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梳理了唐代两京都城长安城和洛阳城遗址范围内出土的若干窑青瓷,并结合最近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发掘情况对其进行重新审视,从而研究探讨窑瓷器的贡瓷年代,产品面貌以及运输路径等方面的问题。认为早在唐代早期,窑瓷器就已经纳入皇家宫延用瓷的名单之内,至唐代中期持续,唐代晚期作为贡窑继续输入宫廷。至于其输送路径,从目前来看,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浙东运河、隋唐大运河输送的。

  • 标签: 唐代 长安城遗址 洛阳城遗址 贡瓷 青瓷 秘色瓷
  • 简介:1978年至1979年,江西省考古工作者在江西省东北部的贵溪县西南鱼塘乡仙岩一带清理了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崖墓。经考证,确定其族属为古族,其考证论点基本依据有四:第一,断发纹身。因为在发掘的14座墓葬中,79M2第四号棺内一男性死者头骨右侧放置有一束长约5厘米的头发;第二,干栏式建筑。清理的37副棺木中有两副屋脊形棺木;第三,信奉蛇图腾。出土的数十件陶器中有一二件陶坛肩部装饰为一扁曲形状的贴耳,另有米筛纹陶瓷装饰(谓蛇皮花纹),故此推测系古族蛇图腾象征;第四,当时江西境内主要生活着古族的一支——“干”。多年来,我对这批崖墓的墓主族属存有几点疑窦:第一,崖墓出土文物自成系统,有

  • 标签: 墓主 族属 江西省东北部 考古工作者 越族 春秋战国时期
  • 简介:西周青铜器铭文是研究其时历史与制度的直接史料。本文通过对出土于河北元氏西张村的西周中期叔趱父卣、尊及臣谏簋铭文的考释,揭示了西周致事制度与燕私礼。铭文记述作为邢侯臣僚的叔父早年送其子倏于邢候处学-3政务,其后叔父老而致事,倏则继承父职辅弼邢侯。叔父于国致事,于家则传家,故专为英子倏作彝器以昭示,且以相应的饮酒礼仪加以体现,使我们首次通过铭文了解了西周的致事制度与燕私之礼。周人制度之完备,礼旨之深刻,仪节之绵密,于铭可见一斑。

  • 标签: 西周 叔越(quan)父卣 臣谏簋 致事 燕私
  • 简介:2002年3月,由国家文物局组织、上海市文管委主持召开的“吴越青铜技术研究”成果鉴定会上获悉,令考古界和科技史界惊叹不已的吴越青铜器上的多项精湛技艺和重大发明,已由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上海材料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课题组研究揭谜并复原成功。

  • 标签: 青铜器 考古 上海博物馆 国家文物局 科技史 成果
  • 简介:摘要:为制定临安水丘氏墓出土的三件唐代窑青瓷相应的保护修复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对其病害状态进行分类,结合对同期、同类青瓷标本进行微观形貌观察、瓷釉XRF分析、瓷器表面附着物的XRF及离子色谱分析等,以期对这三件窑青瓷文物的病害与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批出土窑青瓷在烧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多生烧的器物,其胎和釉比一般瓷器较为疏松,更易受考古出土环境中可溶盐的侵蚀。存在的裂隙甚至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加剧。在此基础上,定义并且绘制病害图例,对其病害类型进行区分,以利于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修复措施,使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更具科学性、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标签: 越窑青瓷 病害分类 标本 检测
  • 简介: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浙江宁绍平原的窑又以青瓷的发祥地著称于世.早在商周时期,上虞曹娥江中游地区的陶瓷生产就已很兴盛;至东汉时就已能生产出成熟的青瓷器。历经三国两晋的鼎盛时期和晚唐五代的全盛时期,窑青瓷已以“千峰翠色”及“类玉”、“类冰”的瓷质风靡瓷苑。除部分产品作贡品外,大量行销国内广大地区;自唐代始,已远销亚、非各国,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在古代文明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兹将我县收藏的部分精品选介于次。青瓷四系罐.东汉

  • 标签: 越瓷 文物管理所 青瓷四系罐 上虞县 越窑 全盛时期
  • 简介:[本报讯]为促进亚洲地区货币文化交流与发展,增进本地区各国的传统友谊,由中国钱币学会、亚洲钱币学会、砂劳博物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与东南亚货币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在东马来西亚砂劳首府古晋举行。上海市钱币学会应邀派代表出席。

  • 标签: 中国钱币学会 学术研讨会 文化交流 马来西亚 东南亚 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