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在造船业仍在经历寒冬,船舶的建造质量与效率对于造船企业的生存发展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隔舱结构钢板厚度薄、完工平整度要求高的特点,通过对原隔舱结构施工变形原因及制作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船舶隔舱部件制作的优化工艺,记录了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和过程探索,为该类型结构提供了一套较为详细的施工作业程序。本文为后续同类型产品的制造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 标签: 薄板建造 工装制作 流程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嵴较平的老年全口义齿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 60例牙嵴较平老年全口义齿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组护理,对照组 (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 (30例、添加健康教育干预 ),对比两组护理应用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义齿相关知识掌握度、自我护理能力、义齿佩戴舒适度以及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对牙嵴较平的老年全口义齿患者护理中添加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患者对全口义齿相关知识的掌握度以及自我护理能力,增强患者义齿佩戴舒适度。

  • 标签: 牙槽嵴较平型 老年全口义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测试鞘脑穿刺针用于实验动物脑组织穿刺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方法新西兰兔6只,麻醉后骨窗开颅显露双侧大脑半球,左侧大脑半球以传统脑穿刺针进行穿刺,右侧以鞘脑穿刺针穿刺,完成穿刺、拔出穿刺针留置形鞘、置管后拔出形鞘等步骤。拔出穿刺针后穿刺道以苏木素染色,观察30 min后处死实验动物,提取脑组织,沿脑组织穿刺道制3 μm厚切片,常规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穿刺道病理解剖学变化(脑组织破损及出血情况),评估损伤程度。结果2种穿刺针穿刺操作后均会造成穿刺道局灶性脑挫裂伤,表现为穿刺道组织缺损、脑组织淤血、水肿。光镜下可见穿刺道脑组织破碎、细胞排列不规则、水肿的细胞体增大和细胞核固缩,穿刺道外围细胞结构正常。2种穿刺针针道脑组织病理特征差别不明显。结论鞘脑穿刺针穿刺操作简便,通过鞘置入引流管方便,脑组织损伤程度与传统脑穿刺针无明显差别。

  • 标签: 脑穿刺针 脑室引流 脑脊液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的研究我院研制的可调节的U状小儿上肢托具在小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1年间治疗的小儿手术患者60例,术中对患儿的上肢固定使用可调节U状上肢托具,定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手术患儿60例,给予常规托具固定上肢,定位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在体位摆放花费时间、血氧探头及上肢的滑脱、术中发生挤压伤、电烧伤、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情况。结果结果显示,小儿的各种需要固定上肢的手术中使用可调节的U状上肢托具在术前体位摆放花费时间、术中血氧探头及上肢滑脱、术中发生挤压伤及电烧伤和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对比中都明显优于常规固定托具。结论我院研制应用于小儿手术中的可调节U状小儿上肢托具在术中的各方面指标的观察中明显优于常规上肢托具,对患儿术中的手术成功及术后的愈合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手术中。

  • 标签: 可调节托具 小儿患者 U型槽状上肢托具 术中应用
  • 简介:为解决骨盆不稳定性骨折固定难,易产生并发症的难题,结合骨盆的特征进行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骨盆骨折固定器,经62例骨盆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观察,随访6个月~2年零6个月,治疗前后X线检查及临床疗效评定:治愈50例,好转12例,认为该固定器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固定牢靠,有加压、撑开、纠正旋转等多项功能结合干一体,仅通过四枚4mm螺纹针,穿入髂骨的髂前上棘处,是一种治疗骨盆不稳定性骨折比较新颖和理想的外固定器。

  • 标签: 骨盆不稳定性骨折/治疗 骨折固定术 槽型骨盆复位固定器川言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解剖使全口义齿和舌向集中(牙合)修复全口义齿槽嵴吸收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一月在我院修复科室就诊的重度压嵴吸收患者80例,分为两组,每组40人,分别采用解剖式牙合和舌向集中式牙合制作全口义齿,接着分3个月、6个月、12个月为一个测量周期,对患者填全口义齿的使用效果和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在同样的咀嚼时间里,舌向集中牙合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比解剖式全口义齿高(P<0.05),在满意度方面,前者也优于后者。结论舌向集中牙合式全口义齿在牙嵴重度吸收的牙列缺失患者的治疗方面效果更显著。

  • 标签: 全口义齿 舌向集中牙合 重度压槽嵴吸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正畸治疗对不同牙周炎生物骨密度变化与全身骨密度的变化探讨。方法选取40例牙周病在我院行正畸治疗的患者,按照不同牙周生物行将其分为薄龈组和厚龈组,同时纳入20名牙周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正畸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牙骨的密度变化情况。结果薄龈组和厚龈组患者在根颈部唇侧、根中腭侧、根尖唇侧的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薄龈组和厚龈组两组患者各处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薄龈组明显低于厚龈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在牙周病患者行正畸治疗时,不同牙周生物的患者牙骨密度变化情况也有所不同,薄龈组患者明显骨密度降低幅度更大。

  • 标签: 正畸治疗 牙周生物型 牙槽骨 密度
  • 简介:目的:观察正畸力作用下牙周炎大鼠垂直吸收的牙骨改建,为牙周炎的临床正畸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75只10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加力对照组(A)、牙周炎垂直骨吸收对照组(B)、牙周炎垂直骨吸收加力实验组(C),每组各25只,各组动物分别于加力后8h,1、7、14、21d处死,取动物模型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牙骨进行组织学及免疫学检测,所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正畸加力至7d时,实验组大鼠垂直吸收侧牙周膜纤维排列紊乱,出现无细胞结构,结缔组织可见少量炎症细胞,牙骨表面还可见功能活跃的多核破骨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大鼠牙周组织中IGF-1表达达到峰值,光密度值最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加力至14d时,实验组大鼠垂直吸收侧牙周组织中RUNX2的表达达到峰值,其光密度值最高,明显高于正常加力对照组,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牙周炎症和消除咬合创伤后,正畸力能刺激牙周炎大鼠垂直缺损牙骨区域的RUNX2和IGF-1的表达增强,合成骨胶原和骨基质的能力增强,从而促进牙骨的改建。

  • 标签: 垂直吸收 正畸力 牙周炎 牙槽骨改建 SD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广泛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期间牙齿缺失和牙嵴骨丢失情况。方法:选取48例为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口腔内科就诊患者,46例患者有男25例,女23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0.98±1.32)岁。结果:治疗后实验对象的指标PD(2.43±1.07)、CAL(3.27±1.99)、BI(1.62±1.26)都低于治疗前的数值(3.21±1.21)、(4.23±1.82)、(2.16±0.95);患者治疗后前磨牙区(69.89±13.11)、磨牙区(79.55±16.74)牙槽嵴顶高度均高于治疗前(65.31±8.25)、(73.54±16.12),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前牙区与治疗前相比,牙槽嵴顶高度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牙龈炎症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牙周袋深度和临床附着缺失也有所改善。同时,患者的牙骨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

  • 标签: 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 牙齿缺失 牙槽嵴骨丢失
  • 简介:摘要随着环粗糙度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使用新型精车刀来达到要求。通过不同环精车刀杆和刀片的试验结果,研究新型刀具的可行性。

  • 标签: 环槽 复合刀杆 粗糙度 修光刃
  • 简介:摘要随着环粗糙度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使用新型精车刀来达到要求。通过不同环精车刀杆和刀片的试验结果,研究新型刀具的可行性。

  • 标签: 环槽 复合刀杆 粗糙度 修光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形态学分研究肝细胞癌(HCC)中组织学类型粗所占百分比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共收集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2014年至2016年间进行手术的HCC病例232例,对其进行组织学分,记录粗肝细胞癌(MT-HCC)所占百分比。并以10%~29%、30%~49%、≥50%界限值进行分组,排除所有公认的HCC亚型后,其余病例被认为是传统肝细胞癌(CV-HCC)。收集其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术后随访,使用t检验、χ2检验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MT-HCC和CV-HCC的临床及预后特点,最后,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HCC复发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当HCC中粗组织学亚型比例≥10%时,其临床病理特征具有显著性差异,定义为MT-HCC。MT-HCC和CV-HCC分别有76例和156例。MT-HCC预后较差,其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小于CV-HCC患者(49.99岁比56.18岁,t=-4.039,P<0.05),具有较高的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58.49%比29.41%,t=13.112,P<0.05),并且肿瘤最大径大于CV-HCC(8.12 cm比4.28 cm,t=6.768,P<0.05)。与CV-HCC比较,被膜侵犯较常见(27.63%比10.90%,t=10.448,P<0.05),多结节和巨块肿瘤较多(t=24.567,P<0.05),具有较高的组织学分级(t=17.407,P<0.01)和较高的AJCC分期(t=38.071,P<0.01)。同时,更易见坏死(85.53%比42.31%,t=38.831,P<0.01)、卫星子灶(47.37%比25.00%,t=11.688,P<0.01)及大血管侵犯(23.68%比7.05%,t=12.926,P<0.01)和微血管侵犯(t=39.077,P<0.01)。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组织学类型MT-HCC是影响HCC复发及预后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当HCC中MT-HCC所占百分比≥10%时具有明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预后较差。

  • 标签: 肝细胞癌 组织学 组织亚型 粗梁型肝细胞癌
  • 简介:摘要牙嵴萎缩最常见的原因是天然牙齿的缺失、拔除、增龄性变化和各种手术切除。正常人咬合力通过牙周膜传到牙突,这是一种生理性刺激,可刺激牙突骨质的生长,调节骨的吸收与再生,使其保持相对平衡。各种原因导致天然牙缺失或拔除后失去上述生理性刺激,1年之内牙骨的高度至少自然吸收减少25%,且过程会持续进行,最终导致50%甚至全部牙骨骨量丧失,造成不同程度的牙嵴萎缩。牙齿拔除后剩余牙骨的吸收是影响缺失牙患者健康的重要口腔疾病之一。多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和应用了各种方法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本文综述了即刻种植、植骨术、牵张成骨术等几种主要的技术,指出了各种技术的优点及局限性,同时指出了防治牙嵴萎缩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牙槽嵴萎缩 治疗
  • 简介:日立7020生化分析仪应按照防尘、防沙、调节室温的要求使用,2002~2006年通过与反应壁上的透镜以及灯泡使用的比较,我们对光度计吸光度值检测过程中反应后部的透镜被灰尘污染的程度及对质控试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仔细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透镜 灯泡 反应槽 灰尘污染
  • 简介:[摘要] 拔牙后的牙窝位点保存不仅与种植时机的选择有关,而且关系到种植修复体的质量,美学和寿命,是口腔种植医生关心的重大课题。本文对各种位点保存的术式和方法做一综述,并对常用植骨材料的临床选择略做探讨。

  • 标签: [] 牙槽窝(骨) 微创拔牙 骨替代材料 位点保存
  • 简介:目的探讨上牙后动脉(PSAA)与上颌窦底、牙槽嵴顶的位置关系,为上颌窦底提升术等临床口腔外科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015年6-12月,对10%甲醛溶液固定的10侧成人头颅湿标本的PSAA进行解剖,观察PSAA的走行特点.分别以上颌窦底、牙槽嵴顶为参照面分为上颌窦底组、牙槽嵴顶组,以上颌第二、第一磨牙和上颌第二、第一前磨牙为标志点,分别测量PSAA与上颌窦底、牙槽嵴顶的距离.结果PSAA由上颌动脉进入翼腭窝前发出,沿上颌骨体颞下面下行,发出分支与上牙后神经伴行进入牙孔;继而在上颌体内或上颌窦黏膜外经过上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尖上方呈弓形向前上内走行,并发出分支止于上颌磨牙及前磨牙牙突颊侧牙根和黏膜.PSAA在上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处与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逐渐加大,分别为(15.57±0.53)mm、(16.07±0.30)mm、(18.96±0.43)mm、(21.27±0.61)mm,与上颌窦底的平均距离逐渐加大,分别为(6.68±0.26)mm、(7.26±0.34)mm、(8.54±0.45)mm、(9.81±0.4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PSAA在由上颌第二磨牙向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走行过程中,与上颌窦底和牙槽嵴顶的距离均在上颌第二磨牙处最短,与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距离逐渐加大,准确测量PSAA在不同标志点与上颌窦底、牙槽嵴顶间的距离,为临床口腔外科相关手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依据,有助于减少术中PSAA的损伤.

  • 标签: 上牙槽后动脉 上颌窦 牙槽嵴 解剖学
  • 简介:虽然牙嵴牵引成骨术是个很有前途的骨增量方法,可以用于上下颌骨吸收情况下种植,但适用于狭窄牙嵴的水平或斜形牵引成骨的技术还没有建立,这里报道一例用钛网板加牵引螺丝进行水平牵引成骨及种植的病例,患者为下前牙牙嵴极度萎缩。用水平截骨术准备两块移动骨段,植入两套水平骨牵引器,7天的等待期后,开始使用骨牵引器进行牙嵴唇向增宽(每次牵引0.225mm,一天两次,连续14天),巩固3个月后去除骨牵引器,牵引区完全由新生成的坚硬骨组织充填。去除牵引器后2个月,牵引区植入4枚骨内种植体并以种植体支持义齿进行最终修复。这种水平骨牵引技术可以用于临床上医院或刃状牙嵴的种植。

  • 标签: 牙槽嵴牵引成骨术 水平截骨术 种植体支持 个案报道 狭窄 下颌骨吸收
  • 简介:下颌智齿拔除术是口腔外科最常见的手术,由拔除智齿引起的术后并发症也比较多见,其中,下牙神经(inferioralveolarnerve)损伤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了解下牙神经的解剖特点、术前准确的评估以及合适的手术方法可有效预防这一并发症的产生。当发生下牙神经损伤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也会影响到后期的恢复。

  • 标签: 牙拔除术 并发症 下牙槽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下牙神经损伤是根管治疗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症状较为严重。根管治疗术导致下牙神经损伤的原因主要与机械、化学和热因素导致的下颌前磨牙、磨牙的根管内容物超出根尖孔有关。本文对其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阐述。

  • 标签: 根管治疗术 下牙槽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