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从方法论、情景设置、宏观参数、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排放量、排放强度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6个中国排放情景研究进行了比较。在维持现有政策框架的基准情景下,尽管中国未来的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但中国205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显著增长,排放量为119亿~162亿t。通过一定的低发展政策,在比较情景下,能源结构的优化和排放强度的下降更加明显,2050年排放量显著下降,排放量为43亿~95亿t。

  • 标签: 碳排放 气候变化 情景研究 比较
  • 简介:基于世界各国年排放总量数据和人口密度数据,将人口密度作为一项经济-人口综合指标来对排放进行空间分配,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做出了1950年、1980年、2014年共3期的全球排放空间分布格局图(0.1.×0.1.),并对各期分布格局及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950年主要排放区为美国的东部和欧洲地区,1980年新增中国东部、日本、韩国等为全球排放的主要区域,2014年新增印度、东南亚为主要排放区。各排放区的排放量总体上大幅增加,少数地区略有减少,这与其工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有关。该数据能够反映当前全球不同区域的排放水平的空间格局,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 标签: 碳排放 空间分布 高分辨率 气候变化 全球
  • 简介:构建排放管理标准体系框架是实现排放管理标准化的重要环节。在对我国当前已实施排放管理标准的梳理基础上,确定了将排放管理标准按照标准性质、应用主体和全生命周期阶段3种分类方法,选择三维坐标系为体系框架建立方法,以每种分类方法为坐标,建立我国排放管理标准体系框架。当前我国排放管理相关标准缺失较多,将标准体系框架进行填充后,共列举出44类下阶段需完善的标准项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建议排放管理标准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结合不同行业和部门排放特征制定不同类型的标准,根据标准目的分类衔接国际相关标准,以及结合排放控制工作部署分步骤开展的原则,并提出完善排放管理标准体系的相关建议。

  • 标签: 碳排放管理 标准 低碳
  • 简介:选取国际上四大典型数据库——国际能源署(IEA)数据库、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CO2信息分析中心(CDIAC)数据库、全球大气研究排放数据库(EDGAR)以及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EIA)数据库,对中国排放核算进行了参数级层面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整体来看,IEA和EDGAR的核算更深入;(2)活动水平数据分类方式差异较大,各数据库将煤基燃料分别分为8、4、8、5类,油基燃料分为15、10、14、13类,气体燃料分为4、1、4、2类;(3)各类燃料排放因子选用原则不一,有的选用所在机构的特有中国参数,有的选用IPCC缺省因子。

  • 标签: 碳数据库 对比分析 中国碳排放 燃料分类
  • 简介:全球长期减排目标将对世界未来的排放形成严重制约,减排义务的分担原则涉及各国的发展空间,事关根本利益。部分发达国家倡导人均排放趋同原则,回避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出入均累积排放趋同原则,强调公平性。按人均累积排放量计算,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的CO2排放量已远超出其到2050年前应有的限额,其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高人均排放都将继续挤占发展中国家的排放空闻。因此,发达国家在哥本哈根会议的中近期减排承诺中必须深度减排,以实现全球长期减排目标下的排放轨迹,并为发展中国家留有必要的发展空间。同时必须对发展中国家给予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作为对其过度挤占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闻的补偿,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我国在对外坚持公平原则,努力争取合理的排放空间的同时,对内要加强向低经济转型,努力实现保护全球气候和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 标签: 气候变化 碳排放权分配 长期减排目标 人均累积排放 哥本哈根会议
  • 简介:利用世界银行1970—2007年的112个国家(地区)的人均排放量和城市化率数据,基于SPSS与Eviews软件,分析城市化水平与人均排放量的关联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上升,人均排放量逐步增加;40%的城市化率是人均排放变化的转折点;在相近城市化水平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和化石能源主产区的人均排放高于其他地区。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人均排放与城市化之间基本存在着格兰杰因果关系;地区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 标签: 碳排放 城市化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简介:根据沈阳市72家供暖企业调研数据,利用IPCC温室气体清单方法核算供热企业排放量。结果表明:在151d供暖期内,不同热源形式排放强度差异显著,小型分散锅炉房平均排放强度为58.25kgCO2/m^2,区域锅炉房为53.42kgCO2/m^2,热电联产为49.87kgCO2/m^2,组合式热源(燃煤锅炉+热泵)为34.49kgCO2/m^2,清洁能源为21.58kgCO2/m^2。基于不同热源形式排放强度和清洁发展机制推荐的基准线确定方法,设置了实际排放、历史排放、单体容量40t/h以上区域锅炉房排放、热电联产排放、技术水平领先前30%和40%企业排放6种基准线情景。通过各个排放基准线值比较,结合沈阳市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未来交易市场计划,建议选择技术水平领先前40%企业排放情景下的排放基准值46.57kgCO2/m^2作为沈阳市2013年供暖行业的排放基准线。以此基准线为起始基准线,对2014—2020年的排放基准线进行了预测。

  • 标签: 供热行业 碳排放基准线 碳排放强度 碳排放计算 情景
  • 简介:经济是从高能源时代向低能源时代进化的一类经济模式的总称,能源低碳化、能源高效利用、能源技术创新是低经济最重要的核心内涵,可以说,低能源是低经济的基本保证。

  • 标签: 优化能源结构 低碳 经济模式 高效利用 技术创新
  • 简介:通过应用上海市能源-环境-经济CGE模型,针对排放交易机制所涉及的重要要素,包括覆盖行业和分配方式等设计不同的情景,模拟了在不同的就业条件下排放交易机制对经济的影响和对传统污染物的协同减排效应。结果表明,如果交易纳管行业释放出来的劳动力能及时被其他行业吸纳和消化,则交易对GDP的整体影响为正,交易的实施产生了双重红利。若劳动力不能及时转移,则交易对GDP的整体影响为负,2020年不同情景下GDP损失为1.5%~2.4%;相比覆盖部分行业,在覆盖全部行业的情景下,价格最低,从2013年的30元/t增加到2020年的202元/t,对高耗能行业的竞争力影响相对较小,但是由于所有行业都纳入到纳管范围,使得对GDP的负面影响最大;此外,实施交易能明显改善环境效益,有助于推动SO2和NOX减排目标的实现。

  • 标签: 上海 碳排放交易 CGE模型 经济影响 协同减排效应
  • 简介:Kaya恒等式是目前分析排放驱动因素的主流分析方法,在解释全球历史排放变化原因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Kaya恒等式具有数学形式简单、分解无残差、对排放变化推动因素解释力强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Kaya恒等式只能解释排放量流量变化,无法解释存量变化;第二,Kaya恒等式中的驱动因素多为表象驱动因素,对排放总量的实际影响难以确定;第三,利用Kaya恒等式理论得出的政策建议具有模糊性和非理性,需要结合其他因素分析检验。

  • 标签: 碳排放 驱动因素 Kaya恒等式 局限性
  • 简介:利用全国垃圾填埋场的点源数据,基于实际调研和实验室分析建立中国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填埋时间的排放因子矩阵,采用IPCC推荐的一级降解动力学(FOD)方法自下而上地核算了中国2107个垃圾填埋场在2007年的甲烷(CH4)排放量.针对不同区域和类型的填埋场,分别就城市垃圾组分、可降解有机、CH4修正因子、CH4氧化系数、填埋场CH4收集率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中国2007年填埋场CH4排放量为118.61万t,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2005年填埋场排放量(220万t)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垃圾填埋场统计数据的差异,例如填埋场个数及垃圾填埋量.中国绝大部分填埋场CH4年排放量在700t以下,超过1000t的有279个,超过1万t的仅10个.江苏省的CH4排放量最高,达到9.87万t;西藏的排放量最小,仅为0.21万t.东部江苏、广东、浙江等省的整体排放量较高,西部地区西藏、宁夏、青海等地的排放水平较低.

  • 标签: 垃圾填埋 CH4排放 点排放源
  • 简介:基于30省区CGE模型,模拟分析了排放许可的强度分配标准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按行业属性设定强度分配标准会加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设定强度分配标准,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较小,但会对高排放行业造成较大的冲击。中央政府基于强度分配标准,参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将排放许可分配到各个省份,然后各个省份再参考行业特点将排放许可分配给机制覆盖行业的实体或排放源,这样的两阶段分配结构是较为现实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选择。

  • 标签: 碳排放许可 强度分配标准 区域平衡发展 30省区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模型)
  • 简介:森林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挥发性有机物。森林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可凝结氧化产物能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后者能通过散射太阳辐射和充当云凝结核来影响地球的辐射平衡。但我们对源于生物的挥发性有机物与它们向气溶胶颗粒的转化之间联系的认识仍然有限。

  • 标签: 二次有机气溶胶 森林 排放 挥发性有机物 云凝结核 气溶胶颗粒
  • 简介:加强对我国森林储量和固潜力的研究,是制定中国增汇减排政策的重要依据,对我国国际气候谈判和全面了解森林汇潜力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我国第七次和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中各优势树种的面积和蓄积量数据,采用IPCC材积源生物量法(volume-biomassmethod),估算了我国森林(乔木林)储量和密度及其分布,分析我国不同省份天然乔木林和人工乔木林储量龄组结构特征;建立分区域、分起源主要优势树种的单位面积蓄积-林龄Logistic生长方程,结合我国森林2020年和2030年面积蓄积增长目标,预测我国乔木林2010—2050年间汇潜力。结果表明:第八次清查期间中国乔木林总储量为6135.68Tg,密度为37.28Mg/hm2;天然乔木林和人工乔木林的储量分别为5246.07Tg和889.61Tg,分别占总储量的85.50%和14.50%。到2050年,中国乔木林和新造林的总储量和平均密度将分别达到11125.76Tg和52.52Mg/hm2,与2010年相比分别增加81%和41%。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乔木林有很大的汇潜力,将在应对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森林碳储量 材积源生物量法 采伐情景 碳汇潜力
  • 简介:《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对世界经济格局和贸易流向可能产生巨大影响,而泄漏是描述这种影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泄漏问题是环境与贸易冲突在气候变化领域中的体现,也是涉及国际气候制度谈判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首先介绍了泄漏的概念;并对当前学术界关于泄漏率与流向问题进行了分析;特别从多方面分析评价了全球能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对中国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泄漏对我国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京都议定书》 碳泄漏 能源密集型产业
  • 简介:气象台站观测到的项目、数据都集中体现在气表上,近年来各台站实行了以计算机代替人工制作气象报表,计算机能够发现:最高、最低气压,最高、最低气温,最高、最低地温,最小相对湿度与各定时记录的矛盾:总云量、低云量与云.状的矛盾;能见度与天气现象之间的矛盾;天气现象与定时降水量的矛盾;各层地温误读等等错情。这既提高了报表制作质量,又减轻了测报人员的劳动强度,使气象报表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 标签: 报表质量 优势互补 气象报表 台站观测 天气现象 制作质量
  • 简介: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是对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的基础。过去应用的情景设计是在2000年完成的,早就需要更新与补充了,IPCC第4次评估报告已经提出了这个要求[1]。对于这种必要性Moss等[2]在2010年就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通过2~3年的工作,新一代排放情景已经形成,这里综合评估模式协作

  • 标签: 温室气体排放 未来气候变化 综合评估模式 情景设计 评估报告 IPCC
  • 简介:NO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施肥农田是大气NO的第二大排放源,农田NO减排有利于减轻空气污染。但农田NO减排措施的制定需要以排放特征和清单研究为基础。本研究采用静态箱自动采样-化学发光在线实时测定方法,对晋南地区典型灌溉盐碱地棉田(实验期间以纯氮计的氮肥施用量为66·3kg·hm-2·a-1)的NO排放进行了全天候周年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对于该棉田的NO排放测定,提高观测频率比增加空间重复(增加采样箱)更重要;年度NO排放表现出春夏高、秋冬低的季节变化特点;晴天普遍发生着与温度同步的日间极大值单峰型日变化,且大多数情况下的NO日排放极大值比5cm深度的土壤温度极大值提前大约3h;NO-N背景排放率约为0·64kg·hm-2·a-1,肥料氮的年NO-N直接排放系数为0·32%±0·09%。这些结果揭示了盐碱地棉田NO排放的一些重要特征,并为编制农田NO排放清单提供了排放系数实测数据。

  • 标签: NO排放 日变化 温度 盐碱地 棉田
  • 简介:税和交易机制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管理工具,对工业行业的减排成本造成不同的影响。以污染控制政策的稳态总期望社会成本函数为基础构建减排成本函数,比较税和交易机制下水泥行业减排成本,发现影响两种环境管理工具成本的要素。以广东和山东水泥行业的实证数据进行模拟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当价和税税率差距不大时,由于交易机制需要较高的建设成本,税更具成本优势;短期内,由于减排技术投入成本较高,与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手段相比,交易机制更具成本效益;价、税税率、最佳可获得技术的价格、企业预期、交易建设与管理成本都会影响交易机制和税在减排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建议设计互补排放管理政策组合,使税和交易机制发挥各自的制度优势。

  • 标签: 碳交易机制 碳税 减排成本 水泥行业 广东省
  • 简介:2.4日本发展低经济,创建世界首个低社会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正在成为各国追逐的热点,继英国率先提出发展低经济、丹麦率先提出建设低示范城市、挪威提出要建设低国家之后,日本提出发展低经济,率先声称把日本打造成为世界上第1个低社会。受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制约,

  • 标签: 低碳 经济 借鉴 国外 全球气候变暖 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