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成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因、发病和病原学特点及具体治疗方法。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70例成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成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病因为微生物感染,发病约为28.5%。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成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较高,多因微生物感染所引起,临床治疗主要以抗生素为主,为提高临床该病症的治疗效果,降低耐药,应提高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

  • 标签: 成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因 发病率 病原学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保护性约束患者床边皮肤交接流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8年1月—2018年6月因患精神分裂症而至我院接受治疗并给予保护性约束的患者60例按照我院2018年1月实施床边皮肤交接流程时间前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以30例为一组,以实施前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实施后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家属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压力性损伤发生与不良事件发生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进行保护性约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实施床边皮肤交接流程,不仅能降低压力性损伤及不良事件的发生,而且还能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保护性约束 床边皮肤交接流程 精神分裂症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品管圈在降低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发生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分析和讨论。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进行PICC置管后穿刺的54例患者,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精细化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品管圈。对两组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发生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品管圈管理下的降低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发生为1(3.7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14.81%),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降低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穿刺方面应用品管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管理中的品质、成本、效率、周期、安全、服务等方面都实现了优化。

  • 标签: 品管圈 B超引导 PICC置管后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后在康复治疗效果和远期复发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在2016年10月—2017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划分为观察组(腰部核心肌力训练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3人。比较两组康复治疗效果和远期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40%)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较高(P<0.05);与对照组远期复发(34.88%)相比,观察组复发(20.93%)较低(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后,能够取得显著临床效果,降低远期复发,应当进行积极普及推广。

  • 标签: 腰部核心肌力训练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效果 远期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观察及满意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行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各42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落实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评价两组手术指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期间输血量、输液量及耗时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3.81%,P<0.05。结论针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落实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可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输血量和输液量,且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价值较高。

  • 标签: 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及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94例进行研究,均于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依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为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为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76.6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10.63%与对照组8.5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效果优于普罗帕酮,且药物安全性较高,不会引发严重或较多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普罗帕酮 胺碘酮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顽固性感染性休克患者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及乳酸清除进行讨论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56例顽固性感染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给予小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并对比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和乳酸清除。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和乳酸清除上表现更优,且治疗有效性更高,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治疗期间,对照组有6例患者死亡,占比21.42%,观察组则有1例患者死亡,占比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顽固性感染性休克患者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及乳酸清除方面具有较好的效用,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剂量氢化可的松 顽固性感染性休克 去甲肾上腺素 乳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小儿慢性咳嗽中采取布地奈德混悬液以及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于本院治疗存在慢性咳嗽患儿66例进行对照研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布地奈德混悬液以及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治疗,对比不同疗法下患儿的治疗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6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低(χ2=0.216,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小儿慢性咳嗽采取布地奈德混悬液以及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 布地奈德混悬液 慢性咳嗽 小儿 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相关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意义上的护理,实验组则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质量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能够在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降低相关的手术数据,值得在后续的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手术室 相关数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对临床疗效、血脂改善和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和颈动脉斑块狭窄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TC、L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复发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小颈动脉斑块面积,改善血脂水平,降低复发,值得推广。

  • 标签: 拜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斑块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群体手术室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为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并发生发生所造成的影响。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遵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31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实施手术室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实施手术室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胃癌根治术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实施手术室护理,相较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实施手术室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优化患者在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过程中的围术期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予以广泛运用。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手术室护理 针对性护理干预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临床输血患者的护理中输血路径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医院输血的患者(5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25例。此次研究患者均常规护理,研究甲组实施输血路径,对患者的输血差错、满意度、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知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25例甲组患者,满意16例,一般满意8例,1例不满意,临床总满意为96.0%,乙组25例患者中,满意9例,一般满意10例,不满意6例,临床总满意为76.0%,与乙组患者相比,甲组患者的满意明显较高,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输血差错大于甲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乙组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评分、法律法规评分、技能操作评分小于甲组护理人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患者的护理中,输血路径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输血差错发生的概率,还提高护理人员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 标签: 临床输血 输血路径 输血差错 满意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患者施行子宫内膜微创预处理促排卵相应治疗后对子宫内膜基本形态及受孕的具体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2017年间接收并行治疗的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女性患者78例为对象,按照具体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列入实验治疗组、参照治疗组,各有39例,全部女性患者使用达英35持续治疗3~6个月,再施行CC(克罗米芬)促排卵的相应治疗,此前提下,实验治疗组于早卵泡期使用一次性的宫腔组织吸引管对女性患者子宫内膜实施搔刮轻创术。探讨两组女性患者在排卵日的子宫内膜基本形态及其临床受孕情况。结果实验治疗组施行微创预处理前、后,PCOS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没有较大变化,且和参照治疗组相比也未见较大差异性(P>0.05)。施行微创预处理前,两组子宫内膜分型情况无较大差异性(P>0.05);但经微创预处理后,实验治疗组A型、B型内膜的比例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参照治疗组(P<0.05)。实验治疗组的临床受孕显著高于参照治疗组(P<0.05)。结论选用微创预处理的方法对PCOS所致不孕患者施行子宫内膜促排卵治疗,可改善其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进而提升临床受孕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促排卵 微创预处理 子宫内膜形态 临床受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用于高危结肠癌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对其并发症发生及手术时间影响观察。方法从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院接受治疗的高危结肠癌患者中,选取出符合入组与排除标准的患者50名,使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在实验研究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手术时长。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手术时长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我院接受高危结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降低手术时长,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临床治疗意义与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 高危结肠癌患者 治疗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