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宫颈扩张联合笑气(氧化亚氮)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实施人工流产术的妇女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术前5min放置一次性宫颈扩张;对照组100例,术前1小时于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600μg,两组术中吸入笑气。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宫颈扩张情况、吸入笑气时限、手术前后血压和脉搏变化、副反应发生率、人均诊疗时间以及术后10天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镇痛有效率分别为94%和96%;术后镇痛有效率分别为96%和58%;无阻力通过6.5号Hegar宫颈扩张器分别为97%和81%;吸入笑气时限分别为2.58和4.97min,诊疗时限分别为35min和108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均较低;观察组未发生副反应,而对照组为13%,术后10天子宫复旧均良好。结论一次性宫颈扩张联合笑气对于人工流产术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术后仍然能持续镇痛,不影响子宫复旧,缩短了笑气吸入时限及诊疗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副反应少,故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宫颈扩张棒 氧化亚氮 人工流产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保守治疗与髓芯减压多孔钽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疗效和髋关节的生存率。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30例(41髋)男26例,女4例,平均年龄48.1岁。髓芯减压多孔钽植入术的患者30例(41髋)作为钽组,男26例,女4例,平均年龄44.2岁。观察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及患肢功能,进行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评分有显著差异,钽组优于保守组(P<0.005)。结论髓芯减压多孔钽植入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及生存率均优于保守治疗。故对于Ficat早期的患者,髓芯减压多孔钽植入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保守治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解脲状杆菌与尿液中磷酸铵镁结晶形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磷酸铵镁结晶阳性患者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对于细菌构成进行分析,在新鲜不存在细菌和不具有其他有形成分尿液中放置解脲状杆菌施行培养,利用显微镜对于尿液中磷酸铵镁结晶现象加以观察。结果一共45例尿液样本中检测出磷酸铵镁结晶,其中25例通过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其中10例培养出两种病原菌,解脲状杆菌7株,肠球菌9株,白念珠菌2株,存在肺炎克雷伯菌4株,存在铜绿假单胞菌2株,存在奇异变形杆菌5株以及大肠埃希菌4株;在不具有磷酸铵镁结晶解脲状杆菌培养液中显示磷酸铵镁结晶初形,主要为没有成形的羽毛状结晶,同时可见洋信封状、立方体以及方柱状结晶。结论特定人群泌尿系统感染和感染性结石患者中,解脲状杆菌属于其主要病原菌。

  • 标签: 尿液 磷酸铵镁结晶 解脲棒状杆菌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8年4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11例青少年脊柱侧凸病例临床资料,11例患者均采用后路选择性双侧交替置钉或椎板钩、钉系统矫形内固定术进行手术治疗,对术前、术后脊柱侧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Cobb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侧凸Cobb角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58.36°±14.34°、23.27°±8.47°及28.82°±12.34°,侧凸Cobb角术前与术后及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椎后凸、腰椎前凸Cobb角术前与术后、术前与末次随访、术后与末次随访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后路选择性双侧交替置钉、钉系统矫形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安全、经济,适合于普通医院开展。

  • 标签: 青少年 脊柱侧凸 内固定器 截骨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钛笼重建联合后路钉系统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3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钛笼重建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规范化抗结核治疗。其中男14例,女17例;年龄31~59岁,平均41.5岁。胸椎结核(T6~10)8例、胸腰段结核(T11~L2)7例、腰椎结核(L3~5)16例。6例合并椎旁脓肿,18例合并脊髓神经功能损害,23例有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术前Cobb角11°~52°,平均31.5°±7.3°)。观察术后患者VAS评分、神经脊髓功能及脊柱后凸畸形的改善情况,参照吴启秋脊柱结核治愈标准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35~270(172.4±36.6)min,术中出血量400~1100(521.3±179.2)mL。术中无硬脊膜、神经及大血管损伤,术后无脑脊液漏。3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1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第10天VAS评分0~3分,平均(1.3±1.1)分,与术前[(6.6±1.4)分]比较明显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6.253,P〈0.01)。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X线示椎体间植骨轮廓不清,骨痂形成;25例随访10个月以上患者均获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术前18例脊髓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术后2例恢复至ASIAC级,3例恢复至D级,13例恢复至E级,与术前ASIA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78,P〈0.05)。23例合并后凸畸形患者,术后第5天Cobb角5.7°~19.5°,平均10.7°±4.6°,末次随访时Cobb角6.9°~21.6°,平均12.1°±3.7°,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06、12.776,P值均〈0.05)。31例患者术后4个月红细胞沉降率均降至正常。23例随访至术后12个月,参照吴启秋脊柱结核治愈标准治愈17例,余6例患者继续抗结核治疗。结论对于不合并腰大肌脓肿及病�

  • 标签: 结核 脊柱 胸椎 腰椎 一期后路 钛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颈椎骨折脱位予以单纯后路颈椎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对象数量为40例,均是我院2015年9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通过平均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单纯前路复位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单纯颈椎后路手术并颈椎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的椎间隙高度占正常椎间隙高度比例与颈椎后凸畸形科布角。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90%,高于对照组的55%,P

  • 标签: 下颈椎骨折脱位 单纯后路 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手术配合护理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份一年期间收治的60例需要接受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需要接受基本固定治疗,再分别接受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以及平均手术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这两项指标数值更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接受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而言,不仅需要开展常规的护理,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开展全方位、全程护理干预,整体效果较好,具备临床推广实用价值。

  • 标签: 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手术配合护理 腰椎压缩性骨折 效果
  • 简介:目的评估儿童Perthes病骨盆三联截骨术中应用可吸收内固定治疗的可行性、疗效及优势。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14年12月间由本院收治的74例(79髋)儿童Perthes病的患儿,按Catterall分型:Ⅲ型59髋,Ⅳ型20髋,均采用PolLeCoeur骨盆三联截骨联合可吸收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4个月至7年9个月(平均46个月),根据Mckay标准,本组病例术后髋关节功能优51例(53髋),良15例(17髋),可8例(9髋),优良率为88.61%。术后随访X线片显示骨盆截骨植骨处固定良好,无植骨块松动移位及骨吸收病例发生。患髋髋臼覆盖率由术前75.06%的平均值增加至术后的9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6,P〈0.001);术前患髋骺高比平均为65.49%,术后平均为8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3,P〈0.001);CE角由术前平均16.22°增加至3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8,P〈0.001);而Sharp角则由术前的41.46°降至术后的2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4,P〈0.001)。结论可吸收代替克氏针或金属螺钉应用于儿童Perthes病三联截骨术中髂骨截骨处的固定,疗效满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可避免二次手术创伤。

  • 标签: Peflhes病 三联截骨 内固定 可吸收棒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治疗手足部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140例手足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予以钢板螺钉治疗,实验组予以可吸收螺钉与自身增强可吸收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其并发症发生概率更低,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自身增强可吸收联合治疗对降低手足部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自身增强可吸收棒 手足部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下颈椎骨折脱位治疗中应用颈椎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间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中随机抽取44例为研究对象,以盲抽法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22)与研究组(n=22)。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研究组接受颈椎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病患相比,研究组病患术后住院时间、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的数值水平均明显更低(P

  • 标签: 下颈椎骨折脱位 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腰椎骨折钉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路径。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胸腰椎骨折钉内固定术患者98例,将其按入院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及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其数据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胸腰椎骨折钉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康复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及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腰椎骨折钉棒内固定术 围手术期 康复护理路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醋酸酚+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5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3例。对参照组患者行米非司酮治疗,对实验组患者行米非司酮+复方醋酸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在LH、FSH、E2方面的激素水平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即相应数据比较,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要求(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行复方醋酸酚+米非司酮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还不会给患者的激素水平造成不良影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复方醋酸棉酚 米非司酮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并分析后路减压、丁系统内固定手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黔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后路减压、丁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睡眠质量及治疗效果。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患者VAS评分及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较对照组的52.17%显著升高(P〈0.01)。结论:后路减压、丁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术式,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后路减压 丁棒系统内固定治疗 胸腰椎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以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固定术干预的所得成效。方法:2019.01至2020.01区间选取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6例,抽签法分至参照组、试验组,各38例。前一组:切开椎弓根内固定。后一组: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固定术。检验各组手术结果。结果:试验组伤椎恢复情况、关节功能、临床指标等,均较参照组优异,P<0.05。结论: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将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固定术作为方案,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加快其椎体功能恢复速度,并且还可缩短其住院时间。

  • 标签: 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固定 胸腰椎骨折 无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跗骨窦切口应用可吸收联合克氏针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5月宁波市第六医院创伤骨科三病区经跗骨窦切口应用可吸收联合克氏针治疗的37例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男25例,女12例;年龄(48.2±5.6)岁(20~69岁);左侧12例,右侧20例,双侧5例;跟骨Sanders分型:Ⅱ型20侧,Ⅲ型22侧。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Böhler角、Gissane角。术后6个月采用Morrey法评价术后患者距下关节活动度。术后12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价功能效果。结果37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5.2±2.7)个月(13~18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切口皮肤坏死、克氏针变形或断裂、骨折复位丢失、克氏针针道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7例患者跟骨解剖形态均恢复满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Böhler角为13.3°±1.6°、32.5°±5.5°、32.7°±5.4°,Gissane角为78.3°±6.7°、127.2°±6.7°、128.0°±6.4°,以上指标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距下关节活动度:轻度25例,中度12例,中度以上受限率为32.4%(12/37)。术后12个月AOFAS的踝-后足评分:优12例,良21例,可4例,优良率为89.2%(33/37)。结论经跗骨窦切口应用可吸收联合克氏针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满意。

  • 标签: 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跗骨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下呼吸道痰液纹带状杆菌阳性患者的易感因素,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192例下呼吸道痰液检出纹带状杆菌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纹带状杆菌检出率,并对感染组(102例)与定植组(90例)患者的易感因素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9年1—12月送检合格下呼吸道痰标本8 976例,72例(0.8%)检出纹带状杆菌;2020年1—12月送检合格下呼吸道痰标本5 877例,134例(2.3%)检出纹带状杆菌;2021年1—6月送检合格下呼吸道痰标本4 039例,121例(3.0%)检出纹带状杆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93,P<0.01);其中老年患者纹带状杆菌检出率分别为0.6%(57/8 976)、1.4%(81/5 877)和1.9%(78/4 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7,P<0.01)。感染组患者高龄、入住重症医学科、营养不良、应用激素、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有创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咳嗽反射减弱、基础疾病等方面的发生率均高于定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和定植组患者治疗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1.2%(42/102)和48.9%(44/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25例(24.5%)患者根据药敏结果治疗纹带状杆菌,与无药敏结果治疗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8.0%(17/25)和32.5%(2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P<0.01);未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低于定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0.05)。结论老年患者纹带状杆菌检出率高并呈逐年增加趋势,感染者通常存在多种易感因素,未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导致不良结局。在临床工作中,需关注且减少纹带状杆菌易感因素,正确解读病原学报告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疾病易感性 治疗结果 纹带棒状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