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16年生马尾松人工林进行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4.4%的间伐强度对林木的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效应最佳;但不同的间伐强度对林分的树高和总收获量无显著影响,因此确定合理的保留株数来确定间伐强度,有利提高林分的整体质量.

  • 标签: 马尾松 抚育间伐 强度效应 材积生长 蓄积量
  • 简介:从漳平五一国有林场6个2~5年生的试验林中选择优良个体,134个无性系培育为扦插苗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夏插半年生无性系裸根苗造林成活率达76%。造林1~2年后与选择群体家系平均值比较,无性系苗1年生树高降低53%,2年生抽高提高26%。无性系树高随插条林龄增加而递减,5年生、4年生分别比3年生插条下降13%和9%。

  • 标签: 马尾松 无性系造林 效果分析
  • 简介:利用马尾松标准地数据,对包括林分密度效应倒数模型在内的常用的三种表达方式进行拟合对比和分析论证,为选择合适的马尾松林分密度效应模型、进行合理的密度控制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哑变量的方式引入起源属性参数建立林分密度效应模型,既兼容了人工林和天然林林分密度效应的共性,又体现了差异性,且精度优于不分起源的林分密度效应模型,在林业生产上有实用价值。

  • 标签: 马尾松 密度效应模型 哑变量
  • 简介:利用马尾松人工林标准地材料,选择林分年龄、地位指数和断面积为辅助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技术建立林分材积收获模型.从生长和收获的一致性出发,由材积收获方程对年龄取微分导出材积生长模型,并建立断面积生长模型,从而为预估森林生长量和收获量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收获模型 马尾松人工林 生长模型 森林生长量 辅助变量 林分材积
  • 简介:对不同立地条件的30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利用实测数据对马尾松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规律进行分析,分别建立生长过程模型。其结果表明:马尾松的胸径生长过程中,Ⅰ类地和Ⅱ类地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在第4~6年,Ⅲ类地在第8年;树高连年生长量Ⅰ、Ⅱ类地的最大值出现在第10~12年,Ⅲ类地在5~8年达到高峰;材积连年生长量Ⅱ类地和Ⅲ类在16~18年达到最大值,Ⅰ类地仍处于增长状态。

  • 标签: 马尾松 立地类型 生长过程
  • 简介:通过对40年生的马尾松木荷混交林进行标准地每木调查和选取平均木的进行树干解析,分别计算两树种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连年生长量,分析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生长过程,探讨优化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在营林措施、密度控制、生长时期的管理,提高经营成效,对林业生产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马尾松 木荷 混交林 生长过程
  • 简介:"闽林"马尾松种源与福州当地种源相比,10年生林分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在立地类型最低的Ⅳ类林地,分别增长120%、120.6%、167.4%,差异达到极显著、显著程度。本研究表明"闽林"马尾松种源在福州栽培是成功的。

  • 标签: 马尾松 “闽林”种源 栽培
  • 简介:介绍一款全球先进的超声波克星(Aquasonic)设备,阐述了超声波杀技术的工作原理,介绍了比利时超声波克星设备的产品优势和应用的成功案例.该设备是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环保除设备.

  • 标签: 超声波 杀藻 抑藻
  • 简介:研究在马尾松(24年生)下留养茶秆竹培育复层林的经营效果,结果表明:间伐后留养7年马尾松胸径增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C>D>B>A>ck;平均树高则为C>A、D>B>ck,树高增长量不同处理间差异不大.B、C、D处理与CK处理间单株立木材积有极显著差异,C处理与A处理间有极显著差异,B处理与A处理间有显著差异,A处理与ck处理间有显著差异.茶秆竹平均胸径C>D>B>A,平均竹高C>D>B>A,按产笋量从大到小,依次为:D>C>B>A.产材量从大到小,依次为:C>D>B>A.马尾松茶秆竹可以形成复层林且经营效果较好,在南方林区有宽广的推广应用空间.

  • 标签: 马尾松 茶秆竹 复层经营 经营效果
  • 简介:随着森林经营水平的提高,营林中定量间伐技术愈来愈得到重视,也很容易为林业生产者所接受。人工造林达到郁闭后,林分之间便会出现强烈的分化现象,而且密度越大,分化越强烈,需要进行合理间伐,调节林分密度,促进林分速生丰产。但以多大的强度来进行间伐,很多地方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只是凭林业工人的生产经验,盲目性大,因此有必要找出一个可供生产者参考的统一标准。这里就马尾松人工林定量间伐的标准作些探讨。

  • 标签: 定量间伐 马尾松林 马尾松人工林 林分 林业工人 生产经验
  • 简介:分析不同幼林抚育措施对10年生马尾松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造林保存率、单株材积及样地蓄积量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对马尾松造林成林及林分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高标准的幼林抚育措施能显著促进马尾松的生长,提高林地生产力。

  • 标签: 马尾松 营林 措施 林分 生长
  • 简介:通过马尾松人工幼林不同抚育措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幼林抚育措施的马尾松人工林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林分保存株数、林分蓄积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采取造林当年全面铲草,第二年全面铲草、扩穴培土80×80cm,施复合肥200g/株,第三年全面劈杂、劈草的抚育措施的林分保存株数最多,蓄积量最大。

  • 标签: 马尾松 幼林 抚育措施 上杭县
  • 简介:在福建省南平市福建农林大学西芹教学林场研究比较了高效复合微生物菌肥红心泥浆混合液与单纯的红心泥浆对马尾松切根苗造林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极显著地促进了马尾松切根苗地径、抽梢和细根生长,在林业生产可以上大力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活性微生物菌肥 红心土 马尾松 切根苗
  • 简介:对杉木林采伐迹地不炼山营造马尾松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炼山相比,不炼山营造马尾松+留杉木萌芽更新长势良好,3年后杉木平均高263cm,年平均生长量88cm,马尾松平均高168cm,年平均生长量56cm,均达到速生丰产林标准.不炼山林分的Dsh、Dsi指数分别为炼山林分的116.80%、104.60%,Jsht、Jsi指数分别为炼山林分的104.6%、104.7%.不炼山保护了物种多样性,有利于杉木林地生态效益的发挥.

  • 标签: 杉木林 采伐迹地 不炼山营造 马尾松 试验 试验设计
  • 简介:马尾松种植是林业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本文对贵州省长顺县马尾松种植项目工程技术进行设计,提出了贵州省长顺县马尾松种植项目工程设计的建设布局、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造林类型及经营类型情况,阐述了树种(品种)选择、林地清理及整地,造林密度及配置,幼林抚育,效益分析与评价,风险分析,使长顺县马尾松种植真正起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 标签: 立地类型 造林 效益分析
  • 简介:马尾松是玉林市分布最广、面积和蓄积量最大的用材林树种。据1991年二类调查统计,全市现有马尾松林55022.1公顷,占全市有林面积的65.5%,蓄积量为134.7万m~3,占81.4%。由于过去马尾松经营比较粗放,形成了较大面积的稀疏低产林,全市约有2430.6公顷,占马尾松林面积的4.4%。如何改造这些稀疏低产林?玉林市的作法是:1.调整林分结构,营造混交林。

  • 标签: 低产林改造 林分结构 二类调查 技术措施 用材林树种 粉单竹
  • 简介:调查表明,马尾松工业原料林优化培育技术中要做好遗传控制,在用材林基地立地质量评价的前提下,做到“适地、适树、适品系”。提供容器壮苗穴植法造林,同时加强幼林抚育管理,通过适时适量地进行抚育间伐,确定合理密度,以培育速生丰产林。

  • 标签: 马尾松 遗传控制 立地控制 抚育间伐
  • 简介:马尾松分别与米老排等4种阔叶树及杉木采用不同混交比例、密度营造混交试验林,通过对6年生和22年生的试验林生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混交比例和方法,6年生林分树高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单株材积和单位蓄积达显著水平,而胸径无显著差异;但在22年生时胸径、树高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单株材积达显著水平,而单位面积蓄积、冠幅无显著差异。不同混交密度的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冠幅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但林分单位面积蓄积无显著差异。通过分析可知,适宜营造马尾松混交林的树种有火力楠、木荷等,混交方式以马尾松阔叶树行问混交为最优,混交密度以2120×2.5m或2m×1.67m为最优。

  • 标签: 马尾松 米老排 火力楠 木荷 杉木 枳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