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在生物滴滤塔中接种脱硫杆菌,以H2S和NH3为研究对象,选用合适循环液喷淋量、循环液pH值以及进气中目标污染物质量浓度,考察NH3存在对系统净化H2S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当循环液喷淋量为120~160mL/h,pH值为6~7.5,停留时间为34s,进气中NH3质量浓度小于80mg/m3,H2S质量浓度在800~1500mg/m3时,进气中H2S和NH3去除效率为99%和70%以上。说明该系统对H2S具有较好处理能力,同时低质量浓度NH3存在不影响生物滴滤塔对H2S净化效果。在该生物净化装置中,H2S通过生物降解作用主要转化为SO42-,NH3则主要以(NH4)2SO4形式被去除。低质量浓度NH3存在时,系统无需对pH值进行调节。

  • 标签: 环境学 生物滴滤塔 硫化氢 氨气
  • 简介:针对边坡稳定性具有模糊性和随机性特点,引入云模型理论,建立了基于变权重-正态云理论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以某省际高速公路边坡评估为例,考虑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和气象水文特征等方面因素,选取了10个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计算各指标对应评价等级的确定度,采用变权重理论确定指标权重,计算综合确定度,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边坡稳定性等级。结果表明,待评估边坡稳定性等级分别为不稳定、基本稳定和不稳定,与理想点和神经网络评价模型结果基本一致。

  • 标签: 安全工程 变权重理论 云模型 边坡稳定性 综合确定度
  • 简介:针对恐怖袭击引发危险品运输事故人员疏散特性,构建了危险品运输事故人员疏散范围模型。在恐怖袭击条件下,以瞬时泄漏高斯扩散模型、蒸气云爆炸模型、BLEVE火球动态计算模型作为不同事故场景后果评价模型,考虑恐怖袭击特性,引入恐慌系数对模型进行修正,并提出不同危害等级对应恐慌系数度量方法,继而构建恐怖袭击下危险品运输事故的人员疏散范围模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合理可行,泄漏事故的人员疏散范围近似椭圆状,其影响范围近似气球剖面,且随与事故中心距离增加而扩大。垂直于下风向横向扩散距离先增大后减小。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人员疏散范围呈圆形分布,爆炸冲击波超压和火灾热辐射剂量与到事故中心距离呈幂律递减规律。对比分析发现,恐怖袭击条件下的人员疏散范围比常规条件下的人员疏散范围大,并且疏散修正面积随与事故点距离增加而减小。

  • 标签: 安全工程 恐怖袭击 危险品运输 疏散范围 泄漏 爆炸
  • 简介: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su]phonate,PFOS)是一种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备受关注。采用滤纸接触法和人工土壤法,分别以48h和14d为试验周期,研究不同浓度PFOS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急性毒性效应。滤纸接触法结果表明,PFOS对赤子爱胜蚓经皮染毒24h和48hLC50分别为24.21×10^-3mg/cm2和14.97×10^-3mg/cm2;人工土壤法结果表明,PFOS对赤子爱胜蚓经皮染毒7d和14dLC50分别为936.45mg/ks和856.85mg/kg,且赤子爱胜蚓死亡率随PFOS质量比升高而增加,呈现出明显剂量-效应关系。PFOS对土壤动物蚯蚓显示有毒性作用,对土壤环境具有潜在生态风险,赤子爱胜蚓可以作为土壤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FOS污染程度一个生物指标。

  • 标签: 环境学 急性毒性 全氟辛烷磺酸 赤子爱胜蚓
  • 简介:通风系统风流发生变化,从整个网络角度考虑都可以归结为分支风阻发生了变化。从这一角度分析了大明矿分支风阻变化与各分支风量之间关系,提出了风阻-风流变化影响关系矩阵法,确定可能使风速异常巷道集合——故障巷道集合,建立通风网络"故障巷道范围库"。为了故障源诊断能够包含所有分支,研究风速传感器布置最小数量及位置问题,提出了最少全覆盖布点法,给出了大明矿风速传感器布置方案。大明矿故障源诊断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一致,验证了矿井通风系统故障源诊断技术及方法可行性。

  • 标签: 矿山安全 矿井通风系统 风速 传感器 故障源诊断
  • 简介:三氯杀螨醇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缩合、碱解、氯化和水解等步骤。对工作场所中空气样品、生产过程排放废酸及废水样品进行采集和分析。工作场所空气中DDT总质量浓度均值为6.69×10-3mg/m3。其中,碱解反应工序中质量浓度水平较低,为1.10×10-3mg/m3;包装车间质量浓度水平较高,为16.72×10-3mg/m3。所有空气样品中p,p’-DDE均是主要贡献物质,占DDT杂质总量80.2%;p,p’-DDT质量浓度范围为0.053×10-3-1.66×10-3mg/m3,平均为0.49×10-3mg/m3,低于国家标准限值。缩合废酸与水解废酸中DDT杂质总质量比分别为4.84μg/kg和334.83μg/kg;碱解废水与水解废水中DDT杂质总质量比分别为456.48μg/kg和75.65μg/kg。废水及废酸样品中各种DDT杂质质量比水平存在差异;生产工艺阶段不同,杂质组成也各具特点。水解废酸p,p’-DDT质量比最高,为146.82μg/kg;缩合废酸与水解废水处质量比水平较低,分别为0.33μg/kg和1.41μg/kg。该企业随废水及废酸排放DDT杂质总量为1234.08g/a,其中随碱解废水排放量高达912.95g/a。p,p’-DDT年排放总量为163.37g/a,随碱解废水和水解废酸排放量分别为86.98g/a和73.41g/a。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三氯杀螨醇 滴滴涕 工作场所空气 废酸 废水
  • 简介:如何科学正确评价火灾风险问题一直是从事火灾防范研究人员关注问题,特别是对大型商场火灾风险评判尤为重要。根据火灾风险评价过程中一些影响因素模糊性和灰色性并存特点,综合灰色理论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商场火灾风险多级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构建评价模型对大型商场火灾风险进行了评价实验,获得了满意效果。

  • 标签: 大型商场 火灾风险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 简介:从甲拌磷污染土壤中驯化分离得到1株能够以甲拌磷为唯一碳源生长革兰氏阴性细菌JZ1-黏着剑菌(Ensiferadhaerenssp.)。最初,该菌株在24h内对200mg/L甲拌磷降解率为42.2%。当驯化质量浓度为800mg/L时,JZ1对200mg/L甲拌磷降解率达到56,3%。以JZ1为出发菌经化学诱变和紫外诱变后获得菌株JZ1-II。JZ1-II对甲拌磷降解作用明显增加:当盐酸羟胺质量分数为2%时,降解率提高至67.8%;进一步经紫外照射45s,降解率提高至83.2%。气相色谱法测定甲拌磷降解动态,在JZ1-II作用下,甲拌磷在12—24h内下降迅速,24h后降解率基本稳定在83%。采用氯化亚锡法测定培养基中总磷和无机磷含量,分析甲拌磷降解途径,甲拌磷降解过程应为:甲拌磷(O,O-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首先降解为二乙基磷酸,继而转变为磷酸。

  • 标签: 微生物学 甲拌磷 黏着剑菌(Ensifer adhaerens sp.) 降解作用
  • 简介:本文介绍了钢结构发展现状和钢结构缺点,并对近10年来我国钢结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类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抛砖引玉,以期对钢结构研究有所贡献。

  • 标签: 钢结构
  • 简介:利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垂直一维物理-生物耦合模式模拟研究了南黄海东部海域浮游生态系统要素垂直分布季节变化。物理亚模型为一维POM模式(PrincetonOceanModel),基于文献结果对垂直混合系数Kh和Km进行了调整;生态亚模型为ERSEM模式(EuropeanRegionalSeaEcosystemModel),主要考虑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细菌、底栖碎屑和营养盐(氮、磷、硅)等状态变量。模拟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出现一年双峰态势和夏季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现象,春、秋季水华期间,表层叶绿素峰值分别为3.25mg/m^3和0.71mg/m^3。浮游动物和细菌在春季水华后表层出现峰值,分别为143.6mgC/m^3和23.55mgC/m^3。硝酸盐、磷酸盐和硅酸盐垂直分布均在5—11月呈现表层浓度低、底层浓度高分布。通过计算碳通量可以看出,在春、夏季,浮游植物对无机碳摄取量分别为58.944gC·m^-2·quarter^-1和68.276gC·m^-2·quarter^-1,高于细菌对非生命有机碳摄取。在冬季,细菌对非生命有机碳摄取超过浮游植物对无机碳摄取量。浮游动物在冬季主要摄食细菌,占71%;春、夏季主要摄食浮游植物,可达67.5%。浮游植物对碳释放主要是以DOC形式,约占90%。

  • 标签: 生态系统生态学 南黄海东部海域 海洋生态系统 垂直分布 季节变化 数值模拟
  • 简介:通过对城区危险品运输管理现状分析,针对城区危险品道路运输监管过程中存在沟通信息不畅、权责不明等实际情况,融合城区公共安全联动机制系统设计理念,基于GIS技术开发了由路径分析选择、应急救援管理、危险货物管理、危险源管理、车辆管理、信息显示及查询、地理信息和系统总控等模块构成城区道路危险品运输可视化管控系统。首先,基于需求分析及开发目的,给出了系统总体结构框架,阐述了各模块实施过程及效果;然后,建立了由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构成GIS数据库,并将运输风险最小、费用最低作为路径优化选线标准;最后,基于角改进Dijsktra算法,实现系统路径分析与选择。

  • 标签: 安全工程 城区危险品运输 GIS技术 可视化管控 角改进Dijsktra算法
  • 简介:通过实验及动力学理论分析,对生物膜填料塔系统净化低质量浓度甲醛废气适用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生物膜生化反应动力学分析显示,甲醛废气生物净化有与其他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不同生化反应动力学特征,其反应类型判别准数M值远小于1(M=0.004≤1.0),即生物膜中甲醛生化反应速率远远小于其在液膜中扩散速率,为慢速生化降解反应。针对净化低质量浓度甲醛废气生物膜填料塔实验系统研究表明,应用“吸收-生物膜”理论模型得到甲醛净化效率、甲醛生化去除量和出口气体甲醛质量浓度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相关系数尺分别到达了0、87、0、96和0.89,具有很好相关性;而“吸附-生物膜”理论模型对应相关系数尺分别仅为0、64、0.84和0.64。与“吸附-生物膜”理论模型相比,“吸收-生物膜”理论模型描述甲醛废气生物净化过程具有良好适用性,研究结果对生物法废气净化技术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环境工程 甲醛废气 动力学模型 生物膜填料塔
  • 简介:为了研究A2N-SBR短程硝化反硝化系统内亚硝化细菌和短程反硝化聚磷菌培养驯化,以实际生活污水为试样,对A2N-SBR系统内N-SBR反应器和A2-SBR反应器菌种分别进行培养驯化.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6~28℃,pH值为7.5~8.0,DO质量浓度为0.4~0.8mg/L条件下,经过38d连续运行,在N-SBR反应器内驯化出了亚硝化细菌,氨氮去除率和亚硝化率分别达到97.0%和96.5%在温度为25~26℃,pH值为7.0~8.0条件下,采用先厌氧/好氧后厌氧/缺氧运行方式,经过78d连续运行,在A2-SBR反应器内驯化出短程反硝化聚磷菌,COD和PO4-3-去除率分别达到86.2%和96.4%,NO-N质量浓度也由29.9mg/L降为0.35mg/L.研究表明,通过控制适宜环境条件,在A2N-SBR系统N-SBR反应器和A2-SBR反应器内能够分别培养驯化出亚硝化细菌和短程反硝化聚磷菌.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A2N-SBR工艺 亚硝化细菌 反硝化聚磷菌
  • 简介:用马尔可夫链模型研究非可视环境下行人逃生路径。运用马尔可夫链转移概率矩阵和附带随机数运算法则,结合空间网格应用,得出有限非可视空间中步行者逃生轨迹。用6个步法状态(停滞、爬行、步行、跳跃、慢跑、奔跑)来描述行人行进特性,并用8个方向选择来描述行人状态转移过程,同时从步态和方向两个视角来分析行人逃生路径特点。研究表明,对行人逃生路径研究手段而言,马尔克夫链模型更符合实际。

  • 标签: 安全工程 逃生路径 累积概率矩阵 空间网格 步态
  • 简介:为了解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污泥热解燃烧行为和动力学机理,利用热蕈差热分析仪,在不同氧气浓度下.对经过不同干燥温度干燥污泥样品进行热重差热实验。通过分析氧气浓度和干燥温度刘样品热分析曲线影响发现,干燥温度对污泥样品热分析影响很小,但氧气浓度对其有明屁影响;随着氧气浓度增加,热分析曲线有规律向左偏移。在此基础上,提出污泥在不同氧气浓度条件下3种物质独立反应热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在该模型中,3个阶段分别对应3种小同物质独立反麻。在各种氧气浓度条件下,这3种物质反应过程均符合一级反廊模型。随着氧气浓度上升,3个阶段对应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呈现上升趋势。

  • 标签: 环境工程 污泥 热解 燃烧 动力学 氧气浓度
  • 简介:对2010年10月和11月北京市区粒径小于2.5pm(PM2,)和2.5~10μm之间(PM2.5-10)气溶胶粒子质量浓度进行了观测和分析,同时研究了同期Angstrom指数和散射系数等气溶胶特性参数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粒径颗粒物质量浓度与气溶胶特性参数逐时日变化明显。PM:,质量浓度在凌晨5时至6时取得最小值,夜间20时至21时取得最大值;PM2.5-10质量浓度则在9时至10时和20时至21时出现双蜂。气溶胶Angstrom指数在下午明显高于上午,最大值出现在16时左右;散射系数高峰出现在17时至18时。2010年10月7—9日出现了显著灰霾天气,灰霾天气下PM2.5,和PM2.5-10质量浓度均有明显增加。细粒子增多是导致PM25增加和Angstrom指数增大主要原因。另外,灰疆天气期间散射系数迅速增大,非灰霾天(10月11日)散射系数只有灰霾天(10月8日)1.27%。

  • 标签: 环境学 北京 PM2 5 PM2 5-10
  • 简介:用一定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对天然沸石改性,制备了CTMAB改性沸石和SDS/CTMAB改性沸石两种有机改性沸石。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水中痕量邻苯二甲酸酯在天然沸石、CTMAB改性沸石、SDS/CTMAB改性沸石上等温吸附情况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天然沸石对邻苯二甲酸酯吸附等温线呈非线性,为表面吸附;两种有机沸石等温吸附曲线呈线性,主要为分配作用所致,分配作用大小与有机碳含量、改性表面活性剂种类有关。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有机改性沸石 邻苯二甲酸酯 表面活性剂 吸附
  • 简介:基于铝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应用碳足迹方法列中国铝行业能源消耗和气体排放进行研究,分析比较了2000-2009年中国铝行业碳足迹及相对世界总体状况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在铝产品完整生命周期过程中,每吨原生铝产品碳足迹为9.31hm^2,其中初级生产过程碳足迹为7.69hm^2,约占总碳足迹83%,尤以电力所致碳足迹份额相对更为显著。近10a中国铝行业碳足迹从2000年2.60×10^7hm^2增加到2009年1.21×10^8hm^2,且相对世界铝行业碳足迹比例逐年增大,成为中国铝行业发展劣势。在此基础£,提出了·些碳减排措施。

  • 标签: 环境学 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 可持续发展 铝行业 电力
  • 简介:以普通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以人工配制模拟生活污水为进水,采用有机负荷调控法,在SBR反应器内培养富含聚磷菌好氧颗粒污泥,研究剪切力对好氧颗粒污泥理化特性及生物学特性影响,并探讨好氧颗粒污泥同步脱氮除磷特性.首先SBR以厌氧/好氧方式运行,采用有机负荷调控法培养出富含聚磷菌好氧颗粒污泥,其粒径在1.0~2.0mm,SVI在20~22mL/g,MLVSS/MLSS为91.0%,活性污泥比耗氧速率(SOUR)为45.32mg/(g·h).颗粒污泥具有良好沉降性能和较高生物量,磷酸盐去除率为78%~99%.然后通过控制搅拌机转速研究4种不同剪切力(以剪切应力表示为0.120N/m2、0.151N/m2、0.184N/m2、0.220N/m2)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进程、颗粒污泥形态及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当剪切力在0.120-0.220N/m2之间时,剪切力越大,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结构越密实,形状越规则,生物活性越强在一定范围内(0.120~0.184N/m2),剪切力越大,污泥颗粒化进程越快,培养出颗粒污泥粒径越大但当剪切力为0.220N/m2时,污泥颗粒化进程反而变慢,培养出较大颗粒污泥解体,颗粒污泥粒径反而变小.最后采用逐渐增加进水NH-N负荷方法诱导具有同步脱氮除磷能力好氧颗粒污泥,25d后,SBR对NH4+-N、TN、PO3-4--P去除率分别达到99.7%、89.8%及94.5%.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SBR 好氧颗粒污泥 剪切力 同步脱氮除磷
  • 简介:为比较不同水稻土中镉锏元素化学行为差异,采用振荡平衡法,通过室内恒温吸附解吸试验,研究了湖南省3种水稻土(红黄泥、灰泥和河沙泥)对镉、铜单一元素以及两元素交互作用下恒温吸附和解吸规律。结果表明,单一体系下,灰泥对镉、铜吸附量均大于红黄泥和河沙泥;红黄泥和河沙泥对镉解吸率大于灰泥;红黄泥对铜解吸率大于河沙泥大于灰泥;红黄泥和河沙泥镉、铜吸附值以Freundlich方程拟合性最好,灰泥镉、铜吸附值Langmuir方程拟合度最高;同一种土壤铜吸附量均大于镉吸附量,而解吸率相反。在竞争体系下,3种土壤中铜存在使镉吸附鲢显著减小,且铜对镉影响作用随土壤PH值增加而增强,镉存在对铜吸附量影响不大。

  • 标签: 土壤学 水稻土 竞争吸附 解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