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张志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版。本书关切的核心主题主佛学与晚明以来中国思想的现代转换思问题,围绕此一主题,集中探讨了如下几个贯穿于晚明以来中国思想史的重要议题:一是孔佛会通是否也是一种新文化?二是现代条件下成德之学如何讲?三是共和之后,教化任务由谁承担?本书重点探究了彭绍升、章太炎、欧阳竞无等思想人物,特别对近代唯识学复兴的思想史脉络进行了深入解析。

  • 标签: 中国思想史 现代转换 晚明 现代思想 佛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简介:本文试图从基督教思想史这一人类认识上帝的发展史视域来谈今天中国教会加强神学思想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从中获得看见,寻觅历史和神学思想发展的规律,借此指导神学思想建设及其成果转化,促进广大教牧人员的深层思考,办好中国教会。

  • 标签: 基督教思想史 神学思想建设及其成果转化
  • 简介:古田会议作为党的历史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其决议蕴含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古田会议对党内错误思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纠正办法,阐明了党内教育的意义方法,明确了把制度治党作为从严治党的保障和把严明纪律作为从严治党的要求。进一步挖掘古田会议决议中的从严治党思想内涵,将为我们今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益启示。

  • 标签: 古田会议 思想建党 制度治党
  • 简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种思想、一种理论,要保持其蓬勃生机和持久活力,都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宗教思想也不例外。在新的时空环境下,宗教思想的与时俱进,不仅是宗教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途径。宗教思想的与时俱进,不是指宗教信仰和基本教义的改变,而是指对宗教基本教义的阐释要顺应时代的变迁,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基督教开展的神学思想建设和伊斯兰教开展的“解经”工作,就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本期,我们约请了五大宗教的有关人士,就“宗教思想为什么要与时俱进”的问题进行笔谈,相信会让读者朋友开卷有益。

  • 标签: 基督教 神学思想 教会思想史 与时俱进
  • 简介:中世纪德性思想研究在国内尚待深入发掘,江畅教授《西方德性思想史》(古代卷)对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阐述。在源流研究上,本书将神学德性思想放在西方德性伦理的谱系中加以定位与延展,揭示了神学德性对古希腊德性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对西方个人德性与社会德性的积极影响;在结构体系上,本书从上帝的存在及上帝与人的关系、人的行为及目的、上帝的恩典与宗教状态、神学德性德目四个方面开启了西方神学德性思想的研究体系;在神学德性的内涵上,本书对神学德性德目——信、望、爱进行了深度阐释与辨析。

  • 标签: 西方 中世纪 德性思想
  • 简介:德国汉学界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和研究长期以来存在重视先秦、轻视宋明的倾向,但德语世界对朱熹思想的译介活动和阐释工作也并非没有其积极的一面,这主要体现在其译介活动的悠久历史和阐释工作的层出不穷上。对朱熹思想在德语世界中的接受进程的考察有助于我们为一场真正对话做好准备,然而目前所看到的德语世界的朱熹思想研究大都不能令人满意,都还难以经得起学术性的严格推敲,这一现象反过来必然促使我们去深入思考思想对话的真正本质。

  • 标签: 朱熹 理学 德国汉学 中国哲学
  • 简介:由广安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所周华银副教授编著的《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一书,是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的核心研究成果。该书主要内容包括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内涵研究、实证研究、体系研究、发展性研究四部分,反映了近年来对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全面、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

  • 标签: 职业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研究 邓小平 教育研究中心 发展性研究 《概论》
  • 简介:蔡方鹿教授的《中华道统思想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在中国大陆出版,无疑是一件嘉惠学林的好事。本人才识浅陋,对于被牟宗三称为“中国文化生命”的所谓“道统”问题本来没有多少发言权,这里不揣冒昧,简单谈谈拜读后的一点感受。

  • 标签: 《中华道统思想发展史》 蔡方鹿 儒家思想 民族文化
  • 简介:从1921年共产党成立起到1927年第一次统一战线的破裂这一期间,共产党出于保持与国民党密切合作的需要,不得不暂时约束自己形成独立纲领和思想体系的要求。这部分是迫于当时的国内形势,部分是由于共产国际的政策。在共产党刚刚成立时,除了完全的无产阶级以外,它拒不接纳任何其它人,甚至也不愿意接纳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一般职员。但在建立统一战线期间,这种排他色彩消失了。尽管与国民党的合作常常是不平静的,共产党仍然将这种合作看成是保证国家统一的手段,因而保持了这种合作。列宁在亚洲和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为俄国革命寻找同盟者的意图,使中国这两大党的合作合理化了。孙中山本人态度上的含

  • 标签: 国内形势 农民暴动 机关工作 中国共产党早期 第五次反围剿 苏维埃共和国
  • 简介:《周易》非常重视“交”和“感应”,咸卦很好地体现了《周易》当中的“交感”思想.我们认为“交感”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天地交感化生万物就是一种宇宙生成论,讲述了世界上万事万物是如何产生的;男女交感始有人伦是一种社会伦理学,凸显了社会伦理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作用;而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则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是占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境界。“交感”的思想在中国哲学上有重要的价值.对宋初周敦颐和二程的道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标签: 咸卦 交感 阴阳
  • 简介:邓小平高度重视党员的党性修养问题。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在理论和实践中对这一问题进行过多次探讨。改革开放以后,面对党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他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科学系统的阐述,形成了独特的党性修养思想:在理论修养上,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和运用,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结合;在政治修养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最大的政治,共产党员必须讲政治,要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在道德修养上,要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要求领导干部要在道德上作出表率;在作风修养上,指出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要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坚持党的三大作风,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在纪律修养上,所有共产党员都要增强党性遵守党纪,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顾全大局、加强团结,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遵守党的章程和纪律,坚持反腐倡廉。

  • 标签: 邓小平 党性修养 马克思主义 现代化建设
  • 简介:邓小平选人用人的'言'与'行'凸显出鲜明的个人风格。探析邓小平的选人用人风格,对提高我们选人用人的准确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更加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邓小平选人用人风格有丰富的内涵:在气魄上,襟怀坦荡,旗帜鲜明;在胆识上,打破框框,不拘一格;在思路上,严格标准,全面把握。邓小平选人用人风格的形成与他'三落三起'的人生背景、'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人才难得'的学识背景、'忧党忧国'的情感背景密切相关。邓小平选人用人风格具有鲜明的特色,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原则性与灵活性、针对性与指导性的高度统一,对我们今天选人用人有着深刻的启示:一是选人用人者要提高'自身素养';二要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关怀';三是选拔年轻干部要'有胆有识';四是应以邓小平的选人用人风格作为人才成功的'人生灯塔'。

  • 标签: 邓小平 选人用人 思想风格 时代背景 人才难得
  • 简介:从人间佛教思想的酝酿开始,百年来中国佛教史上存在一个越来越明显的现象,这就是反对或不赞成“人间佛教”提法的人或许各有各的理由,总的来说,都针对其变革性一面而来。而改革一方则都出于对现代世界大势的切肤了解,而不满当时佛教界的现状,不甘心佛教的衰落与日益社会边缘化,因而试图有所振作,希望改变教界现状与佛教在社会上的形象。他们的主张往往援引并以强调佛教传统上的依据,当然,对传统的取舍和发挥又各有侧重。从太虚提出教制革命、教理革命、教产革命被讥为“提婆达多”再世,到近年针对“人间”提法而突出佛教“超人间性”的议论莫不如此,而人间佛教提倡者所强调的历史继承性从一开头也都是有针对性的有感而发。赵朴初于1981年重提人间佛教,1983年所作的《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报告中有关内容之所以相当温和,就充分考虑了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实际情况。已故玉佛寺方丈真禅法师也是这样,他既了解世界大势,也深悉中国佛教界的现实情况,因此,就人间佛教的提倡而言,其与赵朴老在认识极其一致,但也有不少独到之处。依据接触到的真禅法师的著述,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这位大和尚的人间佛教思想

  • 标签: 人间佛教思想 佛教史 社会边缘化 “人间佛教” 中国佛教协会 真禅法师
  • 简介:茗山法师(1913-2001),谷姓钱,名延龄,江苏盐城人,太虚法孙。自幼随父学习儒家经史。因家贫,未能进新式小学读书。1932年依建湖罗汉院释宏台出家,后在镇江焦山定慧寺受戒,并入焦山佛学院学习。

  • 标签: “人间佛教” 法师 江苏盐城 定慧寺 佛学院 学习
  • 简介:什么是涅槃?这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一开始就都欢喜乐闻的问题。这不是今天或昨天的问题,聪明的答案可能会有,涅槃被用各种明显的专门名词来说明。但是没有一种说明会使我们有丝毫接近涅檠本身的可能。因为涅檠是离言绝思的。比较容易和比较保险所说明的涅檠并不是涅槃,因为涅槃不可以言喻,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也是无法表达的。我们试图说明它,就要用字,而字的意义是有限制的。字与宇宙有关系,而涅槃,是通过最高的精神修养或智慧证得的,是超越任何世间体验的,是非语言所能表达的。既然如此,那又为何写它呢?那是为了防止对佛教涅槃思想的误解。

  • 标签: 南传佛教 精神修养 生起因 缘起法 爱欲 非想非非想处
  • 简介:中国在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相传圆悟克勤禅师提出“禅茶一味”之后,禅与茶便形影相随。

  • 标签: 禅师 社会文化
  • 简介:苏轼和程颐在北宋中期影响非常大,他们分别是蜀学和洛学的创始人。苏轼和程颐在中国古代易学史上也非常有影响,由于二人学术思想体系不同.他们在易学解释原则与方法、思想与运用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对苏轼和程颐易学思想的比较,由此也可以反映二人在学说体系方面的差别。

  • 标签: 苏轼 程颐 易学 经学 理学
  • 简介:<正>以章太炎、刘师培为首的晚清国粹派,既是革命派的一翼,又是一个以古文经学为中坚的学术派别。此种一身二任的特性,决定了其经学思想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倡大古文,以与康有为立宪派的经学根据即今文抗衡,反映了革命与改良在经学领域的斗争;一是主张“夷六艺于古史”,将治经归入单纯的学术研究的范畴,体现了传统经学向近代的转换。要害之,国粹派的经学思想体现了革命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即在更加完整的意义上,体现了传统经学的终结。

  • 标签: 国粹派 章太炎 康有为 立宪派 孔子改制 革命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