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社区老年糖尿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流行学干预效果。方法首先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山东省鱼台县抽取孝贤居社区、阳光花城社区,再以随机化的原则在两个社区内分别抽取有首诊血糖记录的60岁以上糖尿病人各50人,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实施为期一年的健康教育干预,而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结果经过一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在血糖控制率、药物依从率及并发症发生率3项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展社区内健康教育干预对帮助老年糖尿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来控制血糖和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是有效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健康教育干预 老年糖尿病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综合护理模式对老年重症红皮型银屑合并糖尿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老年重症红皮型银屑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2022年2月-2022年8月,随机对患者进行编号,奇数设为对照组(n=20),偶数设为观察组(n=20)。对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情绪评分、血糖达标和皮肤瘙痒缓解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和皮肤瘙痒缓解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有助于老年重症红皮型银屑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恢复,促进血糖达标,改善患者的皮肤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重症红皮病型银屑 病合并糖尿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综合护理模式对老年重症红皮型银屑合并糖尿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老年重症红皮型银屑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2022年2月-2022年8月,随机对患者进行编号,奇数设为对照组(n=20),偶数设为观察组(n=20)。对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情绪评分、血糖达标和皮肤瘙痒缓解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和皮肤瘙痒缓解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有助于老年重症红皮型银屑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恢复,促进血糖达标,改善患者的皮肤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重症红皮病型银屑 病合并糖尿病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低位直肠癌是常见的结直肠肿瘤,淋巴结转移尤其是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和侧方淋巴结是该部位肿瘤不同引流方向的淋巴结。笔者结合文献和临床经验,对上述2条淋巴引流途径的特点、淋巴结区域界定、转移的临床意义、清扫范围及手术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寻找争议焦点,倡导共同关注相关问题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作出更合适的临床决策,进一步提高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

  • 标签: 直肠肿瘤 根部淋巴结 侧方淋巴结 转移 治疗 预后
  • 简介:诊医师负责制较有效地解决了激励问题,但其推动绩效增长的实现机制部分在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深化,而诊医师负责制改革中的权利界定则是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原因。本文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专业化效果进行了成本收益的边际分析,并引证了实施主诊改革的某大型综合性医院骨科专业化生产经验,并对专业化带来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专业化 主诊医师负责制
  • 简介:摘要运用成分分析法,结合SPSS13.0统计软件,对6种清热解毒类中草药中11种微量元素特征进行了研究,以Fe、Cu、Zn、Mn、Na、K、Ca、Mg、Cr、Ni和Pb为评价指标,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由第一、第二和第三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8.764%。对清热解毒类中草药中常微量元素成分分析的探讨为今后此类中药材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 标签: 主成分分析 中草药 清热解毒类 微量元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神明,是君主之官的功能体现,是心血脉的延伸衍生。心衰者运血乏力,神失所养,易见神志虚弱或失常诸症;神志虚弱或失常,又可加重心衰诸症,二者互为因果,常相兼而行,相助为患。失眠和焦虑是心衰常见伴随症状,是导致心衰症状加重和疗效不佳的重要因素。在心衰治疗基础上,积极治疗失眠和焦虑可改善心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张伯礼老师治疗心衰注重'心神同调',常察解之机因势利导决定治疗目标的次序,将治未思想贯穿心衰治疗全过程,治心不忘调神。多种治法并用综合调治心神,用情志制胜理论协助调神。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心主神明 心衰 失眠 焦虑 心神同调 张伯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疫区(扬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胸部CT表现及演变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3日至3月3日扬州地区23例COVID-19确诊患者病程中的胸部CT表现及演变过程。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范围为23~72岁,中位年龄51岁。结果首次胸部CT表现:2例正常,4例病灶累及单侧肺,17例为双侧。19例病变表现为单个或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影,主要位于外周,其中2例呈淡磨玻璃影;2例磨玻璃与实变影并存。20例有网格征,10例血管增粗,20例内见空气支气管征,2例支气管扩张,1例合并有少量胸腔积液。所有患者进行了CT复查共计37次。首诊阴性的2例出现两肺多发病变。2例早期仅累及单侧的波及两侧。2例复查图像无明显变化。29次复查图像显示病灶进展,表现为病灶范围增大(20/37)、病灶数目增多(10/37)、病灶内部出现实变(25/37)。6次CT复查图像显示病情较前片缓解,表现为磨玻璃影缩小、消散,可见纤维化形成。结论COVID-19 CT表现及演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典型的早期表现为分布于外周的磨玻璃影伴间质增粗、网格征,进展期病灶数目增多、增大,实变影增多,缓解期表现为病灶缩小、吸收、纤维化形成。但病程中影像表现变化很大,早期可出现阴性或病灶小而不典型而漏诊,后期出现实变和纤维化难以与其它炎症鉴别,因此连续动态观察CT表现对临床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肺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 简介:摘要王行宽教授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倡导"肝宗筋"理论,认为勃起功能障碍的重要机为肝失疏泄,五脏相关,宗筋弛纵;治法强调从肝论治,兼以调燮五脏,综合治理,佐以活血通络,参以引经之药直达所,在临床实践中获得较好疗效。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 肝主宗筋 从肝论治 王行宽 名医经验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农村饮用水出厂水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使用成分分析法,按原水来源、制水工艺、采样时间不同对松江区2011年农村饮用水出厂水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斜塘江等黄浦江上游河道为原水的监测点水质得分较底,水质较好;使用深度水处理工艺的监测点水质综合得分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的监测点;丰水期水质得分低于枯水期。结论成分分析法能够用于饮用水水质综合评价(排序)。

  • 标签: 主成分分析法 饮用水 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重建技术对气管支气管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24例的多层螺旋CT检查,全部源像在AW后处理工作站上进行包括多平面重建(MPR)、肺透明化重建(VR)及仿真内窥镜(CTVE)重建,分别得到MPR,VR,CTVE图像。结果本组24例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中恶性肘,瘤20例,良性4例,病变位于气管13例,左支气管4例,右支气管5例,隆突上方2例;宽基底16例,窄基底8例:不规则生长14例,环状生长2例,偏心8例;12例外侵与邻近结构粘连,4例轻度向外生长,但未累及周同结构,8例在管壁上并向腔内突出;1例脂肪瘤为低密度影.不强化,良性肿瘤密度较均匀,中度强化,恶性肿瘤密度欠均匀,强化亦不均匀;气管肿瘤姑息治疗支架置入术后疗效观察9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重建技术可以对原发气管、支气管肿瘤进行定位、定性诊断有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可指导临床治疗及支架置入术后疗效观察,是一种准确且无创性诊断技术。

  • 标签: 气管支气管肿瘤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重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中国,"吃"永远是年节里的重头戏。然而,牙好胃口才能好。在面对接踵而来的美食之前,您的牙齿做好准备了吗?

  • 标签: 口腔科学 牙病 治疗 诊断
  • 简介:1999年7月19~21日在世界卫生组织官员MauraRicketts的组织领导下,奥地利著名神经学家HerbertBudka、英国MartinZeidler、MRBradley教授等专程来到北京,由中国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举办,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具体承办的Creutzfeldt-Jakob(CJD)监测讲习班,旨在我国尽快成立国家CJD监测中心,同世界发达国家与世界卫生组织取得紧密联系,共同努力尽快发现CJD的危险因素与致病因子,为减少和预防CJD的发生与扩延做出自己的贡献.会议期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CJD课题组报告了国人CJD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基因检测、14-3-3蛋白和动物传递的研究.董小平研究员报告了人朊病毒的实验室研究,郭玉璞教授对CJD的病理改变做了补充发言.

  • 标签: 医源性Creutzfeldt-Jakob病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感染来源 CJD 蛋白病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