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20 个结果
  • 简介:新疆基层公安派出所民警绩效考核现状为绩效考核周期正逐渐缩短、评价标准科学性程度低、考核主体单一、考核方法两极化、考核结果的应用程度不理想。应从革新绩效考核理念、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标准、明确考核的评价主体、建立与绩效考核紧密联系的绩效管理制度和推进派出所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改革派出所民警的绩效考核。

  • 标签: 新疆 基层公安派出所 公安民警 绩效考核
  • 简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日渐增多,本意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绩效。但引入企业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质量和绩效亦不如预期,于是试图通过第三方绩效评价的方式予以规范。但是,事实表明仅仅采用第三方绩效评价这种外部干预并不足以化解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遭遇的绩效困境。文章以S区自助图书馆为例,从利益契合度、公共价值和能力三个维度,基于共生理论分析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困境的形成机理,论证了内在动力对于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和绩效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化解绩效困境的治理对策。

  • 标签: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互利共生 绩效 自助图书馆
  • 简介:"领导高度重视"是公共治理实践中的高频词汇,但学术界对于其机理与绩效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研究表明,"领导高度重视"式治理不仅能够产生当期绩效,而且还会引起绩效叠加和转移,即产生可持续绩效,但也会因为自身固有缺陷而带来一定的社会福利损失。因此,需要综合全面地看待"领导高度重视"式治理,既要肯定它的有效性,又不能忽视它的局限性。

  • 标签: 政府治理 基层治理 “领导高度重视” 治理绩效 可持续性 有效性
  • 简介:评估主体合理构建是确保G2C服务伦理绩效评估有效性的关键路径之一.选择评估主体必须充分考虑“主体构建”的生态逻辑,及其评估主体具体构成,做到既拥有科学性又具有合理性,既有效度又有信度,这也是构建G2C服务伦理绩效评估模式、建立G2C服务伦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

  • 标签: G2C服务伦理 绩效评估 理念定位 价值取向 生态逻辑 具体构成
  • 简介:以浙江省绍兴市为研究对象,在回顾绍兴市扩权强镇改革历程基础上,采用"4E"方法对改革的绩效进行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等维度的评估。总体而言,这次改革是比较成功的,尤其是在促进经济建设和发展,提高镇政府工作效率方面;但改善民生和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还有待完善。在扩权强镇改革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应重视促进乡镇产业集聚,增加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改善民生;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增强乡镇政府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行政性分权向法治性分权的转变,实现权责利统一;加快乡镇职能转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绍兴市的扩权强镇改革具有推广意义,可供其他地区未来的改革发展作参考。

  • 标签: 扩权强镇 改革 绩效 绍兴市
  • 简介:在公共价值管理范式兴起的背景下,公共部门治理绩效的实现与改进依赖于建立在社会价值建构基础上的公共价值的达成。从社会价值建构的视角切入探索村庄治理绩效“何以可能”,有助于厘清村庄治理绩效实现与改进的基础与关键环节。采用案例研究、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市下围村由“上访村”转变为“文明示范村”的案例进行剖析发现:下围村治理主体的多元转变、情境化的制度框架、集体决策的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大厅与新媒体技术等变革要素的组合与运作,实现了村庄治理的社会价值建构,形成了村庄治理的公共价值,进而以此为基础约束治理主体的行为并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冲突,使得下围村的治理绩效得到明显改善与提升。这一发现表明,社会价值建构过程中的建构主体及其能力、建构内容、建构条件等因素的集结与相互作用,将为村庄治理绩效的实现与改进奠定基础和提供可能性。

  • 标签: 社会价值建构 村庄治理 绩效
  • 简介:自从社区、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机制被提出以来,国内多地在不同程度上对该机制进行了实践探索,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理论基础与实际绩效却探讨不足。公民参与理论和民主治理理论均强调现代公民基本价值与多元主体的平等参与,兼备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为“三社联动”机制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十分适宜且有益的理论指导。进一步推动“三社联动”机制的创新实践,应当基于上述理论基础,贯穿公民参与和民主治理的价值目标和核心理念,尤其应瞄准其核心价值,做好顶层设计,政府自觉放权、放手,积极培育和激发社会活力,扩展居民参与;强化对“三社联动”的财政与政策支持,让“三社”放心、大胆地进行创新实践,全面实现我国城市社区的善治。

  • 标签: 社区 社会组织 社会工作者 三社联动 理论基础 社区建设
  • 简介:政府绩效评价是公共管理及政府管理创新的前沿课题。作为一个全新的范畴,政府整体绩效评价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我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构成了民意表达的基本路径,具有民主导向与技术完善的双重功能。本文提出了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结果导向的理论假设,并依据既定的技术方案,基于独立第三方立场和公众满意度导向,利用2008年度针对广东省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及公众满意度调查的系统数据,检验理论假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研究表明,我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是公民对政府表现的综合评价,其过程承担民意表达的功能,其结果将成为民主政治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

  • 标签: 政府整体绩效评价 假说 检验 公众满意度 广东试验
  • 简介:企业绩效水平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合理与否最直接的反映。本文以沪深股市733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所有权集中度、董事会特征、管理层激励三个因素入手,对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所有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有助于企业绩效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独立董事比例并不能对企业绩效水平的提高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管理层持股比例的提高反而会降低企业绩效水平。

  • 标签: 内部治理结构 企业绩效 所有权集中度 董事会特征 管理层激励
  • 简介:采用网络实地体验方式,体验评估了我国19个省级(含副省级)城市政府的网络服务绩效,从绝对值考量,目前这些政府的服务效果都不理想;相对而言,厦门、宁波、上海的政府网络服务效果较好,处于第一梯队,沈阳、大连、重庆、杭州、深圳处于第二梯队,而成都、青岛、武汉建设的效果最差,堪称"非服务性"政府。从当前政府服务绩效不彰的现状来看,未来可以推行服务当场评分制度、服务回访制、服务待岗制、制定政府国家服务标准和采用新技术等措施来提高服务绩效。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窥视了我国政府服务绩效的现状,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未来需要扩大实地体验评估的政府范围,扩大体验的政府部门,更要对实体服务、网络服务同时展开体验评估,以得出更具一般性的结论。

  • 标签: 政府服务 效果评估 网络实地体验 城市政府
  • 简介:在卡梅隆政府一系列激进的政府改革中,尤以公共机构改革最引人瞩目。在对英国政府出台的相关公共机构改革政策、方案进行文本编码、对改革逻辑的频数和应用强度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保留机构"的逻辑是要保证其更好地履行专业职能;"改造为NDPB"的逻辑是实现职能清理;"不再作为公共企业"的思路是消除公共财政负担,等等。软件拟合的改革嵌套逻辑显示了行政学意涵:牛顿力学原理为基础的线性逻辑是改革的方向盘;职能革命是公共机构获得绩效的元工具;以公共管理带动政治责任实现的后管理主义;将公共部门看成社会的一个生产部门来拉动经济复苏。这启示我们在"十二五"期间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的改革仍要强调科学管理;机构、事业单位改革应当以"职能革命"为主线;通过改善公共管理质量破解民众不满;将政府组织、公共机构当作市场主体而非"救市者"来改进其内部管理。

  • 标签: 英国 公共机构改革 职能革命 后管理主义 政府责任
  • 简介: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既是政府绩效评估的具体内容,也是评估的参考依据和标准,它在整个政府绩效评估中起指向标的作用。通过考察政府绩效评估实践不难看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主观性与随意性泛滥、范性不足甚至缺失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绩效评估法律法规的缺位。基于此,我们应针对我国的国情和政府实践,以法律规范对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以做出公平、公正、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同时推动整个政府绩效评估法律制度的形成。

  • 标签: 政府绩效评估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行政体制改革
  • 简介:文章基于福建省579家农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引入结构方程模型,识别农业企业与高校技术合作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主要结论包括:政策环境因素通过影响技术合作的初始阶段、执行阶段、蔓延阶段与整合阶段对技术合作绩效产生显著间接正面影响;农业企业技术需求强度通过技术吸收意愿、技术吸收意愿通过高校技术转移能力和农业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对技术合作绩效产生显著间接正面影响;农业企业技术整合能力对技术合作整体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面影响。以上实证研究结论,帮助政府明确农业产学技术合作政策设计的落脚点。

  • 标签: 产学技术合作 技术合作绩效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 简介:从前后十年间两波全国性问卷数据的分析表明,在多数民众眼里,国家治理的能力与绩效危机并未显现。民众对于国家治理能力的评价普遍较高,但“央地差”明显;而对社会治安、公共服务、经济形势、民众生活保障等四个方面的治理绩效,民众的评价也总体良好。回归分析表明,政治情感和政治认同对我国公民评价国家治理均有显著影响。不过,公民的政治情感对于政府信任和官员信任之间存在着“区隔”,政治认同在制度认同和制度能力认同之间也存在着“区隔”,前一“区隔”反映了当下中国“官民对立”的现实以及中国政治传统中“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文化传统,后一“区隔”则反映了民众在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的矛盾心理。

  • 标签: 国家治理 治理能力 治理绩效 政治认同 政治情感
  • 简介:南宁市江南区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和使用村级干部的工作机制,激发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队伍的活力,充分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2007年9月在南宁市率先试行了村干部绩效考评机制,出台了《关于村"两委"班子及村干部绩效考评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在江西镇同宁村、吴圩镇平垌村、苏圩镇那海村和延安镇延安社区开展试点工作。2008年下半年,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城区全面推行了村干部绩效考评机制,结

  • 标签: 村干部 绩效考评机制 新农村建设 实施意见 社会主义 考评工作
  • 简介:通过调研,分析目前干部院校教师绩效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师德素质、教学、科研和服务四个方面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构了一套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形成科学的发展性评价机制,为干部教育培训师资管理改革提供参考。

  • 标签: 干部教育培训 师资队伍建设 绩效评价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简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旨在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是我国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深入挖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执行过程中绩效偏差的影响因素,力求弥补以往研究中缺乏对实际情境关注的不足,本文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甘肃省10个县(区)为例,通过与利益相关方的深度访谈收集资料,借助NVivo10软件进行编码分析,并在内容分析法的指导下进行核心影响因素的归纳判别。研究发现,社会发展、制度安排、行政体制、村庄规模、自然区位、两委特征、村内派系、村民偏好、村干部偏好、政府偏好、认知能力、宣传机制、价值观念等13个因素导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绩效出现了偏差,其中行政体制、制度安排、两委特征和村内派系是核心影响因素。“一事一议”是操作层面的集体选择行为,提升项目运行的科学有效性是绩效偏差矫正的重要突破口,本文引入重在资源价值整合的PMO项目群管理模式,可以为优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绩效提供参考,对未来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公共政策绩效偏差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扎根理论 公共价值
  • 简介: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从原有政府主导的单一体系转变为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共治体系;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体现为应对社会问题和公众需求的战略性、回应性和民主性。

  • 标签: 治理体系 能力提升 广东省人大 财政绩效 国家 第三方
  • 简介:基层工会是工会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基层工会主席又是基础的基础。那么,如何调动基层工会主席的积极性?浙江省象山县总工会通过推行非公企业工会主席“1+X绩效积分”岗位津贴制,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工会活力。这一做法走在全国前列,得到了中央、浙江省和宁波市有关领导的重视。

  • 标签: 基层工会主席 岗位津贴制 企业工会 浙江省 象山县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