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诊急救工作进行研究,在急诊急救中运用整体护理理念与措施,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在我院2018年接受治疗的所有急诊急救患者中,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选取48名患者进行研究,把48名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比组,每组24名患者。使用传统护理措施对对比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组运用整体护理理念与措施,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抢救成功、不良反应、护理效果、有效抢救时间等具体情况都比对比组更好,与对比组的效果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在急诊急救中运用整体护理理与措施,可以使抢救成功的几率提高,不良反应的情况减少,对患者恢复与治疗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以在急诊急救中合理运用整体护理理念与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2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 150例,参考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 75例为对照组,剩余为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期间施以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以常规护理方案为基础,施以人性化护理管理,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00%,低于对照组的 18.67%,而护理满意度为 93.33%,高于对照组的 77.33%,即相应数据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期间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管理,可以为治疗提供安全保障,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人性化护理管理 临床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药学的发展,形形色色的药物涌入医疗市场。这些药物为患者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也为药物配置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本文就根据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展开讨论。首先简要阐述现阶段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再从根据药物个体差异调整药物配置;对细胞毒性药物加强管理;标签使用规范化;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提升细节管理水平这几个方面分析持续质量改进的具体内容。最后对持续质量改进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和相关讨论。

  • 标签: 质量改进 静脉药物 药物配置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有效运用护理风险紧急预案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将我院接诊的 10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象纳入时间段为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将患者进行随机划分,划分到参照组的 5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划分到研究组的 50例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紧急预案。结果:研究组的护理工作整体质量好于参照组, p<0.05。结论:在临床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科学使用护理风险紧急预案,能够促使护理工作整体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 护理风险紧急预案 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方法选择135例儿科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防控组,给予两组常规护理、安全隐患防控护理。结果防控组安全隐患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防控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以输液管脱落、误服药物为主;宣教管理、制动约束等措施,可降低儿科安全隐患发生风险。

  • 标签: 儿科护理 安全隐患 安全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至我院诊疗的1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并依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总体满意率、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可以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能够使患者临床症状早日消失,并使住院时间得到缩减,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心血管内科 护理工作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诊药房电子医嘱标签的改进对提高调剂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影响,为医嘱标签书写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医院采用电子医嘱标签格式化显示医嘱信息,抽取改进前(2017年7—12月)手工书写医嘱标签(其中1533例条存在不同程度的与质量有关),另抽取改进后(2018年1—6月)电子医嘱标签(其中368条存在不同程度的与质量有关);比较改进前后各项工作指标即人工审查医嘱条数、用药差错数、需保存医嘱次数、需手动修改批次数和调剂耗时效率差异。结果采用电子医嘱标签后的人工审查医嘱条数、用药差错数、需保存医嘱次数和需手动修改批次数均小于手工书写标签;采用电子医嘱标签调剂时间比传统手工标签缩短21.54%。结论电子医嘱标签的应用改善了门诊药房调剂工作指标,提高了效率和减少了调剂差错,为开展更高质量的药学服务提供了便利,从而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门诊药房 电子医嘱标签 改进 提高调剂工作质量 效率影响
  • 简介:目的:总结并归纳规范化管理对提高中医院药剂科工作质量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药剂科实行常规管理,以此为对照组,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药剂科实行规范化管理,以此为观察组,对两组管理过程中药品放置规范情况、过期药物处理情况等进行评分,发放问卷调查患者对处方的了解度,并对比两组发药效率。结果:实行规范化管理的观察组在药品放置规范、过期药物处理情况、患者对处方了解度及发药效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实行常规管理的对照组,P<0.05,具有较高的统计意义。结论:在中医院药剂科中进行规范化管理,可显著减少药物过期、放置不规范等不良事件, 缩短发药时间,提高发药效率,提高患者对处方的了解度,应用价值较高,可广泛使用。

  • 标签: 规范化管理;中医院;药剂科;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 基层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职业紧张状况。 方法:对 2 80 名基层慢性病防控人员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职业紧张量表( OSI-R )进行调查分析,从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个体应对资源得分情况,了解职业紧张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对 280 名 基层慢性病防控人员职业紧张量表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个体应对资源得分进行统计发现,其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个体应对资源分别为 188.35±25.25 、 101.18±18.47 、 133.08±25.03 。且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个体应对资源得分随着学历的上升而上升,且不同学历者的数据 P 小于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基层慢性病防控人员的紧张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通过提高人员的知识水平,能够有效缓解其职业紧张情绪。

  • 标签: 慢性病 预防 控制 职业紧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路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路径。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上,实验组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0%。对照组为82.0%,实验组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中,相比于应用常规护理路径来说,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强化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心血管内科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并探究其应用价值。方法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选取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先后分成两组,即采用常规护理流程的对照组(n=70例)与采用风险紧急预案的研究组(n=70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差错率、护理纠纷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护理差错率与护理纠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纠纷事件与护理差错事件,让患者得到满意的护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腹泻护理工作中使用细节化护理管理的促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例数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细节化护理管理的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细节化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小儿腹泻患儿的护理效果,减少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提升患儿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 标签: 细节化护理管理 小儿腹泻 护理工作 促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形势下门诊口腔科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阐述护理对策,观察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口腔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76例患者作为样本,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分析门诊口腔科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评分、就诊情况。结果观察组环境评分(9.41±0.20)分、消毒(9.62±0.10)分、护理技能(9.66±0.13)分、护理态度(9.40±0.17)分、疼痛干预(9.50±0.11)分、候诊时间(10.25±1.10)min、护理风险发生率2.63%、投诉率为0。对照组环境评分(8.14±0.20)分、消毒(8.30±0.41)分、护理技能(8.19±0.32)分、护理态度(8.00±0.42)分、疼痛干预(8.15±0.34)分、候诊时间(16.95±2.63)min、护理风险发生率15.79%、投诉率13.16%。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可解决门诊口腔科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 标签: 门诊口腔科 护理风险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仔细探究噪音控制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作用。方法通过相关的数据进行选择分析,将2016年5月到2018年6月在本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28名消供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例,女性23例;年龄最大53岁,年龄最小的工作人员34岁,平均年龄为(38.78±2.63)岁;工作年资最长20年,最短1年,平均工作年资为(10.12±1.36)年。具体的措施其中包含供应中心设计,增强对于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措施,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设备和仪器需要定期的保养更新等。以下针对每年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进行文件调查。

  • 标签: 噪音控制 医院消毒 工作人员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医院药学管理的过程中,采用绩效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后续的药学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信息。方法提取在2017年11月之后2018年12月之前我院药学管理记录,并将其中的52例工作人员进行实验研究,其中第一药房的工作人员为对照组,第二药房的工作人员为研究组,均有工作人员26例。分别给予对照组工作人员与研究组工作人员常规的管理模式以及绩效管理。并对工作人员的药学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工作人员未出勤次数显著的较对照组工作人员少,研究组工作人员的药学管理平均质量显著的较对照组工作人员高,数据分析发现p<0.05。结论在进行医院药学管理时,采用绩效管理模式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进一步的提高药学管理的质量,在医院的药学管理中应用具有显著的价值。

  • 标签: 医院药学管理 绩效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提升作用。方法对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外科所进行的手术共计390例的手术资料进行收集,并以2018年6月为分界点,将没有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2018年6月之前的手术资料划分为对照组,对采用了精细化管理模式的2018年6月之后的手术资料划分为试验组。将对照组和试验组手术过程中出现的手术风险方式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收集,并采用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对照组和试验组手术过程中的手术风险方式情况的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试验组手术出现手术风险的概率要显著低于采用一般手术室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手术(p<0.05)。并且试验组手术出现医疗纠纷的概率也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手术(p<0.05),试验组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更高。结论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手术过程中出现手术风险的可能性,从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促进医患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因此,精细化管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手术的过程中通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精细化管理模式 手术室护理 手术风险管理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自2016年开始,浙江省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举措,浙江省把“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方法延伸到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切中群众看病就医过程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关键小事”,使之成为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破解百姓就医难题的重要举措。我院作为浙江省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专注于解决各种口腔医疗卫生问题。一直以来,非专业人员患者来到医院就诊,面对如此多的细分科室,往往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的科室就诊,挂号挂错后,不仅耽误时间,耽误病情,还容易产生医患矛盾。所以去年6月1日我院成立了门诊综合服务中心。门诊综合服务中心的建立不仅能够及时有效地引导患者得到快速、便捷的就诊,节约患者就诊时间,提升医院的运行效率。同时,能够及时收集患者及家属对我院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减少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促进了医院的和谐发展。

  • 标签: 口腔医院 门诊综合服务中心 工作技巧 改革举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推拿结合俯卧牵拉法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疗效。方法将82例确诊为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采用推拿结合俯卧牵拉法治疗,对照组41例仅采用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8.3%,总有效为率92.60%,对照组治愈率为17.1%,总有效率为80.5%,(统计学处理P<0.01);二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结合俯卧牵拉法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推拿 俯卧牵拉法 颈椎小关节错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当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心血管内科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利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护理前后两组的SAS、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未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当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减轻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心血管内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摘要目的,针对我院心血管内科中的心绞痛病人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采取优质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调查主要选取的是2018年一年中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心绞痛治疗的50名病人,将其按照随机与平等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的25名对照组病人采取的常规护理方法,而另外的25名研究组病人采取的是临床优质护理措施。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之后,可以发现采取优质护理措施的研究组病人其护理的满意度明显的要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于我国的心绞痛病人在临床接受治疗的同时,还要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