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中国环境立法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环境立法。是从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开始的。全国人大常委会1979年通过的《环境保护法(试行)》,标志着中国当代环境立法的起步。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国际社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共识。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环境立法的发展。至今。中国环境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 标签: 环境法律体系 中国现代 环境保护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环境立法 可持续发展
  • 简介: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上一些政治家认为威胁国家安全的不只是外敌入侵和犯罪活动,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外来物种入侵、因资源危机所引起的争夺资源纠纷,同样危及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安全。而环境作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的有力武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国家安全 环境法 八十年 保障 犯罪活动 纠纷
  • 简介:市民社会理论为哲学研究拓展了一片新视野,哲学也为剖析市民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西方法哲学思想的演进过程中有关市民社会理论的梳理,试图把握住西方基本法律理念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历程,并就此提出:市民社会是研究法制现代化过程及其本质的一把钥匙。我们可以通过它去发现和了解现代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一些规律性内涵。

  • 标签: 市民社会理论 法哲学研究 黑格尔 马克思恩格斯 政治国家 亚里士多德
  • 简介:民间是在一定区域内,由习惯风俗长久演变而来的逐步制度化的规则,具有地域性、非正式性和内生权威性等特点。虽然民间与正式的国家法有所不同,但它在维护乡土社会的稳定和解决婚姻家庭矛盾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家应当重视并有效地利用在社会中起实际调整作用的民间。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分析民间与国家法的关系,解决民间与国家法的冲突,探索民间司法适用的合理性,对我国法律继承和法律的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民间法 司法价值 国家法
  • 简介: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法官适用刑法时,存在着法官自由的发现的合理空间。的自由发现可以类型化为:在刑法规定范围内的自由的发现和在刑法规定范围外的自由的发现;立法者所默许的发现和填补漏洞性的发现;依据类推的发现和非依据类推的发现。对于法官自由的发现作出的结论,要通过确认存在一个法官自由发现的空间;确认法官通过的自由发现获得的结论,要符合法规范的目的;确认实现该结论,不能引起超出法律规范价值的不利的附随结果等三重检验。

  • 标签: 刑法适用 自由的法发现 法学方法
  • 简介:于2001年4月28日依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予以修正.修正后的婚姻具有五大特点:一、充分体现了立法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二、重视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建设的方向;三、为有效遏制严重危害一夫一妻制原则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四、充实了离婚制度的内容,维护了健康稳定的婚姻家庭制度;五、体现了对弱者的保护,维护了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 标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修改 2001年4月 婚姻家庭建设 婚姻家庭制度
  • 简介: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使得一国证券适用于境外发生的某些证券行为成为必要。中国致力于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建立证券市场的国际板,有必要赋予其证券以适度的域外效力。美国证券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实践值得研究和借鉴,特别是2010年的Morrison案判决,颠覆了此前的行为标准和结果标准,而代之以交易标准。鉴于中国目前正在修订《证券》,建议其中增设关于域外效力的有关条款。其具体设计可保留现行的无域外效力推定,以行为地点作为判别管辖权的原则,同时辅以结果标准,允许中国法院对某些发生于境外但对境内有直接影响的证券行为进行管辖。同时,中国证券应允许法院以非方便管辖原则为由驳回某些起诉。而从长远看,中国应积极推动制定证券跨国诉讼的多边国际公约,以根本解决管辖权冲突。

  • 标签: 域外管辖 行为标准 结果标准 交易标准 非方便管辖
  • 简介:法律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是每~个现存的法律体系中两种永恒的不能解决的冲突倾向,为缓和这种冲突.各国的法学家们都在殚精竭虑.苦寻良方,无论是大陆法系、英美法系抑或是当代中国。

  • 标签: 中国 判例法 法律体系 大陆法系 成文法 立法
  • 简介:废除死刑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国际发展趋势,然而,主张其已上升为国际习惯却依然为时过早.针对国际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学者利用该观点指责和抨击中国的人权状况,文章从国际习惯的两个构成要件出发,找出诸多证据证明尽管废除死刑已成为一种趋势,但其要上升为国际习惯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保留死刑的国家执行死刑并不违反国际习惯

  • 标签: 死刑 国际习惯法 国家实践 法律确信
  • 简介:在倡导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当今社会,许多国家颁布了动物福利。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动物福利的理论和实践已经日趋成熟。目前我国动物福利状况不容乐观,国民的动物保护意识比较淡薄,虐待动物的事件时有发生。而且我国动物保护法体系存在不少缺陷,动物福利立法仍处于空白状态。中国成为WTO成员国后,动物福利问题很可能成为新的贸易壁垒。因此我们应当在充分考虑本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适时制定一部富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精神的《动物福利》。这样不但能提高国民保护环境和爱护动物的意识,而且能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以适应全球环境保护发展趋势的要求。

  • 标签: 动物 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法
  • 简介: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的颁布实施,对于规范价格行为,合理配置资源,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这部法律至今为止仍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出严重的滞后性。为此,应从价格规制的范围及内容、价格规制程序及严格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对我国价格进行完善。

  • 标签: 价格 法律制度 听证
  • 简介:印度首部《反家庭暴力》于2006年10月26日正式生效。反家庭暴力从以下几方面作出了规定:(1)殴打、威胁甚至是朝着妻子或同居女伴吼叫的男子将被判处最高1年的徒刑以及被罚2万卢比(合235美元)。(2)禁止丈夫向妻子索要大量嫁妆,据悉,由于出不起足够嫁妆,印度许多妇女遭到丈夫殴打甚至酿成惨剧。(3J妇女可以直接向法官或警察投诉,而在新法推出前,妇女只能向警察投诉,而且法律规定由被诉男方来举证证明自己没有对妻子实施虐待。无论妇女在家族是否拥有名分,都有留在家里的权利。除了保护妇女免受丈夫打骂外,该还保护与暴力男子一起居住的姐妹、母亲、岳母及其他女性亲属。这项法律的实施将有助于解决印度社会长期存在的家庭暴力问题。

  • 标签: 反家庭暴力法 印度 首部 家庭暴力问题 法律规定 妇女
  • 简介:全国人大常委会2005年2月28日通过了《可再生能源》,共分为8章33条。《可再生能源》明确规范了政府和社会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责任与义务,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包括中长期总量目标与发展规划,鼓励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和技术开发,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优惠上网电价和全社会分摊费用,设立可再生能源财政专项资金等。在中国能源与环境形势相当严峻的情况下,该将引导和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可再生能源长期发展,使得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逐步占有重要地位,

  • 标签: 《可再生能源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能源开发利用 财政专项资金 2005年 发展规划
  • 简介:<正>经济的运行机制是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研究经济运行机制对于深入研究经济法学的一系列基本范畴、完善经济法学的范畴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经济运行机制对于推动我国的经济法治建设以及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经济运行机制也会对法理学以及其他部门法学对于法律运行机制的研究起到重要的启迪作用。目前学界尚没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笔者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了一些尚不成熟的新观点,以就教于学界大家。

  • 标签: 经济法理论 经济法学 经济法律规范 法治国 法律监督 经济立法
  • 简介:经济是我国出现较晚的一个部门法,与此相应,经济法学理论研究也相对不发达,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本文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的时代性把握不够,并进而从经济的产生,指导思想和任务,调整对象,价值取向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基于经济的时代性,分析了经济的定义。

  • 标签: 经济法 时代性
  • 简介:由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学科办、外国法与比较研究院,以及《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共同主办的“比较在中国”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24日在浙江嘉兴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商务印书馆、南京审计学院、徐州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就比较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研究中新视角、新思维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充分的讨论,现就会议取得成果综述如下。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比较法 现状 中国政法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南京审计学院
  • 简介:定位即确定经济的概念、实质,定界即确定经济的范围、内容。定位决定定界,定界展示定位。我国自1978年底提出加强经济立法以来,法学界对经济的定位和定界问题一直议论纷纷,其争论焦点大多停留于经济调整对象问题,并且习惯于用平面几何式的思维方法来界定...

  • 标签: 经济法 传统行政法 经济关系 调整对象 公法化 消极干预
  • 简介:1999年《破产清算法》中剩余债务免除制度的引入为免除自然人在破产程序中未清偿的债务提供了可能。但德国的剩余债务免除制度非常严格。其一,冗长的程序给参与者很大的压力;其二,债务人剩余债务的免除会因为严格的要求被拒绝。这些过高的门槛损害了剩余债务免除制度应有的让债务人重新融入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功能。2014年《个人破产》改革的重点有:缩短了剩余债务免除程序、删除了第312条至第314条的简易破产程序和第114条的优先受偿权,对自主进入程序的决定进行了规定(随之规定了对重复申请的限制),以及对剩余债务免除的拒绝理由进行了修改等。然而此次改革中,国家利益作为最重要的推动力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个人破产并没有得到理念上的发展,甚至剩余债务免除制度因为扩大的特例范围而被削弱,因为程序的划分而被消解,使此次个人破产改革显现出了退步。因此,下一轮关于《个人破产》改革的讨论很快就会到来。

  • 标签: 个人破产法 剩余债务免除程序 简易破产程序 优先受偿权 债务人经济循环再融入
  • 简介:<正>引言17世纪末,普通确认了一项重要的证据排除规则——传闻规则。直到今天,它依然是英美法系证据的基石之一。正如英国学者Dennis所说:“传闻规则令几代学生困惑不解,还不时引发司法适用的混乱或导致法官们意见不一”。传闻规则以其复杂性和技术性而著称。但是,传闻规则的理论框架相当清晰,且与证据的一般原理紧密相连。众所周知,普通审判最初建立于言词原则(theprincipleoforality)之上。该原则要求证人就系争事实当庭做出口头证词。法庭要依赖这一原则进行公正判决,那么证人应是可靠的、证词应是真实的。而证人证词一般可

  • 标签: 证据法 传闻证据 出庭作证 可采性 交叉询问 规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