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及对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78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病例组,参照组(n=39)采用常规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病例组(n=39)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恢复情况。结果:病例组骨折康复优良率较参照组更高,且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更短(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可改善关节功能,加速骨折愈合,具有临床借鉴实效性。

  • 标签: 四肢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疗效 骨折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所具有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本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选取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差异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实行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实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2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失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与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率、术后3个月/6个月髋关节功能得分、手术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少,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更具优势,但从整体层面来看,全髋关节置换术优势更加显著。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骨折内固定术 股骨颈股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抗凝治疗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6-2021.6期间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例,术前抗凝组(观察组)45例,术后抗凝组(对照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发症情况(感染、髋关节疼痛、下肢静脉血栓、脱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感染、髋关节疼痛、脱位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入院后术前即实施抗凝治疗可降低手术创伤引发血液高凝状态导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未引发术中出血量增加,术前抗凝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抗凝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传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两种治疗方法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分析风险情况。方法:实验选取了我市某三甲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n=40)与实验组(n=40)。常规组采取传统经皮椎体成形术,实验组采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等。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术后几乎无并发症发生,两组差异明显,组间比较具有统计价值(P<0.05)。结论: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夹层椎体发生骨折风险较小,传统PVP治疗效果明显低于实验组,因此,PKP治疗该疾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VP PKP 治疗骨质疏松 夹层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本研究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置换术组和内固定术组各33例,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置换术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大,而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置换术组明显短于内固定术组(p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全髋关节置换术 复位内固定术 疗效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跟骨骨折手术患者采用桃红四物汤联合五苓散治疗的临床价值,明确其对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上一年度本院诊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桃红四物汤联合五苓散治疗,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确桃红四物汤联合五苓散方案对跟骨骨折手术患者应用的临床价值。结果:经不同术后干预,观察组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跟骨骨折 桃红四物汤 五苓散 骨折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主要可以通过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方式,本文主要对这两种治疗方式的实际效果和作用展开相应的探讨。方法:共选取患者35例,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n=17)采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n=18)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式对骨折恢复的促进作用更加良好,患者住院天数更少,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更加快速,且能够通过相关康复训练缩短卧床时间。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的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骨折内固定术 股骨颈骨折 中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创伤治疗仪联合骨愈灵胶囊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效果。方法:8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甲组(41例,骨愈灵胶囊)、乙组(41例,骨创伤治疗仪联合骨愈灵胶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P<0.05);乙组止痛消肿时间、骨痂形成时间明显短于甲组(P<0.05)。结论:骨创伤治疗仪联合骨愈灵胶囊辅助治疗创伤性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创伤性骨折 骨创伤治疗仪 骨愈灵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amma-3型髓内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收治的116名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Gamma-3髓内钉治疗后随访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 优 60例 良 32例 中 16例 差7例,优良率为79.3%,术后患者疼痛较术前明显减轻,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术前。其中7例患者为平时自理能力差,长期卧床的患者。术后髋内翻2例,髋外翻4例,骨不连0例,内固定断裂0例,再骨折4例,深静脉血栓0例,股骨头切割0例,股骨头坏死2例。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Gamma-钉  Harri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上肢骨骨折患者施予中医正骨手法的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100例上肢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中药汤剂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B组则给予外科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经治疗后,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15%;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04%。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上肢骨骨折患者施予中医正骨手法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保障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中医正骨手法 上肢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力螺钉缝线张力带与传统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效果。方法我科自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63例简单横行尺骨鹰嘴骨折患者,采用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按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组(A组)38例和拉力螺钉缝线张力带组(B组)25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骨折愈合、并发症、肘关节活动范围恢复和患肢功能恢复等情况,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和Quick-DASH方法进行主观和客观标准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8个月,平均(18.4±4.2)个月,骨折均愈合。A组的内固定断裂发生率、内固定需要取除率和内固定取出率高于B组,分别为15∶0、1∶20和4∶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屈伸范围、前臂旋前和旋后范围、MEPS和Quick-DASH评分等比较,分别为2.31±0.40∶2.13±0.34、149.52±8.82∶151.52±9.06、83.91±4.91∶86.02±5.05、84.91±4.92∶85.44±4.86、91.06±6.07∶92.31±4.87和17.71±1.35∶17.48±1.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力螺钉缝线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具有手术并发症少、内植物取出率低的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尺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克氏针 拉力螺钉 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钩钢板治疗手指关节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我们对31例手指关节撕脱骨折的患者采用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采用Saetta标准及TAM(总主动活动度)评定手指功能。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2.9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最后一次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骨折愈合,关节面平整。骨折愈合的时间4~8周,平均5.7周。所有关节稳定,活动协调,没有出现半脱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手指麻木及皮肤坏死等术后并发症。最后一次随访采用Saetta标准评定手指功能:优21例,良8例,可2例。TAM功能评分:优24例,良5例,可2例。结论钩钢板是一种治疗手指关节撕脱骨折的有效可靠的方法。

  • 标签: 指骨 骨折固定术,内 微型钩钢板 关节撕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不稳定型锁骨外侧端骨折的新分型以指导临床治疗,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7例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提供37例,男22,女15例;平均年龄为49.1岁(范围22~78岁)。天津市天津医院上肢二病区提供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47.6岁(范围19~76岁)。通过肩关节Zanca位X线片及CT测量喙锁间隙和锁骨下表面骨折块至锁骨远端的距离来判断韧带损伤情况。以肩关节Zanca位X线片及锁骨下表面CT三维重建像测量为基础,根据骨折与喙锁韧带止点关系、喙锁韧带损伤、肩锁关节是否受累及骨折稳定性等要素建立锁骨外侧端骨折公济分型,对稳定型骨折推荐采用保守治疗,不稳定型骨折推荐采用手术治疗。3名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和3名放射科医生独立观察67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新建立的公济分型确定骨折类型,间隔4周后随机进行再次分型;最后随机选取15例资料由2名经简单培训的低年资骨科医生进行分型(内部验证);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efficient,ICC)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锁骨外侧端骨折公济分型共5型,1型:孤立的锥状结节撕脱性骨折骨折线位于喙突内侧;2型:完整累及斜方韧带和锥状韧带锁骨止点,骨折线延伸至锁骨中段,肩锁关节完整;3型:锁骨下表面骨折块分别累及斜方韧带和锥状韧带锁骨止点;4型:锥状韧带断裂,斜方韧带锁骨止点撕脱性骨折;5型:锥状韧带完整,斜方韧带锁骨止点撕脱性骨折。67例中例1型18例,2型4例,3型8例,4型32例,5型5例。公济分型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均良好(骨科医生ICC为0.782,放射科医生ICC为0.750;骨科医生与放射科医生第1次ICC为0.764,第2次ICC为0.778;内部检验ICC为0.793)。1型和2型骨折行锁骨外侧端解剖钢板固定联合喙突锚钉固定,3型和4型骨折行锁骨钩钢板联合喙突锚钉固定,5型骨折行保守治疗。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的肩关节不稳和疼痛,未出现内固定失败和固定物断裂。结论建立的公济分型在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具有中等可靠性,锁骨远端骨折公济分型对锁骨远端骨折稳定性的判断及治疗选择更具指导意义。

  • 标签: 锁骨 骨折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组(简称关节镜组)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简称切开组)。关节镜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5.13±7.12)岁(范围29~60岁);SchatzkerⅠ型13例,SchatzkerⅡ型14例,SchatzkerⅢ型3例。切开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3.53±7.79)岁(范围31~58岁);SchatzkerⅠ型11例,SchatzkerⅡ型15例,SchatzkerⅢ型4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离床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关节镜组和切开组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屈伸活动度和美国膝关节协会(American Knee Society,AK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关节镜组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4个月;切开组12~18个月,平均15个月。关节镜组和切开组的手术时间[(87.60±9.20)min和(94.33±10.65)min]、术中出血量[(57.16±9.63)ml和(71.93±11.15)ml]、术后离床时间[(5.13±1.28)d和(6.17±1.53)d]及术后完全负重时间[(12.83±1.68)周和(14.23±1.77)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2、5.49、2.83、3.94,P<0.05)。关节镜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13.33±1.37)周,切开组为(14.86±1.6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P<0.001)。术后1年,关节镜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16.77°±12.46°,大于切开组的109.13°±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11);关节镜组AKS评分为(164.57±11.16)分,大于切开组的(149.53±14.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P<0.001)。两组均未发生畸形愈合及骨筋膜室综合征。关节镜组伤口愈合不良2例、膝关节活动度欠佳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4/30);切开组伤口愈合不良4例、伤口感染1例、膝关节活动度欠佳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7/3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P=0.317)。结论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可早期活动、并发症少、膝关节活动度优等特点,且无明显的关节镜相关并发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胫骨骨折 关节镜检查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杂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中局部小切口入路与半冠状切口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颧骨复合体骨折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93例,分为经头皮半冠状切口组45例和局部小切口入路组4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于术后3个月再次行颌面部CT三维重建,评估骨折复位以及愈合情况,比较两组复位成功率;比较术区秃发、头皮感觉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结果半冠状切口组男33例、女12例,年龄(36.24±7.58)岁;局部小切口组男37例、女11例,年龄(34.81±6.73)岁。半冠状切口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6.84±23.36)min、(86.73±20.47)ml,均高于局部小切口组的(87.31±18.59)min、(25.06±12.5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半冠状切口组复位成功率为97.78%(44/45),高于局部小切口组83.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4,P=0.189);两组Zingg B型复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冠状切口组C型复位成功率为95.24%(20/21),高于局部小切口组70.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9,P=0.032)。半冠状切口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4%(11/45),高于局部小切口组6.25%(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2,P=0.014)。结论Zingg分类B型患者可选择局部小切口入路以降低出血量,减少颞部凹陷、切口局部秃发等并发症。C型患者可选择半冠状入路以实现精确复位、可靠固定。

  • 标签: 手术入路 局部小切口 半冠状切口 颧骨复合体骨折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辅助下与徒手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11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复位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58例行徒手闭合复位(Ⅰ组),60例行超声辅助复位(Ⅱ组)。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儿一般资料、就诊时间、门诊费用、术后疼痛、随访时改良的Mayo腕关节评分;χ2检验比较初次复位成功率、复位次数、住院治疗率和并发症;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术后摄片次数。结果2组患儿门诊费用、住院治疗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组和Ⅱ组患儿在就诊时间、初次复位成功率、再次复位率、术后多次摄片率方面相比[(166.2±54.8) min比(142.6±49.2) min,72.4%(42/58例)比88.3%(53/60例),27.6%比1.7%,20.7%比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04例患儿闭合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为88.1%,其中Ⅰ组的复位成功率为86.2%,Ⅱ组的成功率为90.0%。骨折愈合时间34~56 d,平均43 d。2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组和Ⅱ组术后改良的Mayo腕关节评分比较[(97.3±4.1)分比(98.8±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术后7例患儿出现骨折再移位(6例石膏固定1周内,1例石膏固定2周内),其中4例行住院治疗;Ⅱ组术后5例出现骨折再移位(均在石膏固定1周内),其中2例行住院治疗,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辅助与徒手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方式均可获得确切疗效、低并发症和良好关节功能。超声辅助闭合复位具有提高初次复位成功率、减少摄片次数和缩短就诊时间的优势。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超声 X线 闭合复位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患者多为高龄人群、合并症多,大多采用镇痛、抗骨质疏松症及康复等非手术治疗和椎体成形微创手术治疗。但是当存在椎体失稳、神经功能损害或严重后凸畸形等情况时,必须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笔者对OVF开放手术的指征和入路、效果及并发症等问题进行阐述,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胸椎 腰椎 外科手术
  • 作者: 郭秦炜 白露 桂鉴超 黄红拾 华英汇 李棋 李文翠 施忠民 陶旭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创伤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医学关节伤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骨科,深圳 51803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运动关节科,南京 210006,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上海 20004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运动医学中心,成都 610044,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足踝外科,深圳 518025,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上海 200233,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中心,重庆 400038
  • 简介:摘要外踝撕脱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运动创伤,可导致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目前,外踝撕脱骨折普遍存在容易漏诊、治疗不当、疗效差异大等问题,且临床上缺乏相应的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足踝专业学组组织全国运动医学和足踝外科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中国外踝撕脱骨折诊断与治疗指南制订工作组,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本着科学性与实用性,制订了《外踝撕脱骨折诊断与治疗临床循证指南(2022版)》。本指南内容涵盖外踝撕脱骨折的影像学诊断、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与方法及术后康复等,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 标签: 踝损伤 骨折,撕脱性 外侧韧带,踝 关节不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用微创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参加研究的60例受试者,选取时间段为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将其按照住院号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性手术方式,研究组给予微创治疗方式,比对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评分偏低,数据对比P<0.05。结论:微创治疗法与传统切开复位治疗法相比,优势性更明显,值得在临床骨外科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跟骨关节 移位骨折 微创手术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