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8 个结果
  • 简介:青海省草原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暨第二届理事会换届选举大会于2015年12月18日在西宁召开,来自全省草业行业科研、教学、推广、生产经营及相关行业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9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草学会及青海省农牧厅张黄元厅长发来贺信祝贺,省科协学会部余宁青部长到会并致辞。

  • 标签: 青海省草原学会 中国草学会 省科协 草业 专业技术人员 行业科研
  • 简介:四翅滨藜美国中西部地区优良饲料灌木树种。本文在分析原产地和青海高原各不同生态区域生态气候状况基础上,结合多年定位引种试验,采用模糊优先比方法,划分出了青海高原引种四翅滨藜适宜区域。

  • 标签: 四翅滨藜 引种 区划
  • 简介:经过对来自国内外几十个苜蓿品种多年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呼伦贝尔黄花苜蓿、俄罗斯杂花苜蓿、肇东苜蓿、龙牧801苜蓿、龙牧803苜蓿、草原号苜蓿、适宜呼伦贝尔高寒气候,抗寒性强、抗春冻、高产(1年可刈割2次),可在呼伦贝尔高寒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 标签: 适宜 呼伦贝尔地区 种植 苜蓿品种
  • 简介:2014年7月29日,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第二届牧草产业博览会在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草都饲草料交易市场召开。博览会由锡林浩特市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内蒙古自治区牧草产业发展协会共同主办。本届博览会以“立足饲草产业发展方向,推动畜牧业现代化,推进草原畜牧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产品交流与交易,促进我区牧草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开幕上,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会长卢欣石和内蒙古草原学会理事长纪大才,分别对大会开幕表示祝贺,并致辞。

  • 标签: 中国畜牧业协会 内蒙古自治区 牧草产业 锡林郭勒 博览会 锡林浩特市
  • 简介: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第次审定会议于2017年2月8日至9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会议上宣读了“关于成立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草品种审定委员会通知”,内蒙古农牧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草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刘永志在讲话中,对今后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 标签: 品种审定委员会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 农牧业
  • 简介:2015年1月5日,内蒙古牧草产业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参会嘉宾有中国草业协会会长卢欣石教授、内蒙古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乌日吉图、内蒙古大学刘钟龄教授、内蒙古人大副秘书长姜月忠、内蒙古草原学会理事长纪大才等。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内蒙古各地区专家教授和协会会员,以及来自区内外各大草企业负责人,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副主席 参会嘉宾 草业发展 饲草料 草地畜牧业 草原资源
  • 简介:选初产妊娠母猪(长白(♂)与八眉猪(♀)杂交代母猪)40头,随机分四组进行饲养试验,试验组日粮中分别用6%、9%和12%双低菜籽粕取代日粮中豆粕,并与等能量、等蛋白豆粕日粮作对照。结果表明:用12%双低菜籽粕取代豆粕蛋白饲喂妊娠母猪,对妊娠母猪产仔数和仔猪初生重测定,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并通过对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TL)、谷草转氨酶(AST);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指标测定,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妊娠母猪日粮中用12%双低菜籽粕完全取代豆粕蛋白,对妊娠母猪生产不受影响。

  • 标签: 双低菜籽粕 妊娠母猪 产仔数 仔猪初生重 肝功能 甲状腺功能
  • 简介:圈窝地种植燕麦乌兰县人工种草重要途径之毕生良(乌兰县草原工作站817100)乌兰县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缘,由于气候干燥、土壤沙化严重、盐碱化程度高、草场普遍缺水,直接影响了牧草生长发育。植被单,品质较差,产草量低,影响了牲畜正常发育和安全...

  • 标签: 圈窝地 人工种草 乌兰县 重要途径 燕麦 青干草
  • 简介:研究不同物候期及不同刈割留茬高度下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指标、营养成分指标及根系生长指标的影响,可为优质苜蓿青干草适时刈割及奶业安全、高效生产技术指标的确定提供有效依据。在不同物候期,即现蕾期(50%植株现蕾),初花期(10%植株开花)和盛花期(50%植株开花),刈割频率分别为3次、2次、1次,刈割留茬高度分别为2-5cm,5-8cm,8-10cm情况下对试验地苜蓿进行刈割,每个试验组均设置3个重复。综合考虑苜蓿生长特性、营养指标及根系生再生情况,在刈割物候期为现蕾期时苜蓿鲜草产量达最大,平均值为52216.51kg·hm^-2;初花期苜蓿全年干草产量达最大,平均值为11630.84kg·hm^-2;在不同刈割频率下,其CP含量、CP产量在现蕾期达到最大,分别为20.37和163.4kg·hm^-2,而RFV现蕾期比盛花期高出11.12个百分点;在留茬高度为5-8cm时,苜蓿全年干草产量最高(P〉0.05),为16279.95kg·hm^-2,再生相关系数最大出现在留茬高度为8-10cm时,为0.9401。紫花苜蓿最适刈割物候期为现蕾期至初花期,刈割频率以3次为宜,留茬高度为5-8cm,末次刈割时留茬高度为8-10cm时有利于其安全越冬及有效增加其分枝数。

  • 标签: 紫花苜蓿 刈割物候期 留茬高度
  • 简介:1介绍许多模型方法已经描述了生长植物牧草质量变化,在这些方法中,饲草被在任意高度以整体性处理,并且,饲草质量特性(如:消化率、粗蛋白质浓度)按经验与植株或环境因素(如:饲草连续生长、生长温度)联系起来,如此模型有两个主要缺陷,首先,因为它机械性基础,模型不具有普遍性.

  • 标签: 动力模型 变化新方法 叶消化率
  • 简介:综合应用草原生态原理、GIS理论、计算机软件技术,通过解决三江源区多层空间数据及其属性数据科学集成应用关键技术问题,自主设计和开发了关于三江源区人工草地建植适宜区分析地理信息系统,为3S技术在青海草业科技中步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 标签: 三江源区 人工草地 建植适宜区 地理信息系统
  • 简介:发草高寒地区优良牧草孙明德,孙连生,吕金博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同德813201)发草[DeschampsiaCaespitosa(L)Beauv]系禾本科发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省环湖地区草场上均有分布。1978年,在同德县巴滩地区采集了野生...

  • 标签: 优良牧草 高寒地区 环湖地区 多年生草本 孙连生 同德县
  • 简介:文章通过对草原文化和草原生态环境重要关系及草原文化意义与内涵叙述,提出了目前草原文化传承和草原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结论:草原是畜牧业发展重要生产资料,草原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只有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对传承草原文化、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有着十分重要战略意义.

  • 标签: 草原文化 生态环境 保护 建设
  • 简介:以菌丝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为考察内容对大马勃生物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马勃菌丝可以多种碳氮源物质进行培养,其菌丝生长温度范围较为广泛,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左右;pH中性时生长较好;在菌丝体生长阶段光线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

  • 标签: 大马勃 菌丝 生物学特性
  • 简介:“四配套”建设畜牧业稳定发展根本途径张成(黄南州畜牧局)实现高原畜牧业稳定发展,最根本出路在于切实抓好草原基础建设,改变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抗灾保畜能力,走建设养畜、科学养畜路子。具体地讲就是要在牧区大力开展以定居为中心,围栏、畜棚、种草相配...

  • 标签: 畜牧业生产 黄南州 牲畜总增率 张成 河南县 饲草料
  • 简介:民和县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位于青海省最东端,县域内海拔最低地区为湟水流域松树、川口、马场垣,黄河流域官亭、中川,这里平均海拔1820m,年均气温7—10℃,无霜期210d左右,80%耕地为水浇地,水热条件好,农作物种植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该区域冬小麦和玉米带状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 标签: 民和县 试验效果 青绿饲料 复种 二茬 农业种植结构
  • 简介:研究了苜蓿霜霉病对苜蓿生理及生物性状影响,结果表明,苜蓿霜霉病明显影响苜蓿生理和生物性状,感染苜蓿霜霉病苜蓿植株与健康植株相比,其株高下降(10.40%~36.50%)、鲜重下降(18.61~64.55%)、分枝数下降(4.92%~36.87%)、生殖枝数下降(17.90%~86.15%)、花序数下降(17.75%~87.50%)、水分含量下降(7.48%~43.02%)、叶绿素含量下降(28.42%~68.63%).

  • 标签: 苜蓿 霜霉病 生长
  • 简介:户 建设草原张秉谦(青海省草原总站810001)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草场承包责任制逐步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特别是“四配套”建设兴起,正在促进我省畜牧业由传统游牧、靠天养畜生产经营方式向定居轮牧、科学养畜方向转变,具有划时代意义。...

  • 标签: 草原建设 畜牧业生产 承包责任制 生产经营方式 草场退化 草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