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医学影像的研究现状1.1X线解剖及介入放射解剖近几年来数字成像系统的出现,满足了一些X线的特殊用途及特殊环境[1],也对影像解剖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影像解剖应更详细、更准确及更实用,我国的X线解剖研究也因此而取得了一些新成果.戴力扬作了胸、腰椎椎体高度的放射测量及寰齿间距的放射测量[2].丁士海用X片推测出颅容积[3].孙群慧作了腕骨的X线片观测[4].张维彬作了肱骨上端骨髓腔尖部的X线观察[5].此外,利用头颅骨性标志定位前、后联合:膀胱下静脉内结石的解剖及X线分析:心室壁动脉分布的图象分析:大脑前动脉和中动脉水平段的立体定位以及视神经孔形态的X线解剖等等都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

  • 标签: 发展趋势 CT MRI 医学影像学 断层解剖学
  • 简介: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人体解剖的目的主要是为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解剖依据,同时也为后继课程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要正确地完成每个动作和发力的要求,需要多个肌群的协调活动。这就要求学生要清楚地了解各块肌肉的位置、形态,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与其他肌肉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正确的应用于体育动作的分析及寻求发展肌肉力量或伸展性练习的方法。此外,在健美训练中,如何使肌肉强壮、丰满、线条优美协调,同样也需要肌肉解剖知识。所以在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人体解剖中,无论在教材、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安排上,肌都占重要位置,为教材的重点。由于肌肉功能的活动性和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使肌肉教学中教与学的两个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难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几年来我们对肌的教学内容安排和教法进行了一些改革性尝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此谈些做法与体会,请同行指正。

  • 标签: 体育系 人体解剖学 肌学教法 体育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系统解剖教学中多模态解剖联合案例式问题导向法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校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1]5、6班1[2]05名学生作为研究目标,其中5班列为传统班(52名学生),6班列为研究班(53名学生),其中传统班开展系统解剖常规教学,研究班开展多模态解剖联合案例式问题导向法教学,就两班学生考核成绩优良率、教学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班学生考核成绩优良率高于传统班,且各方面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传统班,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系统解剖教学中采用多模态解剖联合案例式问题导向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成绩,改善教学满意度。

  • 标签: 系统解剖学教学 多模态解剖 案例式问题导向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系统解剖教学中多模态解剖联合案例式问题导向法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校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1]5、6班1[2]05名学生作为研究目标,其中5班列为传统班(52名学生),6班列为研究班(53名学生),其中传统班开展系统解剖常规教学,研究班开展多模态解剖联合案例式问题导向法教学,就两班学生考核成绩优良率、教学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班学生考核成绩优良率高于传统班,且各方面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传统班,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系统解剖教学中采用多模态解剖联合案例式问题导向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成绩,改善教学满意度。

  • 标签: 系统解剖学教学 多模态解剖 案例式问题导向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在高职人体解剖教学中应用基于数字人解剖系统的项目教学法所取得的成效。方法 选取我校10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按照双色小球法对学生分组,其中51名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其余50名为实验组应用基于数字人体解剖系统的项目教学法,观察对两组的教学成果。结果 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期末考试及格率以及期末平均考试成绩,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高职人体解剖教学中应用基于数字人解剖系统的项目教学法有着更为确切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高职院校 人体解剖学 教学 数字人解剖系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是阐述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门科学,是—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但在其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难学、难记、难懂,常导致学生学习劲头不足,考试成绩不理想。为帮助我们的学生适应该门课程的学习,根据多年的教学积累,结合解剖的学习特点,总结了学好人体解剖的—些方法。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端正学习态度 主动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部原发肿瘤病变病理类型、临床特点及CT表现,探讨盆部原发肿瘤解剖基础。方法以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21例盆部原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灶性质、边缘、密度以及解剖部位同周围组织关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病理及手术证实,21例盆部原发肿瘤患者中恶性肿瘤16例,良性肿瘤5例。15例瘤体位于盆部,6例累计腹部和盆腔。CT增强表现囊实性9例,实质性12例。肿块周围脂肪间隙受侵11例,肿块周围脂肪间隙清晰10例。7例病灶内有钙化现象。结论盆部原发性肿瘤恶性占比较高,病变类型较复杂,通过CT增强扫描可准确确定肿瘤部位及解刨结构,对判断肿瘤性质,做出准确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盆部原发肿瘤 解刨学 CT 特征
  • 简介:摘要:当前,解剖课程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专业技能学习不扎实、考试想蒙混过关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育理念,积极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本文就中职解剖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 标签: 中职生教育  素质教育  解剖学
  • 简介:目的:为手外科提供桡、尺动脉分出的肌、皮支。材料和方法:用福尔马林常规固定的成尸上肢69(男61,女8)侧,解剖观测桡、尺动脉分支的部位、支数及外径。主要结果:从尺、桡动脉壁两侧发出分支。大部分为不对称性分支间距不等,平均(3.0~15.0)mm。桡动脉平均分出15.8支,其中肌支10.3支,筋膜皮支5.5支。尺动脉平均分出12.4支,其中肌支7.6支,筋膜皮支4.8支。结论:桡、尺动脉分出肌、皮支,皮支燧臂筋膜瓣、皮瓣的血管蒂。

  • 标签: 尺动脉 解剖学 皮支 桡动脉 解剖观测 不对称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全直肠系膜切除的理念为直肠癌的根治手术提供了可以遵循的质量控制标准,但是尚有部分解剖问题存在争议。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虽然具有更好的手术视野、更佳的神经功能保护、更大的操作空间,但若术者对解剖结构或解剖变异认知不足,可能会出现术中不可控制的出血、术后排尿排粪功能障碍等副损伤。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分析总结,并结合临床经验,针对直肠癌根治术涉及的几个解剖争议问题,包括肠系膜下血管解剖及变异、肠系膜下动脉离断平面的争议、第253组淋巴结清扫的争议、直肠中动脉的解剖变异及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解剖争议等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外科医师提供一个更好的认知过程。

  • 标签: 直肠肿瘤 根治术 解剖 左结肠动脉 直肠中动脉
  • 简介:摘要口腔颌面颈部解剖是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密切联系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基于学生为主体、临床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对实验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整理,参照临床经典手术联系解剖理论与临床应用,同时优化授课团队与授课方式。通过3年的实践和调整,初步建立了基于口腔颌面颈部外科手术入路和术式的解剖实验课程方案,改革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局部解剖学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学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下观察头半棘肌平面(SCP)的解剖特点,为临床有效实施超声引导下SCP阻滞提供参考。方法健康成年志愿者30名(60侧)项区SCP的6个区域进行超声检查,重点检查与描述头半棘肌(SCA)、SCA深面间隙及间隙内结构的解剖特点。结果(1)项区寰椎后弓处横切超声图像显示SCA肌腹被一斜行筋膜分隔为内侧头和外侧头;在SCA-头下斜肌(OCI)间隙内可见第3枕神经(TON)和枕大神经(GON)被一筋膜分隔,二者之间常有枕静脉属支穿行,TON与GON间距为(12.9±0.6) mm。(2)项区枢椎椎弓板处横切超声图像显示SCA肌腹短轴与SCA-OCI间隙内结构特点同结果(1),TON与GON间距为(12.1±0.5) mm。(3)项区枢椎棘突旁纵切超声图像显示一附着于枢椎棘突末端的致密筋膜插入SCA肌腹内,将其分隔为上腹和下腹。(4)颞骨乳突下方颈2,3小关节处纵切超声图像显示SCA深面OCI-颈2,3小关节间隙内TON与GON之间未见明显分隔筋膜,两者间距为(8.0±0.5) mm。(5)项区颈4椎弓板处横切超声图像显示SCA-颈半棘肌间隙内可见颈深动、静脉穿行,未见颈4神经后支显示,SCA肌腹短轴特点同结果(1)。(6)项区颈5椎弓板处横切超声图像特点同结果(5),未见颈5神经后支显示。结论超声下SCP内富含分隔筋膜,SCA深面间隙内常有血管穿行,其解剖结构复杂且存在个体差异,掌握其超声解剖特点有助于安全、有效地实施超声引导SCP阻滞。

  • 标签: 超声检查 头半棘肌
  • 简介:断层解剖是我校1998年新开的一门课程.它是根据影像诊断专业教学大纲要求在第5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了确保高起点的教学质量,我们借鉴与改革国内外其它学校同类专业已有教学方法,创造了教学条件,并进行了教学实践与总结.

  • 标签: 医学生 医学教育 断层解剖学 教学 实践能力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科学有效的运用信息化技术,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已经成为了当前教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职《人体解剖》课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通过了解教学对象、内容、环境等特点,并据此进行了相关的教学实践,思考了教学改革的思路,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

  • 标签: 中职 人体解剖学 信息化教学
  • 简介: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促成主动、开放、有效的教学是当代教学改革关注的核心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特别是针灸推拿专业的迅猛发展,走中西结合的道路,以成为让古老的针灸推拿医术焕发青春,服务当今社会的必由之路。因此,就现代针灸推拿来讲,早就突破传统医学的框架,与现代医学特别是人体解剖有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如何结合针灸推拿专业特点,

  • 标签: 针灸推拿专业 人体解剖学 教学改革 教学观念 中西结合 传统医学
  • 简介:目的探讨长屈肌的亚部划分,为临床应用长屈肌提供解剖形态资料。方法大体解剖法、肌构筑法、改良Sihler’s染色法。结果依长屈肌肌内腱板和神经分布,把长屈肌分为胫侧亚部和腓侧亚部。结论1长屈肌可分为胫侧亚部和腓侧亚部;2长屈肌胫侧亚部产生的肌力大于腓侧亚部。

  • 标签: 长屈肌 肌构筑 肌内神经 肌亚部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是医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医学课程必要的基础。为了更好的提高人体解剖的教学质量,需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方法。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做到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自身素质 学习兴趣 教学质量
  • 简介:目的利用三维重建技术为棘突间撑开的设计、优化、国产化及临床应用提供解剖依据。方法选取50例志愿者采用连续螺旋CT断层扫描T12~S1,将获得图像导MaterialiseMimics10.01软件,采取轮廓和区域增长分割出腰椎骨组织,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进行三维表面重建,选择去除椎旁组织的最佳三维角度,由同一名研究者选择适合测量的图像进行测量,测量棘突厚度、棘突长度、棘突间距。各解剖结构连续测量3次,取其均值。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检验。结果①棘突厚度:一般每个腰椎的棘突厚度均前部〉后部〉中部,下缘〉中央〉上缘。但L5较特殊,棘突中部和后部的中央厚,上、下缘薄。相邻上位腰椎棘突下缘厚度大于下位腰椎棘突上缘厚度。②棘突长度以L3最大,男性:上缘26.62±2.98mm,中央25.59±2.33mm,下缘22.73±2.40mm;女性:上缘23.76±2.47mm,中央24.49±2.48mm,下缘19.70±2.49mm;男女均以L5最小。③棘突间距:男性以L2∕3最大,向下依次减小,前部〉中部〉后部。前部10.39±2.70mm,中部11.15±2.20mm,后部9.35±2.17mm。女性以L1∕2最大,向下依次减小,前部〉中部〉后部。前部10.32±2.10mm,中部12.18±2.58mm,后部10.80±2.43mm。男女均以L4∕5最小。结论棘突间距从上向下逐渐减小,前部〉中部〉后部,在矢状面棘突间隙呈前高后矮的楔形。棘突长度以L3最大,L5最小。棘突长度均上缘〉中央〉下缘,相邻上位腰椎棘突下缘长度〈下位腰椎棘突上缘长度。棘突厚度前部〉后部〉中部,且下缘〉中央〉上缘。相邻上位腰椎棘突下缘厚度〉下位腰椎棘突上缘厚度。本研究利用三维CT重建技术初步获得了国人腰椎棘突及棘突间隙的解剖参数,为适合国人特点的腰椎棘突间撑开器的设计和临床应用提供了解剖数据。

  • 标签: 三维重建 腰椎 棘突间 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