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日本AsahiDenka和Kanasai电力公司日前开发出一种耐400℃的绝缘树脂。其中一品种牌号为“纳米树脂KA-100”,其为以聚硅氧烷为主要成分的热固性树脂,其重要特征为能粘结各种不同分子结构的纳米级化合物,故实用与潜能较可观。如将其用于SiC变换器能使发电功率达100kVA,

  • 标签: 绝缘树脂 ASAHI 热固性树脂 电力公司 主要成分 聚硅氧烷
  • 简介:测定了玻纤增强的聚酯(GRP)的生烟情况(烟箱规格(750×750×1000)±5mm,波兰标准PN-91/K-02501,相当于UIC561—OR(1991),测试标准PN-76/C-89020)和氧指数。此聚酯样品薄片通过主链含氯或溴的不饱和聚酯得到。本研究中,测定了ZnSnO3,ZnSn(OH)6,Al(OH)3,Mg(OH)2以及Sb2O3添加量达到30%(质量)时,对材料生烟情况以及氧指数的影响。以上化合物中,最有效的是ZnSnO3和ZnSn(OH)6,而Sb2O3的加入基本上也能减少烟的产生。用这些添加剂处理的玻纤增强的薄片样品在用于交通运输及建筑工业时面临安全以及烟释放安全要求。

  • 标签: 阻燃添加剂 氧指数 聚酯树脂 烟释放
  • 简介:20051058具有最小环境影响的阻燃环氧树脂组成并将其用于密封半导体片(东芝化学品公司)该组成中无含溴或锑的阻燃剂,其中包括环氧树脂、N含量10%的酚醛树脂,Ph3P和占总组分80%~95%的100nmSiO2粉,环氧树脂可以是o-甲酚线型酚醛环氧树脂,4,4′-二环氧丙氧基联苯及/或含环氧丙氧基的聚苯。如,一组成中含。

  • 标签: 环氧树脂 阻燃剂 印刷线路板 制备方法
  • 简介:应用性增强的UV固化涂层材料,应用于金属表面的特种UV固化粉末涂料,用于多层电子元件及产品的紫外光电子束成型工艺,可UV或IR固化印刷油墨的电子照相显像方法及装置,UV固化不饱和聚酯/聚环氧树脂嵌段共聚树脂的研究。

  • 标签: 光固化树脂 UV固化 不饱和聚酯 涂层材料 粉末涂料 金属表面
  • 简介:摘要:对聚氯乙烯(PVC)树脂耐热改性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PVC树脂耐热改性方法有共混改性、共聚合改性、氯化改性和其他改性。各类改性方法均能使PVC的耐热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加工性能和抗冲击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 标签: 聚氯乙烯 耐热改性剂 共混共聚合 氯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反应类型之一,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则是复分解反应的很好应用.以例题为例介绍了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 标签: 粗盐 杂质 初中化学
  • 简介:摘要运用HPLC技术分析丹参脂溶性成分组成,并建立了四种丹参脂溶性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采用AgilentZorbaxSB-C18色谱柱(4.6×250mm,5μm),以乙腈-水-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通过与对照品比较,建立HPLC分析方法同时测定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IIA四种脂溶性成分的含量,该方法的重复性RSD小于2.0%,平均回收率为98.3~101.6%。本文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丹参 脂溶性成分 HPLC 质量控制
  • 简介:关于静脉滴注药物中不溶性微粒所造成的危害,已达成共识。较大的微粒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微粒过多,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产生水肿和静脉炎,还可引起肉芽肿、过敏反应、热原样反应、组织坏死、肿瘤样反应等。人体最细的毛细管直径为4-7μm,〉8μm的粒子会沉积在肺部,〈8μm的粒子则可能沉积在肝、脾与骨髓中,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我们要重视静脉滴注药物中不溶性微粒。

  • 标签: 静脉滴注药物 不溶性微粒 局部循环障碍 过敏反应 热原样反应 血管栓塞
  • 简介:摘要溶解度差已成为难溶性药物开发成功的难题,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的溶出度进而提高生物利用度一直是药物制剂研发的重点之一。本文概述了影响难溶性药物口服吸收的因素以及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常见方法。

  • 标签: 提高 难溶性药物 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以可溶性热熔胶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设计与性能展开深入研究。介绍了可溶性热熔胶的基本特性和应用领域。从材料选择、配方比例、加工工艺等方面,探讨了可溶性热熔胶的设计要点,并分析了不同设计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在性能研究方面,重点关注了可溶性热熔胶的粘接强度、耐热性、耐水性等关键性能指标,并提出了改进策略和优化方向。通过系统的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深入探讨了可溶性热熔胶的性能优化途径,为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 标签: 可溶性热熔胶,设计,性能,粘接强度,优化
  • 简介:目的:研究陈旧性树脂表面形态学改变以及对新旧树脂间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制备Z350纳米树脂样本10例,浸泡于37℃蒸馏水中1个月后,使用同种树脂完成样本制备,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样本的表面及切面进行形态学观察。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定材料的微拉伸强度。结果:陈旧性树脂表面纳米填料颗粒从树脂基质中消失,且新旧树脂间存在间隙,陈旧性树脂修复后微拉伸强度明显降低。结论:新旧树脂界面是导致树脂粘结强度下降的薄弱区。

  • 标签: 树脂 陈旧性 粘结强度 形态学 超微结构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树脂与陈旧性树脂间的微拉伸强度差异。方法:制备可乐丽菲露AP-X树脂样本30例,浸泡于37℃蒸馏水1个月,表面经金刚砂车针研磨后随机分为3组:A组涂布粘结剂后与可乐丽菲露AP-X新鲜树脂粘结;B组涂布粘结剂后与3MZ250新鲜树脂粘结;C组涂布粘结剂后与登士柏TPH新鲜树脂粘结。制备试件后,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定材料间的微拉伸强度。结果:B组微拉伸强度最大,C组次之,A组最小,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陈旧性树脂缺损的修复可以不要求使用同种树脂,使临床应用简洁化。

  • 标签: 陈旧性树脂 微拉伸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