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8 个结果
  • 简介:尚集乡是滨州市滨城区的农业大乡,地处滨州市中心城区西北10公里,是典型的城郊乡镇,农机化发展基础较好。近年来,滨城区尚集乡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狠抓农机“三”提升,强化源头管理,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和田检路查力度,有效地遏制了农机事故的发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 标签: 农机化发展 滨州市 安全宣传教育 平安 科学发展观 中心城区
  • 简介:以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arborescens)为材料,通过近2年移栽建植试验,研究了土壤含水和气温在移栽建植过程中对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移栽后1周内,土壤平均含水低于8%时,移栽成活极低,甚至会导致移栽苗木全部死亡;土壤平均含水高于12%,移栽成活较高,有利于移栽建植成功。高气温与土壤缺水均会严重制约华北驼绒藜移栽建植效果;高气温会加剧土壤含水低而造成的移栽苗木失活现象。

  • 标签: 华北驼绒藜 移栽建植 土壤含水率 气温
  • 简介: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16、20、24、28和32℃下测定了当年(体质量0.57~3.82g)和1冬龄(17.39~54.40g)拉氏Phoxinuslagowskii的耗氧及其昼夜变化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拉氏昼间耗氧高于夜间,当年苗种耗氧峰值在中午和傍晚,而成鱼的仅在傍晚;在16~32℃范围内,体质量为(1.72±0.60)g的拉氏耗氧(OR)随温度(T)升高而增加,其关系式为OR=0.1734e0.2277T(R2=0.9911),窒息点在1.53~1.65mg·L-1之间,平均(1.59±0.04)mg·L-1;在20~24℃下,拉氏(0.77~52.4g)耗氧(OR)随体质量(W)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其关系式为OR=0.3248W-0.2206(R2=0.8076),窒息点在1.10~1.55mg·L-1之间,均值为(1.29±0.19)mg·L-1。

  • 标签: 拉氏 耗氧率 窒息点
  • 简介:为研究土壤物理特性对植物根系固土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油松单根施加拔出荷载进行直接拉拔实验,分析土壤含水与干密度对拔出过程中根-土界面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根拉拔实验中根系有被拔出和被拉断2种破坏模式:根-土最大摩擦力与根系直径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通过建立单根简化模型分析根-土间的摩擦情况,证明与实验结论一致;且根系直径在一定范围内时,根-土的最大摩擦力随土壤含水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而随土体干密度的升高单调增大。

  • 标签: 根系 摩擦特性 土壤含水率 土壤干密度
  • 简介:几种植物激素处理对桑树硬枝扦插成活的试验表明:不同激素处理桑树品种扦插成活有较大差异,成活率由高到低的处理依次为:ABT1号100mg/kg>NAA100mg/kg+IAA100mg/kg>IAA100mg/kg≌NAA100mg/kg>CK(清水);同样的激素处理,不同的桑品种间也有差异,以杂交桑(桂桑优62)的扦插成活最高,扦插时期以7月份(夏伐前后)成活最高,当年生枝条比隔年生枝条扦插成活高,枝条基段比中段和稍段扦插的成活高.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很多,扦插的最佳时期,激素处理的浓度和时间等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桑树 植物激素 硬枝扦插 成活率 扦插育苗
  • 简介:用棉析法粪检家畜血吸虫病,方法简便易行,用水量少,劳动强度低,材料经费节省,定性准确快捷,目前仍是血吸虫病流行区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但是,如果操作方法不当,检出往往很低,影响家畜血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现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如何提高棉析法粪检家畜血吸虫病检出的操作措施简述如下。

  • 标签: 血吸虫病 操作措施 检出率 家畜 粪检 高棉
  • 简介:选用4头体重420kg,年龄2.5岁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西门塔尔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中添加2-甲基丁酸(0、0.02,0.04、0.06g/kgw)对瘤胃营养物质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0.00g/kgW和0.06g/kgW组豆粕干物质、有机物质和蛋白质有效降解显著低于聍照纽(p〈0.05);0.04g/kgW组提高了玉米秸秆干物质、有机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有效降解(P〈0。05)。日粮中12-甲基丁酸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04g/kgW。

  • 标签: 西门塔尔牛 2-甲基丁酸 有效降解率
  • 简介:深圳“十一五”期间城市林业发展规划提出,未来五年计划建成17个森林公园和3个自然保护区,全市森林覆盖提高到48%,到2010年,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56685公顷以上,占林业用地比重从60%提高到71%,林业生态区100%达标。

  • 标签: 森林覆盖率 森林公园 深圳 林业发展 自然保护区 生态公益林
  • 简介:为给修建土壤固化剂集流面的施工工艺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密度和含水影响固化土强度的规律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密度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大于含水;随着密度的增大,固化土的强度呈直线上升;在同一密度下含水在最优含水的80%±5%范围内时,固化土的强度达到最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议尽可能的增加固化土的密度,压实度控制至少超过0.94;混合料的含水控制在最优含水的80%~90%之间。

  • 标签: 土壤固化剂 固化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集流面 含水率 土壤密度
  • 简介:采用烟碱转化早期诱导方法,对白肋烟达所26及其自交后代不同烟株的烟碱转化进行了分析测定,以确定烟碱转化株鉴别标准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烟碱转化低于2.5%的烟株自交后代株系稳定,株间烟碱转化变异小,且均低于2.5%,表明母代烟株为非转化株;烟碱转化介于2.5%和3%的3个烟株自交后代均表现株间烟碱转化性状的分离,变异幅度分别为0.439%-10.331%、0.466%-21.834%和0.394%-3.757%,表明母代烟株为转化株。烟碱转化大于3%的烟株自交后代烟碱转化株间变异性大,烟碱转化性状分离严重;烟碱转化大于50%的2个烟株自交后代烟碱转化也都较高,是高转化株的表现。因此,烟碱转化大于2.5%是确定转化株的可靠标准。

  • 标签: 白肋烟 烟碱 降烟碱 烟碱转化率 鉴别标准
  • 简介: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和饱和导水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动态的变化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在黄土高原坡地(50m×360m)范围内进行网格(10m×10m)取样,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表层(0~30cm)土壤饱和导水和水分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坡地表层土壤密度变化规律为坡下位大于坡上位,土壤饱和导水变异系数为0.37,属于中等变异强度;2)饱和导水和自然对数化的饱和导水在360m尺度内均不具备空间结构特征,是纯随机变量,线性有基台模型适用于描述表层土壤水分的分布特征,水分分布存在明显的块金效应,并且随滞后距离的增加半方差变大;3)饱和导水和水分含量从坡上位到坡下位均呈现波浪式变化,饱和导水大的采样点土壤水分含量低,反之则高。

  • 标签: 土壤饱和导水率 土壤水分 空间变异 黄土高原
  • 简介:本文研究了三种稀释液对猪精液常温保存效果与受胎的影响。选用三种不同稀释液对常温保存的猪精液进行稀释,并为母猪进行配种,比较不同稀释液的保存效果与受胎。结果表明,(1)2号稀释液的保存效果较好,存活时间、生存指数与1号稀释液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与3号稀释液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2号稀释液与1、3号稀释液相比也有较高的受胎;(3)1、2、3号稀释液保存精子的畸形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 标签: 精液 稀释液 受胎率 生存指数 试验
  • 简介:采用烟碱转化株早期诱导鉴别方法,对白肋烟达白系列杂交种及亲本材料不同烟株的烟碱转化进行了分析测定,并配置了改良杂交种。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种生物碱组成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达白1号和达白2号烟碱转化问题相对较小,但群体中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转化株,总转化株比例分别为10.9%和23.7%,其中多为低转化株。达白3号问题比较突出,所测烟株全部为转化株,且转化程度较高,多为高转化株,平均烟碱转化达到38.3%。达白1号的2个亲本MSKY14和达所26均存在一定比例的转化株,对达白1号群体中转化株的产生均有贡献。达白2号的母本MSVA509多为非转化株,父本达所26对烟碱转化的贡献较大。达白3号父本达所27总转化株比例和高转化株比例都接近100%,是造成达白3号杂交种高烟碱转化株比例的主导因素。严格选择非转化株配置改良杂交种,群体中烟碱转化显著降低。

  • 标签: 白肋烟 杂交种 亲本 烟碱 降烟碱 生物碱
  • 简介:对组培生姜在高温条件下进行覆盖不同遮光遮阳网的田间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夏季高温期间覆盖遮阳网栽培能有效改善高温对组培生姜生长的影响,提高产量,增产幅度在5.6%~13.19%之间,增产效果极显著。

  • 标签: 组培生姜 遮阳网 不同遮光率 栽培试验
  • 简介:1研究思路农业增加值的有效支撑,与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投入的关系密切,其中生产技术的进步至关重要,它对农业产业有着明显的节本增效作用。文章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在测算农业机械化对杨梅产业贡献时,以利润作为主要指标,以农机服务产业化理论辅以经济学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青田县杨梅产业统计数据,运用实践调查与系统分析、实证分析、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农机化在杨梅产业中贡献的利润,除以整个杨梅产业的利润,最终得到农机化在杨梅产业中的贡献

  • 标签: 农业机械化 杨梅产业 贡献率 青田县 农机服务产业化 生产技术
  • 简介:为了解不同接种位置和分散度对发菌速度的影响,以白金针菇FV093为材料,棉籽壳、麸皮为培养料,采用端接、心接、分散接的接种方法进行试验,以期探讨耗时短、发菌快、低污染的接种法。试验证明:改变接种位置和提高分散度能缩短发菌时间。

  • 标签: 接种位置 分散度 发菌时间 污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