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阿克梅主义诗歌一瞥郑体武1913年,古米廖夫和戈罗杰茨基分别在《阿波罗》杂志上发表《象征主义的遗产与阿克梅主义》和《当代俄国诗歌中的若干流派》,这两篇宣言性文章的问世,标志着阿克梅主义的诞生。阿克梅主义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顶峰”,“最高级”,它脱胎...

  • 标签: 阿克梅主义 象征主义 古米廖夫 阿赫玛托娃 现实主义 诗歌技巧
  • 简介:本文将英国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定义为“具有本体论主导因素的模仿”,并将它同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和后现代主义的实验小说作了简明的比较。本文通过对格雷厄姆·斯威夫特、马丁·艾米斯等作家作品的分析,论述了英国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对于传统现实主义在观念和艺术方面的改造。

  • 标签: 本体论 不确定性 互文性 语言表征
  • 简介:新世纪开头,百花盛开最美好的时光,我和江波一同来参加纪念魏巍同志从事文学创作60年、祝贺厚重的《魏巍文集》出版的研讨会,感到心情特别好,同时也很感慨,像魏巍同志那一代老作家,饱经战争磨难,经过和平建设曲折复杂的斗争,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

  • 标签: 诗情 文学创作 作家 文集 开头 斗争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02
  • 简介:<正>李芒在《美的创作——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外国文学评论》87年3期)一文中指出:日本唯美主义作家存在着消极的一面,特别表现在思想倾向方面。他们在艺术形式上探索新方法的同时,在内容方面也在追求新刺激。这种刺激在恋情和性爱,以及人的生死问题上表现得最为强

  • 标签: 唯美主义文学 文学评论 思想倾向 生死问题 作家 艺术形式
  • 简介:五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理论界曾对人道主义和提出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观点进行过多次批判。无论批判者还是被批判者,理论上往往陷于同一个误区:将鲁迅的人道主义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混为一谈。讳言人道主义的风气到拨乱反正的新时期已扭转过来,但是深入考察鲁迅...

  • 标签: 人道主义思想 鲁迅 托尔斯泰 被压迫者 人道主义思潮 个性解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18
  • 简介:瓦哈比派是继承艾哈麦德·本·太米叶思想主张的伊斯兰传统派,成为近代复兴伊斯兰教的瓦哈比宗教改良运动的思想基础,有的学者认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继续

  • 标签: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原教旨主义探析 探析存疑
  • 简介:内容摘要本文从价值的哲学概念入手,分析了社会主义价值的价值主体,主观价值部分与客观价值部分,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 标签: 社会主义价值 价值主体 主观价值 客观价值
  • 简介:有关莽汉,惯常的文学史、诗歌史总会使用“反传统”、“反文化”这样有惊无险的语言来描述他们,而我们今天所要讲述的这个莽汉,不应是那个千人一面的莽汉,他的姿态应该更切中江湖的要害,吐露男子的匪气,甚至还有越洋行吟的民间气魄。这种气魄,我愿意把它看做是一种将“写作风格”和“生活风格”紧密相连的“漫游性”。

  • 标签: 莽汉主义 漫游 江湖 “反传统” 生活风格 写作风格
  • 简介:一只斑点狗趾高气昂地走在前面,牵着一个人,卑躬屈膝地跟在后面,周身也染上了斑点。这一“本末倒置”的雕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张皓铭的作品似乎在告诉我们,人被艺术牵制,还是牵制艺术品:同样,阅读是被读者牵制,还是牵制读者。这是一个问题。

  • 标签: 后现代主义 阅读 山寨 艺术品 读者
  • 简介:实现“中国梦”,概括起来就一句话:“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马克思主义人学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存在主义的伟大的代表人物萨特对马克思主义是充分肯定的。存在主义哲学关心人的存在,关心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关心个人梦想的实现。

  • 标签: 中国梦 哲学中国 存在主义哲学
  • 简介:两年前当我第一次看到刘虹的诗《打工的名字》时,立刻就认定这是一首应当载入史册的作品。现在,我仍然坚持这一看法。我知道有许多人不这样认为,也有许多人反对当代诗人谈论当代的诗歌史(但我相信这种人大多数在暗中渴望着进入诗歌史)。不仅如此,随着短短两年岁月的流逝,我觉得这首诗愈来愈显得重要,不是因为“打工诗歌”正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 标签: 诗歌史 现实主义 刘虹 抽象 打工诗歌 诗人
  • 简介:米哈伊尔·库兹明(1872-1936)是诗人,小说家,也是音乐家,作曲家,在世纪初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与当时的俄国文化联系如此紧密,以致“即便是在俄国诗歌白银时代的众多名人中间,库兹明仍然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①。勃洛克说他是“一个高雅和优美的诗人”...

  • 标签: 阿克梅主义 日常生活 俄国诗歌 葡萄酒 烤面包 歌手
  • 简介:一、引言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具有争议的作家,其作品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受到的评价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的。但争议和质疑恰恰表现了人们对郁达夫及其文学作品的高度关注,也凸显了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与其以忧郁哀怨的感伤为显在特征的美学风格是分不开的。这种独特美学风格在五四时期曾激起了广大青年心理上和审美上的巨大共鸣,并引领了一股“自叙传”抒情小说的创作潮流。郁达夫在其《文学概说》一书中将这种美学风格称为文学内在倾向上的“殉情主义”。“殉情主义”是独立于感伤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一个特定概念。郁达夫的“殉情”绝非只是固有私情的放任自流,同时还饱含着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度的民族责任感。

  • 标签: 美学风格 浪漫主义 郁达夫 殉情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作品
  • 简介:摘要父权社会的长期存在导致了男尊女卑的性别价值观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女性价值在男权主义视域中被无视、贬低甚或客体化。女性价值被固化在生育工具价值、性客体工具价值、审美工具价值几个方面。要完全消解男权主义在当代的现实影响,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原则需要打破旧有文化惯性,建立新的文化氛围。

  • 标签: 性别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男权主义 女性价值
  • 简介:<正>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Dali,1904—1988)是一位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生于菲格拉斯,就学于马德里美术学院,在学习期间受契里柯的形而上绘画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英国拉斐尔前派的影响。1928年两度访问巴黎,会见过毕加索和米罗。1929年开始参加超现实主义运动,并成为

  • 标签: 超现实主义 达利 拉斐尔前派 西班牙 美术学院 毕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