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进步探讨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成形术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的临床比较差异,从而为临床相关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医院临床收治的胸腰椎椎转移肿瘤患者共计8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研究组(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成形术组)和对照组(传统保守治疗方法组),每组患者44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1d、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后的临床满意度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转移肿瘤的临床综合效果显著,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相比较可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椎体成形术 传统保守治疗 胸腰椎椎体转移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随着医学教育方式不断被创新与改善,单的医学课程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新形势下医学生的培养。医学课程整合可以将学科知识串联在起,形成有机的融合。其具有综合性、多元的特点,便于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目前,在实行医学课程整合中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素质参差不、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资源缺乏以及缺少统课程整合的评价标准等现状问题。因此有效的实施医学课程整合,仍需各医学院校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通过调整课程结构、提升师生素质,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措施等手段来促进与改善医学课程整合。

  • 标签: 医学课程整合 现状 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抗癌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D-dimer)的预后意义。方法:测定97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及3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D-dimer、FIB水平并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NSCLC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关系及预后价值。结果:肺癌组血浆FIB、D-dimer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肺癌组FIB与TNM分期有关,D-dimer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单因素分析提示FIB、D-dimer、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与总体生存时间(overall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相关,而多因素分析仅提示D-dimer、FIB是老年NSCLC患者的独立危险预后因素。结论:检测老年NSCLC患者抗癌治疗前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可以指导预后,为肺癌个体治疗提供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血浆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Cobb’S角与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接诊的9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观察组使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使用传统开放式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及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下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D、Cobb’S角和椎前缘高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VAS评分、ODI评分、Cobb’S角、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d、1个月时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手术后1个月、1年时Cobb’S角、椎前缘高度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手术后7d、1个月时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手术后1个月时Cobb’s角、椎前缘高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手术后1年时Cobb’S角、椎前缘高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应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效果显著,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旁肌间隙入路 Cobb’S角 椎体功能
  • 简介:研究局部复发和原发肿瘤的二次发展(SPT)是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这篇研究是为了评估研究者们提出的癌变区域理念:与原发性肿瘤相邻的正常组织存在癌前病变,可导致局部复发和SPTs发展。

  • 标签: 鳞状细胞癌 癌变 技术检测 口腔 测序 生存率
  • 简介:目的:研究羟苯磺酸钙对小鼠肾间质纤维、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将C57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4)、肾间质纤维模型组(UUO组,n=5)及羟苯磺酸钙治疗组(CDT组,n=4);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制备肾间质纤维模型,CDT组给予羟苯磺酸钙灌胃、Sham组和UUO组给予双蒸水灌胃;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实时定量PCR以及蛋白免疫印迹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术后14d小鼠术侧肾脏的肾间质纤维程度和Ⅰ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UUO组小鼠术后14d术侧肾脏肾发生显著肾间质纤维,Ⅰ型胶原表达显著增强(Ⅰ型胶原基因相对表达量:Sham组:1.00000,UUO组:114.92289,P〈0.0001)。与UUO组比较,CDT组小鼠术后14d术侧肾间质纤维程度显著减轻,Ⅰ型胶原表达显著减弱(Ⅰ型胶原基因相对表达量:UUO组:114.92289,CDT组:45.33516,P〈0.005)。结论:羟苯磺酸钙通过抑制小鼠肾间质Ⅰ型胶原表达从而减轻单侧输尿管结扎小鼠肾间质纤维

  • 标签: 羟苯磺酸钙 肾间质纤维化 Ⅰ型胶原
  • 简介:目的:探讨补肾温阳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骨桥蛋白(OP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9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行补肾温阳瘀法治疗,比较两组OPN及MMP-9,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UH)、卵泡刺激素(FS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D3^+、CD4^+、CD8^+、CD4^+/CD8^+,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OPN、MMP-9,TNF-α、IL-6、IL-8,CD8+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温阳瘀法可下调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OPN及MPP-9表达.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补肾温阳化淤法 骨桥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