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睡眠时合适枕头高度测量方法。方法对43例健康成人进行自然站立位和卧位2种状态下枕头高度相关参数进行测量。结果在自然站立位立正姿式和双手抱肩姿式下测得肩-面距明显大于侧枕高,自然站立位测得枕-背距明显大于仰枕高度;在卧位状态下,侧枕高度明显高于仰枕高度;在合适枕高下,卧位颈椎生理曲度存在,曲线良好,且与自然站立位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在卧位下,采用合适枕高,颈椎可以保持良好生理弧度,与自然站立位状态下颈椎生理弧度比较没有显著差别;睡眠时仰枕高度应该低于侧枕高度.

  • 标签: 人体 体位 人体测量术
  • 简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占颈椎病总人数8%~10%[1],表现为≥3个节段病理改变,主要为椎间盘退行性变,多伴间隙变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生理曲度改变等,致脊髓在多层面受压、失稳,涉及节段多,损伤可互相叠加,常表现为进行性加重脊髓及神经根受损。临床症状明显、神经功能障碍严重患者通常需要行手术治疗。近年国内外学者对MCSM手术治疗术式有较多探索,主要包括前路、后路及前后联合入路。每种术式各有利弊,本文就近年相关研究作如下综述。

  • 标签: 颈椎 颈椎病 外科手术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观察胸椎单脊椎原发性肿瘤后路一期病椎切除,单纯植骨融合、填充自体骨钛网或填充骨水泥钛网支撑,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2月~2005年4月对26例胸椎单脊椎原发性肿瘤患者实施后路一期病椎切除、脊髓减压,同时对良性、低度恶性肿瘤进行前路单纯植骨融合、填充自体骨钛网支撑,高度恶性肿瘤采用骨水泥钛网支撑,所有患者实施后路植骨,应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本组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22岁(14~52岁)。其中,动脉瘤样骨囊肿5例,骨囊肿2例,血管瘤5例,骨髓瘤3例,嗜酸性白细胞肉芽肿2例,骨巨细胞瘤6例,骨肉瘤3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8例,C级7例,D级3例,E级6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8年。术前疼痛24例,术后无疼痛22例(91.7%),疼痛减轻2例,疼痛缓解率95.8%。20例脊髓功能障碍者,14例完全恢复,5例部分恢复,1例无恢复,脊髓功能改善率95%。6例患者出现8个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38.4%。结论胸段单脊椎原发性肿瘤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术安全可行,可有效控制肿瘤局部复发、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胸椎 脊椎肿瘤 脊髓压迫症 内固定器 外科减压术 脊柱融合术
  • 简介:目的研究颈椎前路单节段与双节段螺柱状Cage植入后影像学及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单节段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7例,双节段患者42例.对比两组间术后临床结果及放射学测量结果.结果单节段与双节段Cage颈椎前路植入均具有良好即时稳定性,在术后3月内均能够获得骨性融合,神经功能评价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远期放射学测量显示颈椎力线与术中力线是否纠正有关,与节段多少无关.结论双节段减压Cage植入具有良好疗效,可以替代椎体次全切除术.

  • 标签: 颈椎 生理弧度 前路融合术 放射学
  • 简介:目的比较后路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方法胸腰椎单节段骨折40例,按置钉椎体情况分为传统椎弓根固定组(四钉固定组)和经伤椎椎弓根固定组(六钉固定组),分别从伤椎前缘压缩比、矢状面Cobb角和冠状面Cobb角方面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压缩比、矢状面Cobb角和冠状面Cobb角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六钉固定组伤椎前缘压缩比优于四钉固定组(P〈0.001)。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以更好地恢复脊柱生理弯曲及伤椎前缘高度,使骨折块复位,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方法。

  • 标签: 胸腰椎 脊柱骨折 椎弓根钉 内固定
  • 作者: 杨光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7期
  • 机构:重庆市黔江区中医院骨科,重庆409000
  • 简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骨科中常见疾病,根据有关研究表示:美国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有4500万,国内农村中老年人群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概率大约为25%,而城镇中老年人群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概率大约为33%。随着我国越发的人口老龄化逐渐进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率也逐年提升,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干扰。故采用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治疗,是十分重要

  • 标签: 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预防;治疗
  • 简介:蛋白质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后提出新兴学科。它以组织或细胞全部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为研究对象。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已得到广泛应用。蛋白质组学在成骨细胞代谢、破骨细胞代谢以及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研究中取得较大进展,从而在探讨骨质疏松症发生机制,提供其早期诊断标志物筛选以及寻找其治疗药物靶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质谱 骨质疏松症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后脊柱侧方成角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至2008年1月经前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获得随访患者172例,测量术前、术后、随访时冠状面Cobb角。随访时进行JOA下腰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调查、满意度调查、生活质量评价(SF-36问卷调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结果本组随访时间6~49个月,平均39个月。所有病例术后与术前冠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与随访冠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小(P=0.141)。随访时冠状面Cobb角0°~5°组、5°~10°组、10°以上组三组间JOA下腰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满意度、VAS疼痛评分及SF-36八个维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后患者腰痛、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均与术后侧凸大小无关。

  • 标签: 胸椎 腰椎 骨折 并发症 冠状面Cobb角 侧方成角
  • 简介:目的比较内侧入路和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78例肱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其中42例行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36例行外侧人路钢板内固定。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牢和临床疗效。结果内侧入路和外侧人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内侧人路叮减少桡神经损伤风险。,结论内侧入路和外侧入路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町获得相当临床效果,但内侧入路组切口隐蔽,减少了桡神经损伤风险。

  • 标签: 内侧入路 外侧入路 肱骨干 疗效
  • 简介:对胫腓骨下1/3四块以上粉碎骨折多主张非手术治疗。92~94年初作者采用梅花针加钢丝环扎治疗12例该型成人病例,术后不用外固定,并早期功能锻炼。随访半年均在20周内达骨性愈合,膝踝功能良好。作者认为梅花髓内针加钢丝环扎是治疗下1/3粉碎性胫腓骨骨折可供选择方法之一。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髓针
  • 简介:全脊椎整块切除术(totalenblocspondylectomy,TES)是日本学者T0mita等首先提出一种全新在后路脊柱器械固定情况下进行整块椎板切除和整块椎体切除手术技术,以整块形式将存在于一个“脊椎间室”内肿瘤及其周围卫星微病灶完整切除,以避免术后局部复发。

  • 标签: 脊椎肿瘤 椎板切除术 矫形外科手术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治疗腰椎滑脱中期疗效,对腰椎滑脱症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LIF治疗腰椎滑脱40例,所有病例随访观察>3年,对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腰背痛手术治疗评分标准评分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术后1年、3年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后3年测量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JOA评分术前和术后1年、3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后3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IF手术能够恢复腰椎序列稳定性,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腰椎滑脱理想术式,中期随访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 脊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 简介: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导致下腰痛及神经根性痛常用方式之一。近年来,随着融合方式及技术进步,融合率有了提高。然而,融合率提高,却未能使椎间融合术远期效果达到满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归为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segmentdegeneration,ASD)。虽然目前ASD的确切发生率及发生过程仍有争议,但已有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脊柱融合术后ASD发生率较高。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脊柱融合术 假体和植入物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成形术后疼痛缓解不佳原因、补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2006-2012年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79例(98个椎体),男7例,女21例;年龄62~86岁,平均67.8岁。手术后效果不佳,疼痛仅部分缓解28例,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方面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结果术后效果不佳28例患者经过分析原因为漏诊、骨水泥填充不佳、合并椎体附件骨折、术后再骨折、多发椎体骨折、术中定位错误等。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后,4周随访,症状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8例。结论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效果不佳病例,根据发生不同原因采取不同补救措施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疼痛
  • 简介: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是指患者有脊髓受压临床症状,在影像学上存在多个连续或不连续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造成对颈髓和硬膜囊多个平面的压迫。手术是治疗该病最有效和直接方法,这一个观点已达到共识。但对手术方案选择确很有争议。对于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一般情况选择前路手术,但对于伴有先天性椎管狭窄并到一定程度则只能选择后路手术。

  • 标签: 颈椎 椎间盘移位 椎管狭窄
  • 简介:近年来,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已成为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最常用方法。随着新颈椎内固定器材不断应用于临床,使该传统方法得到了改良。内固定器材设计不尽相同,其共性皆在于固定邻近椎体并覆盖在植骨块前方使其不易脱出。为减少并发症发生,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开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9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 颈椎前路减压 护理体会 围手术期 内固定器材 植骨融合术
  • 简介:目的探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sequesteredlumbardischerniation,SLDH)临床特点及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56例SLDH临床资料,根据术前MRI和术中探查结果,总结分析SLDH临床特点,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SLDH分为单纯游离、游离黏连、异位游离三种类型。随访6~26个月,平均18个月,无术后复发者。术后4周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31例,良18例,可7例,优良率87.5%。结论SLDH诊断明确后,根据椎间盘游离情况,采用适当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游离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
  • 简介:在行胸腰椎椎体肿瘤根治和病灶清除术、椎体爆裂性骨折前路减压术等术式后,如何有效地进行脊柱前柱重建是脊柱外科一个难题.传统髂骨块植骨存在稳定性不足、取骨区并发症多、骨融合率欠佳等问题.各种人工椎体在临床应用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但操作复杂,且对多节段椎体重建应用受限.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随着椎间界面融合理论兴起,一种垂直放置钛网椎间融合器(titaniummeshcage)得以开发和投入临床使用.我们从2001年1月起开始应用钛网融合器进行胸腰段脊柱重建,取得一些初步经验,报告如下.

  • 标签: 钛网融合器 胸腰椎前路重建术 内固定器 胸椎原发性肿瘤 腰椎转移性肿瘤 椎体骨折
  • 简介:目的观察全麻下应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成功率及插管时心血管反应,评价其在颈椎外伤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168例择期或急诊颈椎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随机分为2组(n=84):Glidescope喉镜组(G组)和纤维支气管镜组(F组)。在快速静脉全麻诱导后分别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和纤维支气管镜经口腔插管,记录插管操作时间、次数和并发症,并测量诱导前(T1)、诱导后(T2)、插管时(L)、插管后lmin(T4)、气管插管后3min(T5)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动脉压(MAP)。结果G组84例患者中,78例一次插管成功,4例二次插管成功,2例插管失败,改为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插管成功率为97.6%;F组84例均成功插管。气管插管过程中2组HR、SBP、DBP、MAP平稳,而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ideScope视频喉镜插管迅速,成功率高,心血管反应轻微,操作简便,便于携带,适合颈椎外伤患者应用管理气道。

  • 标签: 颈椎 脊柱疾病 喉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 插管法 气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