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抗敏滋肝明目汤口服联合色甘酸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120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两组均用色甘酸钠滴眼液局部点眼每日4次,治疗组加用抗敏滋肝明目汤口服,每日2次,治疗14天并随访。结果治疗组治疗显效22例,有效5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8例;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敏滋肝明目汤口服联合色甘酸钠滴眼液治疗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的疗效优于单用色甘酸钠滴眼液。

  • 标签: 过敏性结膜炎 抗敏滋肝明目汤 色甘酸钠滴眼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急性结膜患者采取不同眼药水滴眼间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32例急性结膜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66例患者采取不同眼药水进行连续滴眼方式作为对照组,另66例患者采取不同眼药水间隔十分钟滴眼方式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根据记录两组患者的结膜充血恢复时间、分泌物消退时间、视力恢复时间、流泪以及疼痛感消失时间和滴眼时间发现,研究组患者用时均比对照组少(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急性结膜患者采取不同眼药水滴眼间隔十分钟效果更好,有效改善患者结膜充血情况,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间隔用药 急性结膜炎 眼药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流行性角结膜患者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流行性角结膜患者共97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7例对照组和50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流行性角结膜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流行性角结膜炎 糖皮质激素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过敏性结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确诊为过敏性结膜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盐酸奥洛他定治疗42天,观察组40例则用0.1%地塞米松滴眼10天,同时用盐酸奥洛他定治疗共42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总积分较前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0.00%(36/40),总显效率32.50%(13/40),观察组97.50%(39/40),总显效率52.00%(21/40),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过敏性结膜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症状体征,值得推广.

  • 标签: 地塞米松 盐酸奥洛他定 过敏性结膜炎 总症状体征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2年6月收治流行性角结膜患者186例,将其进行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滴眼液和抗菌眼药;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滴眼液和抗菌眼药。疗程7-14天。结果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阿昔洛韦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病程平均缩短3-5天。结论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的效果优于阿昔洛韦滴眼液,抗病毒效果高于阿昔洛韦,安全性好,适用于确定的病毒感染性眼表疾病。

  • 标签: 更昔洛韦滴眼液 流行性角结膜炎 有效率 病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替沙星滴眼液和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13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观察组通过加替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5.65%、97.10%;79.71%、86.96%。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加替沙星滴眼液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细菌性结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应用明目汤联合西药法对急性传染性结膜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78例急性传染性结膜患者,对他们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方法(单纯西医、明目汤联合西药)治疗,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明显优于对照组(78.26%),组间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目汤联合西药方法是一种有效科学、安全理想的急性传染性结膜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急性传染性结膜炎 明目汤 西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流行性角结膜为临床常见眼部传染性疾病,水源污染及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是该疾病主要的传播途径。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常用加速炎症消退药物,具有较好的抗毒、抗炎、抗休克及抑制免疫应答的作用。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流行性角结膜,可有效加快患者眼部炎症消退速度,且可避免遗留角膜上皮混浊。本文即对糖皮质激素类在流行性角结膜治疗中应用现状及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流行性角结膜炎 应用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联合用药对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2月所收治的春季卡他性角结膜患者进行选取,选出其中的64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的春季卡他性角结膜患者实施单一的用药治疗,观察组的春季卡他性角结膜患者则采取联合用药的措施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春季卡他性角结膜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71.88%,相比较而言,观察组较高,优势较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的患者,采取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实用价值显著,值得广泛的推荐运用。

  • 标签: 联合用药 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核实南川区1起中学急性出血性结膜疫情。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开展病例对照调查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此次疫情共报告临床诊断病例30例,罹患率1.15%(30/2617),临床特征以眼红、眼刺痛为主,疫情持续时间为10天;与类似病例接触、共用体育用具、共用学习用具、无良好洗手习惯、不知晓防病知识、揉眼习惯为此次疫情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此次急性出血性结膜疫情考虑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可能性较大;早期病例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学习用具/体育用具等公共用具未及时规范消毒、学生健康知识匮乏、无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洗手习惯是疫情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暴发调查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急性传染性结膜流行病学及防治措施的探讨,研究建立一套完善、科学、规范、长效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急性传染性结膜防控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管理模式,在校园内加强防控急性传染性结膜的知识和健康教育宣传,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讲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断提高师生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遏制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急性传染性结膜的发生、传播和蔓延。

  • 标签: 急性传染性结膜炎 校园 少数民族地区 防治策略
  • 简介:【摘要】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急性传染性结膜流行病学及防治措施的探讨,研究建立一套完善、科学、规范、长效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急性传染性结膜防控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管理模式,在校园内加强防控急性传染性结膜的知识和健康教育宣传,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讲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断提高师生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遏制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急性传染性结膜的发生、传播和蔓延。

  • 标签: 急性传染性结膜炎 校园 少数民族地区 防治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流行性角膜结膜属于眼科常见、多发病,多为腺病毒感染导致,可接触性传播,存在爆发流行风险,因此需给予及时的治疗,现分析糖皮质激素眼液对流行性角膜结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流行性角结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88%、角膜病变发生率为3.1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00%、角膜病变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8.75%,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流行性角膜结膜在抗病毒滴眼液治疗的基础之上,再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且角膜病变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 糖皮质激素眼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重症细菌性角膜炎结膜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 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方法: 择 取在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在本院 治疗 的 60 例 重症细菌性角膜炎结膜患者 纳入 研究,根据 信封 法平 分为研究 组、 对 照 组, 以 30 例为一组 。对照组行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研究组行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 比较 两组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 结果: 治疗后 , 研究 组 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比 对照组 理想 , P值 < 0.05。 结论: 在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结膜 进行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 ,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 标签: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重症细菌性角膜炎 结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在急性细菌性结膜治疗中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急性细菌性性结膜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每天用氧氟沙星+利巴韦林直流电离子导入患眼,2次/d,连用7d,氧氟沙星滴眼液+利巴韦林滴眼液滴眼,1-2滴/次,4次/d;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滴眼液+利巴韦林滴眼液滴眼,1-2滴/次,4次/d;均用至病情控制为止。结果从治疗到病情控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105)。两组均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在急性细菌性结膜治疗中安全有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细菌性结膜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筛选于2010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细菌性结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就诊先后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0.3%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7天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细菌学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药物治疗7天后,观察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为97.2%,对照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为88.8%;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3%,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均<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细菌性结膜疗效确切,具有药效快、持续时间长、复发率低且毒副作用少等优点,患者具有较好耐受性,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复方血栓通胶囊 细菌性结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