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一)清末至民国初年,从事医事活动具有广泛影响的医家张锡纯、字寿甫、原籍山东诸城县,其先人移居河北盐城。生于1860年,殁于1933年。张氏出生于世代书香门第,其祖父精于医学,少年时代在祖父监护下受诸子百家教育之时兼习医理。经两次乡试不中,遂弃功名而专志于医,到清末在医界渐有名望。民国初年,曾在国民党、军阀统治时代的军队里任职,官致军医正,曾移师武汉,受到当时内政部之器重。军阀混战,官运凋零,又转入医界,1918年受聘在沈阳开办立达中医院,任院长之职。直奉战争战火燃起,则返回故里,悬壶于沧州。1921年迁入天津,设中西医汇通社,招收门入、弟子授业,晚年开办“国医函授学校”,培育中医人材计有500余人。其间论著、文章颇丰,在多种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由于长期行医、授业、著述、办学,使张氏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在京津和东北一带可谓名声鹊起,有人赞其为“轩岐的功臣,医林之楷模”。

  • 标签: 上党人参 张锡纯 西洋参 野党参 《医学衷中参西录》 谬误
  • 简介:80年代以来,我国规模引种西洋参至今约20年,种植面积近4000多亩,形成华北、东北、西北3大产区及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小规模零星种植的崭新局面。目前无论在生产规模以及科研水平均跨入了世界先进的行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在基层调查实践的基础上,就规模生产中存在的一些认识和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敬请国内同仁不吝施教。1西洋参品种的纯化和质量稳定很有必要人参类植物芽胞的形态通常是药商辨别鲜根品种的主要依据,果柄和叶柄相对长度也是参类植物形态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近年在我国北方一些参场考察调研过程发现,国产西洋参(包括当代进口种子)的芽胞种型有较大的分化。1997年在黑龙江省五常、依兰等地考察过程也充分证实这一点。据资料记载在北美西洋参有3种明显区别的地区性变种。所谓北部变种是长有绿色的叶柄和成丛的芽胞;南部变种其茎和叶柄下部带有紫色,子头一般较大,并含较多浆果种子;而西部变种

  • 标签: 西洋参 种植业 几个问题 人参 种型分化 芽胞
  • 简介:影响中药材品质、质量、有效成分含量的原因,是由中药材的产地、品种、土壤、温度、水质、生态环境.栽培技术、采收加工、包装、贮运方法等因素决定的。要想产出品质好,有效成份含量高的中药材。必须按照中药材GAP生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准确掌握品种、产地、采收时期等影响品质的关键要素,及改进措施。

  • 标签: 中药材 质量 改进 建议
  • 简介:本文用等离子光谱分析法测定不同采集期苣荬菜的23种微量元素,其中10种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量分别占所测微量元素总量的3.87%(春季)和2.70%(秋季),而3种有害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其致毒量。

  • 标签: 苣荬菜 微量元素 分析测定
  • 简介:论述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意义、发展趋势及可能存在问题.阐明中药指纹图谱是中药质量控制和监督的有效方法,并为中药新药研究提供了新的模式,开展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是最终解决中药质量评价科学性的关键,为中药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中药指纹图谱 中药质量控制 发展趋势 存在问题
  • 简介:人参保健蛋是喂食“人参茎叶蛋鸡饲料添加剂”一个月后而得的营养保健蛋。它具有高蛋白质、低胆固醇、并含有人参特有活性成份──人参皂甙、氨基酸、微量元素、无任何毒副作用等特点的新型保健食品。以上结果已通过了北京营养源研究所、吉林大学分析测试实验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分析室,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等权威单位的重复验证。(“人参茎叶蛋鸡饲料添加剂”,是92年10月通过吉林省科委、省畜牧局、省医药管理局技术监定的省科委合同项目,合同号902083,该项目的原计划指标是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期和缩短青年鸡的育成期。)

  • 标签: 营养成份分析 保健蛋 吉林人参 鸡饲料添加剂 双波长 人参茎叶
  • 简介:用GC—MS法分离鉴定了中药前胡中30种挥发油成分,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多为首次从该植物中鉴定。

  • 标签: 前胡 挥发油
  • 简介:目的:测定刺五加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三氯化铝-醋酸钠比色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刺五加总黄酮含量在5.8mg~34.8mg范围内,芦丁mg数与吸光度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63%,RSD=1.05%,R^2=0.9995。刺五加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分别为:根皮18.96%,茎皮(1年生)10.29%,茎皮(2年生)9.08%,茎皮(3年生)8.3%,茎皮(4年生)8.27%,叶柄(8月25日)5.43%,叶柄(9月3日)5.14%。结论:剌五加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有很大差异,茎皮中总黄酮的含量随着年限的增加而降低。

  • 标签: 刺五加 总黄酮
  • 简介: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从长白山野生草苁蓉(BoschniakiarossicaFedtschetFlerov)全草中分离鉴定了13种脂肪酸成分

  • 标签: 草苁蓉 脂肪酸 气质联用分析
  • 简介:目的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徐长卿中的挥发油。方法并通过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挥发油中含有20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4%。结论其中芍药酚含量最多,其次是棕榈酸和油酸。

  • 标签: 徐长卿 挥发油 同时蒸馏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黄芪是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mew-barnaccus(Fisch)Bge,内蒙黄芪(AstragalusmongholicusBge)的干燥根。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具有降压、利尿、抗炎、强心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理活性。因此国内外学者对黄芪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现已从黄芪中分离得到黄芪皂甙、黄芪多糖及多种黄酮甙元,关于黄芪中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已有报导。作者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对吉林产膜荚黄芪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黄芪 脂肪酸
  • 简介:本文通过原子吸分光光度等方法,测定了人皂甙-Re及其制剂Re注射液中的Zn、Cu等12种金属无机元素。二者均含有Na、K、Mg、Ca等常量元素及Fe、Cu、Zn、Mn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而有害元素Cd、Pd、Hg、As含量极低或未检出,结果表明这些无机元素符合药品质量要求。

  • 标签: 人参皂甙-Re 无机元素 注射液 药品质量检验
  • 简介:采用薄层等电聚焦的方法将人参水溶性蛋白分成20多个组分,并测定出绝大部分人参水溶性蛋白的PI在4~7范围内。以激光扫描法测出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用Coomassiebrilliantblue及银染两种方法染色比较,银染的灵敏度大大超过了常规的Coomassiebrilliantblue的染色对法。

  • 标签: 薄层等电聚焦电泳 激光扫描 银染 人参水溶性蛋白
  • 简介: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北苍术中的挥发油,通过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挥发油中含有51个化合物,鉴定出49个。挥发油中呋喃二烯含量最多,其次是马兜铃酮和α-蒎烯。

  • 标签: 北苍术 挥发油 同时蒸馏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
  • 简介:独角莲(TyphoniumgiganteumEngl)系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块茎为常用中药白附子,具有治疗毒蛇咬伤、瘰疠、跌打损伤之功用。国内文献报道独角莲块茎含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等。作者利用GC-MS方法对独角莲块茎及花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前者鉴定出7种脂肪酸,后者鉴定出9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块茎为59.87%,花为32.43%。

  • 标签: 独角莲 脂肪酸
  • 简介:研究林下参根、叶片及叶茶中无机元素的组成及含量。方法:将样品消化后定容,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测定。测出各部位含45种无机元素,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为Ca、Mg等常量无机元素:把林下参叶片加工成叶茶后,Ca、Fe等元素的含量发生了改变。该研究首次报道林下参的无机元素成分,为综合开发利用林下参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标签: 林下参 无机元素 分析
  • 简介: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扁豆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各部位锌的含量。结果表明,扁豆植株的茎,叶中锌的含量在各生育期中逐渐增加,其中以叶中锌的含量最高。扁豆衣、扁豆花和白扁豆中锌的含量也较高。本文为很好地利用扁豆各部位的有效成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扁豆 生育期 锌含量 植株
  • 简介: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尾叶香茶菜不同部位的黄酮和多糖进行测定分析。实验表明,尾叶香茶菜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差异较大,该植物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叶中,而多糖主要存在于根部;同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尾叶香茶菜中无机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尾叶香茶菜中存在多种无机元素,各元素的相对含量各有不同。

  • 标签: 尾叶香茶菜 黄酮 多糖 无机元素 含量分析
  • 简介:目的:测定三七和三七根茎中糖类物质的含量;方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三七和三七根茎中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结果:三七和三七根茎中总糖的含量分别为73.10%和39.61%,还原糖的含量分别为4.41%和3.60%;结论:三七和三七根茎中总糖含量较高,而且三七中总糖含量几乎是三七根茎的2倍.

  • 标签: 三七 三七根茎 总糖 还原糖
  • 简介:薄层色谱法是现代生药分析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从操作到应用,再到理论己经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薄层色谱法的诞生与发展,在我国的中药领域中是革命性的,它改变了传统生药质量控制中只凭性状,经验来把握质量的单一模式,使中药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及药物作用的理解一步进入到可查的分子水平。但由于高效液相及气相色谱的广泛使用,人们淡漠了这项技术,并且似乎将其打入历史,认为这项技术简单、粗糙,在药物分析中失去了其先进的水平,针对这种思想,根据实际经验,并查集相关资料,整理分析薄层色谱在生药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并与液相和气相色谱法相比较,研究并探讨这项技术的现代生药分析的价值,以供读者借鉴和重视。

  • 标签: 薄层色谱 生药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