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给予常规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将323例欲行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162例)和试验组(1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次,1次/晚),试验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加服盐酸曲美他嗪(20mg/次,tid),治疗3d;随后分别行PCI。测定PCI术前及术后24h的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心脏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随访PCI后4周时病人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试验组病人PCI术后24h的cTn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PO活性升高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在术后24h的CK-MB活性和hs-CRP水平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前3d给予常规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PCI围手术期病人的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曲美他嗪 阿托伐他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心肌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KA抑制剂H89是否能够阻断西洛他唑对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我们通过腹腔注射APAP诱导小鼠发生急性肝损伤。在观察H89是否能够阻断西洛他唑对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时,先给予H89 (10mg/kg,ip),cilostazol(20mg/kg,ip)连续三天,其中H89提前2小时给,第四天提前2小时给H89,之后同时给Cilostazol和APAP,分别20mg/kg,300mg/kg,12小时后杀鼠取血取肝检测。我们检测了药物腹腔注射后12h小鼠血清转氨酶ALT和AST、小鼠肝组织中H2O2水平,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中炎症因子IL-6、IL-1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我们对各组小鼠肝组织进行了HE染色,并镜下观察。结果:西洛他唑对APAP引起的血清转氨酶升高有显著降低作用,但H89无法逆转此种作用,西洛他唑对APAP引起的肝组织H2O2升高有明显降低作用,H89无法阻断其作用,西洛他唑对APAP引起的肝组织中炎症因子IL-1和IL-6 mRNA水平升高有降低作用,H89无法逆转此作用。结论: 西洛他唑对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不能被PKA抑制剂H89所阻断,故而西洛他唑对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可以激活PKA无关。

  • 标签: H89 阻断 西洛他唑 APAP 急性肝损伤
  • 简介:探讨复方比索洛尔硝酸异山梨酯透皮贴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心血管保护作用的优势。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贴组、比索洛尔口服组(BP-FT,20.0mg/kg)、比索洛尔贴剂组(BP-TP,20.0mg/kg)、硝酸异山梨酯贴剂组(ISDN-TP,20.0mg/kg)、联合给药组(BP,8mg/kg;ISDN,12mg/kg)。观察42天治疗期内复方比索洛尔硝酸异山梨酯透皮贴剂对其血压的影响,测定与心血管保护有关的生化指标,并对心肌和血管结构进行了评定。BP和ISDN具有协同的抗压作用。联合给药对与单独给BP相比,有着相同的降低心率的作用,并且在控制血压波动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而ISDN的单独给药没有明显的抗压或降心率的作用。联合给药组能显著增加大鼠血液中心房钠肽和一氧化碳的含量,减少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和内皮素-1的含量,降低血液中内皮素-1和丙二醛的浓度。同时,联合用药组还可以减轻心肌肥大,减小血管腔壁比,显著增强Ach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复方比索洛尔硝酸异山梨酯透皮贴剂长期给药不仅可明显降低血压,产生平稳的降压效果,且对心脏和血管产生明显的保护作用,这种协同作用可能在心血管保护的长期治疗中发挥优势。

  • 标签: 透皮贴剂 高血压 硝酸异山梨酯 比索洛尔 心血管保护
  • 简介: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补体3(C3)蛋白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n=15):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右美托咪定预处理组(DEX组)。DEX组自缺血前2h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5mL·kg^-1(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将右美托咪定稀释为1gg·mL^-1)直到结扎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前停止,输注时间为2h;Sham组72.I/R组在相同的时间内按照5mL·kg^-1速率输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再灌注120min时,取心脏组织,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心肌组织中c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和DEX组的心肌梗死面积、C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DEX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和C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能够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减少补体3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缺血再灌注 补体3 右美托咪定
  • 简介:目的:探讨咪唑克生减缓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的药效作用时间窗。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EAE-盐水组、EAE-咪唑克生第1~7天给药组、EAE-咪唑克生第8~14天给药组。从EAE建模开始予腹腔注射咪唑克生(2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至发病第15天处死。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测定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情况、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10(IL-10)的表达。结果:与EAE-盐水组比较,两组咪唑克生给药组大鼠发病率均下降,临床症状均减轻,潜伏期延长,但仅EAE-咪唑克生第8~14天给药组临床症状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咪唑克生给药组均能减少CNS内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程度,而仅EAE-咪唑克生第8~14天给药组炎症性髓鞘脱失病理学改变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咪唑克生给药组均能减少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和增加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但仅EAE-咪唑克生第8~14天给药组减少小胶质细胞数量上有统计学差异(P〈0.01);EAE-咪唑克生第8~14天给药组中枢神经系统内IL-17表达减少,而IL-10表达增加(P〈0.01)。结论:咪唑克生对大鼠EAE的有效作用时间窗在实验大鼠免疫诱导后第8~14天(发病初始期),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 标签: 咪唑克生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小胶质细胞 炎性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观察葛根素对高胰岛素环境下大鼠肝细胞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BRL大鼠肝细胞株,用高胰岛素诱导其形成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观察葛根素对肝细胞一氧化氮合成的影响。结果:葛根素可调节高胰岛素环境下大鼠肝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增加肝细胞NO的合成。结论:葛根素可通过适度调节肝细胞NO的产生,从而促进肝细胞对葡萄糖转化,改善肝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 标签: 葛根素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研究注射用三磷酸腺苷辅酶胰岛素(能量合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导致的心肌梗死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60min后进行再灌注,与正常Ⅱ导联心电图(ECG-Ⅱ)比较,冠脉结扎后10min,ECG-Ⅱ的ST段抬高0.2mV以上者作为缺血成功;再灌注后10min,ECG-Ⅱ中抬高的ST段下降30%以上者作为再灌注成功。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能量合剂组(3.6mg·kg^-1·d^-1);另设8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给药30d后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心肌梗死范围;ELISA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脱氢酶(LDH)及心肌肌钙蛋白(cTnT)的表达。结果能量合剂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大鼠的左心室功能,明显提高左心室的射血分数、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减少心肌梗死范围,表明能量合剂能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的生成,从而起到保护损伤心肌的作用。结论能量合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导致的心肌梗死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注射用三磷酸腺苷辅酶胰岛素 能量合剂 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肌梗死 ATP
  • 简介:目的:研究二甲氨基乙氧基银杏内酯B甲磺酸盐(RNGB)对谷氨酸致原代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BM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测定MTT、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RNGB对谷氨酸(Glu)造成RBMEC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1mmol·L^-1的谷氨酸对原代培养的RBMEC产生明显的损伤.RNGB高浓度组(10μmol·L^-1)和中浓度组(3μmol·L^-1)明显对抗谷氨酸对RBMEC的损伤作用,抑制LDH的释放,增加SOD活力,降低MDA含量。结论:RNGB对谷氨酸所致原代培养的RBMEC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标签: 二甲氨基乙氧基银杏内酯B甲磺酸盐 谷氨酸 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保护作用
  • 简介:目的分析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和双侧中央区颈清扫术术中保护甲状旁腺的作用。方法选取66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双侧中央区颈清扫术的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收集完整临床治疗资料以及术后随访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22例患者发生术后面部、唇部或手足部的针刺感、麻木感或强直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3%,只有2例永久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3.03%),其他暂时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6例(24.24%)、暂时性的声音嘶哑4例(6.06%)。手术前血钙值与手术后1d、手术后7d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14d恢复至手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甲状旁腺激素(PTH)值与手术后1、7、14d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PTH值恢复至手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旁腺的保留个数与低钙血症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呈反比,甲状旁腺的保留个数越多,低钙血症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0、15.53,P=0.00052、0.00372,P〈0.0083)。保留1个和保留4个甲状旁腺的甲状旁腺素降低率、低钙血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0、14.60,P=0.00126、0.00013,P〈0.0083);保留2个和保留4个甲状旁腺的甲状旁腺素降低率、低钙血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1、15.80,P=0.00119、0.0000,P〈0.0083)。结论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采取全切术联合中央区颈清扫术效果较好,虽然并发症发生率高,但恢复都较快,且在手术中也注意了对甲状旁腺的保护

  • 标签: 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全切除术 甲状旁腺 双侧中央区颈清扫术
  • 简介:目的:阐明Ⅱ、Ⅲ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glutamatereceptors,mGluRs)激动剂对6-羟基多巴(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联用荧光检测技术测定谷氨酸浓度,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PC12细胞活性.结果:6-OHDA剂量依赖性地诱导PC12细胞释放谷氨酸、减低细胞活性,Ⅱ组mGluRs激动剂DCG-IV和Ⅲ组mGluRs激动剂L-AP4对6-OHDA诱导的PC12细胞释放谷氨酸和细胞活性的降低均无显著影响.结论:6-OHDA对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作用与其诱导谷氨酸过度释放及其继发的兴奋性神经毒性有关,Ⅱ、Ⅲ组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对6-OHDA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无保护作用.

  • 标签: 谷氨酸受体激动剂 6-羟基多巴 PC12细胞毒性 药理学 谷氨酸 细胞活性
  • 简介:目的观察14-脱羟-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对1型糖尿病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5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正常组10只大鼠,实验组40只大鼠均一次性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55mg/kg,制造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后选取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低剂量组、药物高剂量组,每组10只.药物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4-脱羟-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100mg·kg-1·d-1、200mg·kg-1·d-1,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腹腔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给药14d.给药结束后24h,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均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5mg/kg,记录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大鼠的Ⅱ导心电图,根据ST段(J点)的偏移判断心肌缺血的程度.断尾取血,测空腹血糖;腹主动脉取血,检测生化指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的形态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肌核因子(NF)-κBp65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量.结果14-脱羟-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100mg·kg-1·d-1、200mg·kg-1·d-1组均能降低1型糖尿病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时的空腹血糖,可降低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1)(P〈0.05),200mg·kg-1·d-1组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的偏移程度(P〈0.01),100mg·kg-1·d-1组对ST段的偏移改善不明显(P〉0.05).100mg·kg-1·d-1组、200mg·kg-1·d-1组均能改善大鼠的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显著减少TNF-α的表达(P〈0.05)和NF-κBp65的表达(P〈0.05).结论14-脱羟-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能降低糖尿病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p65、TNF-α的表达,改善心肌组织的损伤.

  • 标签: 糖尿病 心肌缺血 肿瘤坏死因子Α 14-脱羟-11 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
  • 简介:目的观察莫达非尼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给C57BL/6小鼠腹腔注射MPTP4d制备PD模型,与MPTP同时给予莫达非尼(ip,50or100mg@kg-1@d-1)4天后,再连续给莫达非尼10天.观测莫达非尼对小鼠的自发活动,震颤潜伏期、维持期和震颤评分及爬杆时间的影响,及对纹状体和黑质的酩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和尼氏体的影响.测定纹状体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A)和5-羟色胺(5-HT)含量.结果莫达非尼(50和100mg@kg-1)呈剂量依赖性显著减少了自发活动、震颤和爬杆的行为缺陷(P<0.05和P<0.01,n=10),阻止了MPTP造成的TH和尼氏体数量的减少(P<0.05,n=10),及纹状体中DA,NA和5-HT含量的降低(P<0.05,n=10).结论在MPTP诱导的PD小鼠模型中,莫达非尼可改善MPMPTP引起的帕金森病行为缺陷,且对单胺能神经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帕金森病 莫达非尼 神经保护作用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 简介:目的;研究艾纳香二氢黄酮对脂质过氧化致损伤的恒河猴原代培养肝细胞及肝亚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艾纳香二氢黄酮与原代培养肝细胞共育后,以CCl4或FeSO4-半胱氨酸致细胞损伤,以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产生量及转氨酶的漏出量作为损伤程度指标,亚细胞结构与艾纳香二氢黄酮共育后,以FeSO4^-半胱氨酸致脂质过氧化,以丙二醛产生量徇过氧化损伤程度。结果:10及100μmol·L^-1的艾纳香二氢黄酮可降低被损伤的肝细胞中的丙二醛产生,降低转氨酶漏出,抑制肝亚细胞结构中丙二醛生成,结论:艾纳香二氢黄酮具有抑旨质过氧化作用及肝1`业细胞结构保护作用。

  • 标签: 艾纳香二氢黄酮 抗过氧化剂 肝细胞 亚细胞 保护
  • 简介:以咖啡酸苯乙酯(CAPE)为先导物,将其对位酚羟基或间位、对位两个酚羟基进行酰化,制备CAPE的前药,提高其稳定性和脂溶性。并采用了H2O2和6-OHDA两种模型对其进行了神经保护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相较于CAPE能够更好地保护PC12神经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此外,目标化合物也显示出了较强的血脑屏障透过能力。

  • 标签: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酰化(产物)反应 咖啡酸苯乙酯 神经保护剂 血脑屏障透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产褥期应用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母婴结局、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1年10月对本院收治的9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对照组45例产褥期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产褥期实施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母婴结局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综合护理 母婴结局 保护动机理论
  • 简介: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物的关系.方法SD大鼠单次腹腔注射STZ(60mg·kg-1)诱发实验性1型糖尿病,检测血中血糖、血脂、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并观察离体主动脉环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ADMA孵育内皮细胞,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结果实验性1型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对乙酰胆碱(Ach)诱导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效应显著减弱,血中TNF-α与ADMA浓度显著升高,罗格列酮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血中TNF-α浓度,但不影响血脂、血糖与ADMA水平.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ADMA能显著升高培养液中TNF-α水平,罗格列酮(10,30μmol·L-1)能显著抑制TNF-α水平的升高.结论罗格列酮能改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其机制与抑制ADMA的致炎作用有关.

  • 标签: 罗格列酮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肿瘤坏死因子-Α 糖尿病 大鼠
  • 简介:目的:在钛-6铝-4钒(Ti-6Al-4V)合金微粒环境下观察重组成骨蛋白-1(recombinantOP-1,rOP-1)对成骨细胞的影响,为防治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方法根据小鼠颅顶骨前成骨细胞亚克隆14(MC3T3-E1)中是否加入Ti-6Al-4V微粒和rOP-1,分为微粒组(5、10、15μg/mLTi-6Al-4V)、处理组(微粒组加入200ng/mLrOP-1)、阳性组(加入200ng/mLrOP-1)和对照组,检测各组24、72、120hMC3T3-E1细胞增殖能力、72h碱性磷酸酶(akalinephosphatase,AKP)、骨钙素(osteocalcin,OCN)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mRNA的表达,及120h成骨细胞的矿化能力。结果①rOP-1无促进Ti-6Al-4V微粒环境下成骨细胞增殖能力,与微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rOP-1可提高成骨细胞分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逆转Ti-6Al-4V微粒抑制成骨细胞分化,与微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茜素红S染色后Ti-6Al-4V微粒钙结节数量随着浓度增加逐渐降低,和微粒组比较,加入rOP-1后钙结节数量呈增多趋势。结论Ti-6Al-4V微粒环境下,rOP-1无提高成骨细胞增殖能力,能提高细胞分化矿化能力,rOP-1可以作为潜在治疗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一种方法。

  • 标签: 钛合金微粒 重组成骨蛋白-1 成骨细胞 骨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