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丽通通与宋朝的书籍、音乐、绘书、工艺品的交流和实贡留学等途径,学习仿效宋朝相对发达的文化。高丽和宋朝雨国外交使节之间的交往主要为文学交往,即赋诗唱和,高丽著名诗人的作品受到宋朝文人的称赏并著录于书目。高丽文人封宋朝文学的学习可分为全面引进、广泛模仿和领略精神三个阶段,宋朝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对改变高丽前期骈丽华美的文风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北宋后期以苏轼为代表的诗歌的体裁、题材及其诗学观念在高丽诗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标签: 高丽 宋代文学 诗文革新运动 外交使节 诗学观念 宋朝
  • 简介:十年前论述"新世纪文学"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文学形态还没有展开,何来"新世纪文学"?十年之后,这一概念的存在价值已经没有太大的争议了,接踵而至的是对具体内涵的探讨。在一个价值多元、话语繁复的新世纪,文化空间在扩大,

  • 标签: 文学正义 文学流变 新世纪文学
  • 简介:文学本质界说的逻辑起点究竟是文学体验还是文学经验,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在我国近30年的文学理论发展中,这两个术语并没有得到清晰准确的区分,很多时候二者是混用的。

  • 标签: 文学本质 文学经验 逻辑 界说 文学理论
  • 简介:<正>什么是比较文学?我们一直在提这个问题。现在我们能够回答它了吗?我们已经展示的不断积累的材料给人的感觉多样而眩目。为了经得住比较学者所受到的尝胆似的引诱,——应当承认这一点,我想从对象与方法两方面重新把握比较文学。比较文学的对象象大千世界那样复杂,而且又永远飘忽不定。它目前论述的是什么呢?

  • 标签: 比较文学 比较学 比较研究 对象与方法 文学社会学 文学关系
  • 简介:我们在谈论重庆作家是否优秀的时候,一些标准虽然简单明确,但是可能不一定可靠。作家的价值很难简单地通过排座次来确定,也不是获得一个什么奖项就能确定的,而在重庆文艺界往往流行着一种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看某个作家是否获得一个全国的甚至是重庆市的奖项来判断某个重庆作家的价值的。如果考虑到当今国内各种层次的奖项中都普遍存

  • 标签: 重庆文学 莫怀戚 文学经典 重庆方言 文学作品 中国作家
  • 简介:随着网络世界的蓬勃繁荣,各类文学也开始活跃于网上,这些文学作品我们统称为网络文学,它是以互联网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的,借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演绎等手段来表现的文学作品。网络文学的兴起,必然会给传统文学带来史无前例的巨大影响和冲击。

  • 标签: 网络文学 传统文学 影响
  • 简介:随着社会变革周期的缩短与作家创作视野的拓展,报告文学的精髓也由以政治学为核心的微观社会学向以文化学为主体的宏观人文学拓展。

  • 标签: 人文学 报告文学 精髓
  • 简介:胡适在20世纪初使用“活的文学”一词来提炼新文学的本质,概括新文学在语言工具、精神内涵等两个方面的文学性,认为文学语言要“活”,需用浅显生动的白话进行创作;文学精神要“活”,需有真情感和真思想的贯注,而具有这种文学性的文学在胡适眼中就是白话文学(民间文学)。在当时中国文学的实情和时代使命的要求下,胡适所倡导的“活的文学”,功绩主要体现为语体革新。民间文学研究者多把胡适的言论作为逻辑起点或常识,继承其全新的文学史观,在使用白话文写作时,因受到西方民俗学的影响,对“活的文学”作为精神内涵的一面逐渐遗忘,而把民间文学导入具有学科意味研究的同时,民间文学文学性日益被遮蔽。

  • 标签: 胡适 “活的文学” 民间文学 文学性
  • 简介: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西方文学最重要的两大源头。从文化传统上来看这两者是异质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是永恒的对立和相互冲突。古希腊-罗马文学中的世俗人本主义体现了个体本位对自己原欲和价值追求,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中的宗教人本主义表现的是上帝对世人的博爱和救赎,两者都是从人类自身的需要出发。从“两希”文学传统的差异入手,从文学史历时的视角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以及最后逐渐融合的过程。

  • 标签: “两希”文学传统 西方文学 对话 冲突 融合
  • 简介:《论文学文学》以人性与人道主义为切入点考察中国当代文学。大胆质疑、不懈追问以及强烈的历史意识,是本专著突出特点。在具体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中,作者坚持从细读文本出发,同时又以哲学、历史、文化的宏观视野为平台,对所考察的审美对象进行理性审视。使其研究成果既体现出文学研究中应有的审美特性,又具有相当高的学术品位。

  • 标签: 人道主义 审美立场 宏观视角 质疑与追问 历史意误解
  • 简介:<正>日本小说家石坂洋次郎战前凭借一部脍炙人口的《年轻人》在日本文坛声名鹊起,战后则以《绿色的山脉》等一系列广受好评的作品奠定了其在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他的作品被冠称为"青春物""中间小说"等,大多属于大众文学的范畴。然而石坂洋次郎的文学之路并不是始自大众文学,而是纯文学(即私小说)。一个原本决意投身纯文学创作的文学青年缘何中途放

  • 标签: 石坂洋次郎 文学世界 大众文学 私小说 葛西善藏 日本作家
  • 简介:东欧、拉美,伊斯梅尔·卡达菜、加西亚·马尔克斯,《梦宫》、《百年孤独》,这只是浩若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的两块文学版图,两个人名和两本书。本次交流的主题为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对话和互动。然而,如果没有翻译家,我们不会有机会亲近那些伟大的灵魂。

  • 标签: 文学杂志 中国文学 世界文学 《滇池》 交流 对话
  • 简介:推定课税是税收征管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虽然学术界对其概念的界定在表述上不尽一致,但从中足可以概括出其一般的法律特征:条件性、自由裁量性、从属性、目的性和法定性。征纳信息的不对称性决定了推定课税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但推定课税制度自由裁量性也决定了这一制度,在满足国家公平治税需要的同时也存在课税权被滥用、引发税负不公和税收腐败等等的风险,为消除其风险,就必须将其纳入法治的轨道。

  • 标签: 推定课税 税收法定主义 实质课税 中国 税收征管 法律制度
  • 简介:我国《民法总则》第85条和《公司法》第22条第2款共同构建了公司决议可撤销的效力规则,其仅以内容瑕疵和程序瑕疵为可诉事由,忽略了意思表示瑕疵、表决权行使瑕疵和决议机关权限瑕疵等因素对于决议效力的影响。公司决议固然有其独立于一般民事法律行为的特殊性,但效力规则的制定却不可完全另起炉灶;而是需由一般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规则出发,再纳入决议行为在行为结构和组织法因素上的特别考量,加以有机结合。股东大会可撤销之诉的诉讼事由也应当跳脱内容与程序的二分,遵循上述思路重新加以梳理和检讨

  • 标签: 可撤销 效力规则 诉讼事由 表决权行使 组织法
  • 简介:由于近代学统的断裂,中国法制史主流研究模式偏离了中国自身历史秩序建构的基本原理,进入了"以西范中"的研究误区。中国当代法史学者须本着资源本土化学术自觉,树立自己的精神信仰,从法律移植转向法律"混合",培植法史学科后备人才,创造出中国法制史学科新体系。

  • 标签: 中国法制史 法律移植 研究模式 西化 民族性
  • 简介:受“子罕言利”的传统理念影响,我国无因管理制度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并不承认无因管理人的报酬请求权,造成了“不公平牺牲”现象的出现.为了平衡管理人与本人的权利义务,法律应对无因管理人的报酬请求权予以确认.同时,为了抑制报酬请求权可能带来的弊端,当仅将报酬请求权赋予管理行为合理且为本人带来利益的无因管理人.关于报酬数额,应对无因管理人是否为专业人士进行区分的基础上,以本人所获得的利益减去为实现管理人的求偿权所支出的费用后剩余的利益为限.

  • 标签: 无因管理 报酬请求权 制度安排
  • 简介:本论文试图对乾隆十三年的米价大论战进行再检讨,指出朝廷将米价上涨归咎于常平仓储备的扩大并不一定与事实相符.1748年8月乾隆帝决定每省常平仓定额"应悉准康熙、雍正年间旧额",亦非各省督抚一致同意的反映.而且,这一不加选择的命令之粗率也使读者怀疑朝廷可能另有用意.如果仔细阅读1749年1月建议将全国仓储总额定为3379万石的报告,不难发现其作者并不拒绝寻找机会节省资金.这些财政上的考虑很可能跟第一次金川战争不无关系.

  • 标签: 乾隆十三年 常平仓 金川战役
  • 简介:朱熹对人物之性的同异问题采用了双重视角,从单言理而不杂气的视角来看,人物之性无别,其实质规定是仁义礼智之理;从理气不离的视角来看,人物之性有异,而其异源自气而不是理。这种复杂的视角导致了将《中庸》首章的"性—道—教"纲领的主体指向了人与物。而船山坚持认为,性、道、教三者是专言人而不及物的,人物同原而异理,故而人性、物性之别无间于理与气,这种区别是在所有相关层面上的。朱熹致力于仁义礼智五常之性的普遍化论证,将仁义礼智在形气世界中的显现视为人的不容回避、不能推诿的责任,而船山则在人文世界的建构方面思考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

  • 标签: 人性 物性 朱熹 王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