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停通气缺氧预处理对大鼠脑出血后细胞凋亡百分率以及caspase-3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180只雄性SD大鼠.体重260—29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60只)脑出血组(I组,60只)和缺氧预处理组(P组,60只)。每组从存活大鼠中取40只在脑出血(ICH)后6h、24h、48h和72h各时间点进行检测。所有大鼠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后行气管播管并给予肌松药维库溴胺(2mg·kg^-1).机械控制通气。P组进行停通气1分钟、复通气5分钟的缺氧预处理反复4次。机械通气1小时后拔出气管导管,然后对P组和I组的动物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50μl自体不凝血注入尾状植中.S组注入同样剂量的生理盐水。从存活鼠中每个时间点取5只大鼠.流式细胞仪PI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另取5只大鼠连续切片进行caspese-3和bcl-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P组和I组凋亡百分率(%)在24h明显增加,于72h出现高峰.P组凋亡百分率在注血后48h和72h分别为11.62±3.64和15.80±3.30,显著低于I组17.76±3.49和21.06±2.81。有极显著差异(P〈0.01)。Caspase-3阳性细胞在24h明显增多.72h过高峰.脑出血后24h.48h和72h时P组caspese-3阳性细胞数均少于I组差异显著(P〈0.01)。相反.P组48h时bcl-2阳性细胞数(18.71±1.19)明显高于I组(14.87±2.17),P〈0.01。结论:停通气缺氧预处理既增强了凋亡的调节基因bcl-2的表达,又减少了凋亡执行器caspase-3的激活.降低细胞凋亡百分率.具有脑保护作用。

  • 标签: 缺氧预处理 凋亡 CASPASE-3 BCL-2
  • 简介:脑血管痉挛是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并发症,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针对脑血管痉挛的防治,国内外做过很多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本文就对这些防治措施作一综述。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并发症 防治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比例鱼精蛋白对中和肝素、肝素反跳及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成人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病人20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10例。I组采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德比例在1:1至1:5之间;Ⅱ组德比例≤1:1。分别测定血浆肝素浓度、APTT、TT和ACT,并记录术后出血量。结果: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前的组间病人一般情况、肝素浓度、ACT、APTT及TT均无显著差异。鱼精蛋白:肝素总中和比例在I组为1:1.46±0.2;在Ⅱ组为1:0.97±0.1,两组比较P<0.01。Ⅱ组于中和结束后5min及术后第2和第3h的血浆肝素浓度明显较I组高,P<0.0l;Ⅱ组中和结束至术后6h,TT及ACT明显延长(P<0.01及P<0.05)。TT与血浆肝素浓度显著相关(r=0.719,P<0.05),Ⅱ组中有3例术后肝素浓度高于0.2U/ml。结论:CPB时间较短的心脏手术应用鱼精蛋白与肝素的总中和比例如果小于1:l,可能发生肝素中和不完全和肝素反跳。TT是诊断肝素反跳较灵敏的指标,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 标签: 鱼精蛋白 肝素 术后出血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临床意义
  • 简介:许多重症患者出现了显著的免疫功能异常及炎症反应。重症患者的免疫疗法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能够改变脓毒症病人的免疫反应和降低其死亡率的药物疗法应运而生。在过去的20年里.人们试用过各种手段:类固醇;抗内毒素或抗细胞因子抗体;细胞困子受体掊抗剂以及其他有免疫调理作用的制剂。但是从某些方面讲,针对这些思路的研究都不是很成功.仍存在争议和挑战。

  • 标签: 重症监护 免疫调理
  • 简介:患者自控镇静是一种新兴的并迅速应用的临床麻醉技术,它允许患者根据手术中的实际需要,在麻醉医师的监控下,以麻醉医生制订的镇静方案为依据,自己控制给药,达到自己满意的镇静深度,充分实现个体化给药。这种给药方式不仅安全有效,而且患者的参与用药还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患者 自控镇静 研究进展 个体化给药 给药方式 心理效应
  • 简介:本文描述了一个理想的危重患者由“院外→ICU”收治的全过程,讨论在院前,急诊部,辅助科室,手术室,ICU几个站点,以及危重病患者的转运过程中和群体伤急救时,医院危重病部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程序,设施及设备,医护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观念,知识与技能,危重病人的生存与痊愈,有赖于整个过程中得到医疗队伍持续而适当地纠正病理与生理失常的处理,医院危重病部门应该建立由“现场→ICU”的无缝连接,甚至将此连接延续到社区。

  • 标签: 无缝连接 危重症 患者 生存
  • 简介:我国老龄患者施行手术的病例大幅度上升,手术种类也在不断扩大。老龄手术患者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气肿、肺心病等,且有的属于隐匿性、多器官功能损害和迁延难愈性疾病。因此,提高老龄手术病人的麻醉质量、降低围术期不良反应,保持循环呼吸功能稳定,以及良好的术后镇痛显得特别重要。我院自2003年以来对22例80岁以上的老龄高危患者,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施术,无麻醉意外和死亡,今总结如下。

  • 标签: 高危患者 麻醉质量 处理体会 多器官功能损害 老龄患者 高龄
  • 简介:一、病历资料患者男性,57岁,体重68Kg。以“咳嗽咯痰20天,咳血5日”主诉入院。入院诊断为右肺肿块,拟于全麻下行胸腔镜探查术。患者既往行阑尾切除术。40年前体检发现窦性心动过缓,至今无症状。术前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4次/分,行阿托品实验阳性。

  • 标签: 患者 抢救术 窦性心动过缓 室颤 入院诊断 阑尾切除术
  • 简介:对血液动力学进行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是危重患者管理治疗非常管理的部分,右心压力的监测可为左心房压监测提供参考。在年轻的手术患者或有心肺疾病的患者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可与肺动态楔压的变化相反。肺动脉导管(PAC)监测的临床优势包括测定心室压的压力,决定心排血量,同时可以获得心室和混合静脉血样本,这些信息可用来评估容积和心室功能,计算血流动力和呼吸指数,从而估计组织总体氧供平衡。监测疾病进展以便治疗。肺动脉导管监测的使用超过三个阶段,许多研究通过多种医疗特性和临床护理证实了它的不足和不统一性。本文就肺动脉导管的使用监测及并发症等做了综述。

  • 标签: 肺动态楔压 温度稀释法 心排血量
  • 简介:谷氨酰胺(Gtn)是体内最为丰富的条件必须氨基酸,危重症患者体内Gin严重缺乏,研究证实适当补充Gin可使危重症患者受益,本文就Gin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方面做一综述。

  • 标签: 谷氨酰胺 免疫营养 危重
  • 简介:实例介绍。患者男性,55岁,因间歇性胸痛两小时就诊。第一次胸痛发作住早上准备上班时,表现为胸闷、无放射,休息1-2分钟后病痛缓解。第二次胸痛发生在稍后上班时,1-2分钟后自动消失。患者很担心,自己开车到医院。由于工作压力和孩子学费等原因,他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最近被诊断患有早期糖尿病,要求控制饮食并需口服一种降血糖药。吸烟32年,5年前已经戒烟。每周饮酒2—3次。没有过敏史,未服用任何其他药物。略超重,且不经常锻炼。双亲已故,母亲66岁时因乳腺癌去世,父亲72岁时因中风去世。

  • 标签: EASI 12导联技术 跨科室患者 数据传输 心肌缺血 诊断
  • 简介:1资料与方法选择30例ASAⅡ-Ⅲ级下肢下腹部择期手术患者,年龄65—98岁(80岁以上者17例),体重50—85kg。手术种类包括单侧下肢手术10例,泌尿外科手术10例,下肢普外手术8例,子宫手术2例。术前约70%患者伴有并存疾病,均经充分准备后器官代谢功能保持相对良好。术前常规施行腰椎正侧位X光片检查,判明穿刺的难易问题。

  • 标签: 老年患者 临床体会 微创腰麻 单侧下肢手术 高龄 择期手术患者
  • 简介:对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选择恰当的镇痛治疗,是提高该类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笔者在2001年4月至2004年3月期间,对46例中重度癌痛病人在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案中选择多瑞吉(即芬太尼透皮贴剂)作为第三阶梯用药,收到持续72h镇痛的显着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多瑞吉 药物治疗 中重度癌痛 胃复安 维生素
  • 简介:为防止硬膜外麻醉手术后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临床上多在术中及手术后采用去枕平卧的体位。这一特殊体位给许多患者造成不适,甚至加重患者的痛苦。目前,临床上这一体位的采用也存在争议。作者观察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术中及手术后去枕及置枕对头痛、头晕等不适或受发生率的影响,报道如下。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术中 术后 麻醉体位
  • 简介:妊娠后期的生理改变,再加麻醉等因素,常导致剖宫产术中的ECG出现ST-T段下移等改变,有时可致严重心脏意外。探索围术期预防ST-T变化的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作者采用新一代环磷酸腺苷衍生物“心先安”,在麻醉前静脉滴注,以预防术中ST-T的变化,经40例临床应用观察,并与未用的40例进行比较。感觉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剖宫产 心先安 患者 ST-T变化 ST-T段 腺苷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