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的高脂血症患者肝功能指标、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水平,探讨它们在高脂血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204人,不同临床类型的高脂血症患者336例,后者又分为高胆固醇血症组(高Tc组,80例)、高甘油三酯血症组(高TG组,105例)、混合型高脂血症组(混合组,85例)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组(低HDL组,66例),分别检测各组患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和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混合组TP和ALB水平明显升高(P〈0.05),4组高脂血症患者ALT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其中又以混合组ALT水平升高的幅度最大(P〈0.05);高脂血症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可见高TC组总胆红素(TBIL)水平要明显高于高TG组(P〈0.05),高Tc组和低HDL组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要明显高于高TG组及混合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低HDL组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高脂血症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可见高TG组瘦素水平低于低HDL组(P〈0.05);高TC组脂联素水平低于低HDL组(P〈0.05)。结论血脂升高可诱发肝功能损害,血清瘦素、脂联素有望成为判定高脂血症患者的肝功能损害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 标签: 高脂血症 转氨酶类 瘦素 脂联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合并尿路感染(UTI)的病原菌和耐药性进行分析,探讨临床更合理的用药。方法选择本院5年内45例PNS合并UTI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蓖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PNS合并UTI患儿以无症状性蓖尿者居多,男女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蓖为主,大肠埃希菌最多,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及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大小,大肠埃希菌依次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敏感抗生素依次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洛培南、左氧氟沙星,二者对头孢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均不高;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哇烷的敏感性高。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为55.56%,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阳性率为70.58%,ESBLs阳性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较高,而对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无敏感性。结论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要预防、减少NS患者UTI的发生,必须积极纠正低IgG血症、营养不良,有效减少蛋白尿。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尿路感染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综合治疗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于我院治疗的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8例。采用内科综合治疗方案,积极治疗原发病;持续胃肠减压;使用胃粘膜保护剂及抑酸剂;使用止血药;内镜下止血;保持酸碱、电解质平衡等。总结治疗过程及效果,并统计分析。结果针对48例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后效果观察发现,其中治疗后治愈患者26例,有效患者10例,临床有效率为75.0%,内科综合治疗无效患者12例转为手术止血治疗,其中10例成功止血,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为4.2%。结论内科综合治疗仍然是治疗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主要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可靠;如发现治疗效果不佳,应果断手术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应激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内科综合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对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TS的30例患者行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测定,以及拇短展肌、小指展肌的肌电图检测。结果在30例患者中,双侧病变者为9例,单侧病变者21例,共有39病变。30例CTS患者中39条正中神经感觉潜伏期均延长和感觉传导速度均减慢,30条正中神经感觉诱发波幅降低,37条正中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延长,2条正中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和诱发波幅正常;29块正中神经支配的拇短展肌呈神经原性损害。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CT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腕管综合症(CTS) 神经电生理 正中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层精神科医护人员的情绪状态。方法随机调查辽宁部分地区精神病院医护人员93人(简称精神科组),综合医院医护人员93人(简称综合科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两份量表均由20个条目组成,分1-4级评分。让受试者根据自己半年来的实际情况、主观感受自我评定,受试者不记名独立完成问卷,然后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精神科组和综合科组的SAS总分均值(标准分)分别与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DS总分均值(标准分)分别与常模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间进一步作单项因子分比较发现精神科组医护人员SAS的焦虑(1)、害怕(2)、恐惧(3)、躯体疼痛(7)、乏力(8)、多汗(17)等单项因子分均值比综合科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明显差异(P<0.05)。而在SDS中的躯体性障碍易疲倦(10)的单项因子分均值比较,综合科组高于精神科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影响基层精神科医护人员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因素与医院的工作环境、工作压力、经济状况、整个社会对精神卫生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现行的管理体制以及近2年全国频繁发生的病人伤害医护人员案件等因素密切相关。欣慰的是,近两年国家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并加大投入力度,建设高标准医疗设施等举措,给精神卫生工作和精神科医护人员带来了一片曙光。

  • 标签: 综合医院 精神科 医护人员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干预的管理模式对哈萨克族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即综合干预模式组)36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对心衰进行自我管理,观察组由医务人员进行综合干预,一年后观察2组基础心率、6min步行试验变化及EF值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心率及LVEF值均较治疗前的总体均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6min步行试验距离观察组治疗后的总体均数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无(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率、LVEF及6min步行试验距离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结果的总体均数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的管理模式可明显改善哈萨克族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病人实际生活能力。

  • 标签: 综合干预 哈萨克 慢性心力衰竭 管理模式 疗效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临床护理路径在真菌性角膜溃疡综合治疗过程中的实施效果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模式。方法自2011年1月-12月对96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观察,通过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结果使患者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掌握有关真菌性角膜炎疾病的知识,从而提高疾病治愈率。结论通过科学系统、认真细致的临床护理,积累了临床护理经验,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科学医疗护理模式,在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中应用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 标签: 真菌性角膜溃疡 综合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男男同性恋(MSM)人群艾滋病(AIDS)有效干预方法,评价干预效果,为AIDS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主导与MSM志愿者骨干实施相结合,以核心同伴宣传(POL)1干预方法为主,采用应答者驱动招募法(RDS)对MSM人群进行初期(2008/10~2009/10)、中期(2009/10~2010/10)、末期(2010/10~2011/10)三次招募调查。结果MSM人群对AIDS知识的掌握情况,三期分别为78.2%、93.5%、9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4.840,P=0.000),最近6个月与同性肛交由55.4%下降到45.0%,AIDS感染检测阳性由4.0%下降到1.0%。结论三年综合干预后,MSM人群AIDS知识知晓率和获得干预服务的比例较干预初期明显提高,肛交频次下降明显,但安全套使用率低且有下降趋势,高危性行为改变困难,AIDS干预工作仍然比较严峻。

  • 标签: MSM AIDS 综合干预 效果 安全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病区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的基本情况,探讨提高病区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合格率的有效干预方法和影响因素。方法由科室经过专门培训的质控员与科室领导协商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手卫生干预措施,进行6个月的监督和反馈。评价干预后6个月的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干预前与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分别为21.4%和45.9%,有显著差异。结论综合的干预病区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形式多样,考虑周到,对手卫生执行率的提高效果明显,且同时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务人员手卫生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PICC患者应用期间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48例行PICC置管术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并发症的护理上均采取综合护理,对照两组使用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安全、简单、可靠,通过综合护理,总结临床经验,加强医患沟通和提高患者保护PICC管的意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综合护理 PICC 并发症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心脏内科病房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静脉输液治疗在该病治疗中占主要地位,而留置套管针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本文就留置针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急性冠脉综合征 应用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及心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指标的变化,以寻找更为敏感的诊断指标。方法85例老年住院患者分为心力衰竭组(55例)、对照组(30例),其中心力衰竭组又分为心肾综合征亚组(23例)及非心肾综合征亚组(32例);测定各组的N端B型钠尿肽前体、胱抑素C、尿素、肌酐,分析临床特点,比较各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心力衰竭组心功能分级情况:心功能Ⅱ级20例,Ⅲ级25例,Ⅳ级8例;心肾综合征亚组肾功能处于代偿期16例,失代偿期6例,肾衰竭期1例;按心肾综合征分型:Ⅰ型1例,Ⅱ型19例,Ⅳ型2例,Ⅴ型1例。与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组B型钠尿肽前体、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心肾综合征亚组与对照组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非心肾综合征亚组仅N端B型钠尿肽(BNP)及胱抑素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肾综合征与非心肾综合征亚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心力衰竭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BNP可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早期指标,胱抑素C较传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指标敏感,有利于早期诊断心肾综合征,早期进行治疗。

  • 标签: 老年 心肾综合征 N端B型钠尿肽前体 胱抑素C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肾病综合症的临床发病特点,以及患者病症对于新生胎儿和自身健康的影响,以便于临床的及早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成功分娩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内收治的25例妊娠期肾病综合征患者及25例非妊娠期肾病综合征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实行常规的检查后,包括患者的血浆脂蛋白、尿蛋白以及新生胎儿的体重、健康状态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于实验组的患者病情状态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分娩成功率,以便于在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病情,观察分析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具体的临床治疗价值.结果经过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检测发现,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血浆脂蛋白含量、尿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并且孕妇的发病较早,新生胎儿产生并发症的现象也较为严重.结论临床中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具有大量蛋白尿、重度水肿、高胆固醇血症等严重现象,并且对患者及胎儿的影响大,尤其对新生儿的影响较为严重,常伴有大量并发症的产生,因此对于妊娠期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早诊断、综合治疗和适时终止妊娠,对于减少妊娠期母婴并发症,有效的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妊娠期肾病综合症 临床特点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HIV的感染状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6-2010年所有住院患者HIV感染筛查数据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流行特征分析。结果2006-2007年无初筛阳性者,2008-2010年共发现HIV抗体初筛阳性反应13例,阳性率为0.045%。其中2008年初筛阳性反应6例,确诊5例;2009年初筛阳性反应2例,确诊1例;2010年初筛阳性反应5例,确诊3例。结论HIV感染呈现从无到有的急速上升态势,应提高对艾滋病复杂病情的认识,加强主动筛查和输血前检查。

  • 标签: 艾滋病 HIV抗体初筛检测 综合性医院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愈率、妊娠率。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门诊39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将其随机分观察组200例;采用中药丹桃合剂口服、穴位注射、宫腔灌注。对照组198例采用穴位注射、宫腔灌注。结果治疗组195例输卵管通畅,治愈率97.50%;追踪随访182例受孕,受孕率93.33%。对照组176例输卵管通畅,治愈率88.89%,追踪随访138例受孕,受孕率78.41%。两组输卵管通畅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受孕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口服丹桃合剂、穴位注射、宫腔灌注等综合措施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 标签: 输卵管阻塞 不孕症丹桃合剂穴位注射宫腔灌注
  • 简介:异己手综合征(alienhandsyndrome,AHS)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现象,主要特点为患侧手不受主观意识支配,两手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协调或竞争性冲突[1]。该病临床虽不罕见,但因其表现复杂多样,症状辨别有一定困难,故非常容易漏诊、误诊。现报告1例大脑前动脉闭塞致胼胝体梗死后出现AHS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外近年文献对AHS的病因、

  • 标签: 胼胝体 异己手综合征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神经—肌电图检测在腕管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为病例组、标准对照组,运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腕管综合征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及针极肌电图检测。结果50例患者中有5例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测定未引出诱发电位,43例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42例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2例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50例环指潜伏期差值均大于0.4ms,10例拇短展肌见神经源性损害。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测敏感、客观,在腕管综合征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神经&mdash 肌电图 腕管综合征 传导速度 潜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