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展开系统分析。方法以Cochrane系统评价形式,实施检索Cochrane图书馆以及Embase、Medline、万方数据库等,将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并评价质量,对于同质性研究实施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研究为5项,包含有病例320例。依据观测指标以及参照组的不同实施详细的亚组分析,其中包含有4项研究的无效率汇总为RR=0.5,并且获得的95%CI(0.35,0.74),结果显示同参照组相比较,针灸组的总体有效率更高,P<0.05;具有2项研究疼痛程度汇总的MD=0.29,并且获得到的95%CI(-1.85,2.42),通过比较结果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同时均未产生不良事件的报道情况。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针灸治疗方案可以得到相对理想的效果,安全有效,但鉴于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数量有限,以及存在测量性偏倚等情况,所以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其他高质量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

  • 标签: 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症 系统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挑选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6%,半年内复发率为2%;对照组有效率为84%,半年内复发率为10%。结论系统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系统性护理 复发率
  • 简介:摘要如今各大医院正走向集成化、数字化的发展道路,在医院现代化建设期间,引入医院信息化系统与实验室信息化系统,其主要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实验室、其余科室进行连接之后实现数据共享与信息及时沟通,既增强了实验室自动化效率,又降低了事故出错的几率,方便病患了解实时情况。

  • 标签: 实验室信息化系统 应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enor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33例胸腰椎骨折采用Tenor系统内固定治疗,分析椎体高度、畸形角及神经功能分级变化。结果椎体高度、畸形角和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Tenor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复位效果好,固定坚强的优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院医疗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构建医院物流管理系统已成为医院现代化经营的重要战略,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及实时核销的理念,构建于预算编制、采购审批、采购执行及物资管理一体的医院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规范了医院物资的管理,也实现了高值耗材的HIS收费及库存的实时核销,为医院的成本核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分析我院采用一年时间构建的医院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促进医院发展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实时核销 医院物流管理系统 成本核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保温措施在神经外科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术中接受常规保温措施干预,干预组在术中接受系统保温措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手术进行60min以及手术完成时的体温差异以及在手术过程中寒颤和肢体发冷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手术进行60min及术后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中肢体发冷及寒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系统保温措施可有效维持患者体温平稳,降低肢体发冷及寒颤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体温 神经外科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麻醉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年来收治的SLE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麻醉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结果10例患者术中经过顺利,血液动力学相对平稳。术后除1例转入内科治疗外,其余均顺利出院。结论应全面了解SLE患者术前临床状况,尽量维持术中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注意激素的应用及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麻醉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84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干预组给予一系列的术前、术中、术后的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42例乳腺癌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系统护理干预组的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取一系列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缓解患者心理上的不良情绪,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减轻术后不良并发症,促进躯体和心理的全面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围手术期 系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为改善产科门诊就诊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我院实施了产科门诊电子叫号系统分诊,由此构建了良好的就诊环境,提高了分诊正确率,提高了孕妇就诊满意度,减轻了护士、医生工作及心理压力。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满意度 分诊 叫号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通过收集有关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处方,通过对该医院药使用处方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结果,并将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进而得出相关结论。结果本次研究得出基本药物制度使用之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3%,主要是二联用药和静脉注药。同时抗菌药物物品平整以3代头孢霉菌和新一代青霉素为主,但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之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降低为48%,主要是单一用药和口服,药物品种以第1代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钠为主。结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会相应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使得抗菌药物的使用趋向合理化。

  • 标签: 系统评价 基本药物制度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雾化操作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50例小儿呼吸系统就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对照组进行压缩驱动雾化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为96%;雾化20分钟后对照组SpO2为(0.92±0.03)%,观察组SpO2为(0.97±0.03)%;各项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压缩驱动雾化而言,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更优。

  • 标签: 呼吸系统 雾化治疗 SpO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有效临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儿科收治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8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的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匹多莫德,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95%,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的临床症状好转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92.3%,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的治疗方式联合使用匹多莫德能有效提升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儿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儿科 呼吸系统 反复感染 治疗
  • 简介:摘要美洲大蠊具有药用价值广、不良反应低及来源丰富的特点,在医药领域中有较好的应用。作者对美洲大蠊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美洲大蠊 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临床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及可靠性能够摆脱地域、时间等因素的限制,不单单是临床上疾病治疗的需要,更是临床检验所的发展方向以及趋势。现在临床检验大多是采用一般检验方法,因其原理比较繁杂,所以实验室及临床检验采用同样方法无法有效开展工作。本文从临床检验的参考测量系统,影响临床检验的因素,以及参考物质与参考方法在临床检验中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提高临床检验的分析质量,保障临床检验的可靠性。

  • 标签: 临床检验 参考测量系统 分析质量
  • 简介:摘要一种新的直观的评价医院或药厂环境微生物水平的技术正在应用和推广中,它就是空气微生物检测系统(IMD-A),它能连续和瞬时地捕捉和鉴别空气中浮游的生物和非生物颗粒,并能同时读出微生物颗粒的数据以及进行趋势分析。与传统的空气浮游菌采集方法完全不同的地方在于采用纯光学技术,测试原理是依据细菌或活性物质本身分泌出含荧光的核黄素的特征,空气微生物检测系统(IMD-A)使用紫外检测器捕捉微量核黄素来确认细菌或微生物的存在,它可以实时地,不间断地,精确至颗粒地分析空气中的各种微生物数量。本文旨在通过对该项技术的解读和研究,以及它与传统空气浮游菌采集方法的比较,就该方法本身具有的实时检测、连续监控和风险降低等功能进行论证,并分析其在医院或药厂的环境控制上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环境控制 微生物瞬时检测方法 浮游生物颗粒 核黄素 光谱学 实时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妊娠中、晚期,应用系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受妊娠中、晚期系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9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筛查情况进行观察,判断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准确性。结果本次中、晚期超声疑似胎儿畸形的入选的98例产妇中,经生产和引产证实共计出现80例胎儿畸形,超声确诊的74例,其诊断准确率为92.5%。结论妊娠中、晚期系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价值显著。

  • 标签: 妊娠中 晚期 筛查胎儿畸形 系统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临床信息管理系统在输血科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高效、便捷、精细化的临床信息管理模式,并且可持续性地完善输血科临床信息管理系统。结果简化了繁琐的业务流程,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使输血科工作更加规范合理,输血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结论精细化临床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提升输血科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输血 精细化 信息管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检验科中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连接及构建。方法采用树状网络模型法构建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全面连接医院实验室内各类自动化检验仪器、半自动化检验仪器等,同时将连线终端连接至计算机上,确保实验室内种类繁杂的仪器能实现有效整合。结果随着医院检验科中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构建与应用,医院检验科日常操作流程与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带动了医院LIS系统的逐步完善,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医院检验科日常工作质量与效率。结论信息系统LIS的构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医院检验科实验室手工操作模式,降低了检验人员的工作强度,也避免人工录入信息时出现的差错,实现检验结果全院共享,显著的提升了检验效率与检验质量。

  • 标签: 医院检验科 实验室 信息系统 HIS LIS 构建 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