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2 个结果
  • 作者: 贾文爽 李曼 沈加员 杨忠平 毛家荣 尹小雄 刘永华 李杨思琪 周红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大理大学病原与媒介生物研究所(普洱分部),云南普洱 665000,云南省虫媒传染病防控研究重点实验室 云南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普洱 665000,瑞丽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云南瑞丽 678600,瑞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控制科,云南瑞丽 678400,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650500,大理大学病原与媒介生物研究所(普洱分部),云南普洱 665000 云南省虫媒传染病防控研究重点实验室 云南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普洱 665000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瑞丽感染登革病毒(DENV)妊娠期妇女临床特征,为当地制定有效的孕妇登革热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2018年瑞丽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18例感染DENV妊娠期妇女作为观察组,根据观察组年龄范围选择18例感染DENV非妊娠期妇女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两组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对两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年龄[(27.9 ± 5.3)比(27.9 ± 5.1)岁]、住院天数[(6.8 ± 1.6)比(6.6 ± 2.0)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 - 0.032、0.495,P均> 0.05),观察组中1例妊娠期妇女孕早期流产。两组发热均为18例(100.0%),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畏寒均为14例(77.8%),纳差均为15例(83.3%),恶心呕吐均为5例(27.8%),乏力分别为14(77.8%)、16例(88.9%);观察组皮疹1例(5.6%),对照组无皮疹患者。两组上述临床症状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入院第1天,观察组红细胞降低[61.1%(11/18)比5.6%(1/18)]、血红蛋白降低[50.0%(9/18)比16.7%(3/18)]、红细胞压积降低比例[61.1%(11/18)比16.7%(3/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0.05);入院第5天,观察组血红蛋白降低[33.3%(6/18)比5.6%(1/18)]、红细胞压积降低比例[33.3%(6/18)比5.6%(1/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0.05)。结论感染DENV妊娠期妇女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降低均较明显,孕早期会出现流产的风险。提示相关部门应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对感染DENV妊娠期妇女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登革病毒 妊娠期 临床特征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河南省平顶山鲁山县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监测结果,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自鲁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鲁山县畜牧局收集2011-2019年人畜布病监测数据,对布病的血清学、病原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9年共调查高危人群15 943人,血清学检测10 834人,阳性检出率为23.11%(2 504/10 834)。其中,2013年布病血清阳性检出率快速增高,2016年后呈下降趋势;男性阳性检出率为25.87%(1 593/6 157),女性为19.48%(911/4 677);年龄主要集中在40~< 70岁,占70.45%(1 764/2 504);各职业中农民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5.97%(2 242/8 634)。不同性别、年龄及职业间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1.163、27.855、257.412,P均< 0.01)。共分离培养急性期布病病例血样578份,检出布鲁氏菌215株,阳性检出率为37.20%。结论平顶山鲁山县人间布病的高危人群主要为从事养殖业的中老年男性农民。建议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控制布病的发生和流行。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监测 血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7—2018年西安手足口病病原谱构成情况以及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A71)VP1的基因特征。方法采集2017—2018年西安手足口病哨点医院HFMD患者肛拭子标本1 735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别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16,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分离培养部分EV-A71毒株,采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VP1区进行基因扩增及测序,与本地区既往毒株进行同源性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共检测到肠道病毒核酸阳性样本1 565例,阳性率为90.20%(1 565/1 735),其中EV-A71核酸阳性占24.79%(388/1 565),CV-A16核酸阳性占21.85%(342/1 565),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则占53.36%(835/1 565)。2017年与2018年的主要病原分别是EV-A71(45.08%)与其他肠道病毒(73.38%),病原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0.57,P<0.001)。EV-A71所致手足口病集中在4~7月份,占总病例的73.97%(287/388)。EV-A71 VP1区同源性分析显示,分离到的20株EV-A71毒株均属于C4a亚型,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4%~96.1%、99.4%~100%,与以往西安市分离到的EV-A71同源性在91.5%以上。EV-A71 VP1区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西安2008—2018年EV-A71毒株与C4a亚型代表株处于同一分支,形成多个流行簇,且随着时间推移VP1区变异程度增大。结论其他肠道病毒为2017—2018年西安手足口病主要病原,C4a亚型EV-A71仍在西安持续流行,应加强对于HFMD病原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的监测,为进一步有效防治HFMD提供工作依据。

  • 标签: 手足口病 病原构成 肠道病毒71型 VP1基因
  • 简介:摘要2019年,青岛市南区和市北区1 598名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为5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2岁有缺铁性贫血史、儿童缺铁性贫血、母乳喂养至2岁、无牙齿黑色素沉着儿童相比,≤2岁无缺铁性贫血史、儿童无缺铁性贫血、母乳喂养未至2岁、重度牙齿黑色素沉着者发生乳牙龋病的风险更低,OR(95%CI)值分别为0.328(0.197~0.549)、0.354(0.208~0.603)、0.636(0.437~0.926)、0.301(0.143~0.635)。

  • 标签: 牙,乳 龋齿 贫血,缺铁性 横断面研究 牙齿黑色素沉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017—2018年佛山活禽交易市场禽流感病毒检出率、混合流行情况和基因变异分析,评估活禽市场禽流感的潜在风险。方法采用荧光PCR检测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间1 440份活禽交易市场环境监测标本,对部分H9N2阳性标本进行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全长测序,结合采集时间、采集地点、标本种类和基因进化情况综合分析。结果1 440份标本中甲型流感阳性422份。阳性标本中检出H9N2单独阳性标本213份(213/422,50.47%),混合阳性标本38份(38/422,9.00%)。H5N6单独阳性标本44份(44/422,10.43%),混合阳性标本26份(26/422,6.16%)。H7N9单独阳性标本4份(4/422,0.95%),混合阳性标本16份(16/422,3.79%)。来自外环境标本混合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来自活禽标本(14.7% vs 1.75%,x2=20.10,P<0.01),零售市场混合阳性检出率高于批发市场但无明显差异(13.46% vs 8.18%,x2=1.97,P=0.1602)。9株测序的H9N2标本HA基因序列与国内疫苗株共同处于h9.4.2亚分支上。结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佛山活禽市场中存在比例较高,是与其他禽流感病毒混合感染率最高的亚型,后期应重点监测。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活禽市场 混合感染 基因进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B.1.617.2(Delta)变异株引起的广州荔湾区本土疫情流行特征,为Delta变异株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广州荔湾区CDC,收集2021年5月21日至6月18日广州荔湾区新冠病毒感染者(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相关信息。采用频数(构成比)、直方图、百分比堆积面积图等对本次Delta变异株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并应用潜伏期、动态再生系数(Rt)估计进行分析。结果截至6月18日广州荔湾区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感染者127例,年龄范围2~85岁,<18、18~59和≥60岁年龄组分别占18.9%(24/127)、43.3%(55/127)和37.8%(48/127)。男女性别比为1∶1.35(54∶73);职业以离退休人员32.3%(41/127)、家务及待业18.1%(23/127)和学生16.5%(21/127)为主;主要集中在荔湾区的白鹤洞街道(70.1%,89/127)与中南街道(23.6%,30/127);Delta变异株的中位潜伏期6(范围:1~15)d;临床分型以普通型(64.6%,82/127)为主;基本再生系数(R0)=5.1,Rt先上升后下降,最高达7.3;传播方式以密闭空间为主,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主要传播场所为家庭(26.8%,34/127)、餐馆(29.1%,37/127)、小区(3.9%,5/127)和市场(3.1%,4/127)。密切接触者筛查(66.1%)和社区排查(33.1%)是发现感染者的主要途径。结论本次疫情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的传染性较强,广州荔湾区本土疫情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新冠病毒感染者以18~59和≥60岁年龄组为主。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B.1.617.2(Delta)变异株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士对出院准备服务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医院进一步开展出院准备服务、提高延续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20年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某三甲综合医院的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包括出院准备服务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实施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参与本次调查的护士共350名,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350名护士出院准备服务知识得分为(64.99±14.49)分,42.9%的护士表示未听说过出院准备服务,92.6%的护士未参加过相关培训,75.1%护士认为有必要开展出院准备服务,仅有16.6%的护士在临床中应用过该模式。不同职称、对出院准备服务了解程度的护士出院准备服务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6.3%的护士希望通过网络授课进行学习;影响实施出院准备服务的主要因素是临床护理工作繁重,精力有限(86.9%)。结论护士对出院准备服务相关知识的认知不足,有必要对护士进行出院准备服务相关知识培训,以提高延续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士 出院准备服务 认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尽管暴露于暴力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良好,但对大学生之间的这种关联知之甚少。我们的研究旨在调查暴力暴露史与九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匿名调查九江高校若干名名成人大学生。旨在探讨高校大学生的暴力行为和心理健康的联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一起洗浴中心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疫情,为有效防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杭州某洗浴中心1例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感染患者和105名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并采集咽拭子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患者为W135群流脑病例。在接受采样的103名密切接触者中,9人咽拭子样本分离到脑膜炎奈瑟菌,带菌率8.74%,其中1人鉴定为B群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对密切接触者随访未出现后续病例。结论杭州首次确诊W135群流脑病例,密切接触者中分离出B群脑膜炎奈瑟菌,警示该地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菌群已发生变化。

  • 标签: 奈瑟球菌,脑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W135群 流行病学调查 密切接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9年广州登革热流行情况,评估登革病毒4种血清型对流行的影响。方法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9年广州登革热确诊病例信息,使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和聚集性分析,使用荧光定量PCR对血清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将结果为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并测定E基因序列,用PhyML 3.1软件绘制基因进化树并分析。结果2019年广州共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1 655例,发病率11.10/10万,本地病例1 382例,输入病例273例,发病具有空间聚集性,发现18个高-高聚集性街道,输入病例来源以东南亚国家(86.08%,235/273)和非洲国家(2.56%,7/273)为主。荧光定量PCR检测确诊病例血清标本749例,阳性率93.06%(697/749),分离毒株464株。同往年基因树相比,登革病毒未发现基因型的转换。登革病毒血清型1型仍然是广州的优势毒株,血清型2型主要在白云区和荔湾区流行。结论2019年广州登革热疫情累及全市,范围向城乡接合部扩大和转移,应进一步重视城乡接合部的防控工作。加强来自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的国境检疫。登革病毒血清型2型的流行和聚集性暴发风险不容忽视。多种血清型在广州同时出现,提示需预防重症登革热的暴发和流行。

  • 标签: 登革热 空间聚集性 E基因 基因进化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会2010至201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风险评估和完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四会2010至201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至2019年四会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8种33 435例,其中乙类传染病12 032例,占35.99%,丙类传染病21 403例,占64.01%,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年均总发病率为609.78/10万,发病率在2010至2016年间呈下降趋势,2017至2019年呈隔年上升趋势。各类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47.44/10万,以乙肝为主,占62.89%(5 083/8 083);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60.97/10万,以肺结核为主,占97.42%(3 252/3 338);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9.86/10万,痢疾和肝炎(未分型)发病占半数以上,分别为29.78%(159/534)和25.47%(136/534);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40/10万,登革热和出血热发病占半数以上,分别占40.26%(31/77)和23.38%(18/77)。四会2010至2019年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手足口病(247.91/10万)、乙肝(92.61/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病(71.32/10万)、肺结核(59.43/10万)、流行性感冒(29.63/10万)。结论四会法定传染病防控重点在手足口病、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肝炎(乙肝)、痢疾、登革热、出血热、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上,应加强宣传教育、疫情监测和虫媒监测,及早采取防控措施。

  • 标签: 法定报告传染病 流行病学 发病率 手足口病 乙肝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温州3所三甲医院低年资护士感情承诺和反馈寻求行为现状,探讨低年资护士感情承诺对反馈寻求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0—12月抽取浙江省温州3所三级甲等医院400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感情承诺量表、反馈寻求行为量表进行调查,分析感情承诺对低年资护士反馈寻求行为的影响。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结果372名低年资护士感情承诺量表总分为(29.07±4.86)分,反馈寻求行为量表总分为(40.47±6.47)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年资护士反馈寻求行为得分在职称、学历、科室、聘用方式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低年资护士感情承诺量表总分与反馈寻求行为量表总分呈正相关(P<0.05)。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情承诺对低年资护士反馈寻求行为具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低年资护士感情承诺和反馈寻求行为现状均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感情承诺正向影响反馈寻求行为,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加强低年资护士的感情承诺水平进而提升其反馈寻求行为水平。

  • 标签: 护士 低年资 感情承诺 反馈寻求行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兰州放射工作人员2019年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放射防护和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4月,选取2019年在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1 460名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收集被监测人员的单位性质、医院级别和职业类别以及2019年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比较不同职业类别和医院级别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结果兰州放射工作人员2019年职业性外照射监测中48人的有效剂量为1.0~<5.0 mSv,2人的有效剂量为5.0~<10.0 mSv;年集体有效剂量为308.21人·mSv,受监测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1 mSv/a。不同职业类别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4.43,P<0.05),核医学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较高(0.56 mSv/a),其次为介入放射学(0.33 mSv/a)。年个人剂量超过5 mSv的年集体剂量与年总集体剂量的比值(SR5)和年个人剂量超过1 mSv的工作人员数与受监测人员总数的比值(NR1)较高的均为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人员。不同级别医院诊断放射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6.46,P<0.05),民营、社区、卫生院的人均年有效剂量较高(0.32 mSv),其次是县级医院(0.23 mSv)。结论兰州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人员年有效剂量偏高,应重点加强其放射防护管理;同时建议加强对民营医院的监管以及社区卫生院的设备更新、维护。

  • 标签: 放射 工作人员 外照射个人监测 有效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探索北京密云区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特征及变化趋势,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少相关疾病发生。方法 选择三类场所作为监测点,对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质量浓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共监测样本504件,1、2月和9、10月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最高;可吸入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高于可吸入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结论 应建立空气污染监测网络,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保护公众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 作者: 李洋 赵越 李茜瑶 朱文通 马永忠 索罗丹 王全意 庞星火 黎新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21
  • 出处:《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 10001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慢性病防治所 10001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 10001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放射卫生防护所 10001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 10001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中心办公室 100013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2020年1月至4月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北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管理系统中密切接触者的人口学特征、暴露特征以及医学隔离观察等信息,描述其转归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估算不同特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截至2020年4月30日,北京累计对4 151例本市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了医学隔离观察,其中期满解除3 937例,确诊200例,无症状感染1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总感染率为5.16%(214/4 151)。医学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OR=14.626,95%CI:9.873~21.668)、暴露类型为同住(OR=10.695,95%CI:4.810~23.780)或同餐(OR=6.968,95%CI:2.633~18.440)、医学隔离观察方式为居家(OR=3.949,95%CI:2.346~6.647)、住院隔离(OR=38.567,95%CI:21.570~68.957)者发生感染的风险较高。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高,需严格实施集中医学隔离观察措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密切接触者 感染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杭州部分三甲医院临床护士获益目标回应感知和工作沉浸的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6—12月选取杭州3所三甲医院的567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护士工作沉浸问卷和中文版获益目标回应感知量表进行调查,分析临床护士获益目标回应感知和工作沉浸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567份,回收有效问卷551份,回收率为97.18%。结果551名临床护士的获益目标回应感知量表总得分为(52.74±8.96)分,临床护士工作沉浸问卷总得分为(112.26±23.42)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护士主动建构维度得分与护士工作沉浸问卷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而临床护士被动建构、被动破坏、主动破坏维度得分与护士工作沉浸问卷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在控制一般人口学资料后,临床护士工作沉浸影响因素分层回归结果显示,获益目标回应感知中主动建构正向影响临床护士工作沉浸体验,而被动建构、被动破坏、主动破坏均负向影响临床护士工作沉浸体验,共能解释工作沉浸变量的29.1%的变异量。结论护理管理者应积极改善临床护士获益目标回应感知中的主动建构回应方式,避免被动建构、主动破坏、被动破坏等回应方式,从而提升临床护士的工作沉浸感,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护士 临床护士 获益目标回应感知 工作沉浸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深圳社区严重精神障碍不服药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利用深圳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案资料和随访资料,描述分析不服药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现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3 163例社区严重精神障碍不服药患者中9.1%(288/3 163)的患者发生暴力行为。多元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起病(OR=1.589, 95%CI 1.181~2.139)为暴力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共同居住者(OR=0.596, 95%CI 0.410~0.867)、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OR=0.432, 95%CI 0.199~0.938)、申请监护补助(OR=0.440, 95%CI 0.319~0.606)、签约家庭医师服务(OR=0.642, 95%CI 0.492~0.838)和社区面访(OR1-2次=0.633, 95%CI 0.466~0.861;OR3-4次=0.546, 95%CI 0.368~0.811)为暴力行为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急性起病的严重精神障碍不服药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较高。提升社区精神卫生综合服务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社区严重精神障碍不服药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

  • 标签: 精神障碍 暴力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招远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特征和发病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策略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1 - 2018年招远SFTS监测资料及确诊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对SFTS病例的一般情况与流行病学特征、发病与就诊情况、临床表现及接触史等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利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60例SFTS确诊病例及与确诊病例同地区、同性别、同年龄组的120例健康人群进行SFTS发病危险因素分析。结果2011 - 2018年招远共报告SFTS确诊病例140例,病死率为18.57%(27/140);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 - 8月,占83.57%(117/140);发病年龄主要为50 ~ 80岁,占90.00%(126/140);男女性别比为1.06∶1.00(72∶68);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92.14%(129/140)。在140例SFTS病例中,发病至首诊及首诊至确诊的平均时间间隔分别为4和6 d;病例发病至确诊前平均就诊史为2次;病例首诊医疗机构为乡镇医疗机构者占60.71%(85/140),确诊机构为市级医院者占86.43%(121/140),首发症状为发热者占92.86%(130/14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中饲养动物[比值比(OR)= 9.209,95%置信区间(CI):2.064~41.083]和被蜱虫叮咬(OR=16.818,95%CI:1.553~182.164)是SFTS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招远SFTS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 - 8月,50岁以上的农民是易感人群;家中饲养动物和被蜱虫叮咬是SFTS发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易感人群的SFTS防控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

  • 标签: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流行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深圳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2个行政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诊的糖尿病患者904例纳入研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DR防治知识的知晓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R防治知识知晓度相关影响因素。结果904例患者中,DR防治知识总知晓144例(15.93%,144/904)。"糖尿病会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知晓率最高(88.60%,801/904);"DR治疗方法"知晓率最低(6.20%,56/904);"糖尿病应定期检查眼底"和"糖尿病患者检查眼底间隔时间"知晓率均低于5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比值比(OR)=1.595 ]、受教育程度(OR=2.963、3.937 )、月收入水平(OR=3.871、4.675 )、糖尿病病程≥15年(OR=1.829 )、治疗措施(OR=3.318、4.512)及是否患有DR (OR=1.605)等是影响DR防治知识知晓度达标的重要因素(P<0.05 )。结论深圳社区糖尿病患者DR防治知识总体知晓度较低;男性、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较低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健康教育 预防医学 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