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肛肠手术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现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目标设定,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效果评价等流程进行为期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肛肠手术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5.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肛肠手术患者肠道准备合格,同时增强了护理人员团队协作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肛肠手术 肠道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改进内镜消毒流程是否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为临床诊断中降低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医院的内镜抽检结果以及在同期该医院病人感染的发生情况,改进内镜消毒流程后,统计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该医院内镜抽检结果以及同时间段医院病人感染的发生情况,抽检内镜及其附件500件,调查病人1000例,对比流程改进前后的医院感染发生,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改进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后,明显的提高了合格,有效的降低了医院感染和内镜细菌阳性,有利于提高临床患者的疗效。结论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可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内镜消毒清洗 流程改进 医院感染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精神科患者工娱治疗参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提高精神科患者工娱治疗参与”为主题,对科室患者目前参加工娱治疗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患者不参加工娱治疗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实施并进行效果评价,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工娱治疗参与人数。结果经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工娱治疗参与从45%增长达到90%以上。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精神科患者工娱治疗参与的效果显著,可以促进患者积极参加工娱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 标签: 品管圈 精神科患者 工娱治疗 参与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鼻中隔偏曲对双侧鼻腔鼻窦炎发病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鼻中隔偏曲窄侧鼻腔与宽侧鼻腔鼻窦炎的发病例数分别为167例(83.5%)、156例(78.0%);平均秩次分别为166.066、128.247;危险度RR值分别为1.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女鼻窦炎发病和鼻中隔向左右侧偏曲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窄侧鼻腔与宽侧鼻腔解剖结构变异主要包括钩突肥大窄侧6.5%(13/200)、宽侧26.5%(53/200),中鼻甲肥大窄侧7.5%(15/200)、宽侧38.5%(77/200),筛泡肥大窄侧26.5%(53/200)、宽侧39.5%(79/200),中鼻甲反常曲线窄侧4.5%(9/200)、宽侧14.5%(29/200),下鼻甲肥大窄侧50.5%(101/200)、宽侧62.5%(125/200),鼻中隔高位黏膜肥厚窄侧0.5%(1/200)、宽侧2.5%(5/200)。结论鼻中隔偏曲患者窄侧鼻腔鼻窦炎发病高于宽侧,宽侧鼻腔发生代偿使鼻窦炎发病升高,下鼻甲肥大与鼻窦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单纯性鼻中隔矫正手术效果不理想。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鼻窦炎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新生儿腕带佩带规范性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根据QCC流程进行查检,解析,制定对策,实施对策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活动前后新生儿腕带佩带规范、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活动后品管圈进步为23.29%,目标达成为106.25%。结论运用品管圈可以有效提高新生儿腕带佩戴规范及护士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新生儿腕带佩戴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产褥感染发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4年 1月 ~2015年 1月)收治的 40例产妇为本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20例,观察组产妇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围生期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和围生期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子宫复旧、会阴伤口感染、产褥感染、乳腺炎、母乳喂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排尿通畅、乳汁分泌量充足、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产褥感染发生,产妇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褥感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降低股动脉穿刺点局部血肿的发生的作用。方法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通过对回顾性调查120例股动脉穿刺介入诊疗患者(对照组)术后穿刺点局部血肿发生的危险因素,设计风险评估观察表,对120例患者(实验组)采用风险评估、护士规范化专业培训,个体化健康指导及改进护理用具等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前瞻性干预,观察两组间血肿发生的差异。结果两组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血肿发生2.5%(3/120)较对照组18.3%(22/12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1,P<0.001),血肿主要原因改善明显提高。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股动脉穿刺点局部血肿的发生。提高了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和信赖,保证了医疗安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股动脉血肿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手术室护理管理降低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方法此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行骨科手术治疗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实行全面规范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各项研究数据详细记录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降低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骨科手术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复诊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掌握品管圈方法的使用流程,针对风湿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复诊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风湿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复诊有活动前的42%提高至活动后的78.1%。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风湿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复诊

  • 标签: 品管圈 风湿科 类风湿关节炎 复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初产妇104例,随机抽取52例作为观察组,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另52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观察宣教效果。结果观察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后,可明显增强宣教效果,提高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知晓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初产妇 新生儿护理知识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细胞治疗患者静脉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对预防皮下淤血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6年11月实施细胞培养前静脉采血的患者161名,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78名静脉采血后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83名静脉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抽血患者出现皮下淤血发生。结果观察组中,2名静脉采血后出现皮下淤血,发生为2.41%;对照组中,7名出现皮下淤血,发生为8.97%;观察组皮下淤血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体细胞治疗患者静脉采血后发生皮下淤血的发生,缓解病人的痛苦,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皮下淤血 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加权TOPSIS法的药学干预对多西他赛处方合理的影响,通过建立多西他赛的药学干预标准,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7—12月肿瘤内科多西他赛处方100张,利用加权TOPSIS法进行药物利用评价。根据基线调查结果,找出得分较低的评价指标,并结合药品说明书和临床指南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药学干预。随机选取2017年1—6月肿瘤内科多西他赛处方100张,并与2016年的基线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多西他赛处方合理较低,主要问题体现在药品说明书或指南推荐顺序、激素预处理、临床指南推荐联合用药方案和CYP3A4抑制剂或诱导剂的应用等指标上,药学干预后上述指标得到很大改善。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的药学干预可以促进多西他赛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加权TOPSIS法 多西他赛 药学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5年12月-2016年5月份在我科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老年患者发生的不良事件分析研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比较2015年12月~2016年5月与2016年7~12月我科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应用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给予护理干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实施前的36%下降到实施后的1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实施护理对策干预,可有效保证留置针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中的使用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老年患者 静脉留置针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应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于产妇自然分娩及产程的促进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产科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150例,依据不同的接生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产妇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进行分娩,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接生技术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中转剖宫产、会阴侧切、会阴完整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92%、会阴完整24%、中转剖宫产9.3%、会阴侧切42.6%、会阴裂伤20%、会阴切口感染6.7%均要优于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77.3%、会阴完整9.3%、中转剖宫产17.3%、会阴侧切54.7%、会阴裂伤14.6%、会阴切口感染14.6%(P<0.05);观察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水肿程度及疼痛程度均要比对照组产妇轻(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进行分娩能够有效提高自然分娩,而且降低会阴的损伤程度,有效缩短产程,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 产妇自然分娩率 促进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24小时尿蛋白定量标本留取合格,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方法对比我科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前后3月的尿蛋白标本留取合格,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医疗费用。结果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后尿蛋白标本留取合格率由76.7%提高至97.1%,平均住院日下降6小时,平均住院费用下降93元/人。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24小时尿蛋白定量标本留取的合格,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

  • 标签: 肾病内科护理品管圈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标本留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降低全髋置换患者术后假体周围再次骨折的发生的方法措施。方法:随机抽取 2015年 11月 ~2016年 11期间在我院接受降低全髋置换患者 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号的单双数来进行分组,单号为观察组( n=45),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干预;双号为对照组( n=45),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中假体周围再次骨折的发生以及患者关节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中 6.67%( 3/45)的概率术后出现了假体周围再次骨折的情况,对照组为 26.7%(12/45),l两组间的差异明显( X²=8.2563;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关节屈曲、内外旋、外展活动度)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全髋置换患者术后的康复工作也非常重要,需要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干预,降低再骨折的发生

  • 标签: 全髋置换术 假体周围再次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种腹部手术对宫外孕患者术后受孕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30例宫外孕患者以及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30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输卵管畅通及受孕。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输卵管畅通及受孕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更能够满足术后生育要求的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输卵管畅通及受孕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 宫外孕 术后受孕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实施对降低门诊服务纠纷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4年 4月 -2016年 10月在我院门诊接收治疗的患者 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发生门诊服务纠纷发生也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门诊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度,大大的降低了门诊服务纠纷的发生,对门诊工作的顺利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干预 门诊 纠纷
  • 简介:目的了解河北省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状。方法选取2015年8月17—28日期间的某一日为调查日,统一制定调查表,调查河北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的现患情况,并对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调查253所医院,调查65065例患者,医院感染现患为2.89%,社区感染现患为16.84%。医院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呼吸道(61.32%)、泌尿道(12.49%)与手术部位(9.83%),社区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呼吸道(56.70%)、泌尿道(10.89%)与胃肠道(8.35%)。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感染部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前5位病原菌种类相同,排列顺序不同,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22.69%,社区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23.79%,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检出病原菌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在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腹腔内组织感染中病原菌种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菌株的检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在感染发病、感染部位分布、病原菌构成及多重耐药菌检出等方面均有差异,应在加强医院感染监控的同时,关注社区感染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现患率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