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泪道损伤修复成形术后泪道引流功能情况。方法前瞻性统计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行泪道损伤修复成形术的患者,详细记录术前泪道功能情况,采用手术方式及术后护理等情况,对该类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泪小管断裂吻合术21例患者中治愈16例(3例术后未来门诊复查,电话随访无溢泪症状),好转4例,无效1例,治愈率76.1%。爆裂性眼眶骨折11例患者中6例患者术后一周复查均诉轻度溢泪症状,给予泪道冲洗均有轻度狭窄,其中4例冲洗一次后溢泪症状消失,另外2例给予2次泪道冲洗后均消失。鼻腔泪囊吻合术6例患者溢泪症状全部消失,治愈率达到100%。结论泪小管断裂特别是下泪小管应尽早急诊一期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术后1周常规给予泪道冲洗,了解泪道通畅情况,进行2至3次冲洗,半年后拔管。爆裂性眼眶骨折最好在10天内行骨折修复术,术中除分离嵌顿软组织外应保护泪前脊、泪后脊将泪囊达到解剖复位。鼻腔泪囊吻合术关键应将骨孔造的足够大,术后保持鼻腔通畅(呋嘛滴鼻液滴鼻),1周后给予泪道冲洗,根据复查情况决定拔管时间,3到6月不等。

  • 标签: 泪小管断裂 爆裂性眼眶骨折 鼻腔泪囊吻合术 泪道冲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叶损伤患者急性期继发精神异常的监护与治疗。方法对26例额叶损伤患者急性期继发精神异常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丙泊酚或咪唑安定,严重出现精神障碍是使用氟哌啶醇,间断唤醒的办法控制急性期精神症状。镇静/激动(SAS)评分评判镇静效果。个体化镇静处置措施使其SAS评分稳定至2~4分。结果额叶损伤患者镇静处置以非药物为首选;药物镇静须不得已而为之;动态定时评估镇静效果利于与脑伤恶化意识障碍区别。镇静药物宜选速效、短效药物个体化使用。结论采用间断唤醒镇静办法治疗于额叶损伤急性期精神异常病人,安全性高,预后好。

  • 标签: 额叶损伤 精神异常 镇痛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应用纳洛酮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抽取108例,其中男性病人86例,女性病人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伤后24h内使用纳洛酮患者(为早期治疗组)46例,伤后6~11天使用纳洛酮患者34例(为晚期治疗组),没有使用纳洛酮患者28例(为对照组),研究分析各组治疗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与晚期治疗组比较,早期治疗组意识复苏时间最短(P<0.01)。结论早期大剂量应用纳洛酮,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说意义重大,应用纳洛酮可以有效控制颅脑继发损伤,使得患者的复苏时间及拔气管导管时间大大提前,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纳洛酮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肱骨干骨折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6月~2011年1月期间收住的23例肱骨干骨折病例中,3例发生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症状。桡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压迫以及牵拉伤、手术中复位不当等。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是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主要并发症。现将3例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原因及治疗防治办法进行如下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20%甘露醇是一种强有力的高渗性脱水、降颅压、利尿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因其渗透压为1100mOsm/L和输液微粒的原因,加之使用中滴速快,易对血管造成损害且不易恢复,轻者可有局部酸、麻、肿、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无菌性静脉炎,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据文献报道1,反复静脉滴注20%甘露醇,2d内静脉炎发生率为45.69%,2d后静脉炎发生率为100%,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及时有效地治疗滴注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现对甘露醇引起静脉损伤及防治综述如下。

  • 标签: 静脉滴注 静脉炎 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选取35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GCS标准,恢复良好7例(20.0%)、中残9例(25.7%)、重残6例(17.1%)、植物生存3例(8.6%)、死亡10例(28.6%).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营养支持、钙离子拮抗剂应用、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 标签: 弥漫性轴索损伤 临床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越来越普遍,各基层医院已能开展,本文分析其所致胆道损伤的原因,提出预防性措施,减少或避免术中损伤,同时掌握好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不要为追求腹腔镜手术的完成而手术,从而更好地保证病人的安全。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损伤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颅脑损伤后怎样预防脑梗死的发生以及脑梗死发生的原因。方法对38例发生颅脑损伤同时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颅脑发生损伤后的1天-14天内出现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为逐渐加深的意识障碍,颅内压升高,骨窗压力升高以及偏瘫加重。结论颅脑损伤会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血管损伤。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为创伤性低血压、手术过程中不适当的操作以及脱水机和止血药物的错误使用等。

  • 标签: 颅脑损伤 脑梗死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GOS评分3分~8分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经验,不断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资料,其中手术54例,非手术治疗6例。结果随访3个月至1年,死亡15例(25%),植物生存2例(3.3%),重残14例(23.3%),中残20例(33.3%),良好9例(15%)。结论尽早明确诊断,超早期手术治疗,清除血肿,充分去颅骨瓣减压,彻底止血,加强监测,控制感染,重视康复期治疗,是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损伤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8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均选择手术治疗,其中1例给予胰腺修补引流治疗,有5例给予肝缝合修补术治疗,2例给予胰体尾切除术治疗,4例给予肝左叶不规则切除术治疗,5例给予肠系膜破裂修补术治疗,4例给予膀肤破裂修补术,9例给予肠缝合修补术治疗,3例给予隔肌缝合术治疗,8例给予损伤段小肠切除肠端端吻合术治疗,46例给予脾切除术治疗。结果8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痊愈84例,死亡3例,其中1例为胸腹联合伤患者,2例为3处以上严重损伤患者,死亡率为3.45%。结论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给予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对患者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可减少死亡率。

  • 标签: 腹部闭合性损伤 临床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护理的方法以及作用。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间实施院前急救的6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急救过程中的护理措施以及临床效果。结果对68例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后,有9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1例在进行转运的途中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被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结论有效提升院前急救的执行速度、安全性以及正确的护理措施,同时急救人员熟练掌握急救技术和对疾病正确评估能力,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院前急救 护理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治措施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1年1月-12月104例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儿中,接受手术治疗36例,保守治疗68例。手术治疗包括肝破裂修补15例,小肠切除吻合9例,小肠修补4例,脾切除3例,胃修补1例,肠系膜修补1例,3例胰腺损伤患儿均行腹腔引流术。本组104例患儿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在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治中,必须做到尽快明确诊断,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降低患儿的临床死亡率。

  • 标签: 小儿 腹部闭合性损伤 治疗
  • 简介:摘要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肝损害,病程在3个月以内。根据用药后发生血清生化检测异常情况。目的讨论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方法通过诊断进行药物治疗。结论加强支持疗法,维持内环境稳定,维护重要器官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

  • 标签: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西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方法通过对我院2006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索出实用可行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结果48例患者,好转出院43例,死亡5例。结论严密观察准确及时掌握病情变化,采取相应救治方案及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重型颅脑损伤是外科常见疾病,该病病情急,发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意识不情、甚至昏迷,丧失了正常的咳嗽及吞咽反射,气管内分泌物多。可发生舍后坠导致呼吸道阻塞,痰液粘、不宜咳出,宜发生肺感染,为保证呼吸道通畅,早期气管切开,改善通气。现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问题及措施总结如下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经转录后调节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凋亡和免疫应答等。miRNAs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心肌缺血后多种miRNA。异常表达,它们在介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调控心肌缺血保护环节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诊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 标签: 循环miRNAs 心血管疾病 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