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3 个结果
  • 简介:乳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其外科治疗方式有改良根治手术、保留手术和根治手术,临床上以改良根治手术为主。但无论哪种手术方式,腋窝淋巴结清扫均为手术的标准组成部分,而其手术损伤是乳腺癌术后远期并发症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发症主要包括疼痛、麻痹、肩关节运动障碍、上肢水肿等。虽然手术本身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但合理的分期康复锻炼以及重视对康复锻炼的宣教是减少并发症并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有效方法。我科自2003年10月--2006年8月对19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病人进行分期功能锻炼,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改良根治手术 乳腺癌 锻炼方法 术后分期 术后远期并发症 腋窝淋巴结清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压疮又称褥疮,或是压力性溃疡。多因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引起。好发于脂肪薄弱的骨隆处。通过对压疮患者应用不可分期压疮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后护理质量,这对于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延续护理 压力性损伤 研究进展
  • 简介:医护人员常与注射针头、采血针、刀片等医疗锐器接触,极易引发针刺伤、锐器伤等.为了有效防范针刺伤,现已广泛使用锐器盒回收医疗废弃锐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锐器盒在装满、密封之前一直处于敞口状态,废弃针头、安瓿等容易从倾倒的锐器盒里滑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医源性污染,给临床工作带来不便,同时投放安瓿、废弃药瓶等的开口面积较小,不方便投置.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改良锐器盒,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锐器盒 改良 制作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电针疗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进行电针疗法分期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电针 阿昔洛韦 周围性面瘫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分期运动护理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1.01-2021.12,1年内收治的6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34例,实施分期运动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 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两组通过FEVl(L)、FVC(L)、PEF,L/s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更加稳定(P

  • 标签: 分期运动护理 儿童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儿应用实施分期运动护理时所展现的实施价值与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在我院开展支气管哮喘治疗并进行护理的儿童患者,共计80例,将所有患儿根据开始实施护理干预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运动指导护理)和观察组(应用分期运动护理干预),同时对两组患儿的哮喘控制指标及生活质量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经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C-ACT评分与生活质量指标更高,且临床哮喘控制率更好。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儿应用实施分期运动护理能够帮助患儿有效改善其护理质量与护理效果,对其哮喘的发生情况进行有效控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满足患儿的日常护理需求,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分期运动护理 儿童 支气管哮喘 哮喘控制指标 生活质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分期干预在手外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21年3月-2022年3月到我院接收治疗的90例手外伤患者,根据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分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疼痛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分期干预 手无外伤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足跟不可分期压疮护理方法的效果与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 1例足跟不可分期压疮患者,对该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方式,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加强营养护理、局部感染伤口清创护理、营养干预、聚氨酯泡沫敷料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蛇血生肌散进行治疗,采用 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比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采用护理方法实施后,患者住院后 45天伤口愈合出院,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结论:针对足跟不可分期压疮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方式,进行彻底清创、运用湿性愈合理念,在此基础上做好引流工作,联合中药散剂进行治疗后,患者压疮愈合情况良好,护理方法效果极好,值得使用。

  • 标签: 压疮 泡沫敷料 负压引流 蛇血生肌散 营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对中长期输液患者的不同置管方式作此研究,以求做到延缓患者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以达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方法 本次研究共纳入50例2021年1月-2022年12月因各种原因需中长期输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针对临床不同置管方式展开,将其组间记录数据做对比,整合分析后做总结性报告。结果 统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置管方式后,组间临床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数据均无明显差异性,统计P值均>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 改良外周静脉中长导管价格亲民、性能较好且刺激性较小,患者接受度相对较高,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植入 改良外周静脉中长导管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保证用戊二醛进行消化内镜消毒的有效浓度,确保消毒效果。方法制剂室用碘量法测定每批戊二醛的初始浓度共10次,感染科和消化内镜室用戊二醛浓度指示卡测试使用中戊二醛浓度180次。结果戊二醛原液浓度均合格.使用中戊二醛浓度合格率为46.26%,原因与消化内镜消毒槽设计不合理,清洗方法不当,消毒液使用次数过多有关。经改进水槽设计,纠正不当清洗方法,限制使用次数,每日测试浓度,复查使用中浓度合格率为93.21%,使用次数≤20人次时浓度合格率98.66%。结论戊二醛溶液用于消化内镜消毒时,注意各病例用后,认真做好床侧清洗.每日监测其浓度,每批消毒液以使用不超过20人次为宜,能确保戊二醛溶液的浓度不低于1.8%

  • 标签: 戊二醛 消化内镜 改良方法
  • 简介:鼻饲法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它是为危重患者提供营养,支持生命最经济有效而又安全的方法。2003年7月-2007年6月,我们对148例需要鼻饲的患者进行观察,传统的鼻饲法由于灌注的速度过快引起胃残留量过大,胃排空延迟,以致发生误吸。为减少误吸的发生,我们将传统鼻饲法进行了改良,经临床应用,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鼻饲法 改良 护理操作技术 临床护理工作 胃排空延迟 危重患者
  • 简介:目的观察改良后手工清洗器械煮沸润滑法的效果。方法将改良后清洗器械煮沸润滑法与常规清洗器械常温润滑法进行清洗质量合格率和润滑剂细菌检出率的比较,并比较改良法1、3、6月器械润滑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手工清洗烘干后的320件金属器械经煮沸润滑处理的清洗质量合格率为95.03%,对照组手工清洗常温下润滑处理的清洗质量合格率94%,实验组润滑剂内未检出存活细菌,对照组润滑剂内细菌检出率为86%,于1月、3月、6月后实验组320件手工清洗煮沸润滑器械润滑有效率在96%以上。结论手工清洗器械煮沸润滑方法效果优于常温润滑法。

  • 标签: 手术器械 清洗 润滑 消毒
  • 简介:目的改良垃圾分类箱,以便医务人员能更好地进行医疗废物分类,减少职业暴露。方法采用新式不锈钢垃圾分类箱收集病区的医疗垃圾,比较应用新式不锈钢垃圾分类箱前后医务人员的满意率及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采用新式不锈钢垃圾分类箱后,医务人员满意率提高、职业暴露发生率降低(均P〈0.05)。结论新式不锈钢垃圾分类箱实用性强,能更加规范地进行医疗废物分类,减少职业暴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医疗废物 脚踏式 不锈钢垃圾箱
  • 简介:手术中或急救病人时经常需要使用12~16号粗针为病人进行静脉穿刺,以输入粘稠度较高的血液,保证病人充足的循环血量。因此,快速成功的静脉穿刺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但临床上若遇到老年人或长期经静脉给药治疗的病人,其血管弹性较差或脆性增加,

  • 标签: 静脉穿刺 改良法
  • 简介:【摘要】目的 传统的前臂固定带中肩颈尼龙吊带材料粗糙,如果患者需要长期佩戴,尼龙带的摩擦容易使颈部皮肤发生擦红,甚至破损,使患者舒适度降低。且患者佩戴前臂固定带活动时,患肢容易下滑,低于心脏水平,增加患肢肿胀,不利于患者康复。经临床使用,传统前臂固定带存在佩戴不舒适,稳定性差,患者随着步行前臂的摆动会增加骨折处的疼痛等问题。因此,制作改良版前臂固定带使患者佩戴舒适、稳定性增加,固定牢固;让患者在佩戴过程中,患肢处于功能位,利于患肢消肿,既能减轻因前臂摆动导致的骨折处疼痛,也能减轻对颈部的受压,不会使患者颈部出现压疮问题。方法 在传统前臂固定带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为达到上臂紧贴于前胸部固定,使前臂悬吊于功能位,在腰部增加一条活动性固定带。在前臂托内增加一条大拇指固定带,使前臂悬吊稳定性增加,减轻颈部悬吊力量。在肩颈悬吊带上增加柔软、可活动的衬垫,减轻颈部局部压力,增加颈部佩戴舒适度。 结果 改良版前臂固定带增加了患者佩戴的舒适度,缓解了患者颈部局部的压力,能妥善固定前臂,减轻患肢疼痛,增加了佩戴前臂固定带的有效性,使患肢处于功能位,护理人员及家属使用方便,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结论 改良版前臂固定带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并达到了预期固定的效果。

  • 标签: 前臂固定带 改良 前臂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分期压疮、压疮不同部位的温差关系,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红外测温仪每天同一时段测量354例骶尾部Ⅱ一Ⅳ期压疮中心温度、压疮边缘温度与旁开5cm正常皮肤温度,计算3个部位的温差。结果不同分期压疮中心、边缘、周边正常皮肤温度经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部位间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390,P〈0.001),不同分期间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829,P=0.009),分期与部位间具有交互作用(F=3.006,P=-0.019),说明不同分期的压疮及压疮不同部位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结论各期压疮疮面温度均高于正常皮肤温度,认为炎症反应等因素可使局部温度升高。为避免局部温度升高增加组织代谢的氧负荷,根据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压疮治疗中不宜应用热疗设备进行热疗。

  • 标签: 压疮 疮面温度 红外测温仪
  • 简介:对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分期现象进行理论诠释。基于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曲线,人为分成快速上升期、缓慢下降期、平台期3部分,从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医学等领域阐述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分期现象的形成。依从性分期现象的发现,揭示了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动态变化的规律,并符合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相关理论。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训练 依从性 依从性曲线 依从性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