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鄂尔多斯温性典型草原植物群落与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当地较为常见3种草地管理方式,即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及全年放牧草地设置实验样地,探讨不同管理方式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植被-土壤碳储量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管理方式下,鄂尔多斯典型草原植被盖度、高度、生物量、物种数均表现为: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全年放牧(p〈0.05),根冠比为:冷季放牧〉全年禁牧〉全年放牧(p〈0.05);(2)植物碳储量为: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全年放牧(p〈0.05);(3)土壤碳储量为:冷季放牧〉全年放牧〉全年禁牧(p〉0.05);(4)植被一土壤总碳储量为:冷季放牧〉全年放牧〉全年禁牧(p〉0.05),植被一土壤总碳量中土壤碳储量比重在3管理方式下均占96%以上,远大于植被碳储量比重。

  • 标签: 典型草原 管理方式 碳储量
  • 简介:利用查干哈达苏木1960-2016年气温、降水量以及天然草地产草量资料来分析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对天然草地产草量影响。结果显示:查干哈达苏木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气温增高了1.5℃,每10年递增0.25℃左右。1964-2016年降水量下降了159.6mm,每10年下降30.7mm。气温、降水量与天然草地产草量关系为:随着气温增加,产草量逐渐减少,二者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降水量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但其相关性不显著(P〉0.05)。气温R~2=0.9357较降水量R~2=0.4334更接近于1,即天然草地产草量变化与气温变化关系更为密切。

  • 标签: 气温 降水量 草地 产草量
  • 简介:本文以内蒙古克氏针茅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各个层次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分析随放牧强度增加植物地下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下生物量大小依次为L〉CK〉M〉H。对植物地下生物量进行逐层分析发现,轻度放牧可以增加地下生物量,但是中度和重度放牧均使其减少。各放牧强度下植物地下生物量都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少,而减少幅度逐渐降低。但是放牧会影响植物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格局,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不均匀性增加,同时中度和重度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趋向于表层化现象更明显。

  • 标签: 克氏针茅群落 放牧强度 地下生物量
  • 简介:本试验通过对不同时期牧草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探讨了载畜率与植物营养成分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随载畜率增大而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载畜率增大而增加,随着季节变化先降低后增加,且在8月份最低,显著低于其他月份。

  • 标签: 短花针茅 荒漠草原 载畜率 营养成分 季节动态
  • 简介:本研究以松嫩平原西部人工苜蓿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法和气相色谱法进行田间CO2通量观测,同时对地表温度和气温进行观察记载。结果表明:松嫩平原西部人工苜蓿草地在每个物候期CO2日通量都为负值,说明苜蓿草地从外界吸收CO2,在生长期起到了碳汇作用;CO2通量与气温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而与地表温度没有明显相关性。

  • 标签: 苜蓿草地 CO2通量
  • 简介:本文对矿区连续两年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2010年至2011年,景观类型斑块数目增加,草原景观面积减少,工矿业景观面积增加;(2)2010年至2011年,研究区景观多样性、丰富度、破碎度均提高,均匀度下降,景观连续度遭到破坏,景观中所含信息趋于混杂,其结构组成多元化,景观复杂程度提高。本文旨在更好地理解草原景观破碎化对生态影响,揭示矿产开发与草原景观生态之间关联,为进一步草原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草原 景观格局 矿产
  • 简介:甜高粱品种九甜杂三在祁连山牧区铺地膜种植其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达61745kg/hm2和10521kg/hm2;适宜种植密度33万穴/hm2,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达63476kg/hm2和9674kg/hm2;在拔节期追施尿素150kg//hm2效果最佳;单播或与箭筈豌豆混播总鲜草产量和总干草产量差异不显著。混播灰分含量增加和无氮浸出物降低对饲草品质有一定影响;混播粗蛋白含量提高5.34个百分点,粗纤维含量降低2.37个百分点,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4.24个百分点,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2.21个百分点,极大提高了饲草品质。

  • 标签: 甜高粱 密度 追肥 混播 产量 品质
  • 简介:采用室内低温培养箱模拟低温胁迫,对8份来自不同产地冰草属植物材料进行胁迫,并测定8份材料幼苗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5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程度加强,8份材料幼苗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均能提高其抗寒性,其中游离脯氨酸含量贡献最大;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8份冰草属植物幼苗抗寒性顺序为:细茎冰草〉蒙古冰草(宁夏)〉蒙古冰草(内清)〉蒙古冰草(内农)〉冰草〉光穗冰草〉沙生冰草〉蒙古冰草(甘肃)。

  • 标签: 冰草属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抗寒性
  • 简介:为提高肥料利用率,给金塔地区紫花苜蓿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研究了安琪酵母、磷肥、重钙、钾肥不同施肥量处理对紫花苜蓿产量、质量影响.结果表明:安琪酵母450kg/hm2、磷肥600kg/hm2、高钙150kg/hm2、钾肥150kg/hm2时,紫花苜蓿产量表现最好,可以推荐为大田施肥使用.通过同-水平下高钙和磷肥相比较,可以看出高钙处理下产量都高于磷肥处理,可见高钙可以代替磷肥使用.

  • 标签: 紫花苜蓿 施肥 产量 品质
  • 简介:贾慎修先生(1912-1988),山东省曲阜人,1937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留校任教。抗日战争期间曾在山东、西北区农林实验场、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等地任教,抗战胜利后在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任教。1950—1988年在北京农业大学从事草地学教学、科研等工作。历任教授、教研室主任、中国草原学会理事长、《中国草地》主编,

  • 标签: 草地学 《中国草地》 科学 北京农业大学 师范大学 抗日战争
  • 简介:为了研究留茬高度对苜蓿粗蛋白及返青率影响,本试验以3年生"金皇后"紫花苜蓿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留茬高度下苜蓿根内营养物质含量与粗蛋白、相对饲用价值及返青率之间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留茬高度增加,苜蓿根内营养物质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当最后一次留茬高度高于8cm时,返青率将大于70%,其中留茬高度8-11cm处理返青率高达79.2%,返青效果较好。考虑到根内营养物质含量对苜蓿粗蛋白含量及返青率影响,建议银川地区第一、二、三茬留茬高度为5-8cm,最后一次留茬高度以不低于8cm为宜。

  • 标签: 苜蓿 留茬高度 根内营养物质 干草品质 返青率
  • 简介:本文利用2007-2011年锡林浩特牧草营养成分数据,及同期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数据,分析了牧草营养成分年际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要素关系。结果表明:在2007-2011年,粗纤维含量由低于20%含量增加到接近40%,灰分含量由10%下降到5%,粗蛋白和脂肪含量变化不大,变化在3%之内。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年日照时数三个气象要素,年日照时数是影响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变化最主要因素,年均气温是影响灰分含量变化最主要因素。

  • 标签: 牧草 营养 气象
  • 简介:为了培育优良三叶草品种,利用高加索三叶草和白三叶进行人工杂交,得到F1代植株移植到田间形成了多个株系。本试验选用了4个结实率较高F。代株系(分别命名为4-1、1-10、2-4和3-7)和父母本,利用常规染色体压片法,对其种子发芽后进行核型研究。杂交后代染色体数均为2n=6x=48,与母本高加索三叶草染色体数相同;杂交后代与亲本核型类型都为1A型,但核型组成存在一定差异;核型不对称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白三叶〉4-1〉1-10〉2-4〉3-7〉高加索三叶苹。试验结果表明,杂交后代株系形态上差异,不是由染色体数目决定,而是由核型不同造成

  • 标签: 高加索三叶草 白三叶 杂交F1代 核型分析
  • 简介:本研究于2013~2014年在内蒙古达茂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设置了氮肥和磷肥单施和配施样地,以未施肥样地为对照,采用LI-64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了草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和生态系统呼吸(ER)日、季节变化,并分析了生态系统CO2通量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研究表明,施肥未改变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CO2通量日、季节变化特征。但NP肥配施(10gN·m^-2,10gP·m^-2)可显著提高荒漠草原NEE、GEP和ER(P<0.05);三个N肥水平NEE、GEP和ER大小关系基本表现为N10(10gN·m^-2)≈N5(5gN·m^-2)>N2.5(2.5gN·m^-2),即N5水平是增加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汇效应最佳施氮量。土壤0~10cm含水量是影响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和总生态系统生产力主要环境因子,温度是影响生态系统呼吸主要环境因子。

  • 标签: 荒漠草原 CO2通量 施肥 环境因子
  • 简介:通过对青海省畜牧业生产现状、发展潜力分析,提出了青海畜牧业发展应走以科技为先导可持续发展路子.

  • 标签: 青海畜牧业 现状 发展趋势
  • 简介:以呼和塔拉万亩草原为研究区,选用2001、2010、2013、2016四期TM遥感影像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将NDVI结果输入到像元二分模型中计算得到研究区各时期植被覆盖度,然后将植被覆盖度划分为6个等级,最后计算覆盖度差值并结合各级覆盖度转移矩阵,分析了万亩草原生态修复前后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生态修复之前2001、2010年植被覆盖度主要以0-30%为主;在生态修复之后2013、2016年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主要以45-100%为主,2013年植被覆盖度45-100%面积为11352亩,占总面积71.62%,2016年植被覆盖度45-100%面积为14563亩,占总面积91.88%,说明植被生长情况明显好转。

  • 标签: 万亩草原 植被覆盖度 NDVI 像元二分模型
  • 简介:畜牧业再上新台阶大有希望──门源县建设现代畜牧业示范工程调查青海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杨珠生草地畜牧业是我省基础产业之一。党十一届三全会以后,实行草场承包到户,草地畜牧业有了很大发展,自1988年以来连续6年获得了丰收。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受高寒...

  • 标签: 畜牧业生产 门源县 草地畜牧业 现代化畜牧业 饲草饲料基地 畜种
  • 简介:为研究刈割对典型草原建群植物大针茅产草量和营养品质影响,通过随机区组实验,在测定大针茅性状(生殖高度、营养枝高度、产量)和种群营养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基础上,对不同留茬高度和刈割时间下大针茅产草量和营养品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刈割显著降低大针茅产草量,在各刈割处理,大针茅在中度刈割时产量最高;刈割显著增高大针茅粗蛋白,中低留茬大针茅品质较好;随刈割时间推后,大针茅产草量显著上升,但大针茅粗蛋白显著下降;建议大针茅8月旬刈割,留茬5cm。

  • 标签: 刈割 产量 粗蛋白 大针茅
  • 简介:不同放牧制度干扰对半固定沙地主要植物达乌里胡枝子和白草现存量无影响,轮牧区达乌里胡枝子高度和虫实、山窝苣、赖草和冰草等密度和盖度显著高于自由放牧区.轮牧区多年生草本植物和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上现存量高于自由放牧区,一年生植物地上现存量显著高于多年生植物地上现存量.两个放牧处理群落总密度、总盖度无显著差异.

  • 标签: 科尔沁沙地 放牧制度 半固定沙地 群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