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1 个结果
  • 简介:<正>李晓明同学指出当前教学中存在“授课老师与听课学生不协调”、有“感情上隔阂”,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注意。我认为,这一问题症结教师未能把坚持“教学大纲”兼顾学生“欣赏情绪”有机地统一起来,而这两个方面可以结合好

  • 标签: 教学大纲 教师 教学实践 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 欣赏
  • 简介:<正>巴克拉诺夫中篇小说《自己人》发表《旗》杂志1990第11期上。与前一时期苏联流行揭露20——50代社会阴暗面的作品不同,《自己人》描写70—一80生活。因创作战争题材小说而著名巴克拉诺夫小说中以假想苏联艺术委员副主任乌斯瓦托夫为主人公,展示了“停滞”时期官场风习及官僚主义者道德与心理。作家说,“这部中篇小说是讲平庸

  • 标签: 中篇小说 战争题材小说 剧作家 作品 官场 瓦托
  • 简介:<正>《共产党人》1982第2期发表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十M·鲁特凯维奇写给杂志一封信,批评文艺刊物中所表现宗教神秘主义倾向。鲁特凯维奇信中特别指出了《我们同时代人》杂志1981第3期发表B·索洛乌欣文学小品《掌上珠矶》中

  • 标签: 科学院 苏联 神秘主义倾向 共产党人 宗教 批评
  • 简介:论俄国文学整体性(1920─1930)阿·尼加留金林梦译19348月17日工会大厦园柱大厅(原来俄国贵族大会堂)召开了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主席台上就坐有马·高尔基、阿·日丹诺夫、杰米扬·别德内依、费·格拉特柯夫、列·梅赫里斯、彼·巴甫...

  • 标签: 俄国文学 苏联文学 俄国侨民 陀斯妥耶夫斯基 二十世纪 俄罗斯文学
  • 简介:20世纪70代登上俄罗斯文坛朝鲜族作家阿·金一直被视为俄罗斯文学中东西方文化融合代表。金俄罗斯朝鲜族第三代移民,他出生于哈萨克斯坦,成长于库页岛,成名于莫斯科。在他经历中汇集了哈萨克草原文化、朝鲜族文化俄罗斯文化三因素,在其合力作用下,金世界感受超越民族归属特性,走向超越是作家长期困扰自己身份焦虑化解之法。在身份认同过程中,金经历了长期困惑和角色认同混乱带来焦虑,以至于分别面对俄罗斯文化韩国文化时,均被冠以异国情调,也因此感受到不同文化作用力夹击带来双重疏离陌生。冲击力交互作用下,作家认同倾向曾经摇摆不定,甚至无所适从。而在走过最初不适之后,作家冷静地跳出非此即彼两难选择,以包容性化解认同中矛盾。在对两冲击力理性比较过程中,作家提出,影响自己文化合力中主导者俄罗斯文化,而自己更高理想世界主义。在他作品中,东方因素多体现为早期短篇小说中朝鲜族主人公形象及其精神特质,如注重家庭亲情、崇尚善恶有报思想,相信生死轮回说法。而俄罗斯文化元素则在其中后期创作中跃居主导地位,尤为突出地体现为他东正教思想。

  • 标签: 阿纳托利·金身份认同 文化合力 世界主义
  • 简介:苏联解体后俄国民众文学观念发生了怎样变化?当下俄国大学中学如何面对本土文学史?普通居民阅读中(俄国是世界上最热爱阅读文学国度之一)哪些作家属于经典?这种阅读支撑当代俄国社会转型有怎样积极意义?诸如此类问题,国际社会中国人颇为关注。然而,局限于当代俄国学者所编撰《俄国文学史》教科书找不到答案。因为这次文学史变动、文学观念变迁、审美革命远不是学术界同仁个人行为,而是一个宏大语境下发生社会性行动:20-21世纪之交因为疆域变动、民族国家重构、政治制度重建原因,俄国这种社会性巨变导致文化也随之发生转型,而且当代俄国文化转型具体语境

  • 标签: 民族主义 俄罗斯 本土文学史 审美导向 审美价值 文学研究
  • 简介:乌利茨卡娅《美狄亚与她孩子们》这部小说主题反映女性生活女性话题,关注普通女人生活遭遇与生活状态。本文尝试建构作为艺术文本小说《美狄亚与她孩子们》语言文化场,分析艺术文本中能揭示“女性心灵”文化观念,通过“道德”、“家庭”、“爱情”、“责任”“聚性”文化观念深入剖析,阐释作家建构文艺世界图景同时,揭示作品中强调俄罗斯民族历史女性道德语言世界图景作品中蕴含民族文化内涵。

  • 标签: 语言文化场 文化观念 女性心灵
  • 简介:80代末,苏联专门刊登幻想题材作品《化学与生命》杂志经常发表一位还不足30岁文坛新人——维克多·奥列果维奇·佩列文作品。当时,佩列文俄国文坛名不见经传,他作品才气也仅仅为喜爱幻想小说读者赏识接受。1991

  • 标签: 佩列文 文坛 中篇小说 幻想小说 作品 才气
  • 简介:娜杰日达吉尔诺索娃乌克兰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因为她不懈努力,丰富多彩中国现代小说才得以进入今日乌克兰人民视野。我们访谈主要围绕吉尔诺索娃中文作品选择、翻译困难性与复杂性几个方面进行。

  • 标签: 中国文学 主渠道 信息 中国现代小说 乌克兰 翻译家
  • 简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各以其自身演剧风格形成了并行于世三大演剧体系。既往研究侧重三大演剧体系艺术特色和风格进行分析。本文则从符号学角度三大演剧体系进行尝试性解读;从三大演剧体系主要特征入手,结合符号能指、所指关系,分析三大演剧体系舞台符号能指、所指离合不同特征,并进而结合文化符号学视角,分析三大演剧体系交流融通。

  • 标签: 三大演剧体系 符号学 能指所指关系 文化符号学
  • 简介:艺术美──格拉宁拯救人类心灵药方张兰芬苏联解体后,苏联文学也随之划上了句号。但苏联文学遗留下来优秀文化遗产,特别是那种“好为人师”、参与人生、干预生活传统却不会随着苏联解体而消亡,相反,它在特殊历史时期,“上帝死了”、马克思主义被摒弃、人...

  • 标签: 艺术美 人类心灵 自然美 人的灵魂 苏联文学 俄罗斯
  • 简介:在上个世纪初期生活在哈尔滨俄罗斯侨民作家中,尼古拉·巴依阔夫创作别具特色,他几乎所有作品都以东北原始森林为背景,描写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俄东北修建中东铁路时东北地区自然风貌,风土人情,以及俄罗斯侨民日常生活。巴依阔夫1901来到中国东北后,立刻被东北地区郁郁葱葱、无边无际原始森林所吸引,被她美丽所折服。生活在哈尔滨吉林14个春秋里,他当地猎人走遍了大小兴安岭山山水水,看遍了原始森林中几乎所有令他感兴趣动植物,写出了《大王》,《兽情夜》,《圣诞之夜》,《原始森林真理》一部部优秀作品。其中最有影响、最能代表巴依阔夫创作风格中篇小说《大王》。

  • 标签: 巴依阔夫 《大王》 中篇小说 自然神教 佛教思想
  • 简介:对于陀氏,人们较多关注他“拷问人灵魂”一面,并且侧重于分析他作品中主人公形象。但是《白痴》中,突出表现这一点不是主人公梅什金公爵而是纳斯塔霞。本文试图从解读作品入手来分析纳斯塔霞分裂人格。

  • 标签: 《白痴》 斯塔 名著 重读 主人公形象 作品
  • 简介:一首生命悲歌———《雄鲑》读后感唐逸红阿·瓦尔拉莫夫当代俄罗斯文坛上颇有实力作家,他长篇小说《人之初》(或译《诞生》)发表后得到了文学界一致好评,并获取了1995反布克奖。《雄鲑》这部小说也是作家一部代表作。《雄鲑》描写了一个出生于本...

  • 标签: 雄鲑 悲剧命运 历史时期 读后 现实生活 俄罗斯人
  • 简介:领工资以后……──一个家庭主妇自述叶·尤季娜卡廖沙译一周前我预支了工资、丈夫也领了工资、而今天早晨一摸钱包──已经无钱付房租了。可我没买什么特别的东西呀。好吧、我们来算算吧!我一位国家正规医院医生,每月固定工资25万卢布,另加30%个人工龄津...

  • 标签: 领工资 卢布 植物油 冰激凌 弹簧秤 星期二
  • 简介:学界提及洛特曼及其塔尔图符号学派渊源关系时,往往涉及学派对俄国形式主义继承,即对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学术传统延续。其实,洛特曼及其同事们几乎俄国形式主义全部核心观点都进行了批判,因此才能够国际符号学界独树一帜。本文从内容与形式融合、文化空间中时间维度以及从封闭走向对话三个方面,论述了洛特曼俄国形式主义批判超越,同时也阐明了洛特曼与俄国形式主义在学术精神上继承关系。

  • 标签: 洛特曼 俄国形式主义 塔尔图符号学派
  • 简介: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重新审视普希金笔下塔吉雅娜形象,承认她是一个不朽文学形象、俄罗斯女性文学画廊中具有无与伦比经典地位同时,也认为她并不是一个真正独立存在,而是奥涅金形象衬托补充,男性话语产物符号,男性作家笔下一个“被异化他者”。

  • 标签: 塔吉雅娜 女性主义 女性形象
  • 简介:把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称之为“白银时代”当代西方通常做法,历史、文化、哲学学科都采用此说。欧美一直很关注白银时代文学,并逐渐形成特定学术传统,尤其随冷战结束、苏联解体所引发重估20世纪俄国文化遗产浪潮兴起,外加人文学科研究新方法不断渗入到领域,因而

  • 标签: 白银时代 当代 文学 重估 俄国 形象
  • 简介:我们国内,文学博物馆所藏屠格涅夫画像最为丰富,与普希金之家、斯帕斯科耶一卢托维诺沃庄园(Спасское-Лутовиново)、奥廖尔国立屠格涅夫博物馆屠格涅夫藏品并列成为俄罗斯之最。人们最感兴趣屠格涅夫画像,包括19幅未经修复原始画像(3幅油画、4幅水彩画其他素描),64张照片(其中13张有作者签名),86份木板雕刻,蚀刻版画,4个雕塑。

  • 标签: 屠格涅夫 文学 肖像画 馆藏 国家 博物馆
  • 简介:俄罗斯犹太问题一直文学、文学批评与政论主题之一。20世纪俄罗斯文学对于犹太问题反映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20世纪俄罗斯文学研究俄罗斯犹太问题主要资源之一。从文化视域入手探讨俄罗斯文学中犹太问题一个值得肯定研究取向。犹太人被同化问题以及犹太人与哥萨克矛盾与冲突20世纪俄罗斯文学重要主题。目前,俄罗斯犹太文学特质、犹太作家创作与俄罗斯文化与文学传统间关系、20世纪初俄罗斯侨民文学中犹太问题以及20世纪俄罗斯犹太文学中男女主人公书写模式对比方面尚存在着较大研究空间。

  • 标签: 20世纪 俄罗斯文学 犹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