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入技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与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10例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这些患者都符合脑血管内植入支架的标准以及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在病变血管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12月后对比治疗前在病变血管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NIHSS评分上治疗前两组患者得分上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在1、6、12个月的手术治疗之后NIHSS得分有了明显的提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在同一时间段内,两组患者的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脑梗死复发率以及病死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介入技术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安全有效,比单纯的药物治疗的效果更好。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Ahmde青光眼引流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52例(5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Ahmde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成功率较高,总成功率可达90.38%(47/52);术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远视力、眼压、周围前房深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少。结论采用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进行治疗有效,安全性较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Ahmed青光眼引流阀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讨中西医结合用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至2016年期间符合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的患者76例,3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贝前列素钠片),38例观察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黄芪、当归、水蛭、地龙、丹参、川芎、赤芍、三七粉、怀牛膝、桂枝煎服),治疗8周后对比2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中医症状积分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相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医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 糖尿病 周围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血管内科采用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44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72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使用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84.72%,并且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焦虑评分(18.68±5.54)分和抑郁评分(23.36±5.25)分均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评分(26.68±6.99)分和抑郁评分(36.69±7.02)分(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运用于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之中,对于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避免患者受到焦虑抑郁问题的影响,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心理护理 人性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肠血管发育不良所致消化道出血应用沙利度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70例小肠血管发育不良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沙利度胺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出血持续时间、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治疗后的平均出血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得到缓解。结论沙利度胺治疗小肠血管发育不良所致消化道出血,可以改善患者出血症状,提高血红蛋白含量,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标签: 沙利度胺 小肠血管发育不良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化三醇治疗2型糖尿病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5年2月-2017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亚临床大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组间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治疗前,组间25(OH)D、sCD36以及clMT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治疗2型糖尿病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骨化三醇 2型糖尿病 亚临床大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病患心脑血管并发症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筛选出84例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病患,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把他们分为护理组A和护理组B,病患都是42例,护理组A实行一般护理,护理组B实行综合护理,对照分析其护理结果。结果护理组A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出现率是16.7%,护理组B是7.1%,护理组B比护理组A低,对比差异较大(P<0.05);护理组A的护理满意度是88.1%,护理组B是97.6%,护理组B比护理组A高,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病患实行综合护理,能明显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出现率,且能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慢性尿毒症 血液透析 心脑血管 并发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脑梗死出血转化(Hemorrhagictransformation,HT)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特殊类型,又称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infarction,HI,是梗死灶内出现继发性脑出血,可成分散状瘀点,也可融合成大片瘀斑,甚至形成血肿,常有梗死区血管再通、血管重建而引起;方法对5例梗死后出血病人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诊断之后,患者一例死亡,余病情均有好转;结论梗死后出血与单纯脑出血不同,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对该问题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合理用药,减少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改善患者治疗状况,降低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脑梗死 出血转换 危险因素 影像学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型颅内动脉瘤手术的术中护理规范,预防动脉瘤破裂,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治疗复杂型颅内动脉瘤的护理方法,包括麻醉前、麻醉诱导期、术中护理流程及规范性的操作,总结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麻醉手术过程中55例手术患者均为发生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情况,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评估,完善的术前准备,麻醉诱导期、维持期、手术过程中重点时段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桥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中医疗法在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期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疗法,对试验组患者采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疾病复发情况。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6.7%和95.0%,均高于试验组患者的35.0%和75.0%(P<0.05);试验组患者的疾病总复发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3%。这表明在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期采用中医疗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降低疾病的复发率,这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康复期 中医疗法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方法对大脑中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抽签的方法将120例大脑中动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开颅夹闭治疗,观察组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比45天后大脑中动脉瘤患者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情况、头痛呕吐的频率次数、精神意识障碍的发作次数以及癫痫的发作次数、是否有脑积水。结果组间治疗后大脑中动脉患者的上述临床表现比较,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67%优于对照组73.82%,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与对照组5.63%比较,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方法对大脑中动脉瘤患者的疗效确切,能够通过微创性及降低术中血环栓塞时间的发生率从而明显降低脑内出血、头痛呕吐、精神意识障碍以及癫痫的发生频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继续探究讨论。

  • 标签: 血管内介入治疗 大脑中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治疗老年脑动脉瘤患者手段是开颅夹闭与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分析临床效果。方法自我院随机选取58例老年脑动脉瘤患者,选取时间2017年1月至12月,抽签法分组,观察组29例,行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29例,行开颅夹闭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2.10±0.22)h、住院天数(6.71±0.91)d、住院费用(10.51±2.21)万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Glasgow昏迷评分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老年脑动脉瘤患者开颅夹闭与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老年 脑动脉瘤 开颅夹闭 血管介入栓塞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本研究比较CT血管造影(CTA)和颈动脉超声(US)检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情况.方法:对34例急性颈内动脉支配区脑梗死的住院患者,在发病后2周内作CTA和US检查,并对其中的3例进行了DSA检查.颈内动脉段的狭窄率按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研究(NASCET)法进行计算,颈总动脉及颈膨大的狭窄率根据欧洲颈动脉外科手术研究(ECST)法进行计算.结果:34例中30例(88.2%)发现颈动脉斑块,CTA和US测得颈动脉狭窄率分别为34.6%±17.8%和32.5%±13.9%,两者对狭窄程度判断的一致性为70.9%.以DSA为金标准参考时,CTA正确诊断1例颈内动脉完全闭塞,但被US低估为50%狭窄.CTA发现40/80钙化斑块(50.0%),US发现23/80钙化斑块(28.8%).此外,US发现的1处斑块溃疡,未能在CTA显示.结论:CTA和US作为快速的无创伤的检测血管形态的技术,在诊断颅外颈动脉狭窄方面具有互补作用.

  • 标签: 脑梗死 颅外颈动脉狭窄 CT血管造影 颈动脉超声 粥样硬化斑块 数字减影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微创小切口治疗腋臭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选取经治腋臭患者7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皮下搔刮法治疗,观察组给予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微创小切口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小,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腋臭患者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微创小切口治疗与皮下搔刮法治疗效果相当,但是前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 标签: 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微创小切口 腋臭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韦格内肉芽肿(Wegener'sgranulomatosis,WG)和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polyangiitis,MPA)临床特征、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典型病例.结果:WG和MPA可侵犯多个脏器,其中肺、肾最常见.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咯血、血尿.X线表现以肺部多发性结节或片状影常见.病理学检查为确诊的金标准,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ies,ANCA)试验可协助诊断.结论:综合患者临床特征、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查结果,有助于尽早确定WG和MPA的诊断.

  • 标签: 韦格内肉芽肿 显微镜 多血管炎 诊断
  • 简介:摘要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了医院环境、护理人员、患者自身这几个方面。针对以上各个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水平,保证护理安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 标签: 心血管内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血管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抽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90例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外科手术,观察组则予血管栓塞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转归率;症状改善时间、造影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Spitzer生活质量评估值、出血症状积分、卡氏评分;治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造影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pitzer生活质量评估值、出血症状积分、卡氏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pitzer生活质量评估值、出血症状积分、卡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治疗方法联合血管栓塞治疗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出血,提高健康水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栓塞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社区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社区的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10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数字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成干预组、对照组,两组各有51例患者。对照组均仅给予用药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①干预组护理后的抑郁、焦虑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②护理满意度干预组为96.08%,对照组为82.35%,干预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能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血管系统疾病 老年 社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下肢血管状况,根据患者有无下肢血管病变分为观察组(有下肢血管病变)与对照组(无下肢血管病变)。采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出现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超声诊断发现,100例患者中有35例出现下肢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为35.0%。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发现,年龄、病程、BMI指数、血糖控制水平、高血压是引发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法发现,BMI指数、血糖控制水平、高血压是引发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高危独立因素(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高,且BMI指数、血糖控制水平、高血压是引发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高危独立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危险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与对照组(n=100),分别行分层次护理管理、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血液达标率、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并发症率及12月内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血液达标率、心脑血管并发症率及12个月再入院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的护理中,分层次护理管理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 分层次护理管理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