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研究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为基础查找痛泻要方化学成分,利用DrugBank数据库检索作用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数据库;在PubMedGene数据库中检索疾病相关基因,通过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KEGG)数据库对获取靶点进行相关通路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痛泄要方“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图。结果:获得痛泻要方中有效成分42种,相关作用靶点18个,涉及35条信号通路。结论:痛泻要方可能通过作用于免疫、炎症、内分泌系统相关蛋白靶点及通路,起到治疗IBS作用。

  • 标签: 痛泻要方 肠易激综合征 系统药理学 作用机制
  • 简介:围绕保健食品定位、原料、保健功能管理三大问题,客观分析了以往管理制度存在主问题;对于社会上流行观点,从法律、现实、国外管理情况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解读,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及依据,并明确作者本人观点;对保健功能管理改革方向与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期望相关内容对主管部门及有关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保健食品 原料 保健功能 管理
  • 简介:目的:在体外L02肝细胞模型上观察甘草炮制雷公藤减毒效果,为研究雷公藤低毒饮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内涵分析技术,检测细胞存活情况,比较甘草炮制雷公藤和配伍雷公藤减毒差异。结果:雷公藤对肝细胞损伤呈剂量依赖性,在IC50剂量下,甘草炮制雷公藤和甘草配伍雷公藤都有显著减毒效果。结论:采用高内涵分析方法更加直观、具体地反映了甘草炮制雷公藤减毒效果,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雷公藤 甘草 炮制减毒 高内涵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银柴胡单株种子产量与农艺性状指标之间关系,为实现银柴胡种子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单株银柴胡120株,每3株取其平均值,测定单株银柴胡株高、根长、根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千粒重和种子产量等指标,利用SPSS线性回归法对银柴胡种子产量进行通径分析。结果:与银柴胡单株种子产量显著性相关5个农艺性状为株高、根长、根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千粒重,其中单株根鲜重和千粒重指标直接或间接对银柴胡单株种子产量起到重要影响作用,最优回归方程为Y=-1.700+0.017X3+1.078X5。结论:单株千粒重和根鲜重指标是影响银柴胡单株种子产量最重要因素,千粒重越大,其单株种子产量相应就较高,单株根鲜重指标对单株种子产量影响仅次于千粒重指标,这个结果也进一步说明在田间管理过程中,改进生产措施不仅可提高银柴胡药材(药用部位)产量,也可以增加3年生植株种子产量。

  • 标签: 银柴胡 指标 种子产量
  • 简介:目的: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天名精全草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通过4个不同SPME萃取头(DVB/PDMS、CAR/PDMS、PDMS和PA),在最佳条件下,对挥发油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结果:总共检测出135个挥发油化学成分,DVB/PDMS、CAR/PDMS、PDMS和PA4种萃取头分别检测出88、77、56和42个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是天名精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类型。结论:SPME-GC/MS技术可快速分析天名精全草挥发油化合物类型以及相对含量,对天名精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天名精 挥发油 SPME GC/MS
  • 简介:目的: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玫瑰花渣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WatersBEHC18色谱柱(100mm×2.1mm,1.7μm),柱温:40℃,洗脱系统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采用ESI离子源并在负离子模式下进行采集数据。结果:通过UPLC快速分离,根据质谱数据并结合文献分析推测,鉴定了11种黄酮类化合物。结论:采用UPLC/Q-TOF-MS技术,可有效地分析玫瑰花渣中黄酮类成分,为玫瑰花渣回收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 标签: UPLC/Q-TOF-MS 玫瑰花渣 黄酮类化合物 北京妙峰山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及生炒酸枣仁蛋白质电泳结果,分析它们之间共性和差异。方法:本实验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40个不同酸枣仁样品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根据电泳指纹图谱整理分析数据得到对酸枣仁初步聚类分析结果。结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以大致定性区别不同产地酸枣仁样品。

  • 标签: 酸枣仁 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类分析
  • 简介:2017年1-6月份,我国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3亿美元,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长10.9%,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进出口走势风格迥异:进口均价大幅上涨、出口均价大幅下跌;进口数量同比基本持平,出口数量同比大幅增加;进口金额同比大幅增长,出口金额同比增长缓慢。另外,我国与“一带一路”地区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贸易业绩靓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成为中药国际化重要目标市场。注:本文数据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根据海关数据整理。

  • 标签: 中药材 中药饮片 进出口贸易
  • 简介:目的:通过人黑色素细胞实验研究珍珠水解液美白作用机理。方法:NaOH法测定黑色素细胞黑色素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测定珍珠水解液对影响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酪氨酸酶基因(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1)及影响黑色素转运相关基因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结果:浓度为0.25%、0.5%、0.75%珍珠水解液可以抑制黑色素细胞黑色素合成,3种浓度下珍珠水解液均可抑制相关基因TRP1mRNA表达,0.25%浓度下可抑制TYR、TRP1及MITFmRNA表达。结论:珍珠水解液主要通过抑制黑色素合成过程中TRP1mRNA表达,从而抑制黑色素合成而发挥美白功效。

  • 标签: 珍珠水解液 酪氨酸酶基因 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 黑色素含量 美白机制
  • 简介:湖北海棠叶是我国别样茶一种,在民间有悠久应用历史。现代研究表明,湖北海棠叶含有丰富黄酮类、多酚类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调节脂质代谢、抗氧化、抗菌消炎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通过查阅中外文献,对湖北海棠叶应用历史、植物形态、地理分布、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其系统研究和深入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湖北海棠叶 别样茶 应用历史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 简介:目的:建立蒙药漆树膏炮制规范。方法:根据蒙医药文献记载,筛选漆树膏蒙医炮制代表性、可行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该方法工艺,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相关方法,采用三氯化铁显色反应,鉴定酚类化合物;对供试品水分、灰分、浸出物进行检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在759.5nm波长下对供试品活性成分总酚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漆树膏最理想炮制方法为黄油制,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材和黄油比例1∶3,黄油表面温度为200℃,浸炮时间为20min。炮制品三氯化铁显色反应为阳性;三批样品水分含量在6.59%~11.28%;总灰分含量在3.02%~7.55%;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在1.15%~4.49%;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在9.55%~22.97%;总酚在0.182~1.254mg·L~(-1)呈良好线性关系,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为1.55%,总酚含量在10.34~20.45mg·g-1。结论:本炮制方法不仅符合漆树膏蒙医传统炮制品目的,也吻合现代药学理论,是一种较为理想炮制工艺。

  • 标签: 蒙药 漆树膏 没食子酸 总酚 紫外分光光度法 质量标准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药对“都梁丸”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高效液相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都梁丸”环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共鉴定了41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1),香草醛(2),阿魏酸(3),松柏醛(4),花椒毒素(5),佛手酚(6),镰叶芹二醇(7),洋川芎内酯H(8),洋川芎内酯I(9),洋川芎内酯D(10),4-羟基-3-丁基苯酞(11),洋川芎内酯A(12),Z-藁本内酯(13),3-丁烯基苯酞(14),新蛇床内酯(15),欧当归内酯A(16),β-谷甾醇(17),异茴芹内酯(18),邻苯二甲酸正丁酯(19),邻苯二甲酸异丁酯(20),川芎二内酯R1(21),白术内酰胺(22),香柑内酯(23),补骨脂素(24),异氧化前胡内酯(25),珊瑚菜内酯(26),独活属醇(27),牧草栓翅芹酮(28),异白当归脑(29),欧前胡素(30),异欧前胡素(31),别异欧前胡素(32),水合氧化前胡内酯(33),白当归素(34),印枳苷(35),(2′S,3′R)-3′-羟基印枳苷(36),仲-O-β-D-吡喃葡萄糖基白当归素(37),叔-O-β-D-吡喃葡萄糖基白当归素(38),(2′R,3′S)-3′-羟基紫花前胡苷(39),花椒毒酚-8-O-β-D-吡喃葡糖苷(40),腺苷(41)。结论:香豆素以及香豆素类成分应来源于复方中白芷;藁本内酯类化合物应来源于复方中川芎。

  • 标签: 都梁丸 药对 白芷 川芎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对朝鲜产赤芍与国产赤芍进行生药学比较研究,为今后朝鲜产赤芍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对朝鲜产赤芍和国产赤芍原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横切面特征、薄层色谱特征进行研究。结果:通过与国产赤芍比较,明确了朝鲜产赤芍性状、横切面特征;两者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蓝紫色斑点。结论:朝鲜产赤芍与国产赤芍在生药学特征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可为朝鲜产赤芍在国内药材市场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朝鲜产赤芍 国产赤芍 生药学特征 薄层色谱
  • 简介:目的:为疑似“灵芝”属样品基原探究提供性状和分子鉴定证据。方法:在基于传统形态特征初步鉴定基础上,对疑似灵芝属两样品ZZ和SSrDNA-ITS区序列进行PCR扩增,经克隆测序后,与GenBank数据库中序列进行BlastN比对,样品及最相似物种ITS序列对齐后使用MEGA6.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测序得到样品ZZ和SSrDNA-ITS区序列分别为752、753个碱基,与已发表极硬红皮孔菌(Pyrrhodermaadamantinum)rDNA-ITS区序列相似度达99.0%,并在系统发育树中与极硬红皮孔菌聚为一支,而与紫芝、树舌灵芝遗传距离较远。结合样品ZZ和SS子实体形态和扫描电镜观察鉴定结果判断其为极硬红皮孔菌。结论:基于rDNA-ITS区序列分析系统发育树构建药用真菌分子鉴定方法,为疑似样品基原鉴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标签: 分子鉴定 极硬红皮孔菌 ITS序列
  • 简介:目的:通过对玄参斑点病、斑枯病、轮纹病3种叶部病害发生为害调查及药剂防治研究,探索其发病规律及防治药剂筛选,为其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重庆主要玄参产区,对叶部病害进行田间调查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玄参叶部病害田间病株率达100%,平均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41.2%、59.3%,其中斑点病田间危害程度最高,病株率、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分别达42%、65.7%、72.6%;玄参叶部病害危害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危害程度依次为:4000株/亩〉3000株/亩〉2000株/亩;玄参叶部病害发生及危害程度与种植方式相关,以连作方式平均病情指数最高达45.03%,轮作与生荒地种植方式较低。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氟硅唑(400g·L-1)乳油1000倍液防治叶部病害效果最好,田间防效达74.3%。结论:3种叶部病害均有发生危害,以斑点病危害最为严重,利用氟硅唑(400g·L-1)乳油进行防治,具有较好田间防治效果。

  • 标签: 玄参 叶部病害 发生危害 防治效果
  • 简介:目的:利用LCMS分析技术快速鉴定单面针中生物碱结构。方法:采用XAquaC8色谱柱(150mm×2.1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mL·min^-1;ESI源正离子模式检测;根据对照品裂解规律和参考文献推测生物碱结构。结果:从单面针甲醇提取物中鉴定了20个化合物结构。结论:LCMS方法能快速、准确地鉴定单面针中化学成分,为单面针活性成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单面针 生物碱
  • 简介:目的:通过性状和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对连作园参和新林地园参进行人参皂苷含量比较,从而判断连作园参种植过程中使用土壤改良技术是否具有抗人参连作障碍作用。方法:采用有机试剂萃取法提取连作园参和新林地园参的人参总皂苷,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两种人参皂苷含量,最后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对连作园参和新林地园参样品进行比对,通过分析计算得到上述样品相似度。结果:连作园参中所含人参皂苷Rb1、Rg1、Re含量要高于新林地园参,指纹图谱显示2种园参与10种连作园参高效液相色谱图相似度具有一定差异性,连作园参没出现更严重烧须、红皮现象。结论:连作园参质量要优于新林地园参,证明该土壤改良技术具有一定抗人参连作障碍作用。

  • 标签: 连作园参 土壤改良技术 指纹图谱 质量
  • 简介:欧盟是传统植物药重市场,但是截至2016年,我国中成药只有两例在欧盟注册成功,中药在欧盟上市面临很多政策和技术壁垒,而植物药在欧盟注册一个很重参考资料就是欧盟草药专论(communityHerbalMonograph,CHM)。本文就欧盟草药专论数量、治疗领域、专论状态等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中药企业注册提供帮助。

  • 标签: 中药 欧盟草药专论 注册
  • 简介:目的:优化苍耳子中绿原酸提取工艺。方法: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绿原酸得率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以Design-Expert8.05软件对实验数据作统计处理。结果:Box-Benhnken优化苍耳子中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9℃、9倍量50%乙醇、提取时间2h,此工艺条件下绿原酸平均提取率可达1.94%。结论: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对苍耳子中绿原酸提取有较好理论指导价值。

  • 标签: 苍耳子 响应面法 绿原酸 提取工艺 高效液相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顽痛宁酊对小鼠疼痛模型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先进行药理实验,实验选用小鼠扭体法和小鼠热板法分别观察复方顽痛宁酊镇痛效果并与麝香祛痛搽剂进行比较,再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小鼠扭体法实验,空白对照组为22.5±3.7次,复方顽痛宁酊组小鼠扭体次数为4.2±1.8次,阳性对照组麝香祛痛搽剂为14.2±2.8次,复方顽痛宁酊组减少小鼠扭体次数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相比较有显著差异。小鼠热板法:复方顽痛宁酊组延长小鼠舔后足时间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复方顽痛宁酊对癌性疼痛有显著疗效。结论:通过实验证明复方顽痛宁酊具有良好镇痛作用,且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临床观察也表明复方顽痛宁酊有明显镇痛效果。

  • 标签: 复方顽痛宁酊 镇痛效果 癌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