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免疫沉淀法测定血清LDL-VLDL-GGT活性并观察其在肝癌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以ApoB抗体作为沉淀剂,沉淀血清中与LDL及VLDL结合GGT并测定其活性,测定65例肝癌,53例肝硬化,32例慢性肝炎及75例正常人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poB抗体能很好地沉淀各种样品中LDL和VLDL,该方法批内精密度为3.56%-8.21%,批间精密度为5.45%-9.77%。LDL-VLDL-GGT活性在0-58U/L范围内线性良好。以10U/L为cutoff值,则其对肝癌诊断敏感性可达86.15%,肝癌与肝硬化和慢性肝炎鉴别诊断特异性分别为67.92%和81.25%。结论:本法检测血清LDL-VLDL-GGT活性对鉴别肝癌与其它肝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免疫沉淀法 测定 血清 LDL-VLDL-GGT 活性 肝癌
  • 简介:随着医学不断发展,对于医学检验专业人才需求,已经从以往量要求逐渐向质方向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培养部分“高、精、尖”检验专业人才。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研究生教育,欧洲几所大学高等教育别具特色,突出地体现在其革新学术环境、研究型教学模式和完善助学体制。笔者旨在对欧洲几所重点高等教育分析基础上,着重阐述对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研究生建设启示。

  • 标签: 欧洲 研究生教育 检验专业 研究生培养 教学改革
  • 简介:目的:探讨聚维酮(PVP)在体外加阿霉素(ADM)后诱导EJ细胞发生凋亡情况以及一些相关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ADM诱导EJ细胞凋亡率、PVP十EJ细胞凋亡率以及PVP+ADM对EJ细胞诱导凋亡率情况。结果:PVP对ADM诱导膀胱癌EJ细胞凋亡无影响。结论:PVP在整个诱导过程中并没有协同作用,只起到粘附作用,使得药物停留在EJ细胞表面的作用时间延长,从而达到大量杀伤EJ细胞作用。

  • 标签: 阿霉素 细胞凋亡 聚维酮 粘附
  • 简介: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是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有效途径。微生物学发展史以及蕴含在临床微生物学课程中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与医学人文内涵,都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熏陶。

  • 标签: 人文精神 临床微生物学 融合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补体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医院感染患者中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8例医院感染患者血清样本,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了Ig、补体和CRP含量.结果医院感染患者血清中IgA、IgG、IgM、C3、C4和CRP水平分别为(1.90±0.97)g/L、(13.33±4.61)g/L、(1.75±0.69)g/L、(1.12±0.39)g/L、(0.26±0.14)g/L、(83.9±55.4)mg/L,与正常对照相比,除IgG、C3降低外,其他明显增高(P均<0.01).IgG下降与IgA、IgM、CRP呈负相关(P<0.05),与C3、C4无相关性.恢复期IgG、C3含量增高,其余指标均降低,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gG水平下降,机体免疫力低下是医院感染主要原因.

  • 标签: 医院感染 血清免疫球蛋白 补体 C-反应蛋白 免疫功能
  • 简介:在人体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教学课时减少情况下,笔者通过调整教学内容,精简理论课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并适当增加实验课学时,加强实验教学,突出能力培养。通过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使学生具备了较强实践技能和较高职业素质,为今后工作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 标签: 人体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 教学 培养 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 人体寄生虫学
  • 简介:目的探讨二价金属离子Cd^2+、Mn^2+、Ca^2+、Zn^2+、Mg^2+、Cu^2+、Ba^2+对血清中肌肽酶与肝脏中肌肽酶活性影响。方法测定0.1—10mmol/L范围内cd^2+和其它几种二价金属离子对血清及肝中肌肽酶活性影响,比较其激活结果。结果Cd^2+能将血清中肌肽酶活性提高16倍,而对肝脏中肌肽酶无激活作用;Mn^2+能将血清中肌肽酶活性提高2倍,将肝脏中肌肽酶提高2.7倍。其它离子激活效果不明显。血清中肌肽酶与肝脏中肌肽酶[Mn^2+/Cd^2+]激活比值差异非常显著。结论血清中肌肽酶与肝脏中肌肽酶在化学性质上存在差异,很可能在人体内存在肌肽酶同工酶。

  • 标签: 二价金属离子 血清 肝脏 肌肽酶活性 镐离子 锰离子
  • 简介: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主要发病原因之一,本研究比较CT血管造影(CTA)和颈动脉超声(US)检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颅外颈动脉狭窄情况.方法:对34例急性颈内动脉支配区脑梗死住院患者,在发病后2周内作CTA和US检查,并对其中3例进行了DSA检查.颈内动脉段狭窄率按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研究(NASCET)法进行计算,颈总动脉及颈膨大狭窄率根据欧洲颈动脉外科手术研究(ECST)法进行计算.结果:34例中30例(88.2%)发现颈动脉斑块,CTA和US测得颈动脉狭窄率分别为34.6%±17.8%和32.5%±13.9%,两者对狭窄程度判断一致性为70.9%.以DSA为金标准参考时,CTA正确诊断1例颈内动脉完全闭塞,但被US低估为50%狭窄.CTA发现40/80钙化斑块(50.0%),US发现23/80钙化斑块(28.8%).此外,US发现1处斑块溃疡,未能在CTA显示.结论:CTA和US作为快速无创伤检测血管形态技术,在诊断颅外颈动脉狭窄方面具有互补作用.

  • 标签: 脑梗死 颅外颈动脉狭窄 CT血管造影 颈动脉超声 粥样硬化斑块 数字减影动脉造影
  • 简介:目的用合成仪自动地合成60mer寡核苷酸SARS冠状病毒探针来制作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方法根据寡核苷酸探针制作要求,选取SARS冠状病毒特异序列30条、长度为60mer片段进行合成,并对合成后纯化方法与条件进行探索。将经12%变性PAGE胶纯化后探针直接点样制备成12×12阵列寡核苷酸基因芯片,初步与处理后临床样品进行杂交。结果经PAGE纯化寡核苷酸探针纯度高,能满足寡核苷酸芯片制备要求。临床SARS患者标本进行处理后与寡核苷酸芯片杂交、扫描检测,效果较好。结论本室合成60mer寡核苷酸SARS冠状病毒探针能用于基因芯片制备与检测,这为该疾病实验室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平行检测方法。

  • 标签: 基因芯片 60mer寡核苷酸 SARS 冠状病毒 探针制备 非典型肺炎
  • 简介:目的观察良,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血清及尿液中к、λ轻链水平和к/λ比率变动意义。方法以散射浊度法检测162例各类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患者血清及部分尿液三种Ig,к、λ轻链含量,计算出к/λ比率。结果109例健康人к/λ比率为1.70±0.41。152例MMG正常Ig水平均显著减低,к型к/λ比率为5.3-493;λ型к/λ比率为0.006-0.23。10例BMG及32例多克隆高丙种球蛋白血症к/λ比率接近正常,人17例BJP型中仅4例血清轻链明显升高且出现M带,而17例尿中均出现单一轻链型M带。结论血清及尿液к、λ定量和к/λ比率对BMG与MMG,轻链病,单克隆与多克隆丙种球蛋白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有确诊意义。

  • 标签: 血清 尿液 к/λ比率 轻链水平 鉴别 恶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 简介:短QT综合征(SOTS)是一种单基因突变引起心肌离子通道功能异常而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心电图以QT间期明显缩短,胸前导联T波高尖为特征,可伴有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室性心动过速(VT)或心室颤动(VF),临床表现为眩晕、心悸及反复发作晕厥和(或)心源性猝死。近年研究进一步阐明了SOTS电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且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可喜成绩。

  • 标签: 短QT综合征 电生理学 分子生物学 实验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体内病毒含量与TH1/TH2细胞应答关系。方法以斑点杂交方法检测HBsAg阳性54例CHB血清中HBVDNA量,根据HBVDNA量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3组(A组为DNA量检测限以下,B组为DNA量20-200pg/ml,C组为DNA>200pg/ml),以特异性刺激因子rHBcAg刺激这3组感染者及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又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PBMC在rHBcAg刺激后所产生IL-2和IL-10,结果对照组PBMC所产生IL-2值显著高于CHB组(P<0.01),IL-10则相反(P<0.05);而三组CHB患者中,IL-2值检测值依次为:A组>B组>C组(P<0.01或P<0.05)。IL-10则相反(P<0.01或P<0.05)。结论HBV感染者体内高病毒量可能增强TH2类细胞因子应答,而低病毒量时则可能以TH1类细胞因子应答为主。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病毒含量 TH1/TH2细胞应答 关系
  • 简介:目的:检测老年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情况,探讨hCMV感染与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形成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CMV-IgM抗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CMV-mRNA表达.结果:老年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血清hCMV-IgM抗体阳性率和hCMV25ku蛋白基因mR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组(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1),而腔隙性脑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ELISA和RT-PCR法检测体内hCMV-IgM抗体,能够反映患者体内hCMV近期感染情况.hCMV近期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老年性脑梗死有关,这项研究可能对进一步研究老年性脑梗死病因、发病机制以及防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酶联免疫吸附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目的:应用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研究心肌梗死前心绞痛与心肌微循环、左室重构和收缩功能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2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梗死前1周内有无发生心绞痛分成心绞痛组(A组,共17例)与无心绞痛组(B组,共12例).采用PhilipsSonos5500超声诊断仪和S4探头进行超声检查和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显像.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管重建术,并于术后第5周复查二维超声.结果:①A组出现术后无再流现象患者为3/17(17.6%)明显低于B组(8/12,66.7%),P<0.001.②A、B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DD)在术后第1周差异无显著性.A组为52.2mm,B组为55.0mm,P>0.05,而在第5周A组EDD(47.4mm)明显小于B组(55.5mm)(P>0.05).A组EDD逐渐减小(P<0.05),而B组EDD无明显变化(P>0.05).③A组心脏射血分数(EF)显著改善,而B组EF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心肌梗死前心绞痛有利于血管重建术后心肌微循环和左室重构改善,有助于左室功能恢复.

  • 标签: 声学造影 评价 心肌梗死 心绞痛 与心肌微循环 心功能
  • 简介:目的:建立实时定量RT—PCR检测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方法,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中TGF-β1mRNA进行定量检测。方法:在TGF-β1基因外显子1和2之间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MGB探针;构建TGF-β1质粒克隆,以T7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合成带有目的片断cRNA作为标准品,根据10倍系列稀释cRNA标准浓度对数和其循环域值(Cyclethreshold,Ct)制作标准曲线,检测PBMC中TGF—β1mRNA含量;并对本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重组质粒测序显示插入片断为TGF—β1mRNA特异性片断,成功建立了实时定量RT—PCR检测TGF-β1mRNA方法,灵敏度达6.81拷贝,线性范围为6.81~6.81×10^8拷贝,且重复性好,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28%-2.27%和2.56%-2.61%,临床应用显示,27例肝纤维化病人PBMC中TGF-β1表达量为1.20×10^8(1.80×10^7~9.80×10^7)拷贝数/10^5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30×10^7(7.24×10^6~5.00×10^7)拷贝数/10^5细胞(P<0.05)。结论:实时定量RT-PCR检测TGF-β1mRNA具有敏感、特异、快速、高效等特点,为TGF—β1mRNA作为肝纤维化诊断指标提供方法学依据。

  • 标签: 人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 定量检测 肝纤维化 TGF-Β1 RT-PCR
  • 简介: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医学检验专业第十四次校际会在东道主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技术与情报学院大力支持下,在各位代表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天半高效率会议日程安排,基本完成了预期任务。本次会议共有76所院校,163名代表参加。在东道主努力下,很荣幸地邀请到卫生部科教司孟群副司长,卫生部临检中心王治国主任代表申子瑜主任莅临会议,给我们作了重要报告和有关本学科发展中一些重要问题动向,希望我们共同认真领会,积极主动地应对。

  • 标签: 医学检验专业 高等医学教育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闭幕式 医学技术 日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