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药肉蔻五味丸对大鼠梗死心肌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心肌梗死模型组(MI组)、卡托普利治疗组(Cap组)、蒙药治疗组(MD组)。大鼠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造模,Cap组和MD组分别给予卡托普利50mg/kg?d、肉蔻五味丸1g/kg?d灌胃,至各相应时段。称重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WI),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变化,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心肌c-Fos的表达。结果MI组大鼠LVWI比C组升高,c-Fos表达在各时段比C组明显增加;Cap组和MD组与MI组相比,LVWI、c-Fos表达均不同程度下降。结论蒙药肉蔻五味丸可降低心肌梗死大鼠左室重构心肌的c-Fos表达,可能是其干预心室重构的机制之一。

  • 标签: 肉蔻五味丸 心肌梗死 c-Fo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透析患者中检测血清胱抑素C浓度评估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2例血液透析患者的CysC和Ccr按照rGFR不同水平进行分组分析,并采用二变量的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透析患者血清CysC、和Ccr均伴随着rGFR上升的而降低,但Cys的下降幅度较为平稳,并且rGFR与CysC的相关性为(r=-0.83,p<0.01),而rGFR与Ccr相关性为(r=-0.63,p<0.01).结论CysC在判断透析患者rGFR可能较Ccr更为准确.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肌酐清除率 残余肾小球滤过率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在C型骨盆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2例C型骨盆骨折患者为对象,按照入院日期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以问题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1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80.43%),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问题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C型骨盆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 骨盆骨折 内固定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D2聚体及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1年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血清中D2聚体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D2聚体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测定血清中D2聚体及C反应蛋白可作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D2聚体 C反应蛋白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在判断小儿手足口病中, 超敏 C 反应蛋白、肠道病毒 71 型 IgM 指标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我科收治的 30 例 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将其区分为观察组,然后选择 30 例普通健康儿童,将其区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检查结果。 结果: 观察组超敏 C 反应蛋白、肠道病毒 71 型 IgM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 P < 0.05 ,具有研究价值。 结论: 超敏 C 反应蛋白、肠道病毒 71 型 IgM 水平可直接体现出患儿的身体状态,对于早期确诊小儿手足口病,预防小儿手足口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超敏 C反应蛋白 肠道病毒 71型 IgM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在成人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门诊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临床诊断为细菌性肺炎共130例,均施以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检查,分析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诊断效果。结果13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CRP水平为(41.58±12.36)mg/L,阳性111例,阳性率85.38%;WBC(11.56±3.75)×109/L,阳性50例,阳性率38.46%;N(71.56±9.62)%,阳性67例,阳性率51.54%;WBC和(或)N阳性80例,阳性率61.54%。CRP阳性率高于WBC阳性率(P<0.05),CRP阳性率高于WBC和(或)N阳性率(P<0.05)。结论成人细菌性肺炎患者CRP阳性率较血常规阳性率高,CRP检测较血常规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细菌性肺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高效、复发率翼状胬肉切除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反撕法切除翼状胬肉60眼,分为两组。丝裂霉素组30眼手术中使用0.02%丝裂霉素C局部处理创面5min。非丝裂霉素组30眼手术中常规烧灼止血。结果随访1年,丝裂霉素组,治愈29眼,一眼复发,治愈率97.7%,复发率3.3%。非丝裂霉素组治愈23眼,7眼复发,治愈率76.7%,复发率23.3%。结论反撕法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手术方法高效,安全,并明显减少术后复发率,具有统计学差异。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妊娠糖尿病人血清中CysC的含量,并与正常妊娠组及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妊娠糖尿病人的血清胱抑素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结论血清胱抑素C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及进一步鉴别诊断肾脏病变部位及其损伤程度。

  • 标签: 胱抑素C 妊娠糖尿病 肾损害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辛伐他丁联合灯盏细辛治疗ACS患者对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ACS共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使用抗心绞痛药物(未服辛伐他丁)的基础上,口服抗凝药物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丁20mg/晚一次;静脉点滴灯盏细辛30ml每天一次共10天;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结果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01),hsCRP水平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提示辛伐他丁联合灯盏细辛治疗ACS可以显著降低hsCRP水平以及血清TC、TG、LDL-C水平,可以促进粥样斑块的稳定,有利于减少介入术后再狭窄甚至急性冠脉综合征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患者体内所起的作用,从而指导临床治疗,以利病人疾病预后。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共计66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28例存在大血管并发症与38例无并发症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他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有大血管并发症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血压值、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程度等不合格人数明显比单纯的2型糖尿病组高。结论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演变过程中,C反应蛋白可能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应积极控制病人的血压与体重、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胰岛素增敏剂等措施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病情,以利病人康复。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 大血管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联合其他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以及对糖尿病诊断、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到2016年2月我院收治确诊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2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HbAlc、FPG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对HbAlc与各项检测结果进行了直线相关性的分析,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的HbAlc与FPG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HbAlc、FPG的检测结果也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的HbAlc、FPG、TG、TCH及LDL-C均高于对照组,HDL-C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患者中HbAlc水平与FPG、血脂各项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T2DM患者的HbAlc、FPG及血脂水平,良好地控制HbAlc,对糖尿病患者的检测提供指导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检测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中的价值。方法测定26例发生细菌感染的新生儿(感染组)与20例非感染组新生儿(未感染组)血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感染组hscrp值为(36.1±12.6)mg/l,明显高于未感染组(0.8±2.43)mg/l,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超敏crp测定可作为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指标,且可为病情的变化提供临床诊断参考。

  • 标签: 超敏CRP 新生儿 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身体纵轴呈45°的“C”形固定法在经颈外静脉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经颈外静脉PICC置管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形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与身体纵轴呈45°的“C”形固定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导管破损、打折、断裂及患者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导管破损、打折、断裂明显低于对照组,带管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颈外静脉PICC置管采用与身体纵轴呈45°的“C”型固定法能有效降低导管破损、打折、断裂,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了导管的有效留置。

  • 标签: 颈外静脉 三向瓣膜PICC导管 固定方法 &ldquo C&rdquo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尿微量白蛋白与胱抑素C联合检测方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和单纯糖尿病确诊患者各62例,和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62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1组、研究2组、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三组研究对象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胱抑素C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研究1组研究对象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研究2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2组研究对象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罹患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其尿微量白蛋白与胱抑素C水平会明显升高,在临床上可以将这一特征作为对该疾病进行诊断,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胱抑素C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血脂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2例不同梗死面积ACI患者血清CRP、FIB、血脂的水平,比较其水平差异。结果三组ACI患者血清CRP均值均高于正常值,大面积组CRP显著高于小面积组和腔隙性组(P<0.05)。FIB在脑梗死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腔隙性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大面积梗死组,也高于小面积梗死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大面积梗死组和小面积梗死组无差异。脂蛋白a(Lp(a))在三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大面积组与小面积组、小面积组与腔隙性组均有差异(P<0.05),其余各项血脂指标在三组间无差异。结论CRP、FIB、Lp(a)的水平可作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生化指标。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呼吸道感染80例,其中细菌感染35例,非细菌性感染45例,选取健康对照者50例。三组均接受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查,比较三组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CRP、白细胞计数(WBC)与中性粒细胞(NEU)计数均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和对照组;非细菌性感染组的CRP、WBC与NEU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的阳性率高于单一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可有效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双C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流程管理模式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每组35人,观察组给予流程管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量、低血糖发生次数、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和餐后护理模式。评价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2h血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干预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双C治疗中,安全降低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 标签: 流程管理模式 糖尿病患者 双C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脑外伤病人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免疫比浊法测CRP。结果降钙素原-PCT、CRP的联合检测对脑外伤病人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指导抗生素的应用和病情监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论PCT是特异敏感的炎症和脓毒症血清学标志,CRP可作为脑外伤病人一般性感染的实验室指标,PCT对脑外伤病人重症感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标签: 脑外伤 降钙素原(PCT) C反应蛋白(CRP)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