 海洋环流模式
  • 简介:在具备了基本的维修方法(见文献[1]),明白了检修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后,系统维修功效就取决于系统维修思路.极轨卫星接收处理系统维修流程图(简称流程图),是根据作者从业30余年,所接触过的上海1050研究所、南京大桥机器厂、中国科学院远望公司、国家气象局风云公司和星地通公司等推出的极轨卫星接收处理系统,依据系统原理,结合自身实践归纳整理的.借鉴流程图,灵活应用文献[1]介绍的方法,能很快将系统故障范围缩小到或划定在某一个框内.

  • 标签: 接收 极轨卫星 维修流程 维修方法 检修 图纸
  • 简介:1概况世界气象组织(WMO)仪器与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第17次届会于2018年10月12-16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会议前,仪器与观测方法技术大会(TECO-2018)于10月8-11日召开并同时举办了气象仪器展览(METEOREX-2018),期间WMO还组织召开了第2届国际卫星资料电信系统用户论坛(8-11日)和全球气象事业研讨会(11-12日).

  • 标签: 气象仪器 观测方法 WMO 技术 世界气象组织 阿姆斯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