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激进哲学的信徒,奥塔德和福柯将“否定大词”定义为一种后现代状况下的伦理。这种伦理通行于知识精英的世界。他们可以说是当今知识界最时髦也最文明的人。从塞纳河左岸的现代思想摇篮,耶鲁、哈佛厌恶资本权贵的白左教授,到街头艺术家,甚至新加坡国立大学这样一个位置尴尬的东南亚名校里,都因为充斥着福柯的崇拜者而更有优越感。

  • 标签: 新加坡国立大学 诗集 知识精英 现代思想 后现代
  • 简介:刘国欣是一位有写作野心的青年作家,从《紫烟白草》到《青苔》,从大学文学社里的小文到《沙漠边的孩子》,她一步步在构建自己的文学世界,打磨自己的写作。她观察深刻且独到,读的书,行的路,一寸又一寸的人生体验,底层陌生人的海阔天空,新鲜的人间烟火,成了她村庄的“一砖一瓦”。写作的人按资质来说大致可分三类,天才型、努力型、既拥有天才又足够努力型。国欣属于后者。文学天才,大多有较常人敏感的感受能力,每一根神经都能感受到外界的不同,

  • 标签: 小说情节 青年作家 文学世界 人生体验 感受能力 延安文学
  • 简介:人们通常把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称为《红楼梦》三大早期抄本。其实甲戌本仅存十六回,己卯本也只存四十一回又两个半回,只有庚辰本存七十八回。说"三大抄本",并不是指它们现存的多少,而是指这三个本子具有的重要价值。的确,在《红楼梦》早期抄本中,这三个本子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 标签: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红楼梦》 前言 影印 甲戌本 庚辰本
  • 简介:如果从1922年9月11日《文学旬刊》刊登记者(郑振铎)复芾甘的信算起,与巴金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料已经有了九十年的积累。而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经历浩劫后复出的巴金以写作《随想录》完成他的最后辉煌,巴金研究也同时得到全面的开展,这最近三十年间与巴金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就更是数量巨大。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

  • 标签: 巴金研究 文献题录 李存 文献资料 《随想录》 七十年代
  • 简介:2007年年底,是又一轮长篇推出的高潮。阿来的《轻雷》(《收获》第5期)是计划中《空山》系列"六枚花瓣"的第五枚,在原有的高水准上继续推进;林白的《致一九五七》(《西部·华语文学》第10期)、韩东的《英特迈往》(《花城》第5期)、黄蓓佳的《所有的》(《钟山》第5、6期)都从"个人化"的角度进入历史,尤其林白的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女性写作特征,又未沉于女性情感故事,为"宏大叙事"解体后的历史叙述方式尝试新径;麦家的《风声》乘"长篇热"、"电视剧热"和"主旋律"而来,需要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解读。贾平凹的《高兴》(《当代》第5期)将乡土文学引入"底层写作"的潮流,引起广泛讨论(见上期评刊)。此前,孙慧芬的《吉宽的马车》也是一部写"乡下人进城"的长篇,值得关注。

  • 标签: 个人化 长篇小说 主旋律 林白 历史真实 故事
  • 简介:<正>风格,作为文学艺术领域里的一种重要现象,不仅是一个作家存在的标志,而且也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文学繁荣的象征,历代的文学家、理论家都曾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刘勰的《文心雕龙》、司空图的《廿四诗品》、以及布封的《论风格》、黑格尔的《美学》,都有这方面的精辟论述。传统风格理论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而所谓“文如其人”或“风格即人”则是传统风格论的精髓所在。

  • 标签: 论文学 文学风格 新著 古典风格 风格即人 传统风格
  • 简介:在英文语境中,台湾文学的批评和研究为时不长,《现代主义与本土对抗》(ModernismandtheNativistResistance:ContemporaryFictionsfromTaiwan.Durham:DukeUniversityPress,1993)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对于对此段历史怀有兴趣的一般读者而言,张诵圣梳理了1949年之后的台湾小说史:从现代主义一派的白先勇、王文兴、李永平,到乡土派的黄春明和陈映真,《现代主义与本土对抗》对其中诸多重要作家做了扼要的概括和具体的分析。

  • 标签: 现代主义 对抗 台湾文学 1949年 白先勇 小说史
  • 简介:王金胜的《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1,从“自我认同”这一话题入手,细致地梳理了新时期小说思潮流派和现代性之间的内在关系。作者对新时期小说的分析,涵盖了80、90年代两个历史时期,却不是简单地按照固有的文学史观念和时间序列来阐释,而是把“自我认同的产生与危机”作为贯穿性线索,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当代文学史,特别是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史有着启示性作用。

  • 标签: 新时期小说 自我认同 文学史观念 当代文学史 90年代 时间序列
  • 简介:中篇《黑暗中的帽子》(作者吕志清,载《(钟山)2009年1期》是一篇真正的“心理小说”,不是一般的人物心理描写,而是心理本身——它的正常与非正常、暗示与控制、控制与反控制……小说以文学和心理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人性复杂的心理因素和心理机制造成的人文尴尬。

  • 标签: 心理小说 人文意义 帽子 人物心理描写 反控制 心理科学
  • 简介:<正>或许是由于刘再复挑起的文学理论和现当代文学的论争过多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尽管他的一部最重要的长篇散文诗《寻找的悲歌》之中的“杀伐之声”比他的理论文章更加直露和震耳,却至今还没有得到应有的讨论和确.但是,对于认识刘再复其人的内心世界,对于探测社会主义制度下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中某些背离革命真理和人民利益的知识分子所进行的“寻找”、

  • 标签: 心史 刘再复 评论者 真与美 散文诗 母亲
  • 简介:方方在《琴断口》中以琴断暗示爱情友情的断裂。作者以旁观者来审视普通人的感情生活,将美好的爱情建构后再解构。导致感情破裂的原因诸多,在'他人即地狱'的世俗注目下,爱情加速消亡。

  • 标签: 琴断口 爱情 张力
  • 简介:在众生喧哗、是非颠倒、人妖相混的时代,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作家总是分外地焦灼,他们振臂高呼,他们挥舞魔杖,企图为现实生活立经正道。最后,天真的作家们不过是被残酷的现实打破幻想,只留得残梦片片。可是,捧着残梦的他们并不放弃反而更加着急地言说,

  • 标签: 余华 灵魂 失重 公共知识分子 现实生活 作家
  • 简介:《父亲和她们》是一部人生和历史的回忆录,讲述了知识分子辗转于近半个世纪的人生命运、情感历程和人性挣扎。作品以"我"的父亲马文昌、"我"娘肖芝兰和"我"母亲林春如之间的爱情为主线,以特殊的历史年代和浓郁的地方气息为叙事背景,人物感情纠结与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连,在相互穿插的叙事视角中,

  • 标签: 历史年代 亲和 人性 爱情 田中禾 重大历史事件
  • 简介:<正>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跨世纪作家群中,英国小说家哈代占有一席重要地位。我国的哈代研究虽始于本世纪20年代,但真正系统的研究拟应从80年代开始。聂珍钊教授的近作《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托玛斯·哈代小说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我国全面系统地研究哈代小说创作的重要学术专著。

  • 标签: 哈代小说 非理性 威塞克斯 悲观主义 《德伯家的苔丝》 文学家
  • 简介:2008年10月16—1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美国知名学术杂志《当代世界文学》(WorldLiteratureToday)共同主办的“当代世界文学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位作家、批评家、学者等应邀与会。论文集《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学与中国》收录了此次会议的代表性成果,

  • 标签: 全球化时代 世界文学 中国 北京师范大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学术杂志
  • 简介:张之洞是近代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同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在近代诗坛上有一定的影响。作为一名诗人,张之洞有自己独特的诗学宗旨。他和当时诗坛上的主要传统诗派——汉魏六朝派和同光体表现出了不一样的诗学旨趣。他提倡雅正,提倡宋意唐格,重视诗歌的理致和情韵。“宋意入唐格”是他对诗歌的评价标准,也是他追求的目标。

  • 标签: 张之洞 诗歌 诗学宗旨
  • 简介:一个伟大的诗人或作家,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因为在他的心灵宇宙中涵纳着整个世界;同时,他也为世界所景仰、所包容.普希金就是这样的一位伟大的俄罗斯诗人和作家.最近读到张铁夫先生主编的《普希金与中国》(岳麓书社2000年9月出版),对这一点的理解又更深了一层.

  • 标签: 普希金 诗人 作家 心灵 包容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