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自司马迁、班固之后,史学体裁已较完备;至魏晋南北朝,史书和方志更是大量编纂而成,体现了强烈而鲜明的方法意识。《三国志》体例创新、裴松之首创以史证史的史学方法,开辟史书注释之路;范晔《后汉书》博采众书,裁成典籍;僧祐《出三藏记集》建立起佛经目录学基础体系;刘义庆《世说新语》借语录体展示了魏晋名士风度和玄学思潮发展情况;《华阳国志》以编年史和人物传相结合,开创方志史效法正史的写法,且在结构上采用佛教典籍“合本子注”体式;郦道元《水经注》通过“迳见”方式订正和取舍材料,具有很强的实践精神。这一时期史志创作因而盛况空前。

  • 标签: 史志编纂 方法意识
  • 简介: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到589年杨坚灭陈,中国历史经历了369年的大动荡时期。这个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割据政权之间的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纵横交错,达到白热化的程度。相对隋唐的高峰,这是一个历史低谷期。然而,档案管理工作并不因缺乏安定发展的条件而停滞不前,尤其在档案的制作形式、保护技术等方面,都有改进创新,真正起到了上承秦汉和下启隋唐的重要作用。一、纸墨档案文献的出现据考古发掘的实物证明,我国早在西汉就已经出现了纸,但由于纸的质量不高,产量有限,人们还

  • 标签: 魏朝 晋朝 南北朝 档案文献 纸墨档案 档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