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吴方言有“捉漏”[tso?^5lceφ^112]一词。利用方言比较的方法,通过对语音沿革、构词语素的研究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溯源与考察,可以证明词[tso?^5]的本字应该是“捉”而非“[祝土]”,这一结论对方言词典和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以及古籍校勘等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捉漏 吴方言 本字 方言比较
  • 简介:语言规划曾经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作出过历史性贡献,但也付出了不同的代价。观察和开展语言规划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对华语概念认识的深化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但还不足以满足时代的需求。充分考虑语言规划的类型,完成从“问题“到“资源”、从管理到服务、从单一国家或地区到跨国、跨境以及从强制性到市场调节的转变,对于华语在所在国的维护、发展和传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同时,华语不只是中国的国家资源,也是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重要资源。从跨国跨境的角度考虑语言规划,努力共同开发和利用华语资源,是语言工作者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 标签: 华语 语言规划
  • 简介:<正>一、风格是什么1.风格与语言风格"风格"是个多义词。广义的"风格"可指人的任何行为活动及其产品形式的特征。以此而言,文艺创作作为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有"文学风格"、"音乐风格"……之谓;机械、建筑等作为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的结晶,也有"设计风格"、"建筑风格"……之称。在语言学(包括修辞学)中讨论的"风格"如无特别的说明,一般仅指"语言风格"而言。

  • 标签: 语言风格 说略 风格说
  • 简介:“套餐”词义单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其解释是:“搭配好的成套供应的饭食。”但近来“套餐”花样不断翻新,铺天盖地的各色“套餐”进人了我们的生活,请看以下几例:

  • 标签: 套餐 《现代汉语词典》 新义 词义 搭配
  • 简介:喽啰,又写作娄罗、喽罗、偻(亻罗)等.此词既不是单纯的外来词,也不是联绵词,而是由记梵文四流母音R、R、L、L的鲁、流、卢、楼或啰啰哩哩等逐渐凝固成词.其词义除了由表褒义的"能干、机灵"义渐演变为带有贬义的"追随恶人的人"之义外,尚涉及佛教赞歌和戏剧歌辞中和声的用法,可以说是语言中较为罕见的一个特殊词语,在汉语史和语言史的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标签: 贬义 褒义 汉语史 外来词 联绵词 词义
  • 简介:本文从历时的角度讨论了"月亮"一词的意义、结构及其形成过程.文章对传统的有关解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月亮"应看作定中结构,其本来意义是"月光",后由部分指全体,成为"月球的通称".文章还对其产生时代和原因作了分析.

  • 标签: “月亮” 词汇 定中结构 汉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老子》的文字训诂校刊笺注,历代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绩是很大的;《老子》的语言修辞技巧,虽则较少有人专门论述,但早已引起修辞学专家学者的注意。比如唐钺的《修辞格》,其中谈到"反言"格时,列举了《老子》中运用此格的不少例子,尔后他说,"其书不过五千字左右,而‘反言’有五六十句。所以‘反言格’是《老子》的特色。"(《修辞格》29—30页)又如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中谈到"回文"时说,"《老子》一书,便有不少的例。"又如郑子瑜近著《中国修辞学史稿》,在"道家的修辞论"中说,老子反对美言,但他并不是真正反对美辞学的。郑氏赞美说,"你看那《道德经》五千言,

  • 标签: 修辞说 老子词语 词语修辞
  • 简介:黄金贵先生认为“望洋”是“表示眼目的一种长相、病相”,即医籍中所谓的“戴眼”。“望洋”原作“望阳”,本指“望着高处”,与“仰视”同义。因为人们不知道“阳”是“高”的意思,牵强附会地把“阳”改成“洋”或者“羊”,于是就成了一个使人迷惑的词了。

  • 标签: 望洋 望阳 仰视
  • 简介:对于一个句子,一般说来,总是要求结构完整。所谓结构完整,就是句子里需要的成份必须齐全,不能任意省略(承前蒙后或对话时有些成分可省略),不然就会导致关系不清楚,产生歧义。但是,作者为了造成语言的灵活性、趣味性、生动性,给人波浪陡起,突兀急转,路转峰回、

  • 标签: 修辞 趣味性 句子 结构 省略 歧义
  • 简介:本文从以下各个方面谈《汉语大字典》存在的问题,供修订时参考:有的字形不统一,有的楷化字头不合演变规律,《笔画检字表》使用不便,释义有讹误,有的例证与释义不能配合,有错字,标点的使用有差错。

  • 标签: 《汉语大字典》 语言学 语文工作者 中国
  • 简介:许慎《说文解字》:“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许君没有看到皇的甲金文字形,根据小篆字形,误把“日”字当作“自”字。吴大■《古籀补》:“皇,大也,日出土则光大,日为君象,故三皇称皇。”吴大■看到了皇的金文、古籀字形,把皇的上部正确地释为日字,可是却对较早的《作册大鼎》上的皇字视而不见,根据符号化了的字形,把它的下部误释为土。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皇即煌之本字”有一定道理。可是,皇虽是煌的本字,皇的本义却并不是光明盛大的意思,光明盛大只是它的引申义。那么,皇的本义是什么呢?让我们结合字形及古代文化的背景知识作一番探讨。甲骨文“皇”象一轮光芒灿烂的太阳。从金文来看,皇字从日从王王亦声,日上的部分为字缀,表示太阳放出的光芒,其下部则分明是个“王”字,这一点,从(作册大鼎)上看得很清楚。大泣口文化山东宫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器上有一个白字,其上为日,中间是在空中飞翔的鸟的形状,其下为火。在先民的意识里,太阳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烙,由一种神鸟载着在空中飞行。这种鸟,有的部族认为是燕子,有的部族认为是凤凰,有的部族认为是三足乌。总之,日、鸟、火是三位一体的。这个刻在陶器上的字,应是该部族的族徽。我国...

  • 标签: 字本义 本义考 皇字
  • 简介:“白地”一词有“荒地”义,继而又引中指贫瘠之地。《三国志》中的“白地小虏”指的是“穷山恶水的小贼”,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对此语理解有误,《汉语大词典》据胡三省注为“白地”一词设“沙漠地带”义项并不合理。

  • 标签: 白地小虏 白地 荒地
  • 简介:鲍照现存9篇赋,86首乐府诗,118首诗及联句,27篇表疏、启、书、颂、铭、文,用韵近于两汉魏晋,保留了许多上古音痕迹。

  • 标签: 鲍照 用韵
  • 简介:谚译《老乞大》、《朴通事》的谚文注音和释义说明“焩”字音beng,不读ping,文中的“焩牛肉”也不是烤牛肉。《朴通事新释谚解》和《重刊老乞大谚解》中出现的“烤”主要用作“烘热”,也不是烘熟食物。

  • 标签: 《老乞大》 《朴通事》 谚文 音义
  • 简介:《辞书研究》2005年第三期刊出连登岗《“望羊”补义》一文(下简称“连文”),补出“望羊”一个新义:“作名词,指一种相貌,一种生就的头向上仰、目望上视的特殊长相。”在多少年该词的一派联绵词声中,能提出“特殊长相”义,实属可喜。但是该文没有解决“望羊”的根本问题,所补义也正误交杂。笔者特集中考订“望羊”词义,祈读者诸君不吝赐正。

  • 标签: 辞书研究 联绵词 连文 简称 名词
  • 简介:文章利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及辞书学知识,依据汉字形体演变规律和书写习惯,结合文献用字,采取“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的方法,对传世字书中的22个疑难字进行了辨。

  • 标签: 传世字书 疑难字 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